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她嘆了一聲:“主要四皇子跟著安王南下,到如今都沒什么消息傳回來,誰都擔心這其中會不會有變故,我是無妨,你身上到底有個主仆名分,卻不好置身事外了?!?/br> 覽川腦海中驟然空白了一瞬,聽見她后頭的話,心底堵著的那口氣才緩緩吐出去, “您放心,我這就回去看看?!?/br> “好啊,”白楚笑盈盈地說,“要是有什么新鮮消息,別忘記要回來告訴我?!?/br> 覽川緊繃的神情稍稍和緩,順從地答應下來:“好?!?/br> …… 外頭有關安王的是非鬧得沸沸揚揚,徐嫮倒是有心想平息,但她也不能逢人就說安王的能力如何,再加上施氏也勸她,左右這會兒大家都同情她,也支持她將白氏的孩子抱養過來留個子嗣,情勢是有利于她的,就別管那些流言蜚語。 就算安王回來,也怪不到她身上。 徐嫮對安王的心思淡了許多,加上經此一事,知道了娘家的重要性,有心要和施氏修復感情,便也乖乖聽她的話做。 徐家不愿意管,但進宮跟徐皇后稟報一聲還是很有必要的。 畢竟之前徐皇后有意支持徐家搭上安王的船,此事說起來是私事,細究起來卻也牽連不小。 徐皇后聽完也沒說什么,面色淡淡,直接就把施氏給打發走了。 她和安王關系還沒緊密到連他私事都要理會的程度上,加上徐皇后對安王的心結,見他出事,甚至還有點幸災樂禍。 如果最近后宮不是那么熱鬧,皇后的心情能更好點。 前幾月中元節的時候,后宮里突然鬧起了鬼怪之事,秋華宮的好幾名宮人都在半夜見著一道身著白衣、長發覆面的女鬼在宮殿里來回穿梭,口中癡癡念叨著“冤”、“要報仇”之類的話。 鬼怪巫蠱,向來是后宮禁忌,徐皇后命四妃嚴查,最后卻什么都沒查出來,反鬧得人心惶惶,宮中上下都懷疑是過去曾住在秋華宮的康昭儀冤魂索命,要找出當年害死她的人,讓她償命。 徐皇后借題發揮,趁機大大渲染了四妃辦事無能的罪過,還順道去皇帝跟前告了一狀,雖說宮權沒有爭回來,但此事已經移交到她手上了。 皇后也不介意,只要她能將此事辦好,圣上自然能看出她不是四妃能隨意替代的,宮權遲早是她囊中之物。 本以為只要抓個小嬪妃作替罪羊將此事解決了就罷,卻不想隨后幾月,任她找多少疑犯,都壓不住秋華宮里的“女鬼”。最后連皇后都有些頭疼了,就在這時,秋華宮里突然出現了一個眼盲的老嬤嬤,一問,才知道這是原來跟在康昭儀身邊伺候的婢女。 據她所說,當年她是受人指使,在康昭儀常喝的藥湯里加大了某樣藥材的用量,硬生生將她的身子給拖垮了。 之后,她就被分去冷宮當差,這么些年,渾渾噩噩地茍活下來,直到如今康昭儀蒙冤受屈,重現人世,這老嬤嬤才仿佛如夢初醒,這天帶著香火經文來秋華宮給康昭儀道歉,下定決心要以命償命,將當初的真相都說出來。 聽起來是很動人,但比起老嬤嬤最后招認淑妃出來的事,就不起眼多了。 之前宮中確實有過傳聞是淑妃謀害的康昭儀,為得就是大皇子的撫養權,偏偏康昭儀沒了,她自己卻懷上身孕,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因著這傳言,大皇子還同三皇子對上了幾回。 但多是傳言,加上淑妃也不是吃素的,她手里握著宮權,輕輕松松就將流言壓制了下去。 但這會兒憑空出來個人證,任淑妃如何辯白,也逃不過去了。 徐皇后起初還猶豫著要不要依次同淑妃做比交易,卻不想大皇子動作更快,直接一狀告到太極殿去了,皇后自然不愿顯得不公正,就下令將淑妃降為修容,抄寫佛經百遍為康昭儀祈福超度,并禁足于永壽宮,在誠信悔改前不得出。 畢竟淑妃膝下有一個養大成人的皇子,就是看在三皇子的面上,也不能像旁人那樣隨隨便便打入冷宮或者賜死。 風波鬧這樣大,硬生生將四妃之一趕下了臺,徐皇后自然欣喜,但一方面又要提防淑妃和三皇子,另一方面還得在皇帝面前做好公正無私皇后娘娘以及心懷慈愛嫡母之間的平衡,成天琢磨著關心大皇安撫三皇子的度,心力交瘁,好不容易平息一些,身上一點精力都提不起來。 徐皇后生怕自己又病了,趕忙喝了藥又舒緩心神休息了幾日,哪肯為安王多費心思? “皇后娘娘,德妃娘娘求見?!蓖蝗?,守門的宮人前來通報。 德妃一向低調沉悶,無事不上門的,她猛地前來求見,徐皇后還真有些好奇。 “這是什么風,倒把德妃你刮到本宮的坤寧宮來了?” 德妃膝下無子,也是四妃中最不喜爭搶的人,皇后多少有些不屑于她所謂淡泊名利的裝模作樣,但同時心里也確實少了幾分忌憚。 德妃面不改色,恭恭敬敬地給徐皇后行了禮,直到聽她叫起,才緩緩坐在旁邊宮婢搬過來的紫檀圈椅上。 “妾謝皇后娘娘賜座?!?/br> 徐皇后慢悠悠地將手上的茶碗放下:“德妃有什么話就直言吧,本宮身子不適,恐怕坐不了多久就該歇下了?!?/br> 德妃斂眸,輕聲道:“妾恭請皇后娘娘屏退左右?!?/br> 皇后似笑非笑地看了她半晌,微微側目:“你們都先下去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