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奶娘的奮斗_分節閱讀_49
書迷正在閱讀:拒絕假彎[快穿]、紅樓之珠玉、童養媳、[綜武俠]無忌他哥、[綜英美]就讀于中城高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快穿之萬人迷攻大戰重生受、錐生零之異界男神、[綜英美]店主不好吃、影帝他不想被追[快穿]、反派有條紅紗裙[穿書]
張氏是知道號舍條件不好的,畢竟她們家就是以此出道的。但沒有人跟她這么詳細地說過那號舍竟然會差到那個份上。 再加上之前賈瑚下場時,她也只想著備一些考場上能帶的物件,卻是真沒有想到這里去,此時到有些心疼兒子了。 史氏和王氏,這兩人都是軍功起家的勛貴出身。更是不知道這世上,讀書人還要著上這么一回罪,才能晉身廟堂。 這要是一次不過,那就還要等到下次再來。 “奴婢已經告訴我那小叔了,進去后,先是盡自己可能地去打掃一遍號舍的衛生。畢竟身處的地方干凈了,心情也能好一些。還好他是個奴才出身,做這些倒是無妨,可憐咱們家噎金咽玉長大的哥們,何時見過這個呢?!?/br> “老太太,要不,捐官吧?!蹦菢拥那闆r,王氏只是想一想,就覺得她的珠兒受不了。大家公子,都是生。性。愛。潔的。讀書做學問,本來就是靜下心來的。那樣的環境,如何受得? 她們家也不是沒有錢,沒有門路的。捐官不也是一條出路嗎? “弟妹糊涂了。捐出來的官和自己考出來的官,哪里能比呢。同進士如夫人,連三榜出來的進士,都讓人瞧不起。何況是捐官呢。捐的官,是沒有實權的??疾怀鰜?,還有下一次。但是捐了官,一輩子便定了性。 咱們家的哥兒,身子骨都是好的。缺的也不過是沒經過,沒見過這種場面。想來世間種種,總是要有付出,才會等到。前人不也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話嗎?只要不會誤了孩子們的身子,嫂子覺得,還是要去試一試的。弟妹的心情,我也能理解,畢竟我有三個兒子,都是要經歷這一遭的?!?/br> 王氏還是那個笨嘴拙腮的樣子。很多的話,都是要想一想,才能說出來的。這會兒子功夫,還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回張氏的話。 張氏也知道自己這位弟媳婦是個什么樣的人。有心思,但卻說不出來。 “咱們一天天的老去,若此時不讓他們兄弟立起來。將來又怎么支撐門面,庇護兒孫呢。咱們現在享受到的,也是祖宗們流血流汗換下來的富貴日子。只是祖宗留下來的,總有耗盡的一天,趁著我們還能給他們助力,讓他們去拼一拼也是好的。再一個,別人能考得,咱們家的孩子就更應該考得,難道還不如那寒門學子了?!?/br> “…可是大嫂,這如何能比呢?咱們什么樣的門第?!?/br> “弟妹信嫂子一句話吧。若是不讓他們哥幾個現在辛苦些。將來瑚哥的孫子,就算不是寒門學子,也不過是富足白衣罷了。有祖上傳下爵位的瑚哥一房都這樣了,其他人豈不是更要沒落。再一個,學得文武藝,賣予帝五家。從來晉身之道都是要么從文,要么從武。咱們家是以武起家。且不說現在天下太平,便是多年后,可能會有些戰亂波折,你難道還舍得讓哥兒真的去從武,上戰場? 與其那時候再努力,我寧愿兒子們此時辛苦一些?!?/br> 從來就沒有一直太平的年月,和平,不過是為了儲備戰爭資源罷了。 張氏的一番話,聽得唐朝那是一個心潮澎湃呀。 有見識的女人,和沒見識的女人就是不一樣。 這賈家也不知道到底是祖上積了德,還是祖上欠了功德。這有見識的媳婦偏偏帶著聰慧的長子早早沒了。這沒見識的媳婦,卻帶著欠調理的賈寶玉活了下來。 賈家的幸與不幸,便都在這里了。 說來,也許真是賈家欠王家的。當家夫人見識淺薄。襲爵的當家奶奶,無法無天,心狠手辣,逞威弄權、濫施刑罰。說是不懂律法,卻知道指使別人狀告自己的丈夫。說是懂律法,卻是連利子錢,包攬訴訟這樣的事情,都干得理所當然。 為了三千兩銀子便能逼死一對小情侶,這樣的事情還是書中說到的。那沒有說到的,還不知有多少呢。 娶媳,娶賢。古人誠不欺人。 唉,都是有兒子的人,看到張氏和王氏這樣,她兒媳婦可上哪找呢。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張氏說這番話時,史氏一直沒有說什么。她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又給她生了四個孫子。 賈家這一代,說一句子孫興盛也不為過。 當初二兒子沒有爵位,她就擔心二兒子一家,將來要如何在這京城里立足。待到夫君去后,上了遺折為二兒子求了個官身。史氏一直擔著的心,這才算放了下來。 當初二兒子也是進過考場的?;貋淼臅r候,臉色不好,她當初也沒多問。哪里想到考場是那么個情形呢。 唉,想他們榮國府,估計就算是馬棚子都比號舍強上許多吧。委屈老二了。 