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劍三]武安天下_分節閱讀_242
自己畫風不對就不要隨便欺騙人家的感情,系統當時看著都有點心疼嬴政了。 然而這話他并沒有給蘇云卿說,反正不管說不說蘇云卿這清奇的畫風都掰不回來了,對于這一點,系統早放棄了。 但不管怎么說,這種緊急時刻大家都在抓緊工作,蔡澤自然也不例外,等秦軍和四國聯軍激戰幾個月,然后雙方暫時停下休整的時候,蔡澤表示他要出發了。 子楚對蔡澤那真是依依惜別,畢竟這走的可不僅僅是一個丞相,還有他的太子呢。 所有人之中好像也就只有蘇云卿看起來稍微輕松一點,就連甘羅表現的都比蘇云卿要難過的多。 至少在甘羅看來,嬴政這次不僅僅是肩負重任,更是深入虎xue,即便秦國為此做了不少準備,但既然需要事先如此鄭重其事的準備,這件事情就必然十分危險。 小孩子之間的感情大人無法理解,尤其是兩個平日里朝夕相處關系十分要好的小孩子,分別之時那真是能夠哭的稀里嘩啦的。 ……好吧,甘羅沒有哭的稀里嘩啦,但也是兩眼含淚了。 蘇云卿這時候倒是覺得甘羅真正的像個小孩子,而不是平日里那比一般大人都要成熟的樣子。 但就算是這種時候甘羅也不會如同一般的小孩子那樣問出為什么一定要嬴政去,甚至于是嬴政可不可以不去這樣的話來。 嬴政自然是想要安慰小伙伴幾句的,甘羅年紀比他小一些,但平日里兩人也很說得上話,再加上甘羅確實聰慧,嬴政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后也是真的把甘羅當朋友的,他自己對此行倒是充滿信心,可朋友的擔心也需要顧及。 但怎么說呢,嬴政實在不是一個會安慰人的,他從小就不需要別人的軟語安慰,也從未以此安慰過其他人,此時雖然有心,但一時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做才好。 沉默了半晌,嬴政也只好學著蘇云卿的樣子伸手摸摸甘羅的頭,一臉鄭重的說道:“你放心,我不會有事的?!?/br> 嬴政本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大一點,十歲的孩子只看身高倒是比得上人家十一二歲的了,這時候摸摸甘羅的頭什么的,做起來真是順手的很。 蘇云卿看著就想笑,但此時她還是想說那句話。 我孫砸超可愛! 雖然安慰小伙伴的樣子略蠢_(:зゝ∠)_ 第136章 無責任番外02三國篇 賈詡的死從表面上來看最傷心的那個人是劉協,至于說實際如何,其實那都不重要了。 反正不管在賈詡去世的這件事情上有沒有人比劉協更傷心,但至少在兩年之后,當那個極為年輕的丞相司馬懿面色平靜的要求劉協禪位的時候,劉協是比誰都要震驚的。 賈詡是劉協所信任所倚仗的人,而司馬懿是賈詡一手培養起來送到劉協面前的,因此就算司馬家的一群人都在呂布手下干活兒,但劉協并未太把這當回事。 在并州想要找一個與呂布那邊毫無關系牽扯的人,簡直不可能好嗎? 再加上司馬懿維持了賈詡一貫低調的作風,他不多話,做事穩重可靠,在失去賈詡之后劉協也只能依靠司馬懿,因此無論怎樣,司馬懿也確實得到了劉協的重用和信任。 劉協怎么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后背叛了他,而就算是這種時候司馬懿也是一臉的平靜,他甚至連語氣都毫無變化。 劉協就那么聽著司馬懿以一種平靜到極致的語氣告訴他,他現在已經一無所有,如果呂布想要殺劉協然后自己稱帝,這是毫無問題的,但呂布本為漢臣自然不愿意做這樣的事情,不過司馬懿還是希望劉協能夠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武安王不能做的,我都能做?!?/br> 司馬懿就是這么和劉協說的,他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平穩輕柔,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劉協知道,司馬懿是在告訴他,呂布不能殺劉協篡漢自立,但他司馬懿可以這樣做,如果劉協不能做出他口中所謂的’正確‘的選擇,司馬懿并不介意再多做一件事情。 