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the skeleton key-06
樓主的發言遣詞造句十分凌亂, 長長一篇兩千多字下來,幾乎沒有幾句重點,而且主觀表述頗多,還摻雜著許多過于情緒化的描述, 絕大部分人怕是只匆匆瀏覽兩三行就會忍不住叉掉網頁了。 不過作為一個經驗非常豐富的精神科醫生,譚夫人還是很快用她的專業眼光解讀了主樓的帖子。 患者情緒低落,活動興趣喪失、快感缺失,自罪自責, 思維奔逸, 并出現了幻聽、幻覺和妄想癥狀,以被害妄想為主, 伴有嘲弄性和譴責性的幻聽, 同時還出現了睡眠障礙、頭疼、胃疼和食欲減退等軀體癥狀。 譚夫人幾乎可以斷定,這是一位非常典型的重度抑郁癥患者。 “這個用戶jk324331, 就是肖斌?!?/br> 柳弈對身穿白大褂的溫柔女醫生說道。 “他的注冊賬號綁定了手機和郵箱號碼,我們已經請專人代為核實過,確實是肖斌本人沒錯?!?/br> “原來如此?!?/br> 譚夫人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這樣看來,他還是不相信我啊……” 自從網絡普及以后,現在的年輕人, 但凡有些什么頭疼腦熱、病痛不適, 都非常習慣于到網上尋求幫助, “隔空看病”已經變成了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然而事實上, 就像傳統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缺一不可, 西醫也一樣。 除了問診之外,還要“視觸叩聽”,以及許許多多現代檢驗、影像、病理等檢查技術的加持與配合。 即便是經驗再豐富的醫生,僅憑一條網線,還有病人相對主觀和不夠準確的文字描述,想要診斷清楚某樣疾病,尤其是比較復雜的那些,風險性還是很高的。 作為一個重度抑郁癥患者,肖斌的情況又和其他器質性病變的病患有點不太一樣。 絕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本就比正常人更為多疑。 尤其是當他們開始出現罪惡妄想和被害妄想的時候,更是常常會覺得自己身處窺探、監視之中,時刻可能被人控制思想,進而對其他人——尤其是身邊親近的人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 很顯然,肖斌的情況就是如此。 在他上網向陌生的醫生求助的時候,就表示他已經把譚夫人這個給他治病治了兩年多的醫生歸類到了“不可信任”的人里面。 對此,譚夫人雖然覺得遺憾,但也無可奈何。 畢竟醫生也不是萬能的,從她入行以來,已經見過許多無能為力的事情,肖斌自殺的悲劇,也是其中之一。 “您再往下看看?!?/br> 柳弈提醒道。 于是譚夫人花了大約二十分鐘的時間,將柳弈給她的幾頁紙全都瀏覽了一遍。 在肖斌提出問題之后,陸續有幾個網站的注冊醫生給他提供了分析。 他們有的只是給樓主復制黏貼了一遍精神病學里關于抑郁癥的說明,又或者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你這是有病,得去心理科看看之類,一看就不是精神病學專業的醫生給出的建議,而且對于肖斌的追問,也沒有再提供什么有價值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