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真贏家_分節閱讀_23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星際之蝸牛聯盟、[綜+劍三]武安天下、城郊四十四號 完結+番外、攻略者,請留下[快穿]、住在對門的老板想倒貼、[紅樓]攻略人生、全紅樓都在圍觀賈赦鬧上進、[綜武俠]目標:富甲天下!
祖父:圣明帝 想想就覺得要嚇死人了。 下來就是五童互結保單,一起考試的五個人互相做保,如果有一個人作弊,剩下的全部連坐。 這個也不用太擔心,甄應嘉的這一份上,除了康和,剩下的全是青松書院的人。要知道縣試只是考試的第一關,基本上是識字、字體清楚、稍稍有點文采就能過的。 而來青松書院作為江南最有名的書院,收取的都是已經有了底子的士子,換句話說,只要沒得罪考官,或者遇上什么天災人禍,比方家里長輩死了,大概八成都能過了鄉試,所以縣試就更不用怕了。 打個比方,青松書院能進來至少都是高中水平了,讓高中生去做小學的入學測試,誰會去作弊呢。 最后一份就是來自不同人的保證書,其中一份必須是本縣廩生的,另一份則是當地鄉紳。 廩生就是通過院試的秀才,其中最好的一等由縣衙每月發補貼,叫做廩生。這個在青松書院也不用愁,畢竟廩生也是要來的。 若是小私塾出來的,請廩生作保少不得花點銀子,不過甄應嘉跟同窗們關系一直很好,找個作保的輕而易舉。 至于另一位作保的當地鄉紳,選擇不要太多。 在婉言拒絕了主動上門請纓的知府和左布政使,以及去信給林如海表明不需要幫助之后,甄應嘉嚴格按照鄉紳的含義,請了青松書院的山長,同時也是他故去夫人的祖父李達濟作保。 “我可輕易不給人作保,”李達濟看了甄應嘉半響,默默說了這樣一句話。 只是甄應嘉在書院已經住了大半年了,早就對李達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原主留給他的印象里,李達濟是個固執而且死板的老頭,不過根據甄應嘉這半年的挖掘…… 這其實是個傲嬌的老頭啊~ 這不還沒等甄應嘉開口,李達濟又給自己找好臺階下來,“我做保的,至少都去金鑾殿參加殿試了!”老頭咆哮了一句,將早就寫好的保書拍在桌上,雙手背著扭頭就走了,“要是你沒金榜題名,別說是從青松書院出來的!” 之后還有一句聲音更小的,“反正你也是隱姓埋名來讀書的?!?/br> 甄應嘉回想起這一段來,笑得很是開心,只是笑完之后又忍不住去瞄康和手上的材料了。 也不知道他找的誰。 不過康和一點都沒滿足他的好奇心,一直表情嚴肅的朝前走著。 兩人到了縣衙,依照指示牌去了縣署禮房,雖然一開始甄應嘉覺得報名晚了,不過屋里還是有不少人的。 甄應嘉跟康和兩個站在后頭,一邊等著隊伍前進,一邊小聲說著話。 “早就聽說每逢鄉試年,參加縣試和府試的人就會特別多,現在一看果真如此?!闭鐟慰戳伺旁谒麄兦懊媸莻€頭發已經全白的人,不免感嘆了一句。 康和也看見了這人,臉上依舊沒什么表情,搖頭道:“他這把年紀……朝廷規定七十歲致仕,還能剩下——” 后面兩個字雖然沒說出來,不過甄應嘉也能猜出來他說的什么,“還能剩下幾年”。 雖然甄應嘉理解他的顧慮,不過……“你在京里可遇見什么事情了?” 康和看了甄應嘉一眼,“太子越發的不好了?!?/br> 這個消息甄應嘉已經聽女兒說過一次了,現在從康和的嘴里說出來……難道他是怕多嫡之時他不在京城被人搶了先? 不過在皇帝廢太子的時候,還是躲開這個風暴中心的好。 甄應嘉安慰道:“這豈不對你很有利?躲開這段日子,等圣上平靜下來再回去?!睕r且他還知道太子后來被封了義忠親王,證明雖然沒重回政治舞臺,但是也沒失寵的太嚴重,這個時候萬一不小心踩了他,或者沒將他踩死,將來被使絆子怎么辦。 康和點頭,“的確有利……”太子最喜歡的是趙側妃生的康全,若是繼位的是太子……他想要皇位怕是難上加難。 