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老太太的別樣生活_分節閱讀_18
書迷正在閱讀:[花樣]宋氏公子、天君追妻火葬場、鬼見我都覺得刺激、我要這盛世美顏有何用 完結+番外、致永生予你所愛、[位面]主播總是在穿越、胖子也有春天[重生]、[倚天]瑤光、穿進數學書怎么破、快穿之反攻你怕不怕!
今日,寺廟和尚全體出動,資歷夠的老和尚給一眾香客解簽解疑難問題,小和尚就負責招待香客。 寺廟內還是挺安靜的,前面的熱鬧聲傳遞到后面,艾草便帶著丫鬟們也到前面湊湊熱鬧,大殿內煙霧繚繞,大殿外面,解簽的香客排了一個長隊,解簽師父是一個頭頂上有八個大香疤、胡子須白的大和尚。 艾草看了一眼大和尚,想必那就是慧清寺的住持慧智大師。來到前面的壩子里,挑著擔子、擺著小攤的商販很多。 打眼望去,所賣物品都與佛沾邊,佛珠、同心結、玉佩掛件等等,香客一般喜歡買了掛件之后請寺廟和尚開光,然后再佩戴在自己或者家人身上,以保平安。 許多小孩子跟隨著長輩來到寺廟,大多數都挺活躍的,互相斗嘴、跑來跑去,引得父母時時要注意他們的行蹤。 艾草目光落在一個小孩子身上,他正在被母親訓斥,但是瞧他那滴溜溜轉的眼珠子,就知道這孩子并未聽進母親的話,婦人又氣又笑,扭著孩子的耳朵:“老實點,別跑來跑去,要是被壞人拐走了,娘可把你找不回來?!?/br> 小孩子怯生生地道:“是那吃小孩的壞人嗎?” 婦人牽著兒子,敷衍似的點頭:“是是,所以你得抓緊娘的衣服,千萬別走丟了?!?/br> 小孩可能是真被嚇倒了,果然安分地拉著娘的衣袖,隨著婦人上香拜佛,求簽排隊等等,當然那眼珠子別轉來轉去,倒是顯得真老實了。 艾草笑呵呵的,她就坐于角落一塊石臺上,有種處在人群最熱鬧當中她依然獨自安靜的感覺。 趙嬤嬤看著她的目光一直落在那些小孩子身上,心道老太太是想抱孫子了,可惜太太嫁進來一年多,毫無孕信,這太太又要守孝,只能一年后見分曉,但是就怕太太一直沒有消息,不知老太太會不會做別的打算? 這樣想著,趙嬤嬤心里不禁咚咚地跳著,這是一個極大的誘惑,可是老太太連清瑤清芷都要外嫁……就不知老太太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 艾草若是知道趙嬤嬤的心里想法,只會嘆道,真會想!好像每個女人到了一定時期都喜歡孩子,她和紅葉也不例外,只是抱抱別人的孩子是樂趣,但是要自己生,那又是一件天大的事情。當然她們兩人都是因為沒生孩子這才離婚,后來也不急著找男人了,對生孩子也沒有苛求,相反反而有一種抵觸。一定要生了孩子,婚姻才能美滿么? 寺廟西廂房,昨夜發燒風寒的主角,那位少年公子這會已經好轉,早上醒來時還做了早課、念了佛經,這會人看起來臉色有些白,別的倒是沒什么。在他又服下一碗藥之后,他便問道:“林老夫人這會在何處?” 王明朗接過藥碗,說道:“林老夫人在前面看熱鬧?!?/br> 七公子詫異了一下,點頭道:“若是老夫人回了廂房,告訴我一聲,我該向老夫人致謝的?!?/br> 王明朗應了,七公子閉目靠在榻上假寐,想著前段時間諸位兄長對他的拉攏,七公子心里就有些煩躁。出生于皇家,對那張龍椅有天生的野心,但是現在他年紀小,落了后塵,前面的四位兄長已經成氣候,尤其是老大和太子,其次才是老三和老五。 年齡就是一個天然的分水嶺,七公子壓下心里的野望,鄭重思考,到底是投向哪位兄長比較好。老大?太子?老三?老五?