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劍三]武安天下_分節閱讀_240
那是自然的,嬴政很清楚蘇云卿的意思,她并非在質疑嬴政的能力,而是在質疑嬴政的資格。 在出使這件事情上,能力與資格并不完全等同,至少對于嬴政來說,就算他有能力,但資格卻值得懷疑。 說白了,蘇云卿當然不懷疑嬴政的能力,但其他各國看到秦國的使者居然還帶著小孩子,難道就不會覺得輕視,不會有質疑嗎? 蘇云卿只想知道嬴政是否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能,那么嬴政自然也就不必去了,如果能解決……好吧,那到時候就得看子楚的態度了。 畢竟這是子楚的親兒砸,也是子楚寄予厚望的太子,未來秦國的繼承人,蘇云卿可不好代替子楚決定讓不讓嬴政去。 畢竟去了就是在冒險。 嬴政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在說話的時候是雙眼直視子楚而非蘇云卿,只有說服子楚他才有可能跟著蔡澤一起走。 當然,對于嬴政來說,年幼并不是問題:“年齡只是個借口,父王,四國對秦國虎視眈眈,無論去的是個垂暮老人還是我這樣的孩子其實都沒有區別,因為我們和他們所需要的都只是一個能夠談條件的人而已,難道他們會因為我年紀小便退兵離去嗎?當然不會,至于說若有人輕視我……” 說到這里嬴政一笑:“他們對我的輕視不正是我的機會嗎?更何況此行當以丞相為主,丞相代表了秦國的話語權,而我代表的是秦國的誠意,既然如此,我既是父親的嫡長子又是秦國的太子,難道還有比讓我去更有誠意的方法嗎?” 可聽著這話子楚卻嘆了口氣:“你也知道四國來者不善,就更應當知道此行危險?!?/br> 而嬴政身為一國太子又怎么能輕易以身犯險? ……尤其是子楚根本沒幾個孩子,也幸好嬴政這個嫡長子十分聰慧,小小年紀便頗為不凡,否則子楚還不得為繼承人的事情糟心死。 可正因為嬴政讓子楚十分滿意,且目前看來根本無可替代,子楚才更加不愿意讓嬴政去。 萬一呢?雖然道理上來講這一個丞相一個太子,尤其這太子的身份地位都十分特殊,如果不是想與秦國結下死仇,讓秦國日后就只盯著他一個人揍的,估計都不會有哪個傻逼會傷害這兩人。 可萬一就有個傻逼呢? 在這件事情上,子楚倒是不擔心魏國齊國之類了,他擔心那個弱的一比的燕國??! 自古燕國出傻逼! 尤其是擅長出傻逼國君,戰國時期掰著指頭算起來,如果燕國排第二,那還真沒哪個國家敢排第一,就算是后來的出了個齊王建的齊國,又或者是出了李園之亂的楚國都比不上燕國。 燕國不僅專業坑隊友,更是專業挖坑自己跳,跳完了還挺驕傲,最后在坑底爬不出去就懵逼了。 ……差不多就是這么個畫風。 而如今為了壓制燕國和魏國,秦國主要是和齊國搞好關系,早說了齊國和燕國是世仇啊,那是有滅國之恨的,秦國之前還跟齊國一起攻打燕國呢,誰知道燕王那不長腦子的會不會在這次報復一下? 子楚就嬴政這么一個能拿得出手……好吧,是非常能拿得出手的兒子,別說是危及性命了,就是哪里磕著傷著他都要擔心啊。 這次四國合縱,顯然燕國肯定是要去的。 ……這能不讓人擔心嗎?! 再說了,其實不僅僅是燕國,其他哪國不是威脅? 當然,子楚不擔心這些人真的敢傷了嬴政,可人家要是扣押呢?就把嬴政留下來作為人質了,子楚到時候去哪里哭? 嬴政顯然也知道這一點,他還是比較能體諒子楚的心情的,但他既然自己提出要去,自然不會輕易放棄,而關于這一點他自然也想過了。 “父王不妨給魏王與信陵君寫封書信,有信陵君作保,孩兒自然會安然無恙?!?/br> 子楚一愣,他還是一時沒能明白嬴政的意思,等到再琢磨一下才恍然醒悟。 可緊接著子楚便覺得嬴政這已經不僅僅算是聰慧了,嬴政此舉可以說是看透了信陵君更看透了魏王,他知道他們絕不敢冒險,因為冒險的后果有可能是魏國單獨與秦國結下仇怨,還是無解的仇怨,這種事魏國自然不愿意干,至于說四國的所謂合縱,嬴政可能根本就沒放在眼里,因為他已經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機會,這機會很小,但對于四國合縱來說卻足夠致命,而嬴政能夠提出這一點,這不僅僅是聰慧可以做到的,更需要遠超旁人的膽量。 ……這個兒子,在某些方面而言實在是已經超過了他。 子楚不由的就感受到了這一點,無論是胸襟,氣度,膽量,智謀,他都有那么一瞬間產生了一種自己遠遠不如這個十歲的孩子的錯覺。 