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劍三]武安天下_分節閱讀_184
也對,明明有正確答案照著抄還能涂錯答題卡什么的,哪個班主任都得發火啊,尤其是這個班主任還是你親爹== 不過現在不會啦,太子拿著答案侃侃而談聲情并茂,說的就跟這些都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一樣。 可昭襄王是要把太子培養成一個靠譜的國君而不是一個演說家啊,稿子背的再好,講的再好聽又有什么用? 于是昭襄王立刻不準太子靠著蘇云卿作弊了,雖說蘇云卿和太子也算得上是一家,以后讓蘇云卿給太子幫忙也沒什么,昭襄王此時愿意用蘇云卿也正是這個意思。 但幫忙和取而代之是兩回事。 蘇云卿看起來并不像是很有野心的樣子,可人心是會變的,在昭襄王看來,也許太子的能力不用那么出眾,但至少他得帶點腦子吧?得知道蘇云卿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以及以后可能會做什么。 簡而言之,就算太子自己不會做題,但是他看見答案至少得知道這答案對不對啊。 蘇云卿想想也挺同情昭襄王的,昭襄王確實算得上是一代英主,結果就攤上太子這么個兒子,也是夠糟心了。 ……好吧,這事其實也不能全怪太子,因為當年的太子并不是太子。 這年代講究嫡長子繼承,而現在的太子并不是昭襄王的長子,他甚至不是嫡子,人家以前是有個大哥的。 于是當年的嬴柱覺得吧,治理國家有大哥,反正他自己是沒希望,只要做個安閑的宗室混吃等死就好了嘛,雖然秦國并不支持養一堆廢物宗室,但現在的秦王是他親爹,以后的秦王是他大哥,難道還真能眼睜睜的看著他餓死不成? 于是嬴柱便真的就在混吃等死的大道上狂奔而去了。 其實嬴柱這想法也不能算錯,畢竟如果真的按照計劃,昭襄王正常死亡,然后他大哥當了秦王,那么嬴柱的做法也不失為一個聰明又安全的自保策略。 然并卵,早說了昭襄王的待機時間超長! 當年的長子還是在昭襄王做秦王之前的孩子,而如今昭襄王已經當了四五十年的秦王了。 也就是說,拼待機時間,當年的太子沒拼過昭襄王,于是在他親爹掛掉他自己做秦王之前他就先自家親爹一步掛掉了== 好啦,上一任的太子掛掉了,昭襄王的年紀又不小,總得有個繼承人吧?于是最后這繼承人的位置便砸到了現任太子嬴柱的頭上了_(:3ゝ∠)_ 嬴柱當年走的是混吃等死的路線,昭襄王想想覺得這樣也好,日后也能防止為了爭奪王位兄弟相殘,因此也就由著嬴柱去了,結果現在懵逼了。 他精心培養的太子掛掉了,混吃等死的次子上線了。 而此時的嬴柱養了那么多年已經真的徹底養廢了,除了混吃等死以外并不會其他的技能。 蘇云卿相信,昭襄王的內心一定是哭的一臉血,可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不管多糟心他還得往下走。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局面。 想想還真挺叫人心疼的。 所以說,看到蘇云卿這么個有能力的,昭襄王心中即便有擔憂,可他還是得咬著牙用。 至少目前來說蘇云卿并未表現出多大的野心來。 至于說再往后如何……昭襄王掰著手指算算,覺得自己的孫子們也該長大了,到時候縱然有苦惱也該是孫子們的苦惱。 他自己不也是干翻了親媽宣太后才成功掌握權柄么?蘇云卿日后安分自然最好,若是不安分那就當做是給未來孫子的考驗唄。 人啊,還是多經歷一些考驗比較好。 昭襄王不由的就想到了他那個久經考驗的優秀太子,和現在這個氣的他恨不得打死的太子。 ……哦,其實也說不定上一任太子就是經歷的風雨太多了所以才活不長呢?這也不是沒可能啊。 然而不管怎么說,蘇云卿是不用理會昭襄王在這方面的心塞的,即便她完全理解昭襄王的心情。 蘇云卿跟在昭襄王的身邊干活兒,時不時的和范雎接觸的也就多了。 蘇云卿本想趁著這個機會多刷刷范雎的好感度,可直到真正接觸了幾次蘇云卿才發現,其實她完全不用刷呀,范雎對她仿佛自帶好感度似的。 當然,范雎表現的并不明顯,他不會刻意的去接近蘇云卿,然后對她說些什么話又或者做些什么事情,但蘇云卿發現范雎總是在不經意之間給她幫忙,且范雎本人表現的也并不明顯,仿佛只是順手而為并沒有什么目的一樣。 可蘇云卿確確實實的感受到了范雎對她的幫助和關注。 后來蘇云卿一想便也明白了范雎的大概想法,其實范雎就是在做投資罷了,他在蘇云卿的身上做投資,然后在太子的身上收回來。 