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攻略人生_分節閱讀_109
書迷正在閱讀:全紅樓都在圍觀賈赦鬧上進、[綜武俠]目標:富甲天下!、向淵之火 完結+番外、這是你的綠帽[快穿]、在黑暗中、默寵、[紅樓]老太太的別樣生活、[花樣]宋氏公子、天君追妻火葬場、鬼見我都覺得刺激
林寧暗自欣喜,連連擺手,“不,不!或許并非不能!”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 一代偉人不就是這么說的嗎? 林寧倏忽起身,“去格物院!” 第81章 王子勝8 南水北調是一項宏偉的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蓄調兼施,綜合利用,統籌兼顧,南北兩利,以有濟無,以多補少,使水盡其用,地盡其利。 然而,這個項目非是能一蹴而就的。后世從□□提出初步概念到有這個大概的方針就花了幾年。然后考察地形,從五十多條線路中選取了最佳的三條最為支線。也耗費了不短的時間,接著才是施工。 如今,方針有了,路線林寧是知道的,即便不知道,也還可以從系統購買南水北調工程路線圖。 格物院歷經數年,從最初的步步受阻到現在已培養出了第一批新秀。讓林寧欣喜的是,這批新秀有那么幾位資質天賦極佳。 林寧一到格物院,便讓人將土木系,水利系,建筑系的幾位花大價錢請過來的當代大家和高材生聚集在一起,將這個設想說出來。他們除了最初的驚愕之外,很快變成了興奮。 緊接著團隊出來了。再然后,經過林寧改造的圖紙所繪的初步路線,大家決定,水利系先去考察這三條聯系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的三大縱線。 對于水利系居然質疑自己提出的路線方案,林寧非但不怒,反而很驚喜。他不需要只會被動的接受他的思想,而不會思考的機器人。他需要的人才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越是爭論,越是質疑,求證后越能出真知。 況且這些思想路線,林寧也是借用了后世的,然而時移世易,這些東西是否全部適用于現在也確實還需要自己考察過才能知道。 水利系的初步行動確定,然后便是土木與建筑。兩方人馬匯集在一起,首先要解決的便是材料。 想要實行南水北調,需得建造水壩,水庫,蓄水池。而北方部分地區可能存在凍土情況。如何防凍保溫?水庫等的建造用材呢?南水北調這些線路的用材呢? 這么大的工程,難道是挖幾條道就能解決的?絕不可能! 所以,混凝土!水泥!必不可少!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碎石,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他幾樣都是現有的,除了水泥。只要解決了水泥,混凝土自然就有了。 而水泥的配方也非常簡單,即使不借助系統查詢,林寧也知道,不過是石灰石,粘土,鐵礦米分三樣混合鍛造出熟料之后,混入石膏磨細,按比例混合。 最困難的,不過就是這個鍛造! 水泥的種類有很多種,而即便是最普通的硅酸鹽水泥也至少需要幾百上千高溫度的鍛造。而以現在的爐窯,恐怕達不到這樣的溫度。 林寧這時才發現,他一時興起想要弄出來的偉大工程,其實問題重重,這還只是目前最初步問題他所想到的,后期還不知道會遇到多少。 有問題不怕,解決問題,迎難而上! 這些年,格物院也不是廢的。水泥,混凝土這類的東西,林寧早同人就說過,只是實驗室一直沒有系統的研究。林寧直接將后世的立窯,回轉窯拿出來。他有錢任性,直接拍板,從現在開始,實驗室的主要人物就是這個!咱們一個個來試! 王仁對林寧想出點新花樣就風風火火住到格物院去,和一堆男人沒日沒夜地實驗已經見慣不怪了??蛇@架勢卻當真是嚇住了徒明遠。尤其這個項目的想法實在太驚人。 徒明遠往格物院轉了一圈,對各種橋梁模型,建筑模型,以及比軍中還會精細的水庫大壩繪圖和沙盤水流演繹嘆為觀止。 雖然還有很多實驗室的道具不論從名字和功效來說,他都聽得莫名其妙,但是,這不妨礙他理解了這些東西成功的可能性,更加明白了成功后的巨大利益。 林寧一頭栽進去,自那日之后就閉門不出,一心和格物院的人一起研究窯子和水泥。全然不知金陵已經被徒明遠鬧翻了天。 所謂的“大水沖走了米糧”不過是借口,乃是知府,糧運使司連同吳家孟家一起,借助這次天災做了手腳。米糧毀了小半,剩下大半成了吳家孟家的私有之物,以兩家私人名義高價賣出。然后幾方分贓。 好一筆無本萬利的買賣! 徒明遠找出了人證物證。吳家孟家抄家,涉嫌當家全部誅殺。知府和糧運使司革去官職,押送回京由皇上處置。 讓人氣憤的是,沒能抓到甄家的把柄。