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幼金堅決地將紅契塞回她手里:“雖然不多,可還是要有些傍身的財物才是,若是一飲一啄皆要靠他柳家,未免總是低人一頭?!?/br> 幼荷本還對二房有些生分,畢竟本來也算不上親近的,可如今見伯娘與堂妹事事為自己考量,不由得紅了眼眶:“幼金,我!”若不是二房出手相助,怕是自己早已掉入火坑,哪里還能有今日這般覓得如意郎君,還有親人為自己準備這般貴重的嫁妝? 第91章 幼荷的婚事2 五月初二, 宜嫁娶。 蘇家的嫁女酒安排在中午, 連著曬嫁妝一起, 不過蘇家在五里橋并沒有多少親朋, 倒也只是開了五六桌稍微熱鬧了一下。 今日的主角幼荷早早就已經被喜娘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了, 頂著個大濃妝, 倒是如平日里素雅的模樣有極大的差別,不過也是極為嬌美的, 一雙盈盈如水的丹鳳眼中盡是喜意與嬌羞, 看得蘇家幾個小姑娘個個眼睛都不眨:“幼荷jiejie今日真漂亮!” “好了好了, 姑娘們, 那柳家迎親的隊伍快到了,姑娘們可快點兒去攔住姑爺呢!”喜娘笑呵呵地走了進來,將人都哄了出去,然后端了完湯圓來給幼荷吃:“新娘子先吃些東西墊墊, 不然怕是要餓肚子的?!?/br> 幼荷接過喜娘端過來的湯圓,略微吃了幾口便也放下了, 聽到外頭越來越近的鑼鼓聲, 心中既緊張,又雀躍。 柳卓亭原也長得清雋, 今日穿上大紅喜袍, 臉上因著小登科之喜也是神采飛揚的, 瞧著相貌倒是與幼荷十分相配,此刻蘇家的新姑爺卻被小姨子們攔在了門外:“要娶幼荷jiejie,得先過我們這關!” 柳家請來的喜娘趕忙上前來又是給糖又是說好話的, 蘇家幾個meimei攔了好一陣,才在幼金的示意下放行,新姑爺這才登堂入室。 站在幼荷的閨房外頭,柳卓亭滿臉通紅,不過還是按著規矩高聲大喊:“娘子,為夫來接你了!” 聽到外頭的喊聲,喜娘便將一旁的鴛鴦戲水紅蓋頭蓋在幼荷頭上,直到新郎官喊完第三聲,新娘子閨房的大門才嘎吱一聲打開,門后頭是喜娘牽著蒙著頭的新娘子出來了:“新娘子出來咯!” 接過喜娘遞過來的大紅布條的一頭,柳卓亭站到了幼荷身旁,穩穩地牽著她:“別怕?!?/br> 原十分緊張的幼荷聽到他這般說,竟莫名放松了許多,也不知道走到哪了,只跟著未來夫婿的腳步,在葛嫂子與春花的攙扶下拜別了蘇氏,然后出了蘇家大門,上了迎親的花轎,伴隨著響了許久的鞭炮聲與喜樂聲離開了五里橋,往洛河州城里去了。 站在大門外,看著漸行漸遠的迎親隊伍,不知為何,蘇氏竟覺得有些悵然:“以后便是別人家的媳婦了,也不知道那柳家能不能對她好?”又想到這才是嫁侄女,將來若是等到自己女兒出嫁,怕是要傷心死了。 依偎在蘇氏身邊的幼金低聲道:“咱們兩家離得近,不會讓幼荷jiejie受委屈的?!闭f白了只要娘家人夠硬氣,這柳家人是絕對不敢欺負幼荷的。 *** 再說那柳家,見著蘇家的嫁妝一抬又一抬地抬進家門,新娘子身邊還跟著兩個穿著淺紅色衣裳的奴仆模樣的人跟著,心里都也有些忐忑,怕這新娘子是個嬌縱的,那往后家里也是要雞飛狗跳了。 兩邊都有些惴惴不安,不過第二日,見到了新媳婦雖然打扮得貴氣,不過卻是十分柔順的模樣,柳家兩老也是松了口氣:“往后你要好好侍奉卓亭,早日為我柳家開枝散葉才是?!?/br> 今日穿了身水紅色夾稠襖裙,戴了一套鎏金頭面的幼荷顯得光彩動人,十分受教地點頭稱是。除了柳卓亭以外的柳家眾人也都松了口氣。 柳卓亭對于新婚妻子也是十分滿意,也十分護著她:“幼荷她很好,爹娘放心?!币幌氲疆敃r在大街上遇到的如同初夏時節的白荷花一般的少女已經成了自己的妻,柳卓亭心中就莫名生起一股驕傲與滿足。 柳家房子整體格局與鄉下的房子差不多,一個正房兩邊是東西廂房,就是占地小了些。東廂房是柳卓亭的臥室與書房,西廂房是兩個meimei的居所。至于幼荷帶進門的兩個仆人也安排在西廂房的下房里頭住著,雖然有些擁擠,不過倒也過得去。 新婦進門前三日是不用立規矩的,加上幼金給幼荷選的兩個人都是做家務的好手,葛嫂子做飯也好,幼荷跟柳卓亭商量一番以后,又跟婆婆秦氏說了,決定以后由葛嫂子負責柳家的洗衣做飯這些活計,至于春花則還是跟在幼荷身邊伺候著。 秦氏并不是刁難兒媳婦的人,相反她對幼荷還莫名有些敬畏,畢竟是有錢人家的閨女,對于幼荷十分善解人意的將自己帶進門的陪嫁作為家里的主要勞動力這事兒肯定是支持的:“既然是你帶進門的人,你自個兒安排好便是了?!?/br> “另外我出嫁之時,家中還給我準備了十畝良田,娘覺得是咱們雇人種地好還是咱們佃給佃戶耕種好些?”倒不知她是太過信任秦氏還是真傻,竟一并將幼金私底下給她的壓箱底嫁妝都給抖落出來了。 秦氏是知道蘇家有錢,不過幼荷并不姓蘇,本以為有一套鎏金頭面已經是充大頭了,沒想到竟還有這么些東西!伸出舌頭舔了舔有些干澀的嘴唇,過了好一會兒才道:“這事兒,還是你自己做主得好?!比羰撬迨?,將來若是有什么,蘇家說她侵占兒媳婦的嫁妝,那可不大好了。說到底還是兩家差距大了些,若不是秦氏知曉了兒子的心意才托媒人上門,這蘇家這般境況的人家,她是想也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