老大是長子,老二是太子又是嫡子,兩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加起來超過百分之八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才屬于后面的皇子。 當然他現在還小,還有思考的時間。 午時,趙嬤嬤看了一下時間,隱晦地催促老太太,該回廂房了。艾草正與一位農家老太太聊得正好呢,這位老太太已經過了古稀之年,但是身體倍棒,哪里有熱鬧就往哪里湊,慧清寺的廟會只要天氣好不是農忙時,從來不錯過。 艾草穿著樸素,又和善可親,與那位張老太天聊得很投機。當然聊天的內容自然不是什么風花雪月,而是農家事情,今年是一個豐收年,張老太太家的莊稼大豐收,地里現在該做什么準備了,以便來年種什么莊稼。 艾草看了一眼趙嬤嬤搖搖頭,又約莫等了一刻鐘的樣子,張老太太的孫子孫女找來了,兩個老人家才互相道別。 張老太太被孫子孫女帶走了,艾草便也和趙嬤嬤回寺廟東面廂房,丫鬟已經準備好午飯了。剛吃罷午飯,正在院子里遛彎,就有人上門拜訪來了。 七公子和下屬一道到院門口,丫鬟請示過老太太之后,便把客人請進了院子。 艾草看著小少年,真是美好的年紀,膚白貌美,就是唇色有些淡,想來是生病的緣故。 “鳳七是來向老夫人道謝的,多謝老夫人贈藥之恩?!兵P七朝艾草拱手一禮,身軀微微彎曲,禮節完美。 艾草虛抬一下手:“小公子客氣了,這并不值當什么,小公子請坐?!庇址愿姥诀呱喜杷忘c心,她打量著面前的小少年,自稱鳳七,她便心里有數了,不過既然他不表明身份,她便也裝著不知道比較好。 當今皇帝子嗣眾多,四位已經成年且封王的皇子除外,皇宮還有排位從七到十二的皇子,都是未成年,其中七皇子大概十五六歲,十二皇子最小,才兩歲的樣子。想著紅樓中的時間線,艾草又把目光放在鳳七身上,不知那位冊封元春為賢德妃的新皇到底是現在哪位皇子? 她面前的這位七皇子,母親已逝,但是舅家可不了得,外祖父乃是皇帝面前的大紅人內閣大學士沈中卿,幾個舅舅都是實權人物,實力可不能讓人小覷。 茶水上來之后,艾草請兩位客人品茶,又笑道:“小公子別放在心上,出門在外,總有個不方便的時候,能幫助別人便是結下一份善緣,這是做好事呢?!?/br> 鳳七靦腆一笑,艾草可不覺得這小屁孩真是單純的孩子,在她看來,皇家十五六歲未成年的孩子心智只怕比現代二十五六歲的成年人還要強,心思多得別人是望塵莫及。 鳳七并未久待,一則他不善言辭,二則一個老太太,一個小孩子,兩人能有什么話題可聊? 未時過后,艾草一行人便打道回府了。離開時,慧清寺的廟會也已經散場了。天色也開始黑沉下來,仿佛隨時都要下雨一樣,車夫見狀,只得加快速度,盡量在雨下來之前趕回京城。 馬車上了官道之后,速度便快了起來??粗俚纼膳圆粩嗤笸说木吧?,艾草心情不錯,突然,馬車掠過一道黑影。 “停車?!比羰撬龥]有看錯的話,那倒在路邊的是兩個孩子。 車夫靠邊停著,艾草說道:“老黃,你去后面看看,那好像是兩個孩子?!焙竺婺禽v馬車上的壯丁們已經先一步下車去后面查探了。 片刻后車夫回稟:“回老太太,是兩個孩子,昏過去?!蹦莾蓚€孩子衣衫襤褸,渾身沒有二兩rou,昏過去了,大點的孩子身子還在抽搐,車夫抿了抿唇,又道:“老太太,我看了一下,那兩個孩子應當是餓暈的?!?/br> 艾草看了一眼天色,說道:“帶著那兩個孩子,先給他們喂點水,進城先去找個醫館看病吧?!?