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這盛世美顏有何用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
書迷正在閱讀:致永生予你所愛、[位面]主播總是在穿越、胖子也有春天[重生]、[倚天]瑤光、穿進數學書怎么破、快穿之反攻你怕不怕!、穿越要刷好感度[綜影+末世]、[劍三]維以不永傷、The Turtle Dove~斑鳩~、他們都說我遇到了鬼
老大爺想了想,覺得這個買賣可以,“吹個嗩吶嘛?!?/br> 樂器? 張約沖隊友冷笑:“請吧,吹大聲點?!?/br> 三人:“……” 他們是負責樂器,可哪會民樂??! 肖瀟維忽然想到什么,“哎,Jese你不是會三弦,嗩吶也是傳統樂器啊,這其實是你的part吧?” 這什么道理,齊涉江會三弦,那也和嗩吶挨不上邊,京胡他倒是略知一二。 不過齊涉江也一點不急躁,蹲下來用方言跟老大爺對話:“嗩吶不會啊,給您老唱個《審青羊》好么?” 老大爺渾濁的眼睛一亮,“你會唱這個?好多年沒人唱了!” 其他人,包括攝影師都驚了,愣沒想到齊涉江頂著一張混血的臉,還會說方言。之前聽得懂,就讓他們覺得耳力牛逼了,原來根本就會? 仔細回想一下,難不成夏一葦的老公是這兒人? 別人不知道,光驚訝齊涉江會方言去了,不像老大爺,驚的還是那曲目。 《審青羊》原來是地方俗曲,有上百年歷史,就是本省某縣起源的,后來也傳唱到了京城,用的調子是天津調。但不屬于特別出名那種,現在當然沒什么人唱了。 老大爺都是老早前聽下鄉唱戲的班子唱了,后來沒這種活動,怹老人家也不會上網搜索,也就再也沒能聽過。 現在齊涉江說自己要唱,他心底是又驚喜又疑惑,真能唱么? 說唱就唱,齊涉江隨手拿東西敲桌當板兒,唱起了來,“福州城出了事一樁,縣太爺坐堂審問青羊。審問青羊為何事,劉家女,李家郎,兩家結親未成雙,楊氏她一命見閻王。城東倒有四間房,有一個木匠叫李翔,所生一兒十七歲,天庭滿地閣方。他在南學念文章,自幼兒定親劉家的姑娘……” 用天津調的歌很多,除了《審青羊》,還有《圣人勸》《金鐘記》《高蘭香還魂》等等,《審青羊》屬于用小曲把時下新聞唱出來,整個篇幅是很長的,全篇有六十一落,一落就是一個短的小節。要全部唱完,得半個鐘頭了,齊涉江就摘了片段,唱個七八分鐘。 照顧老大爺,齊涉江刻意用上京戲功底,把調門往上升,行腔又玲瓏委婉,清而不飄,導致聽上去甚至有點模糊了性別特征的意思。 老大爺聽得入神,本側著頭欣賞,待到齊涉江結束,他用力鼓了幾下掌,站起來道:“就是這個味兒??!小伙子唱得好,唱得真好!” 他心情激蕩,順手就把鑰匙拿出來了,“給你,這個收割機的!” 跟鏡導演:“……大爺,不行啊,借只能借腳踏式的,收割機不能隨便借的,要價也更高?!?/br> 老大爺:“我自己借他!我兒子家有的!不要錢!” 導演:“……” 其他人一看,都把跟鏡導演往旁邊懟,“哎這是大爺自己要借我們的,你們又沒規定,憑本事征服的大爺!” 爭執一番,跟鏡導演也無語了,根本說不過,只好讓他們把鑰匙給帶走了。 從老大爺家出來,周動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問:“你怎么會說這兒的話啊,這里該不會其實是你老家吧?” 齊涉江一笑,還學起了周動家鄉話,周動口音其實不重,但聽得出是哪里人,他說的就是正經周動家鄉方言,“我是京城人啊?!?/br> 周動睜大眼,“這你也會?說得挺地道??!” 齊涉江淡定地道:“我們相聲藝人,說學逗唱四門功課,學就包括了各地方言,這個叫‘倒口’,通過變換口音,能更好地塑造人物。不止是這里,像是津、冀、晉等地方言,都要學?!?/br> 眾人:“再說一遍,你們什么??” 齊涉江沒覺得自己哪里說錯了,茫然看他,“我們相聲藝人啊?!?/br> 眾人:“………………噗?!?/br> 誰說齊涉江沒綜藝感的,這不挺幽默么! 第十二章 有了農機,秋收的活兒可好干多了,學cao作機器,總比徒手收割要容易。 老大爺家的收割機還真的挺好用,收割、脫粒、打捆一體作業,速度蹭蹭蹭的,半天就把原本節目組計劃他們至少三天才能收完的田,全都給收拾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