第249頁
書迷正在閱讀:女主她撩人[穿書]、穿書之這都是命啊、穿書女配神助攻、七零之穿成惡霸他媳婦、我在七十年代激活直播系統、傾心你呀、門派有毒[穿書]、破產后被首富當眾求婚了[穿書]、外室她纖腰玉骨[穿書]、穿成前夫的母上大人
槍上?六軍一下反應過來,他們是燧發槍啊,用火石來開啟攻擊,濕了還打個毛啊。 “沒事,”不知誰喊了一聲,“他們也是火器啊,他們也怕水?!?/br> 對啊,六軍頓時了起來,尤其魏國將軍笑得尤其得意,“大家拿起刀劍。拿起矛戈。沒有火器,現在是我們的戰場……” “噠噠噠噠噠噠”劇烈的槍聲突然響起,六軍一下蒙了,不知道這槍聲是從哪里響起的。直到看著毛兵又反沖了回來,子彈從自己胸膛射穿,才知道…… “他們的槍不怕水!”六軍里發出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瞬間不用將領們指揮了,所有的人都如潮水一般撤退。 城樓上火炮又開始轟轟巨響,城門下的毛軍開始反撲,六軍丟盔棄甲不斷往回撤。但是新城一二的大軍斬斷了他們的退路。及時手有寸鐵,也僅僅是鐵而已。 到處都是濃黑的煙塵,炸飛的石塊,翻起的泥土。北城外邊宛如一個修羅場。震天動地的轟隆聲充斥在空氣中,田野都被掀翻。 六軍苦不堪言,哭爹喊娘。沖鋒槍在瘋狂掃射著,前后都是槍林彈雨。頭頂是一顆顆突然而至的炸彈,血液和水混在一起,仿佛地獄之河。 而這時,子狐安排的伏軍又沖了出來。齊國軍隊在伏軍槍炮的猛烈攻擊下,被截成了數段,從大潮水,分成了數十個小潮水。 他們嚎叫著,死命掙扎逃竄,心里的驚駭無限放大。 為什么毛軍的火器不怕水?為什么?為什么? 這個問題,不僅震撼了六軍,也震撼了列國。 楚國將軍得到消息,萬分慶幸自己聽了太子的話,沒有真的跟著六軍一起傻乎乎包抄扶風城。 不怕水的火器??! 原本太子的計策是,不跟著六軍圍攻,讓毛國記他一個好,欠他一個人情。但是現在,應該是楚國謝毛國不殺之恩。 除了逃跑掉的大部分六軍,這次一共俘虜了五萬人,以及幾萬把或完整或破爛的燧發槍。 雯蘿把公田里的奴隸全部赦為野人。如今國野不分,所謂野人,不過就是住在城外而已?,F在扶風城內地價極貴,不光是野人,有些國人也住不起。 奴隸們痛哭流涕,自從雯蘿上任,他們從每日一餐飯加到三餐飯。心滿意足的奴隸們,以為就這樣度過一生了。但是沒想到,有生之年,竟然獲得了自由。 奴隸的子女生來也是奴隸。生生世世,子子孫孫都是奴隸。但是現在,他們竟然也得到了那張金光閃閃的銅制身份卡片。成為了真正的毛人。拿到身份卡片的一剎那,奴隸們忍不住朝著王宮的方向,流著淚叩首。 對于雯蘿而言,失去奴隸沒有什么。這五萬人足夠耕種公田了。甚至太夠了,她還撥了四萬人給幾個城池送去。 多出來的幾萬把火器,她與熊二通了話,問他愿不愿買走? 楚國吃夠了沒有火器的虧。他們這次本來暗搓搓的在戰場上撿了幾把,準備回去研究仿制?,F在毛國愿意出售,簡直高興到不行。頓時就派出使者帶著禮物去了。 現在毛國不缺糧食和布匹。楚國雄霸南方,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雯蘿選擇了礦產和黃金。 至于其余六國。因為這次戰爭,毛國雖然有防彈衣,但是士兵、子彈、火藥,損失了非常多。所以她毫不客氣地給幾國君主去了信函。秦國與毛國公用一條岐山山脈,雯蘿干脆把整條山脈納入國土,連同它周圍的一個縣。 三晉要的是鋁礦、金紅石、耐火黏土和鐵礦。之所以不要煤礦,是因為煤礦污染太嚴重,雯蘿也打算以后都不用煤礦。 剩下的國家除了礦石就是黃金和白銀。因為城池太遠,要了也沒用。 雯蘿要的數量巨大,其他國家都認栽。有現成礦的,就趕緊派人派車拉給她。沒有的就現開采。誰讓自己技不如人呢? 只有秦國…… 嬴凌將信函捏成一團,直視來使,“毛國未免胃口也太大了吧?整條山脈?還有旁邊的縣?” 使者毫不畏懼,直視回去,“殿下真會開玩笑。岐山山脈有半條本就屬于毛國,哪里整條?莫非秦國一直認為岐山是自己的?” 嬴凌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又看向信封上娟秀的字跡。垂了眸,“就如她所愿吧?!?/br> “還有,”使者又道,“我國君主說,這次幾國攻毛,秦國亦派了軍,所以,秦毛約定三年的盟約,就此作廢。稍后,毛國會在公報上昭告天下,秦國的背信棄義?!?/br> 嬴凌眼眸瞇縫起來,極力克制著殺人的沖動,半晌才道,“很好?!?/br> 使者走后,大殿中的光線更昏暗,嬴凌坐在案后,森然地望著某處。過了一會兒道,“他們用的那種更不怕水的火器,搞到手了嗎?” 手下道:“回殿下,撿到兩把?!?/br> “好,拿去找人做出來,要快?!辟枭ひ舭党?,手指在桌上攥得緊緊的。 …… 獲勝的毛國,名氣繼續響徹四方。有很多家大業大,又怕死的商賈名士們,已經把毛國作為第一理想居住地。扶風不好去,就去剩余幾個城池。如今周國已滅,這些諸侯國再也無需遮掩自己的野心。吞并與蠶食,是每天都發生的事。 現在唯有經住戰火檢驗的毛國最安全。 毛國有龍王護城。那天幾國攻毛的的時候,他老人家就現身了,帶著九只龍子龍孫,在扶風城墻上,搬來東海之水,水淹六軍。無數蝦兵蝦將都跑來幫忙,用鉗子給六軍一頓夾,尾巴一頓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