/br> 那兩個孩子在被喂了水之后,大的女孩先醒了過來,她看到馬車里這么多幾個壯漢,頓時渾身緊繃,眼神猶如受驚的小羊羔,左右看了一眼看到弟弟,也不顧是在馬車上,立即撲過去,然后抱著弟弟,再警惕地看著周圍的人。 “誒,小姑娘,我們可不是壞人,你們暈倒在路邊,是我們家老太太吩咐帶上你們的?!边@幾個護衛并不歧視人,只是實事求是地分說。 護衛拿出他們身上的糕點,一股食物的香氣在馬車里彌漫,小姑娘吞了吞口水,她懷里的小男孩可能是被刺激著睜開了眼,目光直直落在糕點上面。 “哎,吃吧,我們真不是壞人?!笨磧蓚€孩子可憐的樣子,幾個壯漢也起了憐憫心。 小姑娘抿了抿唇,伸手又縮回去,又伸手,她懷里的小男孩眼巴巴地望著她,她咬了咬唇,接過油紙包,然后兩塊糕點喂給了弟弟,剩下那一塊才自己吃了。 “小姑娘,你的父母呢?這個小男孩是你什么人?” “是你弟弟嗎?可記得家住哪里?” 小姑娘看年紀也就五六歲,可能稍微大點,她懷里的男孩更小,兩歲或者三歲。 小姑娘警惕地看了一眼護衛們,小聲道:“弟弟,娘不在了,爹不知道?!彼o緊地摟著弟弟,小男孩也緊緊地抱著jiejie。 作者有話要說: \(^o^)/~ 第23章 孫姐弟 兩輛馬車行到城門口,涼涼的秋雨終究落下來了,不過艾草還是沒有改變路線,讓車夫先到一處醫館,先給兩個孩子看病。 醫館就靠在內城邊緣,這會傍晚時分,醫館坐堂的大夫還在,看病和抓藥的人都不多,也就三兩個而已。 車夫讓艾草在馬車里等一會,他和一名護衛一起抱著兩個孩子進了醫館,不到半刻鐘就出來了。 車夫老黃掀開簾子一角,朝車內說道:“老太太,大夫已經看了診,孩子確實是餓的,有些營養不良,身上有一些痕跡,像人掐出來的,也有擦傷,這些都無礙,其他沒大問題?!?/br> 艾草點點頭:“那回府吧?!?/br> 賈敏這會在前廳坐立難安,這雨醞釀了半天,終于下下來了,但是婆婆還沒有回來,千萬別是出什么事情了。 聽到管家的聲音,賈敏頓時站了起來,直到看到身影,這才松了口氣。 管家撐著傘,艾草倒是沒有被淋雨,車夫和護衛等身上被雨淋濕了,那兩個小孩身上臟兮兮的,沾上雨水,頓時就變成了花貓。 “母親?!辟Z敏上前攙扶著艾草,艾草拍了拍她的手,“讓你擔憂了,我沒事?!?/br> 艾草指了指被車夫放下來的兩個孩子,“兒媳婦先安排給他們兩個小孩子洗澡,廚房有粥的話,喂兩個孩子吃些粥。沒有粥,那就吃點點心,喝點水,先別吃太油膩的東西,先前餓著了,猛不丁地太油膩,腸胃會受不了的?!?/br> 賈敏轉頭看向兩個臟兮兮的小孩,不知道婆婆哪里撿回來的,點頭道:“好,兒媳這就安排?!?/br> 艾草拍了拍她的手,“那我回慧芳院洗漱一下?!?/br> 賈敏吩咐丫鬟和嬤嬤分別給姐弟倆洗澡,不過府中沒有適合小孩子穿的衣服,還是從下人那里拿的。在這期間,賈敏也知道這姐弟倆的由來了,還真是婆婆發善心撿回來的。 洗干凈之后,姐弟倆消瘦的情況更加明顯了,賈敏也心有不忍,這么小點的孩子應當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無憂無慮地生活,現在卻流落在外。 今日,在婆婆回來之前,賈敏才從娘家得知,貌似大姐和大姐夫吵架了,可能大姐語氣沒對,傷了大姐夫自尊,大姐夫非但沒有反悔,反而變本加厲,嘲諷大姐,國公爺的庶女又怎么樣?還不是嫁給他這個寒門進士,一輩子也就五品宜人的誥命,他想搏一搏,又何錯之有?岳家既然幫不上忙,也不要拖后退! 賈思瑤氣得渾身打哆嗦,今早就回娘家向嫡母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