不過那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她要心疼的是她既將要步入后塵的孫子們。 剛剛老二媳婦說的那個捐官的話,她其實也在心中想到了??烧缋洗笙眿D說的,想要真正地站在朝堂上,福陰子孫后代,就要魚躍龍門走上這一遭。 不然,總是要低人一頭的。 科舉,就是一塊試金石,就算是你再是學富五車,胸有丘壑。沒有參加過科舉,就不會被人認可。 其實,就算是現在,她也明白。榮國府,或者說是賈家,是真的不復當初的榮光了。 想要恢復當初的榮耀,就要讓子孫上進。 赦兒,政兒這一代卻是不行了。赦兒好武。襲爵后連場戰事都沒有。而政兒,那就更不用想了,自他父親孝期一過,便去了工部。至今仍是工部的五品員外郎。 而寧府的敬哥,到是在丙辰年的春闈時,中了進士???,唉,不提也罷。也不知道那府的人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哥兒都讀到了進士了,竟然是生生去當了道士。 唉,這進士要是能讓,讓給她的政兒多好??蓱z她的政兒,七死八活的考了好幾年,出了考場,除了得著一場大病,竟是什么也沒怎么得著。 再讓他去考,自己這個做娘的,又怎么忍心。也許老爺也是明白的,不然也不會在臨終時,為政兒祈一份前程了。 再說起捐官的事情,本朝捐官,最高能捐個五品。這還是沒有實權的。從沒有實權的五品捐官轉到實權的官,也不過是六七品,還卻是還需要每三年官員考評時,想辦法才能做到。 再一來,畢竟不是正經科舉出來的。就算是轉了實權的官,從六七品做起來。這輩子最高也只能做到四品。 據她所知捐官出身的官員,還真的沒有看到哪個能做到三品的。因為無論是在京外,還是在京里的京官,三品都是有可能面圣的。 捐官這種事情,真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雖是光明正大,拿錢辦事得來的,皇家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且不說官字兩張口,皇家也不是講理的人家。 今天看你好了,捐官出仕的事情,也就不算什么。若是哪天看你不好了,這就是一個天大的欺君把柄。 再一個,哪個入官場的,沒有一二政見不合之人。若是彼方真舍出來個言官,當朝告你個欺君之罪,又上哪說理去。 所以,世家大族都明白。捐官不過是買個出身。出門走動,婚喪嫁娶好看一些吧。其他的,便不要妄想才是。 而一但捐了官,那便是真的絕了再科舉的路了。再想上進也是枉然。 現在她的孫子們還都年輕,若此時便絕了上進的路,這輩子豈不是廢了。而且就算是真的要捐官,也要等到歲數大了,無法晉身時,再捐官不遲。 也因此,史氏和張氏在這一點上,卻是意見一致的。無論是她,還是張氏,都有著讓兒子封候拜相的野心呢。 止步三品,怎么可能?而且孫子明顯比兒子的身體強上幾倍。不試一下,如何甘心。 “老二家的,聽你大嫂子的吧。若是哥兒的身體弱,咱們也不能強求。但現在他們哥幾個的身子,都是跟著老大練過的。環境差了些,可再差,也差不過他們祖父爭戰殺場的條件。說起這個,老二家的,你二哥哥是不是要進京了?” “是,前兒來了信,說是初五那天進京?!蓖跏嫌行┫氩幻靼?,剛剛不是還在說孩子科舉的事情嗎,怎么這么快就提到她娘家二哥了? “你二哥,是個好的?;仡^讓政兒和你一起回去見見。兄妹多年不見,總是要續續離情的?!蓖跫业耐踝域v,官做的不錯,人也明白。讓他和二兒子多走動走動。不求能學個通透,哪怕學上一二分,也是好的。 “是,多謝老太太體恤?!?/br> “弟妹也無需擔心什么,我娘家的兄弟子侄不都要經歷這一遭的嗎,此番他們三兄弟同去,瑚兒考舉人,珠兒和璉兒都是童生秀才。若是運氣好,兄弟三人同年同榜,豈不是一段佳話?過年祭祖時,也讓先老太爺更高興不是?!?/br> “…大嫂說的事?!睆埣覞M門可不就是個個如此嗎。這三兄弟里,還有張氏兩個兒子呢。 聽到這話,史氏就又要嘆氣了。也不知道二兒子這性格是隨了誰?木衲,迂腐。不知變通。這老二媳婦兒也是越養越木,當初剛成親時那股子伶俐勁,現在是一點也看不出來了。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虧了大丫頭是在自己身邊教養的。要是一直放在二房,將來嫁出去,榮國府的脊梁都得讓人戳翻了。 還有珠哥兒,小小年紀,竟也是個老實性子??磥韺韯荼匾o他聘一房厲害的媳婦了。不過,若是太厲害,豈不是夫綱不振? 也許真如老二媳婦所想的,將王家的鳳哥兒聘回來,倒不失一個辦法。 史氏嫌棄地看了一眼王氏,又將頭轉向張氏。這老大呢,倒是誰了他那個爹。一味的好武。老大媳婦安排的妾室連看都不看一眼,聽說那天還生生踢斷了一個侍候丫頭的肋骨。 不就是嫌小丫頭回話慢了點嗎,真真是,讓人不知說他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