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國]_分節閱讀_116
書迷正在閱讀:我和死敵的糧真香 完結+番外、孽海(骨科1V1)、詭行天下、從弟弟到男友再到老公、快穿之女配上位記、重歸、每天懵逼全世界[劍三+修仙]、帶著男神穿六零、[修仙]頭疼每一天的少萌主、被我干掉的魔王來找我復仇了
甘寧與周瑜,呂蒙都是舊相識,和程普雖有些齟齬,卻也并沒有什么大沖突,與張遼雖不相識,但看他與呂蒙相談甚歡,也客客氣氣拱手為禮。只看到堂中還有徐庶,不覺微微一愣,朝李睦看了一眼。 徐庶送黃月英至此,他只當這是尋常黃氏族人。而又總覺得李睦與黃月英之間關系匪淺,見徐庶出現在此,他下意識便想到是因為黃月英的關系。 “袁紹敗于官渡,軍尚未還,袁術在青州驟然起兵,自領車騎將軍,稱袁譚謀刺其父,袁紹已死,故擁立袁紹三子袁尚為主?!崩钅酪娙硕嫉烬R了,省去客套,直接開門見山將周瑜帶回來的最驚人的消息砸了出來。 這個時代的消息傳遞實在太慢,若非周瑜在鄴城外截獲了袁尚與袁術互通的書信,當機立斷立即晝夜不息地快馬趕回來,等到袁軍內亂的消息傳到江夏,怕至少要等開春之后了。 李睦停頓了一下,讓眾人有些時間消化這個消息,然后再問:“我欲出兵助曹平袁,但不知以諸公之見,是否可行?” 她為孫權已非朝夕,久居其位,掌兵械錢糧,幾番出征,軍前論勢,一言問出,目光一掃,自有一派威儀氣魄。 周瑜坐于她左手首位,與她目光一觸,不覺唇角微微上揚,幾不可察地朝她點了點頭。 曹軍與江東確實是一北一南以長江為隔,但與袁紹而論,卻是曹cao在南而袁紹在北。在座諸人,除徐庶之外,都是深諳戰場布陣拼殺的統兵將領,都知道越過曹cao與袁紹交戰從地理位置上而言根本就不可行,這樣的地理位置,助曹平袁,就意味著他們的兵馬要從曹cao的腹地穿過,與曹軍合兵共擊袁紹。 以曹cao多疑的性格,定會擔心他們這是假道伐虢之計,要趁機蠶食長江以北的地界,多半不會接受江東此議。但曹cao若非趁勝勢一口氣將袁氏剿滅,其麾下英豪義士無數,將來則必成又一個尾大不掉的隱患。而以他現在的實力,縱然官渡獲勝,袁軍大亂,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要全面吞下袁氏,勢必一時半會兒地無暇南顧,那也就是默認了江東軍趁此時機,獨謀荊州劉表。 那接下來的局面就會變成曹cao全力追著袁氏打,而江東則和荊州交鋒,兩者各自為戰,互不干涉,誰先取勝,就能率先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率先緩過一口氣來。 所以,李睦問的是出兵助曹,實際上卻是在試探眾人對出兵荊州的態度。孫曹聯姻的盟約在前,以助曹為名出兵,自然是最合適恰當的。 但曹cao平袁,是趁勝追擊,而江東與荊州為戰,則以下游對上游,并無地利。 是先行cao練兵馬,囤積糧草,待曹cao平袁之后下荊州再同歷史上一樣迎戰赤壁,還是趁曹cao無暇南顧,主動出兵荊州? 江東的文臣武將,不論派系,對于戰事的態度一貫都是文臣主和,休養生息,武將請戰,開疆辟土,壁壘分明。 而此間俱是武將,自然是一派請戰,意見一致,卻是在直接兵出南郡,還是從長沙繞行上起了紛爭。 呂蒙和甘寧都欲先取南郡,長沙太守素與劉表不和,上次甘寧和周瑜破江夏時,劉表令他出兵救援,他卻得令而不行,堅決屯兵不出。故而他們主張遣說客至長沙勸降,將全部兵力放到南郡上,南郡一破,荊州各地自會望風而降。