不過現在昭襄王的身體看起來還不是很差,蘇云卿的身份也比較特殊,因此他便做的比較隱晦一點,范雎相信就算不用明說,蘇云卿自己也是能明白的。 蘇云卿也沒辜負范雎的苦心,她確實明白了,蘇云卿在明白之后再遇到范雎幫忙什么的,便也不再感謝了,因為并不需要,他們之間自然有了這個默契。 范雎的付出是要求回報的,且這份回報很有可能比他所付出的要更多。 蘇云卿并不介意回報范雎,至于說感謝,也許會有,但不是現在。 蘇云卿待在昭襄王的身邊,因此知道消息自然更快一點,當蘇云卿聽說趙國那邊出了亂子,廉頗與趙王之間爆發了巨大的矛盾,之后趙王一怒之下撤換了廉頗,轉而任用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為趙軍主將,到了這時候蘇云卿便知道,很快秦國這里便要換白起動手了,為了這一刻白起早就整裝待發了。 當然,蘇云卿也不得不佩服范雎。 早說了,挑撥離間之類的辦法真的是俗套的不行的手段了,可范雎卻用的叫人賞心悅目,趙國的聰明人不少,可無論是身陷局中的廉頗本人,還是去勸說趙王的藺相如都沒能察覺到絲毫的不對勁。 若是廉頗你還能說這是個武將,若是趙王你還能說這是個傻逼,可藺相如卻是實實在在的一代名相,當年澠池之會的時候可是把昭襄王逼的下來臺的人,當然,關于藺相如還有個更出名的故事‘完璧歸趙’,顯然藺相如是個非常機智的小伙伴啊。 蘇云卿雖然接到消息說此時的藺相如已經病重,可就算是病重,像是藺相如這種等級的人也是不能小看的,甚至他們這種人,越是病的要死了便越危險。 ……誰知道這種高智商臨死之前會做出什么事情來??! 藺相如即便病重也不同意趙王撤換廉頗,他甚至親自去見趙王,詳細對他陳述利害關系,以及他自己的見解分析。 可以說,一位勞苦功高的老臣到了病的半死的地步也要曉以利害勸說的事情,不管換了誰都該再慎重考慮一下吧?且藺相如本就能言善辯,蘇云卿覺得即便她沒有親耳聽到藺相如是怎么勸說的,但那一定是一番清楚明白利害分明的話。 可就算是這樣藺相如也沒能阻止得了趙王,趙王對廉頗的不滿并非一天兩天了,此時一次性的爆發出來,可以說別人勸的越厲害他的心意便越堅決。 于是最后趙王還是撤掉了廉頗換上了趙括。 直到此時,趙國一干文武都沒有任何人懷疑這是秦國在挑撥,范雎就是有本事讓明白人覺得這是趙王自己在作死,而讓趙王覺得這是大家都跟他過不去。 蘇云卿當然知道,一旦趙國換人,秦國這里也會立刻換人,且是悄悄地把白起換過去,直接揍趙國一頓狠的。 只是她到底是嘆了口氣,可惜了趙括。 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奢的本事很大,趙括也不差,但他并沒有真正的領過兵打過仗,即便理論水平再怎么好,但第一次就讓他單獨領兵,還是一人指揮這么大的一場戰爭,更坑爹的是趙括的對手是公認的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 得,趙括就是個送菜的啊。 蘇云卿覺得吧,趙括自然是有本事有天分的,否則不會年紀輕輕很多人便不是他的對手,即便那只是理論,可也足夠驚人了,以蘇云卿看來,趙括這樣的好苗子就該悉心培養,第一次他還是更適合給其他一些將領做副將,跟著好好學習。 就算單獨領兵也不該是直接就一人擔負起這么大的一場戰爭,更何況對手也沒選好,若是選個平庸一點的將領,說不準就能給趙括當升級怪用來刷經驗了。 只要好好培養,用不了幾年趙括成長為下一個趙奢,甚至超越父親趙奢都不是沒可能的。 可偏偏趙括在錯誤的時間擔負起了一場不該由他擔負的戰爭,然后對上了一個超越他目前等級太多的對手。 在趙括獲得成長的機會之前,便被白起這座大山徹底的壓垮了。 不得不說,眼看著一個頗有希望的苗子就這么毀了,實在是一件叫人嘆息的事情。 可對于蘇云卿來說也不過就是嘆息一聲罷了,她確實為趙括感到可惜,但站在秦國的立場來說,趙括就是沒機會成長起來才是最好的。 此時范雎的任務基本上已經完成,剩下來的顯然就是白起的活兒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蘇云卿對昭襄王提出,想要讓昭襄王把白起的事情交給她負責。 當然不是說蘇云卿指揮白起戰斗,這又不是寵物小精靈能來個,白起,就決定是你了! 蘇云卿所說的負責是指為白起做好后方的一切工作,要知道打仗拼的可不僅僅是前線,無論是糧草,還是后續的兵源補充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