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劍三]武安天下_分節閱讀_69
到時候坐擁接近三州之地的曹cao對比現在只有三個郡的袁紹,誰能給許攸的好處更多,這是很明顯的事情了。 再加上這次許攸貪污被袁紹罷官,許攸心中更是不滿,據說他回去之后就暗中聯系曹cao準備謀反袁紹。 袁紹聽到這事當即就不能忍了! 之前許攸犯錯,他看在許攸畢竟盡心盡力的輔佐了他這么長時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袁紹又是個比較容易被感情左右的人,因此便也原諒了許攸只是對他稍加懲戒,卻沒想到許攸不僅不知道感恩反而暗中與曹cao密謀要奪他基業。 殺! 袁紹最后只做出了這個決定。 可許攸也不是白給的,他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于是臨死之前又坑了郭圖審配一把。 袁紹手下的謀士各自有各自的小集團,可以說是互相都看著不順眼,這種時候看好戲的多過想要勸和的。 荀諶更是一言不發,他知道這里面有問題,也看出了不少東西,但是他不能說。 荀諶很清楚,他如今深的袁紹的信任和敬重,地位隱隱有凌駕于其他所有謀士之上的意思,但卻沒有人找他的麻煩就是因為他夠低調也從來不攙和事情。 可只要他攙和到這些事情里了,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許攸。 于是荀諶只能選擇沉默不語,他不是沒有慷慨赴死的志氣,也不是貪生怕死之人,但因為牽扯到內斗之中被人誣陷而死還是算了吧。 當然,荀諶也知道,因為這件事他辛苦為袁紹謀劃的三家聯盟算是徹底崩了。 而只要這個聯盟一崩,袁紹的滅亡也就近在眼前了。 果然,在出了許攸通曹反袁的事情之后,袁紹頓時就對曹cao百般防備起來,甚至已經不允許曹cao的一兵一卒進入冀州,他只接受曹cao糧草輜重方面的援助。 可曹cao也不傻啊,他知道袁紹肯定擋不住蘇云卿,那么還會白白的給袁紹送糧草? 此時曹cao的謀士們都知道袁紹蹦跶不了多久了,紛紛開始勸曹cao早做打算。 果然,不到半個月,袁紹和曹cao的聯合徹底崩了。 而在兩家分裂后不到一個月,蘇云卿親率大軍來攻。 第44章 智謀超群 蘇云卿原本覺得硬耗的話至少要耗上一年的戰斗,在半年之內結束了。 袁術退兵回豫州,曹cao也回了兗州老家,蘇云卿則忙著接手袁紹留下的那些人。 事實上袁紹的班底并非全部留給蘇云卿了,可以說大部分是四散被分掉了。 袁紹手下謀士田豐,審配因不愿投降,但又無力阻止城破而自殺,據說死前曾向著袁紹所在的方向磕頭。 審配雖然有專而無謀的評價,田豐也有剛而犯上的說法,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如果說到對袁紹的忠誠袁紹手下也只有這兩人能看了,甚至他們已經做到的事情遠超過一般’忠‘的定義。 蘇云卿不贊成這樣的做法,但卻不得不敬佩這樣的人,在攻下城池之后便命人好好安葬這二人。 當然,其他人可就不像田豐和審配了。 顏良文丑被呂布和趙云分別斬于陣前,張郃被蘇云卿俘虜后歸降,高覽被袁術弄走了,袁術手下如今也缺大將啊,同時去袁術那里的還有袁紹手下大將麴義。 而郭圖逄紀和淳于瓊卻投奔了曹cao。 蘇云卿當然也就順手接收了剩下的文臣……好吧,比較有名氣的,也就剩下一個荀諶一個沮授了,沮授還是賈詡行動快給攔下來了,否則他就收拾一下換上便裝準備回老家種地去了。 荀諶倒是愿意來蘇云卿這里的,或者說當蘇云卿和袁紹打起來的時候他就已經預見到了這一點。 荀諶也知道他不能死更不能歸隱,荀氏的利益不允許他這樣做。 蘇云卿擊敗袁紹之后已經成為了北方最為強大的一家諸侯,而如今只在蘇云卿那里放一個荀攸就顯得有些不夠了,更何況荀攸也透露過蘇云卿那里需要文官,荀家自然可以多派幾個人過來,可派的再多也抵不上一個荀諶。 荀諶的才能不是一般人能夠比得上的。 當年荀家會選擇派出荀彧荀攸荀諶,并且選擇了看起來北方最有希望的三家諸侯分出去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只是一般的庸碌之人根本就沒有放出來的必要,省的丟人。 