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 七十年代之農門長女 作者:金波滟滟 文案: 生于貧瘠的年代,長于落后的鄉村,卻綻放出美麗的人生…… 內容標簽:時代奇緣 情有獨鐘 因緣邂逅 主角:魯盼兒、楊瑾 ┃ 配角:魯躍進、許琴、田翠翠 ┃ 其它:章麗雯 一句話簡介:她從沒想到自己會走出這么遠 ================== 第1章 置辦嫁妝 魯盼兒放學回來,走到紅旗九隊村口迎面遇到楊老師,趕緊停下腳步笑著問侯,“楊老師好!” 楊瑾停下自行車微微一笑,“放農忙假了?” “是!”魯盼兒脆生生地回答。雖然已經從小學畢業快兩年了,可是她每次見到楊老師還都覺得與在小學時一樣,特別親切。 楊瑾也習慣性地點點頭,“農忙假這一個月別只顧著干活,有空了要溫溫書,假期結束很快就畢業考試了?!?/br> 魯盼兒走得有些急,便抹了一把額上的汗說:“楊老師放心吧,我一定還考公社中學第一名,給楊老師爭氣!” “也不只是要給老師爭氣,初中的知識學得扎實,到了高中繼續學習也不難,你要一直保持名列前矛,將來爭取推薦上大學!” 楊老師以前就常鼓勵自己上大學,所以魯盼兒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大學是個非常好的地方,有一度也特別想往。不過,公社中學的老師們卻從來不提,她上大學的心思慢慢也就淡了,而且,“楊老師,我爸說我初中畢業就不上高中了,到隊里參加勞動呢?!?/br> “噢,”楊老師沉吟一下,“魯躍進上高中嗎?” 魯躍進是魯盼兒的弟弟,他出生那天正好公社干部來紅旗九隊宣傳“大躍進”,爹就給他起名叫躍進。姐弟倆只相差一歲,同一年上學,也同時是楊老師的學生。魯盼兒就理所當然地說:“躍進當然還要上高中,他就是留在家里也不會干活兒?!?/br> 楊瑾下鄉幾年了,深知農家女孩要比男孩多擔負許多,特別是長女,做飯洗衣、喂豬喂雞、帶弟弟meimei……就比如眼前的魯盼兒,差不多要擔起一半家務,而與她只差一歲的弟弟卻什么也不用做,就又問:“魯躍進放學就去玩了吧?” “今天放學早,他是跟同學們去玩了?!濒斉蝺涸缌晳T了,笑著說:“躍進比我小,他雖然淘氣了點兒,可也沒忘記楊老師的話,學習從沒落下過,期中在公社中學考了第五呢!” 楊瑾就又點點頭,“你回家吧,晚上我去找你父親有事說?!?/br> “嗯,等我爸回來我告訴他?!?/br> 女學生這是急著回家做家務呢,真是懂事的孩子。楊瑾有些心疼,輕輕地搖了搖頭,便又叫住她,“魯盼兒!” “楊老師,還有什么事?”魯盼兒轉回身,重新站在楊老師面前,一雙眼睛黑白分明,亮晶晶的。 楊瑾便從口袋里拿出一把糖放在她的手上,“恰好還有幾塊糖,你拿去吧?!?/br> 魯盼兒四、五年級是跟著楊老師讀書的,每每回想起來,那真是一段甜蜜的時光,楊老師時常會用糖獎勵優秀的學生,每一次都她得到的最多,因為她是楊老師最最優秀的學生。 每每吃過糖,魯盼兒還會把糖紙都留下,用清水泡上一會兒,玻璃糖紙的褶皺就會散開,撈出來晾干夾在書里,特別漂亮,她小學的課本每本書里都夾著許多花花綠綠的糖紙。 