最初的震驚過后,劉協對司馬懿所涌上的情緒便只有憤怒和仇恨,他幾乎是從牙縫里擠出一句話:“你這樣做,對得起肅侯嗎?” 肅侯說的是賈詡,賈詡死后被劉協追為肅侯。 此時劉協提起賈詡不過就是在質問司馬懿而已,至少在劉協看來,對比起他自己,司馬懿畢竟是賈詡的弟子,他此時的做法不僅僅背叛了劉協,此時更背叛了賈詡的遺愿。 可說到這里,司馬懿難得扯出了一絲絲的笑意:“您以為是誰教了我這些?這一切正是先生的遺愿啊?!?/br> “從一開始,他的主公就只有一個人?!?/br> 而那個人絕不是劉協。 司馬懿并不認為這樣做有什么不好,事實上事情到了這一步,劉協禪位呂布稱帝,這已經是理所應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當年之所以有東漢,那是因為東漢的開國皇帝姓劉,可呂布顯然不是。 這種時候你怎么能指望呂布在打下了天下之后,把這一切都拱手讓給一個并沒有做什么事情的皇帝呢? 劉協除了姓劉,還有其他的意義嗎? 更何況,大漢不亡有些事情就沒法改,這天下也到了該變革的時候了。 一個新王朝的誕生可比繼續維護一個舊王朝茍延殘喘要好得多。 “請陛下三思?!?/br> 司馬懿低頭拱手,看起來似乎是十足十的客氣尊敬,但實際上,劉協知道這是司馬懿在威脅他。 三思?他還能三思什么?是三思如果不讓位的話自己該怎么死嗎? 劉協想到這里,心中不由的苦笑,他毫不懷疑司馬懿真的能夠殺他,時至今日他已經看得清清楚楚,就在他以為自己的力量不斷壯大的時候,其實他根本什么都沒有得到,那一切都不過是別人給他看的用來蒙蔽他的幻影罷了。 劉協不由的就想到了蘇云卿,若是蘇云卿在,他或許還可以掙扎一下,或許還可以有一些期待,因為劉協知道,蘇云卿的底線就是不會真的殺掉他。 王越對蘇云卿的影響不是一點半點,蘇云卿或許有野心,或許她的想法與呂布一樣,但因為王越的關系劉協至少能保住命。 呂布就完全不同,他不會有任何顧忌,劉協對他而言如今也沒有任何意義。 今日是司馬懿在對他說這些話,可若是沒有呂布的意思和支持,司馬懿又怎么敢明目張膽的對他說這些話? 劉協的沉默并沒有讓司馬懿有什么動容,甚至看著劉協眼中的那復雜的情緒,司馬懿心中也沒有任何波動,這一切他早就有所預料,知道的清清楚楚,如今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他有什么好意外的呢? 當然,司馬懿相信劉協最終會做出他所希望的選擇,因為劉協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好走。 除了死,他還能干什么呢? 可就算劉協真的死了,對結果也沒什么影響和改變。 果然,就在司馬懿勸說的一個月之后,劉協決定禪位。 當然啦,劉協禪位是好事,可呂布不可能一口答應下來,雖然他們都知道這件事情本就是呂布所希望的,但呂布畢竟是漢臣,他還是要有所顧忌的。 于是劉協多次禪讓,呂布也都次次推辭,最后這事拖拖拉拉的等了近半年,直到劉協第六次提出禪位,而群臣也都集體上書請求呂布答應,呂布才’免為其難‘的答應下來。 只是…… 皇帝是當了,禮制方面的事情也可以不用cao心,畢竟那有專門的官員再不行還有蔡琰呢,反正總歸有人給呂布cao心。 但國號的事情總得呂布自己拿主意,總不能還叫’漢‘吧? 呂布想了想說道:“那要不就叫秦吧,怎么說也是終結了戰國亂世,最終統一天下的國家呢?!?/br> 他這話說的頓時就讓人嘴角一抽,事實上這事都不用蔡琰開口,呂昊就先一步反駁了自己的父親。 “父親說秦國強大,但可曾想過暴秦二世而亡?這絕不是什么好兆頭,更何況暴秦名聲如何父親也當知曉,如今漢室雖亡,可天下人的思想可有改變?” 反正自古后人黑前人嘛,尤其是你滅了對方的之后自己又建立一個新的朝代,不把前朝往死里黑,怎么顯得你正義???不正義就成了謀反篡逆的亂成賊子了好嗎! 所以說,以漢朝來說,秦的名聲肯定不好。 于是呂布又去看蔡琰,可顯然蔡琰和兒子是一樣的想法,呂布嘆了口氣:“那……要不咱隨便抽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