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林家璟玉逆襲記_分節閱讀_116
書迷正在閱讀:破繭/變種受也有春天、重生之薄契迷蹤、今天把對面二次元宅男帶出門了嗎、男朋友黑化了怎么辦、【女攻】非典型潛·規則、晨露(正文完)、請你原地投降[娛樂圈]、鑒罪者、重生校園:陸少的異能甜妻、任清風徐來
“許久不見先生,甚是想念?!?/br> “你就跟我貧吧,我還不知道你。到底說不說?” 見徐文修要端茶送客,林璟玉忙討饒道:“先生,我錯了?!?/br> 嬉鬧過后,林璟玉正了臉色問正事:“先生,你給我句話,婉太妃的恩旨什么時候下?” “你問這個作什么?好生讀你的書才是正經?!毙煳男藿逃柫肆汁Z玉兩句,說道:“現在我們呈現出后繼乏力的表象,亂黨自然會加大攻勢。大概再十天左右的樣子吧,那時候亂黨隱藏起來的線人大半也都詐出來了?!?/br> 亂黨......林璟玉被他先生的彪悍形容震驚了一下便丟開不管了,思索著怎么表述他的打算。見林璟玉這樣,徐文修也不急,搖著折扇等林璟玉思量。 林璟玉琢磨了一下語言,半晌才道:“先生,現在有腳程快的士子已經到了京城,不知他們對太妃省親這件事怎么看?” 春闈雖然是在后年,但絕對不是等明年趕考的學子才動身的。十幾年寒窗苦讀,自己前程家族榮耀俱在此一搏,再穩妥都不為過。上屆春闈沒中的人大多都留在了京城,文人一桿筆寫死人,他就不信他先生不知道外面的風言風語。 問的是士子對太妃省親的看法,實際卻是探知?;庶h一派對現在為了太妃省親的事情明顯劃派的士子的看法?!八麄兪怯幸黄瑹嵴碇?,可畢竟看事不全面?!?/br> 聽著徐文修話里的不以為然,林璟玉絲毫不覺得意外,直接扔出想了幾天才想出的應對貴妃省親的辦法,“太妃回府勞民傷財,聯合在京士子上書懇求陛下收回旨意?!?/br> 徐文修臉色忽變,“你什么意思?” 就是這個意思,歷史上的公車上書不要太出名。能迫得慈禧太后守舊黨退一步的法子,換個地方用照樣是好法子。 徐文修在書房里來回轉圈,不斷思索林璟玉話里的意思。既然是收回旨意,那元大人的請旨今上是恩準了的。他們正在想怎么才能名正言順的讓元家自己修宅邸迎駕,好壞主意搜羅了一大筐,卻怎么沒想到這個法子? 不僅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還能拉攏這批士子,也能給近段時間高漲的亂黨聲望降溫。越想越覺得這法子妙,徐文修在書房里踱來踱去,在心底篩選合適的人選。 林璟玉看徐文修神色便知道他先生是心動了,他這才將他此行的最大目的說出口:“先生,我愿為您驅使?!?/br> “不成!”徐文修想都沒想便厲聲否決。 林璟玉細細的為徐文修分析:“先生,你知道的,參加后年春闈的士子是最好的人選。我在江浙一帶有些名聲,京城現居的士子大半出自江浙一帶,而上屆和我一起參加秋闈的學子不在少數,我的名字雖說不得耳熟能詳但他們至少都有些印象。父親又在江浙一帶經營十多年,清正廉明,已故巡鹽御史林海大人在江浙一帶的號召力你是知道的,我是最好的人選?!?/br> 江浙一帶是魚米之鄉,繁華富庶,朝廷一年的稅收一半出自這里。當年上皇的兄弟盤踞江浙一帶數十年,勢力盤根錯節。上皇登基,他父親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穩住了江浙一帶。后來上皇肅清叛逆,身為叛逆立身根本的江浙一帶雖然出了些岔子,但也未動搖根本。