過去魯盼兒每一次得到糖都會非常高興,她喜歡那甜蜜的滋味在口中綻放,可是現在卻不肯接了, “楊老師,我長大了,不吃糖了?!?/br> “你長大了?”楊瑾又看看魯盼兒,過去的小姑娘果然變成大姑娘,個子長了起來,細細黃黃的頭發變得烏黑發亮,臉上白里透著紅,可他還是笑著將糖塞到她的手中,“確實長大了——但你總還是老師的學生?!闭f著騎上自行車走了。 是的,魯盼兒也覺得自己會一直是楊老師的學生呢,她便接過了糖,五彩繽紛的玻璃糖紙,里面包著各種顏色的水果糖,好看極了,她數了數,十一顆,這么多! 轉過村口的大榆樹就見雙胞胎魯豐收和魯豐美與一群孩子玩扔沙包,就喊他們,“先跟我回家,放下書包喝點水再出來玩兒!” 雙胞胎有點不情愿,“我們還不渴?!笨墒撬麄兌际莏iejie帶大的,所以見jiejie招了招手只得聽話地背起放在榆樹下面的書包跑過來了。 魯盼兒便拿出兩塊糖,“一人一塊!” 雙胞胎的眼睛都亮了,趕緊剝了糖紙放到口中。 豐美含著糖口齒不清地說:“期中考試的時候楊老師就獎勵我一塊糖?!?/br> “我也得了一塊!”豐收得意洋洋,卻問:“姐,你怎么有糖?” 當然也是楊老師獎勵的了,不過魯盼兒沒說,豐收和豐美要是知道了,一定覺得楊老師偏心自己,“在公社供銷社買的?!?/br> “上初中可真好!”豐美眼睛亮晶晶的,“再過兩年我也去公社上初中了,到時候也能買糖吃!” 供銷社是有水果糖,魯盼兒跟著同學進去看過,放在透明的玻璃柜子里,五彩繽紛又亮晶晶的特別好看。不過水果糖很貴的,要九角六分一斤,家里只有過年時才會稱一兩斤,而她從來沒想過要買。 豐美信了,可豐收還有些疑惑,“姐,你哪來的錢?” “有糖吃就吃吧,不許再問了!”魯盼兒有錢,她時常替mama在供銷社給家里買東西,但她不會亂花一分,因此干脆地拿出長姐的威嚴將豐收壓住,再從衣襟里面拿出掛在脖子上的鑰匙打開門, 家里的門鑰匙除了父母以外只有自己才有,躍進太毛燥,只怕他把鑰匙弄丟了,而雙胞胎又小,不放心他們。 豐收和豐美剛剛玩興正濃不想回家,現在到了家里卻果真渴了,每人喝了一碗涼開水,放下書包就又跑出去。 魯盼兒在后面喊了一句,“晚上別忘記回來吃飯!”自己也放下書包,喝了涼開水,將一顆水果糖放在嘴里開始做家務。 農忙假才開始放,但其實紅旗九隊的春耕已經先開始了——紅旗九隊與其它八個隊只種玉米不一樣,有一片新開出來的水田,水稻插秧要更早幾天,伺弄起來也更辛苦,爸爸十多天前就回到村里抓春耕,mama是婦女隊長,也和隊里所有的壯勞力從早到晚泡在水田里。 家里的活兒只要不急的都堆著呢。 魯盼兒著含著甜絲絲的糖塊把家中從里到外收拾擦抹了一遍,一大盆臟衣服洗了晾好;喂豬喂雞;又到地里采了野菜,最后進廚房做飯,春耕時最累,要做些好吃的。 因為有了水田,紅旗九隊從過去公社里工分最低的生產隊一躍而成為最高的,社員的日子比過去都好過多了,而魯家更是排在前面,要知道當年這片水田就是爸爸當生產隊長時帶著大家修的,也是因此爸爸被提拔為公社的副書記,每個月拿三十幾塊錢工資呢。 家里的日子在紅旗九隊是最好的,魯盼兒一下子就拿出五個雞蛋。 魯滿堂和王巧針回到家,一進門就看到滿院子晾著衣服,幾只雞悠閑地踱著步,一股香氣自廚房里散了出來,夫妻倆相視一笑,“明天放農忙假,盼兒今天回家早?!?