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偏執的糖、殺妹證道男主是我徒弟、墜樓人(父女兄妹短篇合集)、這個小賊姓蘇、鳶心如初、千金歸來、仵作驚華、郎君,入甕否
其中不乏有穆家或是各黨羽安插進來的jian細,好在沈家也并不是沒有準備,其中三個宮女寧秀、寧枝、寧元,兩名太監寧海、寧德,這些宮人皆是父親安排給她,可以完全信任地。 一開始將一等宮女全部換成自己的人還是太為招風頭,以防被人察覺,寧秀、寧枝皆被安插進了二等宮女里,寧元則是在粗使宮女里。 沈初黛眸光不留痕跡地在她們臉上掃過,還是要找個機會將貼身宮女換成自己的人才是。 宮女們上前來幫她更衣、梳妝,食完早膳她便坐上鳳輦前去慈寧宮。 慈寧宮那位可不是好相與地,早在選秀階段便用命格之說將她剔除了選秀名單,如今見著她又靠命格之說登上了皇后之位,估計心底早醞釀了不少火氣,就等著今日撒出來。 不過她既然已經進宮,便是早就做好了準備,她從未要有討好之意,便也更不懼太后的敵意。 到達慈寧宮之時,里頭已經坐了不少人。 為首坐的自是穆太后,她身穿明黃色云紋蜀紗錦衣,頭上九尾金鳳步搖熠熠生輝,正拿著杯盞同一旁的前皇后穆宜沅交談著什么。 相比于選秀那日,穆宜沅氣色好了不少,臉頰上輕施了粉黛,倒還有當年“京城第一美人”的影子。 側邊則坐著三位太妃——李太妃、靜太妃、賢太妃。 她們皆是世宗皇帝的妃子,沒有子嗣,本是該送往京郊的寂照庵修行。據說是穆太后憐惜她們年紀稍大,故而請了旨將她們留了下來。 隨著太監一聲“皇后娘娘到”,里頭的人停止了交談,皆是朝門口看去。 只見沈初黛身著一身鏤金彩鳳蜀紗羅裙,如云鬢發翠珠堆疊,翦水秋瞳流波婉轉,隨著她步履款款而來,裙擺的鳳凰閃著流光溢彩的光輝,更是襯得她的容貌明艷不可方物。 往日見過沈初黛的宮人,今日一見不由都屏息失神了片刻,直到她盈盈彎腰,聲音如鶯啼般嬌柔:“兒臣見過母后、皇嫂、各位太妃?!?/br> 穆太后縱使再不喜這個皇后,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女人真當是人間尤物、絕代佳人。 放著這般美人竟是能坐懷不亂,恐怕皇帝那方面真當是有些力不從心。 穆太后心中嘆息一聲,面上卻是未表淡淡道:“平身罷?!?/br> 春絡端來了紅漆底描金鳳托盤,托盤上是五只青瓷茶盞。民間新婦第一日要向長輩敬茶,宮中自是也不例外。 沈初黛芙蓉面上笑吟吟地接過茶盞,挨個敬著茶過去。 “母后請用茶?!?/br> 穆太后將茶盞接過去,輕抿一口,隨即示意一旁的春且將錦盒交予沈初黛身后的歌七。 聽著她嬌柔地道了一聲“謝過母后”,穆太后又從手腕上脫下了一串香珠串繞到她纖細瑩白的皓腕上,溫聲說道:“大鄴皇室子嗣稀薄,皇后如今既是進了宮門,定要不負我所托,為皇室努力開枝散葉才是。至于皇帝那頭,我會多叮囑他常常去你宮中坐坐,最好今年就傳來好消息才是?!?/br> 這話若是落于不知情的人耳中,自是以為這不過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期望,只是穆太后明知曉皇帝不能碰女人卻說出這般話,無疑是想扎沈初黛的心。 可沈初黛也不簡單,聞言絲毫沒露出異色,長睫微垂下來,頰邊甚至出現了兩團霞暈,含羞地嬌怯笑道:“謹遵母后叮囑?!?/br> 穆太后冷言瞧她,笑吧笑吧,今日不過是第一日,待日子久了便該知曉空守閨房的苦楚了。 她當然會勸誡皇帝多去她宮中,看得到吃不到的苦楚她當年是領會得夠夠得,世宗皇帝哪是因為癡迷道教,故而清心寡欲不近女色才不進后宮的。 世宗皇帝分明是不行! 年輕的時候還好,至少還能讓嬪妃誕出皇嗣,待她入宮后他便徹底不行了。無論她作出多少努力,無數次放下尊嚴搔首弄姿,就連宮廷禁藥都用上了,他依舊是沒有任何反應。 可是這樣無用的男人,在一次醉酒后竟是臨幸了一個低賤宮婢,那宮婢竟還成功誕育了龍嗣,那龍嗣便是陸時鄞。 老年得子,世宗皇帝高興壞了,立刻便封了那賤婢為昭儀。 可她嫉妒得發狂,高門貴女的她竟還比不過那一低賤宮婢,那低賤宮婢發動的夜晚是個雷霆雨夜,她特地買通了產婆要那賤婢一尸兩命。 奈何陸時鄞命太大,縱使那賤婢死了,他仍舊活了下來??伤吹竭@皇嗣就想起那賤婢,恨得發瘋,便又讓欽天監監正為他算了一卦。 那道卦說他兇煞命格克盡親人,注定無法活到十七歲,縱使僥幸存活也會沉溺于無限痛苦中。 世宗皇帝迷信道教,此卦一出果然受用,陸時鄞還未斷奶,就隨便被賜了個名,送去了行宮。 那時的她怎么會想到,直到世宗皇帝身死她依舊沒能有皇子,也未想到有朝一日她會將陸時鄞從行宮接回來。 穆太后瞧著滿心歡喜的沈初黛,就宛若看到了當初的自己,她笑了起來,笑中帶著冰冷。 按照順序,沈初黛分別向前皇后穆宜沅、李太妃、靜太妃、賢太妃分別奉了茶,又從她們手中接過禮物。 就在此刻太監突然高聲通報道:“宜歡公主到!” 一個鵝黃色身影被一眾宮人簇擁著走進了宮中,只見宜歡公主不過十四年華,元寶發髻上滿是珠翠,手臂間金絲繡成的披帛隨意地拖在地上,巴掌大的鵝蛋臉上一雙桃花眼嬌俏可人,眉梢間帶著不符合年齡的盛氣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