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奶娘的奮斗_分節閱讀_70
書迷正在閱讀:拒絕假彎[快穿]、紅樓之珠玉、童養媳、[綜武俠]無忌他哥、[綜英美]就讀于中城高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快穿之萬人迷攻大戰重生受、錐生零之異界男神、[綜英美]店主不好吃、影帝他不想被追[快穿]、反派有條紅紗裙[穿書]
而且等到大孫子得了官職,全家跟著去任上,也是一個理由。當了那么多的下人奴才,臨了臨了總要作回主子,翻回身,才不枉這人世走一遭。 不過此時算計得很好的賴家人,卻沒有想到,真等到他們離開賈家的時候,賈家也不需要年年歲歲的讓人去南邊了。 其實賴家還想到了一個原因,府中的幾個哥兒讀書做學問都比一般人長進,將來授官外放,指日可待,到那時,豈不更需要忙碌奔波。而那時,天南地北,豈是一個江南便可了的。 江南,林家。 林家得了個孩子,雖然是個閨女,但也是如寶似玉的捧在手心里的。多年的一脈單傳,林家就沒有過兩個孩子的時候,更別提還能得個閨女了。 林如海雖然遺憾不是兒子,但總比這幾年間的膝下荒蕪強。 有,總比沒有強。 于是不但親自為孩子起了乳名,還特特讓人去府外施粥放糧。 若說這些人里,最覺得不足和遺憾的便是賈敏了。她是真的太迫切的需要一個兒子了。于是也顧不上母親和娘家大嫂的勸說,自從出了月子開始,也和二房趙姨娘一般積極備起了孕。 林家幾代單傳,五服內連個親人都沒有。林氏宗族也不比林家強到哪去。就是過繼,都沒有可選擇的。若她和林家的那些妾室再不生出個兒子來,林家的香火就真的斷了。 坐產招婿?有志氣的男兒誰會愿意。世家大族也丟不起那個臉面。貧民子弟,教養信義,誰又能相信。再招進來個居心叵測之人,林家百年清譽毀在旦夕。 這樣的后果,賈敏自認擔不起,死后也無臉去見林家列祖列宗。因此,拋開生死,嫡庶,只為林家能有一息男嗣流存。 于是賈敏帶著林家的妾室們便活動起來了。 不過雖是如此,賈敏也覺得自己再次授孕的可能性比其他沒有生產過的人要高一些。果然在不要命的進補和行房下,賈敏數月后,又有了身孕。 不過此時賈家,注意力早就被按治守妻孝一年的賈政吸引了。 張氏協助著兒媳婦水氏剛忙完忙著給賈敏準備的禮后,史氏又催促著要給兒子挑媳婦。 說來也是好笑,賈璉的年紀也到了,張氏也是準備要給二兒子相看姑娘了。同樣是人家的二兒子,但擇偶的標準卻是沒有辦法比的。 史氏的二兒子賈政,當初成親的時候,王家之所以將嫡女嫁進來,不過是看在榮國府和榮國公的面子上。然后又聽說賈政善讀書,人品方正。 對于四大家族來說,他們太需要一個文官入朝了。于是被寄予厚望的賈政,便娶了王家的嫡女。 可那時候是原配,身份高一些也無妨。而且那個時候賈政年紀輕,正是讀書的年紀,眾人將他當成一支績優股,自然愿意先行投資。 可現在卻不同了,賈政考來考去,啥也沒有考中。然后老爹死了,給了一份功名,一下子便少奮斗幾十年,直接成了五品的員外郎。 可賈政不但是少奮斗了幾十年,竟然還真的不奮斗了,幾十年的工部員外郎下來,硬是要將牢底坐穿。 這個時候,眾人也不會再對賈政以后的前程報什么希望了,而且熬死了原配,還有了四個孩子,光是嫡出子女便占了三個。這樣的人,誰家的好姑娘會看得上他?最重要的是,有些門路眼線的人,都知道大房二房早就分了家,不但兩房分家,二房內部也是分了家的。長子繼承的那份家業早就分了出來。 這么一個半空架子的親事,真的有前途嗎? 別看是正經嫡出的榮國公之子,但誰讓榮國公幾十年前就去了地下玩三打一了呢。 便是有些趨炎附勢的小人,愿意將家中的姑娘嫁給賈家,但也不是嫁給那個早晚要分家的二房政老爺,而是大房未成親的兩個哥兒。 減去那位年紀小的,不是還有一位舉人老爺沒成親呢。 這兩位就是不比親爹咋樣,比兄弟的數量和出息度,也是賈璉完勝呢。 所以,史氏相中的,人家要么是相不中賈政,要么就是相中了賈璉。張氏相中的,就沒有一個愿意嫁給賈政的。一時間婆媳兩個都為難了起來。 怎么就趕到了一起相看了呢。這事鬧得。純粹是在打臉。 不過,在史氏放低要求后,一番挑挑揀揀下,當年的那個邢氏再度雀屏中選。 “老太太,這邢家的姑娘,是不是身份太低了些。而且年歲也大了,在生養上,恐有不足。我看不如這劉家的姑娘吧。雖是個庶出,但劉家沒有姑娘,一直當嫡女養大的。之前出府做客,也見過一回??雌饋淼故莻€不錯的人?!彪m然張氏也不敢保證這劉家會同意這門親事。 張氏看著自家的婆婆給小叔子選了那么一個落破的人家。有些猶豫地勸了勸。誰知道這樣人家的姑娘是個什么樣的教養。 “唉,我也知道。政兒雖是咱們榮國府的二老爺,可畢竟只是個五品官。一般人家,誰會愿意嫁進來做繼室。再一個,珠兒還沒娶親,大丫頭也沒有訂人家。還有寶玉那么個孩子,若是定個世家出身的。