但程普老成持重,卻認為南郡城池堅固,非一朝一夕可破,極有可能不能趕在曹cao平袁之前成功,而那時曹cao兵下長江,江東軍便有腹背受敵之險。 三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張遼看了周瑜一眼,隨即目光又掃過李睦,只見這兩人并肩而坐,雖一前一后,可卻靠得極近,以至于兩人的衣擺和寬袖都各有一角疊到了一起。 周瑜和李睦的相爭,天下皆知。但他卻更清楚周瑜原來對他曾有投劉備之心不滿,雖不曾慢待,卻將他的騎兵都調于高順統領??勺岳钅涝谙纶鼘⑹爻堑谋鴻嗳珯嗤懈督o他之后,周瑜對他的態度便全然不同了。上一回奇襲壽春,這一次兵至鄴城,皆是潑天之功,不但都以他為先鋒,更是將騎兵的統領權再次交回到他手里,甚至還由他從江東軍中挑出精銳,補充于騎軍里,全歸由他自行cao練。 他心思細密,隱隱猜出了這兩人之間的“不和”是怎么一回事。而現在,就在李睦向徐庶一抬手,一句“元直先生以為如何?”還沒開口,周瑜的目光就極有默契地隨著她的語聲落到了徐庶身上。張遼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更是清清楚楚。 徐庶被她點名,站起身來朝她先施一禮:“公于袁軍內所布之局已成,何以等不及荊州之變?” 送袁術回袁軍投靠袁紹,和送劉備入荊州投靠劉表,其實是異曲同工之舉。袁紹欲廢長立幼,引發兩子相爭,劉表又何嘗不是如此? 李睦想利用袁術將袁紹本就亂成一盤狗血劇的家事再攪得更亂些,助劉備去荊州時,確實也打得同樣的主意。周瑜是早就知道她這個打算,一路“護送”劉備的精兵不僅僅只是斥候來回輸送消息軍情,更會在進入荊州后尋機分別接近劉表的兩個兒子。 正如徐庶所言,袁軍內如今已經和李睦預想的差不多,亂成了一鍋粥,也催化了袁紹在官渡敗亡的速度,而劉備在荊州卻還沒有太大的動靜。 若是荊州也亂起來,那他們再行出兵,無疑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看著劉備駛入荊州的甘寧也反應過來,不覺對這個“黃氏族人”另眼相看。然而,他也一眼看出徐庶提議之中的風險:“若荊州之變慢于曹軍得勝之速,我等豈非錯失良機?” 徐庶微微一笑,轉身又向甘寧抱拳:“劉表看似是荊州之主,其實蔡氏掌兵,蒯氏掌政,若動兵戈,此兩家便能趁勢掌控整個荊州的兵力財力,無兵無糧,劉表耗費十多年扶持龐黃兩家才攬在手中的權勢將一朝被架空。如今劉玄德入荊州,其實便是給了劉表一個機會制衡蔡蒯兩家。要荊州生變,只需烏程侯為帥,將軍陳列水軍于夏口,劉表必會以關羽與蔡瑁同領水軍前來抵擋,文遠將軍領騎兵出華容,令劉表征張飛,趙云為將,水陸共進,獨留劉備于襄陽,與其子劉琦一同雖蒯越掌軍糧事宜,既是牽制在外諸將,又能借著戰事削弱蔡蒯兩家在軍中的影響力。而劉備獨留襄陽,接觸軍糧政事,又豈會生不出亂來?” “此時宜靜不宜動,公可陳兵而勿可戰,待其亂象一生,軍心不穩,便是一舉破敵之時,何愁晚于曹cao乎?” 甘寧自己是從荊州而來,聽他寥寥數言,就將荊州劉表和幾大豪族的關系剖析得清清楚楚,顯然是早有準備而來,不由點頭。當初仗李睦投石機之利,一鼓作氣破西陵城池,其實江夏的水軍在那一戰中被投石機打垮了士氣,根本就沒發揮出全部的戰力來。甚至停泊在江夏水寨中數十艘千石的大船都沒來得及駛入江口,西陵的城門已破,黃祖授首,黃射北逃,江夏軍就此而降。 