并且徒明遠這方還沒有回京,知府和糧運使司接連自盡…… 人證就此死絕,甄家果真是好手段! 徒明遠陰沉了好幾日的臉,最終只能無奈回京,卻在回京前,再來了一次格物院。 “回京后,我從工部選幾個人給你送過來?!?/br> 林寧胡子拉碴,咬著筆,隨口嗯了一聲。 徒明遠皺眉,王仁心急如焚,戳了戳林寧,“父親!” 林寧不悅回頭,“送就送啊。我這格物院是學校,最初成立時就有規矩,只需過得了入學考試這一關的,不論身份地位,都可進來。不過,有句話我得說在前頭,到了我這里,就得守我的規矩?!?/br> 徒明遠看著一桌子埋頭苦干,壓根沒心思搭理他的眾人,第一次感受到冷落。還是頭回有一群眼里只有各種圖紙,各種土灰,沒把他這個皇子郡王當回事。 說完全不生氣是不可能的。不過想到他們研究的那玩意的好處,徒明遠神色一松,也不計較了。 “自然。來了這里便是你的學生,自然該按照書院,不,學校的規矩來?!?/br> 好吧,徒明遠不太明白,好好的書院為什么非得叫學校。不過學校就學校的,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必須培養一批人才,并且還得時刻了解格物院的新動向!誰知道他們什么時候頭腦一熱還能弄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徒明遠一走,林寧又栽了下去,甚至還把王仁給帶了進來。這些年,王仁跟著林寧耳濡目染地,對他的那些東西也了解不少,只是沒有系統的學習。因為時代思想的桎梏,連同沈氏在內都想要王仁走科舉,而王仁也沒有表現出對格物的至高熱情,林寧也就沒有強求。 這會兒,林寧才發現,王仁對這些建筑圖紙十分敏感,一點就通。有時候,甚至不需要點撥,他自己便能猜中大概。 這讓林寧又驚又喜,一邊兒研究,一邊兒手把手教導王仁。二人日日呆在格物院,竟有些不著家了。直到十月,沈氏連同王熙鳳一起將他們堵在實驗室門口,王熙鳳妙目一瞪,手一揚,“還不把侯爺和大爺給帶回去!” 于是……林寧和王仁被架著回了王家…… 林寧怒道:“有你這么當閨女的嗎!” 王熙鳳一跺腳,“爹,你是不是忘了過幾天是什么日子!” 林寧一愣,皺眉看著這府里滿堂喜慶的顏色,一拍腦袋,糟糕!王仁神色大震,尷尬道:“那個……怎么會忘記了。這不是還有幾天嘛!” 嘴上這么說著,心里卻很是發虛。 林寧咽了把口水,怨不得他啊。 南水北調的工程太大,而且這個項目不同于以往那些玻璃超市等等的小打小鬧,一旦成功,會被載入史冊,世代流傳。他怎能不經心?幸好,本來婚事各項準備也不必他cao心,內有沈氏,外有白章。沒有他和王仁前期主持,倒也沒太大關系。 沈氏怒急,“你自己愛弄那些個玩意兒也就算了,我管不住你??赡阍趺茨馨讶蕛阂步o帶進去,別說他這就要大婚了,便是后年,他還得科舉呢。你讓他去弄那些東西,他的功課怎么辦!” 林寧一愣,看了眼王仁,意思是讓他自己做決定。王仁哭喪著臉,道:“現今初步構圖已經差不多了。細致的,需得水利系那邊實地考察回來后根據地形情況進行修改。我們這段時間最忙的不過是水泥和混凝土。上個月,這個也都已經成功了。如今不過是在試驗用這些材料造一些東西來試試效果。倒也不必我和父親再日日去?!?/br> 沈氏一聽這話頭是玩上癮了,不打算放棄的意思,一時臉色就更加不好了。王仁忙道:“母親,大婚后,我便會清華園上課?!?/br> 林寧摸了摸鼻子,說起來也虧得王仁是他兒子,清華園這才允許他這幾個月休學一直在格物院呆著。放了別人,呵呵,只怕早就被開除了。 王仁已有舉人功名,科舉之路走到這一步,若是放棄恐他自己也有點不甘心。雖則對建筑土木工程似乎更有天分和興趣,然而,他已經十九歲,是成年人了,路該怎么走,該由他自己選擇。林寧只能作為一個引領者。讓他不要走歪了就行。 南水北調也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可能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王仁若是能蟾宮折桂入得翰林,也可了解一下文臣之路。兩條路都經歷過,才能更加明白自己適合哪一條,更想走哪一條。 清華園,格物院都在他手里,不論怎么樣,王仁都有后路可選,不必急于一時。 十月十三,王仁與林誼大婚。 十一月,京中傳來消息,皇上特命林寧為工部主事,入京任職。 “王爺的意思是,南水北調如非朝廷支持,侯爺什么也做不了。此工程非是侯爺一人之事,也非侯爺一己之力能成。然而,沒有人比侯爺更明白南水北調的各項情況。因此,侯爺必須入京?!?/br> 說話的人名叫蘇三。是當時徒明遠從工部拉過來的十個人之一,也是徒明遠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