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妖皇他又兇又嬌、黑凰后、我靠學習橫霸娛樂圈[古穿今]、婚后熱戀指南、罔顧、流星落枕邊、變態監獄獄長的調教(1v1 sc 道具play)、性癮女主播【校園高H】、暗潮洶涌(一受多攻 高H)、我可以進入你嗎
不合理,太不合理了。 身為妖界之主的橫玉,不應當是想讓妖界壯大才是嗎? 可她所做的事情,怎么反而像是在將妖界推向覆滅? “你是魔界潛伏在妖界的jian細?”燕妙妙突然挑了挑眉。 除了這樣的可能,她想不到別的。 若非魔界在妖界的臥底,又怎么會想要將妖界覆滅? 不過話說到這里,臥底當著當著成了仙、又墮仙成了妖界的頭頭……不知道該說她是命途多舛還是深藏不露。 “你想錯了,”橫玉開口,“我只是循天道而為?!?/br> 燕妙妙頓了頓。 “你的天道是要將妖族覆滅?” “不,”橫玉淡淡瞧她,“我所循的天道,是超脫天盛而盛、逾越地衰而衰,識天命,法自然?!?/br> 燕妙妙瞇了瞇眼:“……你想問鼎大道?” 在仙俠世界中,“大道”是終極目標。是脫離生老病死、越過天地萬物的存在,也是修道中人試圖無限接近的目標。 從人界到仙界,是將軀殼外力提升到極致,以術法之功提煉精神之力的過程——壽數千萬年計,形體不敝,精神不散。 而從仙界到神界,則是以精神脫離軀殼,將有形化為無形的過程——游走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和于陰陽,積精全神。 從神界到大道,則是以個人的精神意志化為天地萬物、且超脫于天地萬物的過程——可提攜天地,把握陰陽,壽敝萬物,無有終時。 “不僅僅是我想問鼎大道,與你所說的‘讓妖族覆滅’恰恰相反,我想帶領整個妖族超脫生死、問鼎大道?!?/br> “我希望有日妖界能無尊卑高下、無善惡黑白、無貪嗔癡恨,全依天道規律而生、又超然于天道規律之外?!?/br> 她緩緩開口。 “我以前,原本以為仙界應當是這樣的——直到飛升之后,見到的仙界與人妖甚至是魔界全無異樣,仙君仍有欲念、仙界盡是污糟?!?/br> “可我希望能見到一個完全惟規則而生、無情無欲的世界,萬物行止皆有定數、皆從于天道,而不是像如今的六界,混沌污濁?!?/br> “既然這世間沒有,我便創造一個?!?/br> “等等,”燕妙妙打斷她,“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你想要追尋大道、創造純粹,可這同你這些結界又有什么關系?” 橫玉沒有直接回答她的話,反而道:“你是道修,應當知道‘圣人之治——當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br> 虛其心,所以安置童子渡,讓其中的小妖無知無識、天生天養。 實其腹,所以重建食物鏈,讓更仆山中的妖族回歸獸性、同族而食。 弱其志,所以不教授修煉之法,讓妖族漸漸歸于獸類。 強其骨,所以不規不束,讓自然的法則在妖界潛移默化。 燕妙妙琢磨片刻。 所以橫玉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 她想要創造一個心目中完美而純粹的世界,想要帶領全族超脫生死天命,想要獨立于萬物,想要成就大道。 而她同所有人的想法相反。 道修問鼎大道,是從外修到內,是試圖以至高的力量鍛煉出至純的精神,以跬步至千里——從污濁俗世中,一步步提煉出純粹,領悟大道。 如同頑鐵煉金,須千錘百煉。 而她想做的,是直接摒棄人性、欲望、創造出純粹——是老陽成陰,是莫比烏斯環——是以無知無欲,達到全知全能。 如同點石成金,為橫空出世。 而更仆山、童子渡、逆轉陣法都是實驗。 “你以更仆山為天道獵場,使其中妖族斷絕修煉的念頭,全以本能生存。你想看看妖族完全臣服與獸性之下,能否達到無知無欲——但是你失敗了,更仆山中的妖族已經受到過外界的影響,他們雖然被你洗腦,意識中卻仍有道德、有憐憫、有所謂人性?!?/br> “于是你設了童子渡,想要瞧瞧以孩童純粹的天性,在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里,能不能領悟天道——可你卻又再次失敗,你發現你不教不授、天生天養出來的,是一群慕強的怪物,除了證明人性本惡,你什么都沒有得到?!?/br> 燕妙妙的思緒越來越清晰。 “所以你在這里,干脆剝奪了妖族的靈智?!?/br> “你開始意識到,只有沒有智慧的種族,才能完全遵循天道生存,生死造化全靠自然?!?/br>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br> “你覺得都是欲念盡皆來自于智慧——善惡之念、高下之別、有無之分全都來自于智慧。那么只要沒有了智慧的族類,才能真正做到無知無欲——而無知無欲,等同于全知全能?!?/br> 橫玉眼神微動:“你說的不錯?!?/br> “你是個瘋子,也是個傻子?!毖嗝蠲罾淅涞?,“你違逆了天道,你強行剝奪了妖族的靈智——可你忘了,本能也是智慧?!?