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書迷正在閱讀:絕品小道醫、渣了男主小叔后我懷孕了[穿書]、反派又黑化了嗎(快穿)、太子的吃貨妃、快穿歸來當影后、億萬首席的嬌寵甜妻、我瓷真心甜、桃之夭夭、[一人之下]智障的我,沒腦子啊、陳情令之薛洋的暖糖
遇到這樣的好事情,當然得投簡歷??! 背靠三百億科研經費,身后站著拿到諾貝爾醫學獎的大佬以及一位成名多年的院士,這條件可比去一般的工作單位好太多了!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站 招聘醫藥學研究領域博士與博士后的高校很多,雖說每個高校每年可能只招聘幾個博士,但那么多高校累積起來,數量也是相當可觀了。 反正每年本土產出的博士基本上都能找到高?;蛘哐芯克墓ぷ?,去不了985就去211,去不了211還能去個普通本科,實在不行的話,去大專院校也行。 看到醫藥高等研究院發出的招聘通知,那些有意投簡歷的人并沒有太多的緊張,因為這個人才招聘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三百多個呢! 這個研究領域,一年的應屆博士畢業生有三百多個嗎? 大多數人都忘了一件事,醫藥高等研究院開出的待遇條件特別好,而且并不僅僅是招聘應屆博士畢業生。 那些博士畢業兩三年,去了普通本科院校之后跟著一個不怎么行的合作導師打雜的青年教師們看到這個機會,紛紛決定逃離苦海。那待遇實在是太誘人了,年薪六十萬,還有豐厚的科研績效可以提,哪怕他們知道謝書堯的研究團隊有著超乎尋常人想象的科研壓力與工作強度,都想來拼一把。 這是一條青云梯。 青云梯雖然難爬,但上面的風景卻是極好的。 應屆博士畢業生則是分為了兩派,一派是讀博期間已經被學術與科研折磨得心灰意冷,只想博士畢業之后找一個清閑的工作安心茍著的博士,另外一派則是真的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感興趣,真的醉心于科研,想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樹的博士。 前者壓根沒考慮醫藥高等研究院,他們好不容易從讀博的火坑里跳了出來,怎么可能再跳回謝書堯的天坑里? 后者則是忙不迭地投遞了簡歷。 謝書堯團隊的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一個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一個國內名望頗高的院士,背靠三百億科研經費,擁有整個醫藥學研究領域可能會用到的全套實驗設備……這簡直就是科研人員的造夢平臺。 只要你有想法,你有執行力,你愿意為了逐夢而努力,醫藥高等研究院簡直就是天堂! 還有許多在原先的工作崗位上沒得到重視,或者是因為得罪了某位行業大佬而被迫坐了冷板凳的科研人員,這會兒也看到了新生的希望,忙不迭地投遞了簡歷。 招聘網頁是謝書堯親自編寫出來的,頁面簡潔大方,最上端還添加了一個投遞簡歷數量統計的功能。 這個招聘網頁掛出來不到一小時的時間,收到的簡歷數量就超過了五百份,這數字還在繼續增加。 簡歷篩查的第一關是謝書堯親自把關的,她給這些投遞簡歷的研究員提了一個要求——將自己以發表論文的正文全部以附件的形式附在簡歷后面。 這個要求就實力勸阻了很多心虛的博士與博士后。 國內混學術圈的人,誰不知道謝書堯對學術不端的零容忍?要是論文里出現了造假,估計謝書堯一眼就看出來了,把這樣的簡歷投遞給謝書堯,那不是老壽星上吊——活膩歪了嗎? 然而,學術不端的人終歸只是少數。 還有人擔心自己的文章數量不夠,會被謝書堯給刷了下來……其實,這樣的擔心完全是沒必要的。 謝書堯要求這些人在簡歷后面附上自己已發表的論文,確實會看投遞簡歷的人有發表了多少篇文章,文章的分區是在幾區,但這并不代表她是‘唯論文主義’的支持者。 謝書堯知道,有些研究領域就是很難做出成果來,能發表一篇兩篇二區的文章都算不錯了,有些研究領域特別容易出成果,輕輕松松就能把文章數量堆到十篇以上,還有些研究領域需要浸yin很多年才能琢磨出頭緒來,留給博士的三四年時間根本不可能做出重大的成果……她看這些論文,并不僅僅是看論文的數量,還會透過這些論文看作者的思維是否嚴謹,邏輯是否完善,是否有緊跟著國內外研究現狀,以及看這個作者對待科研的態度。 從接受簡歷開始,這些人的論文就出現在了謝書堯的電腦上。 每看完一個人的簡歷,謝書堯就會根據這個人的綜合情況給出一個評分,投遞簡歷的系統上也會實時更新謝書堯給出的分數。 評分是千分制,有人的得分在九百分之上,還有人的得分只有一二百分。 有人想不明白謝書堯給出的分數差異為什么會這么大,只有投遞簡歷的那個人知道,謝書堯給每一份簡歷都回了信,那些得分低的人,回信中都有一句‘數據存疑’。 這是學術不端的委婉說法。 有沒有‘修飾數據’,論文作者自個兒心里能沒點數?這些冒險投遞簡歷的‘壯士’嚇得冷汗都冒出來了,生怕謝書堯再來個實名批評。 幸運的是,他們左等右等,并沒有等到噩耗傳來。 謝書堯對這些人還是留了一絲余地的,之前在數據里做了手腳,只要后面能夠改掉,那就可以把前面犯的錯揭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扇绻麍堂圆晃?,在學術不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那謝書堯只能說一聲‘不好意思’了。 她的記性太好了,這些人的名字都在她腦子里留下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