甘寧是水上出身,對這數十艘大船早就心動不已,只是近一年來江夏與荊州主力對峙,雖然大小摩擦不斷,但始終沒有大規模開戰的軍令下來,故而這千石大船毫無用武之地。 一言戰事,堂中武將居多,立刻摩拳擦掌,甘寧飛快地拿出地圖,鋪展開來,與周瑜商討起水寨的位置,以及出兵的路線,而呂蒙也湊過來一同看陸軍騎兵該往走哪一條路與水軍同行,轉而又因誰打前鋒,和老將程普爭起來,原先身上才現出來的沉穩之態一掃而空。 李睦長長舒出一口氣,慢慢起身,從拍桌子瞪眼擼袖子的武將式討論里退了出來,由得他們去爭。 若論戰略,她遠不及周瑜,徐庶,論軍前戰術,則更不用與甘寧,呂蒙,張遼相比,但至少經過一千八百多年的沉淀,史書青筆,眾說紛紜,她眼光的長遠,對今后天下格局的判斷,卻非這個時代的人所能及。 官渡之戰,荊州降曹,曹兵南下,赤壁大火,這一系列的事件就好像一個勢不可擋的巨大輪軸,李睦的一個個小動作在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而正因為如此,她才得以提前為這場流傳千古的戰役做好最充足的準備。 李睦遇刺的消息傳到許都時,荀彧正埋頭安頓一批批官渡大戰中俘獲的袁軍降兵。袁紹大敗,曹cao此戰之中獲得的戰利品很快就緩解了許都缺糧的現狀。但大量的降兵同樣需要吃飯,河北諸地投于曹營之下,各城的百姓更是需要安撫。如此一算,這些繳獲的糧食輜重,其實根本就不夠。 然而這份軍報一到,他立刻放下算了一半的各地稅糧。 “將庫里的雁魚燈和麟趾金扎上彩帛,送去江夏,與烏程侯商議婚期?!卑割^燃香,輕煙裊裊,將他清雋的面容籠于其間,仿似一層薄紗垂落,隨著他的一言一行輕輕搖擺,“將此軍報給司空送去,請司空定下孫曹婚期?!?/br> 黃金鑲玉的雁魚形燈座,再加上整整兩箱麟趾金。江東如今孫紹和孫權皆受封為侯,按制需于每年八月向漢天子獻酎,以黃金助祭。如今亂世,這條舊例已然無人繼續遵循,但江東去年卻是將兩箱酎金齊整地送到許都,遵循臣禮,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如今他將這酎金再送回去,還添上一座價值連城的金燈,既算是以天子之名,慰撫其遇刺之驚,而系上彩帛就是曹cao女兒的嫁妝。 待曹cao看到此信時,議親也好,安撫也好,一切都已經平息了。既表示了曹cao聯姻之意不改,刺客一事與許都無關,又以此為名,不落人口舌。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徐庶跟著李睦一前一后從堂中走出來,轉身時似乎瞥到周瑜從那正湊在一處熱議出兵事宜的諸人中抬眼淡淡向他望了一眼。他本是沒看清,然而周瑜這一眼之中卻似有沉沉威壓,令他心頭猛地一凜,驟然生出心悸之感。然而再細看時,那個輕冠長袍的男子已然又低頭與呂蒙說起話來,仿佛根本就沒有抬過頭。 徐庶腳步微微一頓,心中雖然有些詫異,但他生性疏朗豪邁,只當是自己初來奪了風頭,也沒太放在心上。見李睦已經跨出門去,也就收攏心神,快走兩步,跟了上去。 若他知道周瑜僅僅只是不滿他令李睦遇刺受驚之后不及休整就太過傷神,必不能再維系這一副瀟灑模樣。 “劉表為漢室宗親,強奪其地未免失了先機,然其一亂,則可平亂之名出兵。然出兵之后,名義上卻仍需輔劉氏為荊州之主?!毙焓叱鲩T就朝李睦拱手,接下來的話他若是當著里面那些武將的面說,怕是難逃拔劍相向。 “不若按兵不發,曹cao南下,荊州不論是戰是降,那時再出兵,則名正而勢從?!?/br> “你要我將荊襄之地讓給曹cao?”