因為要逐一核對三份材料上的信息,縣署禮房還專門加派了人手,于是很快便輪到甄應嘉他們了。 小吏對著兩人的履歷上的“白面無須”等等字樣將兩人打量個遍,又著重了看兩人的保證書,沒發現什么問題,便給了他們兩個一人一個牌子。 這便是古代的準考證了。 甄應嘉雖然早就聽說了,可是東西拿在手里還是有點新奇,牌子上頭寫了考試的時間地點,還有考號等等。 他拿到的號碼是一千四百五十七,“江南不愧是科舉大省,單單一個縣城便有這么多人了?!?/br> 康和笑了笑,“難道你擔心考不上嗎?” 怎么可能! 兩人笑著離開了縣衙。 只是等到他們出去,身后的兩名小吏對視一眼,其中一個年輕的拿起甄應嘉的履歷來,道:“瞧瞧這個,又是一個祖上三代都有官的,不過要比方才那個官兒大多了?!?/br> 年長的不過掃了一眼,便立即嚴肅起來,道:“你知道什么,體仁院是什么地方?那是今上的行宮,這一位便是甄大人了?!?/br> 聽見甄大人三個字,小吏不免有些遲疑,他皺了眉頭道:“他不是已經做官了嗎?還能再考一次?!?/br> “嗯,管他們那么多呢,又有人進來了,好好干活?!蹦觊L的將話題差了過去,不過沒過多久,便尋了個理由去內院找知縣了。 “大人,那體仁院總裁甄應嘉也來應試了?!?/br> “這可不好辦了?!?/br> “那您看……”小吏試探道:“依小的看,還是錄了王大人家里的公子做案首的好。畢竟那位公子的伯父可是王子騰,這位甄大人……家里就剩下他一個了。而且甄家三代都是圣上特許恩準的官兒,一個讀書人都沒出過?!?/br> “你不懂?!?/br> 小吏原本以為知縣要夸獎他了,誰知道知縣放了茶杯,反而訓斥了他一句。 “王大人官兒雖做得大,不過卻是個武官……甄家雖沒讀書人,不過早先卻管著圣上的行宮……” “那大人是想點了甄應嘉做案首?” 哪知知縣又搖頭了,“本官還得好好想想。案首是本官點的,怎么也得利用好這次機會。你先出去,好好盯著,看看還有誰來報名?!?/br> 知縣明年就要滿了任期,調任的時候能不能去個好地方,就看今年的活動了。不過知縣這種一縣父母官,在江南這種臥虎藏龍的地方,著實不夠看的。 上官他都巴結不上,唯一能找找機會的,便是趁著科舉來結交幾個能幫上忙的人了。 要知道縣試的第一名,是知縣全權決定的。而且這第一名說起來也有不少好處,比方可以從縣衙領取廩米,當然這點廩米連知縣都看不上眼,就更別提甄家和王家了。 不過除此之外,案首還有個好處,只要自己不作死不犯忌諱,后面的府試和院試那是穩穩妥妥的手到擒來。 這么說吧,只要縣試得了第一,那就是提前預定了秀才的身份。 雖然只是科舉路上的第一步,不過去年朝廷才重新修訂了黃冊,全國上下一共七千多萬人口,其中秀才不過五十萬出頭,一百二十人里才能出一個秀才,所以知縣一直覺得這個禮,還是拿得出手的。 只是究竟選誰當案首呢。 王公子的伯父已經是官兒了,立即就能說上話,但是甄應嘉離當官怎么還得幾年,可是知縣這兩天又打聽到了一個消息:甄應嘉雖辭官了,不過圣上還是準許他上奏疏的。 知縣糾結了。 甄應嘉和康和兩人報完名,又回去書院被李達濟“特訓”,在他反反復復的“我這輩子就沒指點過身上沒功名的人”的抱怨中,終于到了二月十四。 兩人早早睡下,子時剛過,便被下人叫醒,一番洗漱之后,在朦朧星光中,到了縣城科考的場所。 甄應嘉嘆了口氣,比電視里演得慘多了。 江南明明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為什么考場修的依舊跟牛棚一樣。 只是嘆氣歸嘆氣,甄應嘉被小吏還算禮貌的搜身之后,拿著自己的東西進去考場,康和就在他旁邊一間屋子。 縣試的試卷一點都不難,考的都是最基本的東西。 比方四書五經,這些內容要從縣試一直考到會試,只是程度各有不同??h試的時候,考題是默寫,到了會試,就得按照八股文的格式做出新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