彥央為取得他父親支持,在那么危險的情況下秘密下江南,他父親雖然不算當時還是四王一派的?;庶h的中堅,但在里面絕對有著舉重若輕的位置。 歷經兩朝,在江浙一帶經營十多年,又有本家的扶持,他父親在江浙一帶的聲望和號召力簡直到了難以置信的地步。 要不然在文風盛行的江浙,他一個十幾歲的稚童會有這么大的名聲? 要不然林家家大業大,本家路遠,僅余留稚子,在蘇州卻未遭人打壓剝削,林家就無人尋仇?就沒人眼紅林家的家產? 要不然他先生當年散心的地點會選在江南?又恰好和他一見如故立馬便收了他作入室弟子。那時候估計他先生就在為彥央鋪路了,當年他父親和先生兩人的算計博弈,里面本就是一團亂麻。 初到京城,他和黛玉能如此輕易的打開局面,不知得了當年他父親故舊親朋多少暗中幫扶。他父親留給他們兄妹兩的,又怎會局限于錢財?所以說他外祖母久居內宅不清楚世道,他二舅媽目光短淺。 “我說了不成?!毙煳男薏挪还芰汁Z玉在想什么,直接否決。 林璟玉知道徐文修想茬了,以為他是為了他才委曲求全。這么多年努力,又出現在他先生心里防線最脆弱的時候,他早便將彥央擠得沒地兒了。 這場近十年的拉鋸戰,還是他父親略勝一籌。林璟玉心中暗自得意,卻言明這是他自己的需求:“還請先生幫我?!?/br> 剛剛被林璟玉感動地一塌糊涂,雖覺得林璟玉莽撞,仍覺得心里無比熨帖。聽得林璟玉這話,卻是真正怒了,“如卿,你剛剛說什么?” “先生,請你幫我?!?/br> 徐文修被林璟玉氣得說不出話來,過了半晌才將到嘴邊的怒罵咽回去。重回朝廷幾年,他的養氣功夫是越發好了。 “如卿,你以為名聲大是什么好事不成?為名聲所累的例子我見得太多了?!?/br> 柔了聲色,對于這個他視同親子的弟子,他總有無比的耐心,徐文修為林璟玉細細分解道:“你父親的名聲太響了,你要足夠內斂低調才能走得更遠。你不要太心急,便是半截身子入土,拖著一把老骨頭我都會給你鋪好路的。再加上你父親打下的底子,你林家的百年基業,你可以比你父親站得更高?!?/br> “先生,求你幫我?!?/br> 他先生給他分析的,他父親當年臨終前也給他說了,還將今后他要走的每一步都考慮好了,可他父親和先生又哪會清楚賈家背后的腐朽不堪? 前景自然是無比光鮮亮麗,可要是眼前的這個關口不跨過去,還談什么以后?不管上皇的兒子誰做皇帝,賈家都是他們的眼中釘rou中刺。貴妃省親這件事便是皇室對付賈家的頭一仗,他哪能在這件事里摻合?嫌他和黛玉兩人的命太長嗎? 平時來往,他林賈兩家是姻親,又俱是小輩,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交際。什么是皇室不放在心上的無關痛癢,什么是招忌諱的大是大非,他分得很清楚。他要在一開始,便絕了他外祖母向林家借銀錢的心思。 “你太急躁了,回去在你父親排位前跪著醒醒神?!?/br> “是,先生?!?/br> 林璟玉行禮告退。 點蠟插香,青煙渺渺,林璟玉滿是虔誠的跪在供奉他父母牌位的小祠堂里。林家宗祠有族中老一輩掌管,林璟玉只進過五次,他記到他父親和母親名下,他母親去世,他父親去世,他成為他這一支的家主,他成為家主后的第一個年祭。成為家主后。他倒是有資格參加每年的年祭和族里大事決策,可惜本家山遙路遠。 當年祖上一位老祖宗年邁不能參加年祭后,便在祖宅里設了一個小祠堂,幾代下來頗具規模,家中男丁便在此拜祭先人。他和黛玉上京時只帶了他父母雙親的牌位,方便兄妹兩寄托哀思。牌位后的畫像,父親由他所作,母親由黛玉所作,栩栩若生,一如當年他們猶在。 黛玉凈手插香之后,跪在另外一個蒲團上。默聲念了一遍《往生經》之后,才輕聲問:“哥哥,怎么了?” “沒什么,先生讓我靜心自省?!?