這三人每一個都是可以用來治理天下的人才。 因此荀諶明白,他必須去蘇云卿那里,更何況他自己又怎么能甘心就此歸隱老死山林呢? 而如果荀諶要找一個做事的地方,蘇云卿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對于荀諶的到來蘇云卿當然是歡迎的,按照荀攸的說法,他自己擅長軍事,荀彧擅長政務,可荀諶卻哪樣都不差,比軍事不輸給他,比政務也不輸給荀彧。 有了荀攸的高度評價,蘇云卿當然就對荀諶萬分的重視。 賈詡對此沒說一句話,他知道荀攸這么說一方面確實是因為荀諶有才華,但另一方面恐怕也是為了荀諶做鋪墊,讓蘇云卿能夠重視荀諶,以幫助荀諶在并州謀求一個比較好的位置。 可賈詡不在乎這些,甚至他恨不得并州再多來幾個這樣的人呢。 武將他不管,可這次的文官居然只撈到了沮授和荀諶,雖然這兩人都是大才,完全是一個頂一群的節奏,可賈詡未免還是有些不甘心的。 再說了,沮授并不能立刻就委以重任,他畢竟是袁紹的謀士,且心中對袁紹還是有不少感情的,這并非是小人之心,而是現實,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直接委以重任那是要出亂子的。 賈詡給蘇云卿的定位可不僅僅就滿足于稱霸北方了,他有更高的規劃,因此蘇云卿決不能在這種事情上犯錯。 他確實教過蘇云卿要用人不疑,可也說過疑人不用。 蘇云卿需要學會分辨用什么樣的人,不用什么樣的人,更要學會怎么能把一個原本不太能重用的人變成可以重用的人。 所以說,沮授完全可以拿來給蘇云卿練手。 至于說荀諶嘛,那是可以直接重用的。 蘇云卿倒是沒讓賈詡失望,怎么說賈詡這么多年也不算白教。 在接待沮授和荀諶的時候,蘇云卿對荀諶十分尊敬,當即委以重任,而對沮授雖然客氣禮遇但比起對荀諶的熱情親密就要差了一些,可她依舊給沮授安排了位置,從表面上來看并不比沮授原本在袁紹那里的官職差,可實際上這個位置卻摸不到太多的實權,尤其是兵權,只能說是個地位很高的高級參謀,既給了面子又不過分親密。 賈詡對這個安排還算滿意,他知道沮授不會介意這種安排,因為沮授也是聰明人,他知道這是蘇云卿給他的機會,如果他愿意為蘇云卿所用以后就好好干,那么他的位置恐怕很快就要變動,如果他不愿意,那么日后恐怕也就是擺個好看的虛職放在那里算了。 這個決斷的權力蘇云卿給了沮授自己。 而在這次會面之后蘇云卿就要開始cao心新打下來的地盤的事情了,該散的散掉之后荀諶和荀攸就走到了一起,這也沒啥,人家畢竟是親戚,走一起很正常嘛。 荀諶覺得他看不透蘇云卿這個人,蘇云卿和袁紹完全不一樣,甚至和他以往所想象中的明主形象都不一樣。 “蘇并州倒是個有意思的人?!?/br> 蘇云卿官居并州牧,因此荀諶便也以蘇并州稱呼,當然,他在荀攸的面前沒有直接稱呼蘇云卿為主公也就是在告訴荀攸,蘇云卿還在他的考察期。 荀攸倒是不介意,他對荀諶說道:“我剛到并州的時候也沒想過主公會是這樣的人,當年文若曾與我言說主公乃當世少有的明主,且與常人不同,我恐怕是要大吃一驚的,而我當年初到并州確實大吃一驚,當然,主公也確實是天下少有的明主,這兩點都讓文若說中了?!?/br> 文若就是荀彧,雖然說起來荀攸是荀彧的大侄子兩人之間差了一輩,但因為年齡的關系,一般非正式場合荀彧也不需要荀攸講究那么多,荀攸要是真按照規矩稱呼那荀彧才要蛋疼呢。 荀諶微微點頭,他是知道這個評價的,也就是因為這個當初荀攸一心要來并州,未嘗沒有和荀彧較勁看看蘇云卿到底是不是那么讓人驚訝的原因在里面。 “那么你觀蘇并州是何等人物呢?” 說起這個,荀攸一臉的崇敬:“主公聰慧過人,有大智慧,心有溝壑胸有百計,可大部分時候卻不愿意過分展露,而是多讓手下展示才華,主公同時也有容人之量,且從不與手下爭功,至于說主公的識人之明和用人之智更是尋常人萬萬比不得的,友若,相信我,來并州你絕不會后悔?!?/br> 雖然荀攸這是一個勁的夸蘇云卿,可荀諶知道荀攸并非喜歡夸大其詞的人,他既然這樣說了,那么事實就算有差距也不會差太多。 于是關于蘇云卿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荀諶心中也就大概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