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好日子
見事情已經談論的差不到,蒙毅起身行禮道“消息在下已經傳達,也該告辭了?!闭f完,就要離去。 “且慢,”羋房想到一事,伸手阻止道,轉頭對一旁的昌文說道“昌文,可否去我房中將桌上的錦盒拿來?!?/br> 昌文心有疑慮,但還是起身離去,不一會兒,就抱著一個約有三尺的盒子進來,道“昌平,這盒中是何物?” 羋房示意昌文將錦盒放在桌前,然后伸手緩緩將盒子打開,只見在燈光下,那刺目的劍光,讓人睜不開眼。 劍身約有二尺七寸,造型之精美難以用言語形容,看其氣魄,讓人不覺震撼。 “這。。?!笨v使是蒙毅這般見過無數好劍之人,都驚奇的說不出話來,許久才道“這是太阿劍?” 因少時蒙毅就見昌平君攜身佩戴過,所以認識,但是卻不明,現在拿出是何意思? “正是?!绷d房眼中并無任何波瀾的說道。 “那昌平君此舉是何意?” “此物就當臣恭賀君上弱冠之禮?!?/br> 此言一出,不僅是蒙毅被驚詫到,連一旁的昌文君都有些難以置信,脫口而出道“昌平,不可?!?/br> 羋房聽此,眼神示意他不可再說,蒙毅見此,若是其他貴重之物,或許還會推拒,可這是太阿劍呀,各國紛紛求而不得之物,即便不知他是否有傳聞神通,但得之,其就是震懾他國,此功效就抵萬物了。蒙毅忙拱手道“秦王必定萬分高興能得此物?!?/br> 待得蒙毅將劍拿走后,昌文忍不住的說道“昌平,那劍可是楚國的鎮國之寶,當年楚王臨走之時,贈與商公主,就是希望此劍能保你們在秦國平安。如今就這般輕易將此劍送出,實在是?!?/br> “當初兄長執意留著這劍,不過是想著楚王能因劍而迎我們回楚國,可如今都這么多年,楚王何曾在意過我們,這劍留著又有何用。如今送給他,正是最好時機用來證明我們歸付他的決心?!?/br> 昌文明顯不信,道“這不過是你的私心,你早就有意將太阿劍贈于嬴政之意了。當年昌平還在之事,你的偷劍之舉,我可還記得?!?/br> “太阿劍本就配他,如今我贈于他又能如何?”一句意氣之話,竟有些女子的嬌嗔,與平日的羋房完全不同。 昌文見此,也不再多說,若她能高興也好,可還是不忍的說道?!耙话褎?,你要送就送吧??砂⒎?,你別忘了,是他要殺你于前,你若還掛念舊情,最后傷的還是你?!?/br> 此話將羋房剛剛的蠻橫瞬間打撒,徒留那點點的悲傷彌漫在屋中。 冠禮之日即將來臨,咸陽城中,文武百官與秦王一同乘車去往雍城。 因雍城距離咸陽有三百里,所以需提前離去。文武官員眾多需一日才能到達。而到達后還需休息二日,進行齋戒。 羋房見得入城之時,嫪毐并沒出城迎接,而此時的咸陽城又還未收到嫪毐兵變之事。 終究明白嫪毐在等什么。 待得到了蘄年宮,就叫住蒙毅,道“郎中令,本官不喜此住處,不知可能商議換去別處?” 蒙毅見此,知他是有事找自己,點點頭,與他來到一處。 昌平壓低聲音道“仲春之日,送的兵器現在存于何處?” “就放于祖廟南側,離此有十幾公里?!?/br> “今夜你命人將這些兵器運送到蘄年宮。目前跟隨秦王而來的士兵有多少?!?/br> “約五千士兵?!?/br> “其中銳士有多少?”昌平聞言皺了皺眉問道。 “約一千人?!泵梢慊卮鸬?。 “二日后待冠禮成,秦王擁有兵權,若事情危及,切記需你親自拿符去往渭水之上與王翦將軍合符,唯有他能解此危機?!?/br> 蒙毅已經明白此中之事問道“昌平君此舉,是認為嫪毐兵變意不在華陽太后,而是秦王?” “如今看來應是如此,若是嫪毐意在華陽太后,那待得我們渡過渭水之時,他就可行動。而不用等到秦王進城,冠禮舉行。如今來看,雍城怕就在嫪毐掌握之中,若嫪毐試圖用咸陽兵變,分散兵力,在此圍攻秦王,那我們的計謀必將功虧于潰。但如今事情已到如此地步,即便現在離去,也未必能行。而今秦王冠禮,才是重中之重。二日后君上安危全在郎中令了?!辈骄f完對蒙毅行大禮說道。 蒙毅見此,有些受寵若驚,與他交涉,言語中的計謀睿智都讓他折服,如今見得他這般在意秦王安危,實在是不解,按理,秦王這般冷落對待于他,若是其他賢能之士,必定會另擇賢主,可他卻還是這般看重于秦王,甚至連那太阿劍都愿相送,實在是讓人欽佩。 三日后,冠禮之日,不僅嫪毐沒有出現,連趙姬都未曾露面,此等微妙,讓眾人莫名不安。 早早來到蘄年宮等候冠禮的大臣們,在暗處低語,“趙太后,真的不來了嗎?” “聽說是的,說是身體不宜奔波?!?/br> “那怎么行呀,按照冠禮,秦王需在加冠之后,冠者見母呀,若是趙太后不來,應當如何?” “是呀,這怎么可以呢?” 就在熙熙攘攘之時,呂不韋出現在了門口,大聲呵斥道,“大殿之上,怎能如此喧嘩?!?