/br> 黛玉點頭,這個她知道,當年父親也常在祠堂靜心自省。 林璟玉每天的作息便成了,在徐文修上朝回來之后便在徐府等著,和他先生說上一句“先生,我心意已決?!北慊丶夜蜢籼?,大多時候甚至徐文修一看見他便讓他回去在祠堂里跪著。 如此又過了七八天,徐文修才松動了口風,傷嘆自身:“我怎么會攤上你這么一個冤孽,真不知是隨了誰的性子?!?/br> 林璟玉拿出了他幾經潤色的檄文,以中立的態度細陳婉太妃回府的利弊,博古論今,言辭犀利抨擊王爺黨為一己之私而勞民傷財的舉動。風格是他一貫的劍走偏鋒,保證讓人義憤填膺。 徐文修當著林璟玉批改了幾處,并講解了為何這般改。然后便將檄文留下,打發林璟玉回去了。在恩準婉太妃回府探親的旨意下來的當天下午,這篇文章便出現在了最喜好針砭時事的南華觀的墻面上。 剛貼出來,便引起軒然大波。然后,林璟玉的名字迅速在士子間流傳,一連幾天,四處都是對這篇檄文的激烈討論。 這篇時論確實寫得很好,或者說是被改得很好。徐文修再把那篇時論給林璟玉讓他再抄錄的時候,林璟玉簡直不敢相信那篇文是他寫的。風格不變,內容也只稍稍改動了幾小處,意思更切合?;庶h的立場,更加煽動人心,言辭也愈發激烈。通讀下來,林璟玉都感受到自己的血脈膨脹、不滿憤慨,恨不得橫刀立馬在這批國家蛀蟲上撕下一塊rou來的強烈情緒。 姜還是老的辣。 所以說,文人一桿筆,便可激起非常態之勢能。 作者有話要說:我一直覺得原著里王夫人是傻缺,林如海在江南這么多年都沒倒,門生故舊,他的名字都比兩百萬家產值錢。黛玉已故巡鹽御史獨女的身份不曉得可以幫榮國府挽救多少名聲,如果賈寶玉入仕的話,可以給賈寶玉一個多好的局勢。 舍不得薛寶釵,把我林meimei嫁出去啊。放話出去的話,絕對求娶的人一大堆。 眼睛都鉆錢眼里去了,居然讓我林meimei落這么一個結局。 她個傻缺! ☆、第106章 林璟玉是徐文修的學生,而徐文修是?;庶h的中流砥柱。換言之,林璟玉在士子間引起的軒然大波,在王爺黨里,便是?;庶h的最后反撲了。 然后抨擊林璟玉和他的這篇檄文的聲音便出現了,什么垂髫稚童戲言之作,什么為了嘩眾取寵,還有別人的傳聲筒,說法千奇百怪俱出。 林璟玉在眾人的猜測到了最□的時候,一反之前‘閉門不出’的狀態,頻繁出入各位學子舉辦的聚會中。林璟玉是江浙一帶的士子,第一次以學子身份出現在眾人眼中的時候,便是在江浙士子常聚集的南華觀。他樣貌旖旎,文風詭異不定,所作策論時常出人意料,加之他林海之子的身份,短短幾日,在江浙一帶士子中的名聲一時竟無人可敵。 學子,尤其是上京趕考見識過民生百態的學子,他們的情感炙熱而質樸,有著最高的對官場腐朽的憤慨和為民請命的熱枕。留在京城的士子不在少數,大多要么閉門苦讀,要么以詩會友,生活枯燥乏味,由林璟玉引起的這件事已經不能用調味品來形容了,都對這件事抱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熱情。 這件因士子所作檄文而引發的激烈討論,迅速從士子蔓延到文人,再朝普通百姓涌去。 有學子甚至將林璟玉作的檄文翻譯成白話文,粘貼在了京城鬧市口。一時,似乎滿京城上下都在議論這件事情。 還有好事者專門為這事寫了一本名為《回娘家》的戲本子。 以徐文修為主的?;庶h雖覺得這件事會有些用處,卻從未想過有這么大的聲勢,有點被驚到,不過還是以最快的速度調整方案,一時竟壓得王爺黨不能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