/br> “獸類為了能獲得更多食物,會本能地變強;而草木為了獲取更多陽光,會本能地長高——它們無知,卻并非無欲。你費盡心機建立的,只是一個惟弱rou強食、適者生存為規則的世界,是人界最普通、也最粗糙的世界?!?/br> “你鉆進了死胡同?!?/br> 橫玉沉默半晌。 “……你說得對,我失敗了?!?/br> “在建成陣法、將此處妖族的靈智除去之時,我就意識到我失敗了?!?/br> 她聲如槁木:“我在妖界經營百年,卻終究敗在自己的執念之中?!?/br> 說這話的時候,燕妙妙能瞧出她的悵然。 數百年的堅持籌謀,在須臾之間化為烏有,可想而知對她的打擊該有多大。 她比所有人想要做的都要高遠,卻又比所有人更深地陷入了錯誤之中。 “那既然你早就知道你做這一切都是徒然,又為什么將我弄到結界之中?”燕妙妙忽然意識到這一點,“為什么要讓我一個小小的道修目睹你的錯誤?” 聽到這里,橫玉冷若冰霜的面容終于有了一絲松動,她抬眼看向燕妙妙。 “你應當知道,我這一世都在追尋天道,想要做到無情無欲、問鼎大道?!?/br> “飛升之前、墮仙之后,從未松動?!?/br> “即便是在這結界之中的籌謀盡數失敗,我也未曾懷疑自己,更從未放棄追尋大道的念頭?!?/br> “……因為有一人,一直在我前面?!?/br> “他無欲無求、光風霽月——是我所見過的最為接近大道的人。我將他奉為圭臬知己、軌物范世?!?/br>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br> 燕妙妙緩緩呼了口氣,心中已然浮現了答案。 “疏明真君,溫斂?!?/br> “不錯,”橫玉深深看她,“可我卻沒想到,你出現之后不過短短數日,卻將他建立了數百年的累業之基一夕之間盡數毀掉?!?/br> “他有了心念、有了情動、有了癡纏,卻舍了大道?!?/br> “……你可知道,你消失的這段時間,他為了尋你,掀了妖界足足十三城?”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大道神仙道修的關系理念脫胎于《黃帝內經·素問》中真人至人圣人賢人的區別,私設改動如山,僅供參考,文中引用的原文全文如下: “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氣,獨立守神,肌rou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br> * “圣人之治——當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币鉃椋河械赖娜酥卫硖煜碌姆椒?,是要凈化人民的心靈,滿足人民的溫飽,減損人民爭名奪利的心志,強健人民的體魄。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币鉃椋簰亝s聰明和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杜絕仁慈,拋棄道義,人民才會回復到孝慈的本性;拋棄伎巧和獲利,就不會有盜賊產生。 ——原文引用來源于《道德經》。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br> ——來源于《詩經·小雅·?車舝》,有改動。 * 關于以無知無欲,達到全知全能。 《易經》之中,有陽極為陰(即老陽為陰)的說法,就是陽到了極致就是陰,我參考了這個理念。 基本可以理解為,當無知到了最為純粹的程度,就等同于全知。 讓我詳細解釋我也很難說明,苦惱。 * 關于橫玉的低級錯誤。 四個字:當局者迷。她為了自己的理念奉獻了數百年,牛角尖鉆的死死的。 道家的概念是這樣:尊崇智慧是不安的根源。 《道德經》第二章 《功成弗居》中提到,因為人意識到美的存在,所以才有丑的概念;而意識到善的存在,才有惡的概念。有對照才會有分別。 所以實際上,道家是不推崇智慧、不推崇開蒙的,因為有了智慧,就會顯出愚蠢、顯出“人”這個種族的特別之處、顯出萬物的不平等。 橫玉在童子渡的做法,是“天地不仁,以為萬物為芻狗”——任憑小妖們自由生長不加干涉,試圖創造出萬物平等的狀態,但是反而凸顯了不平等。 而道家認為的“圣人之治”,應當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推崇賢能,使人民不爭名奪位;不以奇珍異寶為貴重之物,使人民不做偷盜的壞事;不炫耀可貪的事物,使人民不產生邪惡、動亂的念頭。 所以“智慧”這件事,和道家的理念在某種程度上是違背的。 橫玉就是太深入斟酌所謂大道,反而沉迷在其中不可自拔,一旦有了“智慧”是不安的根源這個念頭,就往“除掉不安的根源”這個念頭去了,而從來沒有想過,人界的低級生物的“本能”本身就是“智慧”的一種。 * 這章因為邏輯理念解釋太多了,想要仔細地將橫玉的想法展現給大家,修改了很多遍,所以更新晚了。 雖然感覺還是難以很清晰表達原本想要表達的意思,但是礙于筆力不足,只能寫成這樣,我盡力了。 (鞠躬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