/br> 眾臣見得是呂相,紛紛行禮。 因他是秦王仲父,所以今日是由他負責為秦王主持加冠禮。 當呂不韋站到殿中央,見到群臣中有一人格格不入,臉上笑道“短短幾日,昌平君又重新得秦王重用,實在是恭喜呀?!?/br> 羋房知道他并非真心恭賀,“呂相言重了,今日是冠禮之日,于秦國于秦王,都是重要之日,眾大臣都來,本官雖一年沒上朝會,但身負御史大夫之職責,按禮還需來此處?!?/br> 呂不韋聽此,也不便多說。 隨著吉時到來,嬴政入殿,冠禮復雜繁瑣,但是嬴政并無任何怠慢與疲倦,而是非常振奮。 待得一切繁瑣禮節結束,最為重要的一切到來了,就是加冠之禮。 有侍從拿上冕放于贏政一旁,呂不韋站于贏政面前,將冕慢慢的待在贏政的頭上,所有的人都靜靜的觀看著這一刻,也明白這一刻對整個秦國意味著什么,待得一切完畢后,才道“秦王及冠禮成?!?/br> 眾臣皆是下跪,恭賀秦王。 而加冠完成之后,按照秦國禮制,還需配劍。 呂不韋打開錦盒一看,見得此劍,眼中啞然,道“秦王,此是太阿劍?” 太阿劍?此一句,讓群臣嘩然,此劍乃是楚國所有,曾聞當年晉國以要劍之名意欲滅楚國,后來楚王憑借此劍竟將最強晉國打敗,令眾國嘩然。 經此一役,太阿劍就成了楚國的鎮國之寶。 如今,為何會在此? 眾臣想到此間與楚國有關的也不過是昌平君,與昌文君了。 贏政見此,道“正是,仲父,此是昌平君送寡人冠禮之物。所以,經仲父一問,寡人想由昌平君幫寡人配劍以謝他送劍之情,不知仲父以為如何?” 呂不韋聽聞心中略微有些不悅,但很快掩飾住道“既是昌平君送劍,當是由他配劍最為合理?!?/br> 羋房本想在此當一看客,卻沒有想到嬴政會提出此等要求,先是上前行禮道“臣,怕是無法承德此恩?!?/br> “仲父已經答應,還不上前來?!壁A政卻沒聽到他的托詞,直接說道。 呂不韋來回看著二人,竟不知昌平為了籠絡秦王的心,會用太阿劍相送。 當年莊襄王在時,即便是要其一觀,昌平都是猶豫很久。 羋房慢慢上前,來到秦王的身旁,先是將劍從盒中取出,然后附身而下,慢慢的將劍扣于他的腰間。 如此簡單的動作,可羋房不知為何如此困難,手顫動不停,若非極力控制,咬著雙唇,怕就會被他發現什么了。 二人之間,近在咫尺,都能感覺到彼此的呼吸,秦王感受到他的碰觸,即便是隔著衣服,也莫名覺得有些異樣。 可低頭看去,正好與正起身的羋房雙眸撞上,那其中的情感,讓秦王恍惚,為何會這般熟悉,就如阿房站在自己面前。 就在他愣神之時,呂不韋已經命人將托盤上的東西放在了秦王的面前。 是兵符。 “如今大王已經及冠,朝中之事還需由大王掌管。臣也可解甲歸田了?!?/br> “仲父這是何話,大業未成,仲父何能身退?” 贏政此話意有所指,而呂不韋聽了點點頭道,“若是大王不嫌,臣定當在旁協助大王成就大業?!?/br> 此話一出,一眾大臣又紛紛跪下恭賀。 待得冠禮結束,可咸陽城還沒有傳來消息。 蘄年宮,一處偏殿之中,贏政背手而立道“如今情況如何了?” 羋房看著加冠后的他,更加氣宇軒昂了,而今的他是一個手握重權的君王。 “昌平還未曾恭喜過大王?!?/br> 羋房行禮,但是面上卻未有任何恭喜之色,反而是平淡。 贏政并未在意,反道“太阿劍,你當真舍得?” “此劍于臣并無用處?!?/br> “若無用處,為何當年父王借來一觀,如此之難?太阿劍,于楚國來說,是國之重器?!?/br> “君王既然知道他之重量,應也明白臣對君上之誠心?!?/br> “你到底想要什么?除去嫪毐并不是你最終的目的?!?/br> “呂相說能助秦王成大業,那臣也能,不知君上可信?” 此言一出,贏政并不意外,當年他們為君臣之時,也時常商討這些。 但嬴政并未回應于他,而是問道“你可知,為何今日讓你為寡人配劍?” 羋姝聞言皺眉,不明他為何有此一問,茫然搖頭。 而嬴政轉頭背對他,說道“因為羋房曾經希望由你為寡人佩劍?!?/br> 從再次見他開始,這是第一次從他的口中聽到羋房二字。 羋房腿莫名一軟,險些沒有站穩,還好他的窘迫,嬴政并未看見。 世人皆說他恨她入骨,可如今為何他又要給她如此錯覺。 做這一切只因她一句話嗎? 那時,她甚是不喜呂不韋處處與兄長作對,兄長于外辛苦打仗,而呂不韋只會在朝中拉攏權臣,甚至還將兄長滅周的功勞攔去,讓她甚是不悅。 所以閑暇之時,她就會說出一些僭越之話。 “贏政,將來你及冠時,定要讓我兄長配劍禮冠,絕不能讓呂不韋都占先了?!?/br> 那不過是她一時氣憤所說之言,卻沒想到他會記在心中,甚至在今日這般兩難之時,冒著得罪呂不韋的下場,付出行動。 這樣的嬴政讓他更是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