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不過沈星漢和姚公公現在根本沒有時間關注這些,若非不認識路,他們早就把喬一和尹德扔在后面自己先跑去看田了。 等終于到了喬一用作實驗田的園子,沈星漢跟姚公公直直沖了過去,伸手去摸那些因為稻穗沉重垂著頭的水稻。 然后…… 然后沈星漢就哭了起來。 尹德:“……”之前在府衙里的時候他就覺得沈星漢好像要哭起來的樣子,現在見到了這些水稻果然哭了。 身為一個能夠吃飽穿暖的社會主義青年,尹德可能沒有辦法切身感受到沈星漢和公公在看見這些稻穗時那種極為震驚、激動的心情,但也能夠明白是為什么。 古代的農民真的很辛苦。 即使把一整年的時間都花費在種地上面,卻還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天災**,以及稻苗本身的出產率過低沒有辦法吃飽飯,更別說還要拿米糧出來交稅。 若是當朝的皇帝是個明君,百姓們也會覺得能活得下去。若是皇帝昏聵、官員貪婪、徭役繁重,再來個天時不利,百姓忙了一整年,許是連米粒都難以吃到自己的嘴巴里,完全看不見活著的希望。 不說其他,古代的糧食出產即使是提高一倍都是一件值得滿朝上下欣喜的事情,更別說喬一這一塊田里長相這般好,好到大家連做夢都不敢想的稻穗了。 沈星漢抱著那些稻穗哭了許久,回頭也不管自己臉上那些眼淚,完全沒了平日里屬于讀書人的自持。他伸手去拉喬一的衣袖,喬一也沒有在這個時候躲開。 沈星漢就在那里一邊哭一邊說:“倘若這般良種早些出現、早些推廣,前些年大旱大澇的時候,也不會有那么多的百姓因為吃不飽肚子活活餓死,沒有辦法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等失職……倘若能夠早些出現……好在它出現了嗚嗚嗚……” 一個成年男子哭起來并不是什么好看的畫面,但是在這個園子里的人,沒有誰去嘲笑沈星漢堂堂七尺流血不流淚的男兒竟然哭得這般失態。 就連姚公公也在那里盯著這些稻穗掉眼淚,等到沈星漢不再拉著喬一說什么了,他才轉過頭開口:“我還記得小的時候,爹娘耕種了一整年,最后卻顆粒無收。為了能讓我們活著,娘把自己餓死了……她死的時候還跟我們說她吃東西了……這么說也只是為了可以讓我們吃上那么一口……好多人都餓死了……”他會成了皇宮里的公公,也是不指望活下去賣了自己,希望其他的弟弟meimei能活著。 姚公公似乎是想要笑一下,但他卻笑得難看極了,然后眼淚就從眼睛里面掉了下來。他慌忙轉頭用袖子去擦,也不再說話了。 沉重的氣氛讓尹德有些無措,他只知道這些已經經過篩選的優質水稻放到這個時代絕對會極為驚人,卻沒想到會讓姚公公和沈星漢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用作實驗田的園子里再無人說話,只有沈星漢要姚公公的哭聲,不過也沒有太久,兩人全都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緒,盯著一雙通紅的眼睛跟喬一說:“真是失態了?!?/br> 喬一搖了搖頭,反而非常認真的和沈星漢說:“一個國家能夠進步,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正是由你這樣心系百姓的人一點一滴的付出,才讓國家能夠越來越好,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足?!?/br> 封建社會存在它本身的問題,發展到了最后,它的頂端就是中央集權。其他的社會形態也是如此,大家各有各的優缺點。但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不管這個社會的形態和結構是什么樣的,為了國家和百姓嘔心瀝血、全心全意付出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而從軍隊出來的喬一,對這樣的人有著天然的好感。 沈星漢對著喬一搖了搖頭并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正色道:“我會用八百里加急將稻穗送往陛下面前,有了這些稻穗,陛下定然不會讓喬公子受委屈?!?/br> 姚公公也在一旁附和:“喬公子是心系天下百姓的人,灑家定會將級所見如實稟告圣上?!?/br> 沒有把話說的特別明白,但也等于是在給喬一打包票了。 說完這些也未久留,沈星漢回去就開始擬定需要遞交上去的奏章,轉頭就有人騎著快馬離開了云州城。而原本還沒有考慮到哪天離開的姚公公也呆不下去了,回去就讓護衛們全都做好準備啟程回京,為防萬一,姚公公也從喬一那里要了些稻穗帶在身上。 而在沈星漢遞交給皇帝的加急奏章中,可不僅僅只是喬一獻上稻穗的事情,還有利正青“通敵”的證據,而這證據就跟利正青鏢局被劫持走的貨物有關。 銅和鐵在古代都可以算作戰略物資,所以在跟邊疆以外的少數民族進行交易之時,很多時候都會選擇以物易物,銅和鐵是絕對不被允許作為貨幣和交易貨物的。而利正青之所以會為了失蹤的貨物如此焦頭爛額,正是因為他的那批貨物全都是要運給外族的銅和鐵! 現在貨物被劫持藏起來了,只要被有心人士利用,對利正青還有相關勢力來說后果不堪設想。 利正青失蹤的那批貨物,不僅僅只有喬一和畢若軒等人出手了,沈星漢可是主導這件事情的人之一,為的就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扳倒利正青,將云州城里這些盤根錯節的勢力連根拔起。 本來沈星漢在畢若軒的幫助下已經差不多把該查的東西都查到了,如今再有喬一獻上的稻穗,利正青已無翻身之日。而在這之前,利正青已經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