或許也不能算是錯覺。 對于子楚那復雜的眼神,嬴政并不為所動,反倒是蘇云卿眉眼含笑的樣子讓他一愣。 嬴政承認,他平日里因為對蘇云卿比對父母親近,因此在蘇云卿面前表現的自然更多一點,但那還遠遠不夠,至少不夠他今日所表現的水平。 可以說,嬴政很清楚的知道,他今日的所有表現應當是遠超旁人預期的,他自然懂得木秀于林的道理,子楚如今不過三十多歲,正值壯年,他是怎么也不該表現的如此搶眼的,但嬴政心底總是莫名的有一種急迫感,仿佛只有盡力的表現自己,盡快的樹立威信才是對的。 于是嬴政很自然的順從這種感覺做了,他從小仿佛就對身邊的人都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感覺,對某些事情也仿佛帶著天生的直覺,蘇云卿從小夸他聰慧,但嬴政自己知道,很多時候他只是憑著心底的感覺去做事而已,無論是學習,言行,又或者是處理事務,他從未因此出錯,所以這一次,嬴政也選擇了順從心底的急迫感。 但他當然知道自己表現的太過突出會如何,子楚那復雜的神色在他的預料之中,這很正常,甚至說不上失望不失望,任何一個君王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都會有這樣復雜的感受。 只是……蘇云卿那眉眼含笑的樣子實在是讓嬴政不明白了。 嬴政與蘇云卿相處極多,因此也極為了解蘇云卿,他知道蘇云卿此時定然十分高興,這高興超出了任何一次,以往蘇云卿對他自然也是滿意的,對他的進步也是高興的,可高興成這樣…… 雖然從表面來看,這是蘇云卿待他比子楚待他更為親近信賴的表現,可不知道為什么,嬴政總覺得蘇云卿高興成這樣不是什么好事。 ……當然不是什么好事。 至少系統認為這不是什么好事。 【蘇云卿,能讓你高興成這樣,肯定不僅僅是因為嬴政這次的做法吧?】 “當然不是,我高興的是,這所代表的意義,我一直沒有把他當做普通的孩子看待,也從未以普通孩子的要求去衡量他,只是就算以天才來形容,他也確確實實給了我一個大驚喜?!?/br> 【這就讓你高興成這樣?】 “系統你還不明白嗎?從能力上來講,未來的始皇帝大大已經不再是童工啦!他比一打的李斯都好使!” 說白了,以后能幫蘇云卿分擔工作的配置那就李斯+李斯xN了! 多么棒! 【……呵呵?!?/br> 這種事,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會高興的吧? 但不管怎么說,嬴政都提供了一個好方法,子楚不寫信也就算了,只要子楚寫信了,只要他把嬴政的安危交給魏國與魏國掛鉤了,那么魏王和信陵君就是拼死也會保護嬴政不受傷害的。 他們可以拒絕秦國的和談,因為那是四國整體的事情,但傷害嬴政,這鍋得魏國自己一個人背。 哦,當然,魏王可以忽略,主要是,能搞定比較機智的信陵君就行了。 再加上一起去的還有蔡澤,這么算起來也是雙重保險了。 子楚想了想終究是同意了嬴政與蔡澤一起出使的事情。 只是…… “雖然前線和外交的問題都算是有了辦法,可是國內的事情也是值得擔憂的?!?/br> 蘇云卿這話提醒了子楚,他當然清楚這是什么意思。 四國這次喊出的口號是幫助趙韓復國,尤其是魏國,魏國表示三晉原本是一家可以說親如兄弟,韓趙被滅,魏國自然要幫助他們復國。 這口號喊的對于原本的趙國人和韓國人來說是有致命吸引力的,更何況趙王韓王雖死,可這兩國的公族還在,至少是大部分公族還在,子楚為了穩定人心,同時也是為了政治輿論宣傳的需要,對這兩國的公族并沒有趕盡殺絕,甚至是好吃好喝的養著他們了。 可這平日里還好,到了這種時候就很容易出意外啊。 子楚自然明白一旦秦國內部出現內亂后果會有多嚴重,他立刻決定不僅僅要給前線派軍隊,從雁門太原這一線直到上谷廣陽等地都是原趙國的領土,這里必須加強警惕,當然,韓國那邊也不能放松了,雖然韓國地方小,最后劃分的時候三川郡分去一點點,潁川郡再占了大部分,其實剩下的也就沒啥了_(:зゝ∠)_ 但不管怎么說,這些地方全部都要提高警惕。 幸好的是潁川那邊不需要太過擔心,畢竟李牧此時正在那里。 然而韓國的地盤小,趙國的不小啊,韓國最后劃了個潁川就不剩其他多少了,趙國可不同,除了老將軍蒙驁所在的秦燕邊界,后方大片的土地都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