李睦看著他,心中暗暗吃驚。歷史上,確實是劉表死后,其幼子劉琮開城投降,劉備連孫抗曹,周瑜從曹軍手中打下南郡,故而才有了劉備向孫權借荊州一說。荊襄之地,經過這么一番轉手,后數十年內,再無人懷疑孫權對其擁有統治權的合法合理性。 不過,要是讓里面的人知道徐庶提議要先把荊州讓給曹cao,還真有可能當場就和開打。李睦摸了摸鼻梁,笑著問徐庶:“元直勸我讓曹,難道就不怕我將你當成曹營的細作抓起來直接砍了?” 徐庶坦然一笑,不答反問:“那明公到底讓是不讓?” “地可以讓,人卻不能讓?!崩钅篱e閑負手,緩緩踱步,一個回頭,就看到周瑜也跟了出來,踏著滿院銀華,不覺揚眉一笑。 徐庶一時沒明白她的意思,但也聽到了身后的腳步聲,跟著回頭,恰見周瑜皺眉,將她的那句話解釋了一下:“荊州降曹,曹cao挾令天子之勢,荊襄名士無論是從主還是從勢,都會跟著一同降曹?!?/br> 徐庶挑眉:“烏程侯以為荊州會不戰而降?” 李睦不覺一愣,略帶詫異地看了周瑜一眼。她知道荊州會降不稀奇,可現在劉表尚在人世,荊州亂象未生,周瑜竟也認定了荊州會降? 一念掠過,她也沒有深想,畢竟周瑜推斷局勢的準確性,早在最初在徐州的時候她就見識過了。 好在對劉表始終持中的態度,徐庶也沒追問下去,朝周瑜行了一禮,轉而答道:“真正有才學有見識之人,又豈能不識曹cao挾令天子,實乃非臣之舉?庶在襄陽嘗有一友,有經天緯地之才,如遇明主,可成興周八百年之姜尚,興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諸葛亮! 李睦心中一動,下意識又朝周瑜看了一眼。兩人目光相觸,周瑜朝她微微一笑,清風朗月,一身銀華,豐姿卓絕。 “此人復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與月英也是舊識……”說到這里,徐庶的面上忽然現出些猶豫。 “元直先生似有煩惱?”李睦眉梢輕挑,似笑非笑,看這個舉止瀟灑,不拘小節的青年男子慢慢紅了臉。 諸葛亮與黃月英還是舊識,徐庶這煩惱,她其實不用問,就能猜到個大概,但黃月英自到江夏后的這些日子以來,卻從沒提起過諸葛亮,反倒是對徐庶一路護送十分感念,再加上黃承彥能放心將女兒托付給徐庶,其中的用意,反倒是徐庶當局者迷了。 李睦與黃月英相交摯誠,知她不是貿然無狀,不知天高地厚,世情險惡的天真女子。她會以同族之名向黃射借人護送她江上行舟,卻能放心隨徐庶遠行,顯然對他極為信任。但無論如何,黃月英既然沒表態,那她就不能點破其中關竅。 “我如今身在江夏,不便涉足荊襄,先生既與諸葛孔明是舊識,便勞煩得閑之時替我跑一趟,請這位高才出山相助。我軍中軍師一職,虛席以待?!?/br> 說實話,固然想要諸葛亮這個軍師,但李睦對三顧茅廬并沒有多大的興趣。一來她現在是孫權,江東之主卻是孫紹,就算要“顧”,也該是孫紹去“顧”,但就諸葛亮茅廬待主的舉動來看,就算孫紹去了,他也未必看得上這個“娃娃主公”。 而另一方面……正是因為徐庶的這番猶豫。 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才刻意讓徐庶“得閑之時替她跑一趟”。若徐庶心中介意,不論是因為黃月英,還是因為這個“軍師”之銜,都可以一直“無閑”下去。 此言一出,周瑜摸了摸鼻梁,忍著笑意附和了一句。果見徐庶不敢置信地抬眼望著李睦,目光輕閃,動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