有這三個孩子在在前面立著。若是心性好的便罷。若是差一點的,又是世家的教養手段。唉!” 史氏是非常明白這個年月婚嫁標準的。娶媳娶低,嫁女嫁高。當初賈代善還在世時,倒是好說。好姑娘任她挑??涩F在呢。只能人家挑他們了。 如今賈政的身份,便是要娶個原配。估計也是五六品官家的女兒。更何況是娶繼室了,那身份上就更低了一層。 再加上史氏還要考慮先兒媳婦留下的三個孩子。所以選來選去,便只剩下邢家的大姑娘了。 這姑娘今年二十好幾歲。之所以至今未出閣,還是因為先后守孝。再加上,因是長姐,所以便先安排了自家兄弟成親。這才想要考慮自己。 只是邢家已經中落。唯一當官的父親,也早早地去了。這邢姑娘的婚事便成了老大難問題。 一是年紀大了,二是又不想隨便配個普通百姓。一年兩年地便蹉跎了歲月,成了老姑娘。 史氏的考慮和一片舔犢之情,張氏如何不明白。 “只是這樣一來,便委屈了二弟?!蹦菢尤思页鰜淼拇簖g姑娘,豈是好相與的。張氏都有點擔心將來一個府里住著,再不好相處。 張氏都覺得委屈了小叔子,作為親娘的史氏,又如何能不這樣覺得呢。這種心態也直接導致了邢氏進門后,史氏的橫挑鼻子,堅挑眼的多方挑剔。 “唉,這都是命。再一個老二年紀也不小了。就當是修身養性吧?!眱鹤铀残奶?,只是又不能怪兒子不爭氣。 政兒要是有王家的王子騰一般能為,何愁無好妻。 張氏也只是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史氏和張氏定下了人選,也只是在當天的晚飯后各自通知了一下賈赦賈政兄弟。賈赦對于弟弟娶個什么樣的媳婦,并不關心。 他現在正全心的準備自己捏出一套瓷器來當今年老太太的壽禮呢。 沒錯,是瓷器。之前非常迷戀陶藝的賈赦,見異思遷了。他現在已經在陶藝的基礎上,奔入瓷器的懷抱了。 張氏對于賈赦的這一愛好,是非常的支持的。喜歡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總比像老二爺似的,喜歡讀書,卻讀不明白。喜歡紅袖添香,卻分不清李逵李鬼的好。 那趙姨娘粗俗難耐,大字不識一個,還當成個寶。想到趙姨娘的折騰勁,張氏不得不感嘆,虧了當初二弟妹死的早,不然還得氣死幾回。 而老太太史氏呢,也知道了大兒子在給自己忙壽禮。心中也是一陣高興。老大這么多年還真是孝順。 這么一高興,老太太又賞了不少的古玩給賈赦。喜得賈赦又讓人在他的內書房擺了一架博古架。 將來賈家敗了,就靠大老爺書房的擺設,估計就夠賈家子弟三代吃穿不愁的了。 六禮一項一項走過,婚期也定在了十月末。邢家的大姑娘早幾年便將嫁衣的料子裁好了。一些能提前繡出來的東西,也都一一準備好了。這婚事一定下來,便急急忙忙地將剩下的事情做了。 邢家打聽到先太太是王家閨女。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后裔。家境富裕,嫁妝之厚便是百個邢家也拿不出來。 想到此,本來還想著要將邢家財產先打包帶進府沖臉面,然后再慢慢移回邢家的邢氏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就是全帶去了,也比不上人家九牛一毛,何必呢。邢氏想到之前她派人打聽到的消息,心下想到,如果是那位府中的大太太,倒是可以一拼。雖然那位大太太出身也是世家大族,嫁妝也是多不勝數。但比起‘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氏女,卻是多有不及的。而且書畫就占了總嫁妝的三分之一。 可惜了,不是那位太太。不過轉念一想,也幸好不是。要知道那位太太的孫子都要周歲了。她進了門,還不得天天看著兒媳婦的臉色過日子。 邢氏所說的孫子,便是瑚大奶奶水氏生下的那個兒子,雖然再有兩個月左右才滿周歲,但名字也已經出來了,叫賈芝。 現在和寶玉一起養在史氏身邊,因著看起來也差不多大。叔侄兩個又總能玩到一起去,所以史氏也沒單獨收拾房間出來,直接讓叔侄倆都睡在碧紗櫥里了。 不過兩人在賈家下人間的待遇卻是不一樣的。一個是長房嫡長孫,一個是二房嫡次子。一個有著管家奶奶的母親,一個母親早逝。就算是同是養在老太太房里,眾人對兩人也是不一樣的。 也幸好張氏是真心的心疼寶玉,所以凡是自己兒子,孫子有的,也絕對會有寶玉的。眾人見此,多少也會顧忌一二。 再加上有親姐時時照看,日子倒也好過。 相較于讓眾人心疼的寶玉,三姑娘的日子就有些不咸不淡了。應該有的份例,倒是一點也不缺,但是無論是大房的各位主子,還是二房的賈珠元春,都對這個女孩不感冒。 張氏雖然對于女孩的教養很看重,但也要看出身。三姑娘有那么一個姨娘,還有什么值得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