/br> 魯盼兒聽了聲音出來,“爸,媽,水打好了,你們洗洗吃飯,我去喊弟弟meimei!”才走到門口,卻又回過頭,“爸,我放學回來路上遇到楊老師了,他說晚上來找你說話?!?/br> “楊老師說什么事了嗎?” “沒有?!濒斉蝺簱u了搖頭,“楊老師只告訴我溫書準備考試。對了,他還說讓我上高中呢?!?/br> “上高中有啥用?”魯滿堂很不以為然,“初中畢業就行了,我才高小畢業,你媽只上過幾天掃盲班,不也把日子過得挺好?” 王巧針也贊同丈夫,“咱們隊里年輕姑娘中你是第一個初中畢業的了,會寫字會看工分就足夠了——再說我們家里活計太多還真忙不過來呢?!?/br> 魯盼兒就說:“我已經告訴楊老師我不上高中了?!彪m然相信楊老師,也相信大學特別美好,但那實在離魯盼兒太遙遠了,遙遠到她怎么也想不出大學到底有多好。相反,她對家里的難處一清二楚,爸爸一年到頭早出晚歸到公社上班,春種秋收時回生產隊也只有更忙的;mama差不多每天都要下田,弟弟meimei又小,自己不上學了,正能擔起家務,也能給家里多掙幾個工分。 “楊老師是大城市的人,和咱們農村人不一樣,”魯滿堂就說:“聽說他的父母都是大學的教授呢,特別有學問的人?!?/br> “也真是可憐吶!”王巧針也感嘆,“楊老師剛到我們隊里時才十幾歲,就跟盼兒現在差不多大,長相和穿著像戲臺上的才子一樣好看。不過他個子雖然高高的,卻單薄得很,從沒燒過火做過飯,更是一點農活兒也不會干,連禾苗和雜草都分不出來!” 魯盼兒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故事,她認識楊老師的時候,楊老師就已經是站在講臺上的老師了,她一直很景仰的,所以覺得十分有趣,便停住腳問:“那他學會了嗎?” “當然學會了,現在農忙時他不是一樣下田?”魯滿堂就說:“但楊老師是有學問的人——他來那年隊里剛開出水田,大家各自估算的畝數都不一樣,他量了量就算出來一共多少畝地,原本許多人還不大信,后來縣里派了測量隊,測出來的數目一點兒也不差;還有殺蟲劑,他看看說明就知道怎么配,有一次公社的技術員記錯了,幸虧有他,要不我們九隊的糧食就全完了……” “那楊老師就是讀過大學的吧?” “他才多大,哪里讀過大學?”魯滿堂說:“當年隊里辦高小選他當老師時,他告訴我他上到初三就停課了——過去初中都是三年,后來才改成兩年的?!?/br> 王巧針一面洗手一面說:“其實楊老師就比盼兒大四歲,今年虛歲才二十一,周歲二十?!?/br> 魯盼兒有些吃驚,“我一直以為楊老師是大人呢?!北茸约捍笤S多的大人。 魯滿堂就說:“一個人出門在外,不管多小也得立即變成大人,再說楊老師畢竟是北京來的人,懂得比大人們都多?!?/br> “盼兒也長大了,”王巧針的目光卻一直落在女兒身上,這個春天女兒的個子又長了不少,眼見著比自己都要高了,身段兒也變樣了,不覺就說:“你回家后掙的工分就自己留著吧?!?/br> “為什么要自己留著?”魯盼兒不解地眨了眨眼睛,“家里的錢當然要放在一起呀?!?/br> 很顯然,女兒沒明白自己的意思,王巧針就一擺手,“你不用管了,趕緊叫躍進他們回家吃飯?!?/br> 看著女兒走遠了,王巧針就笑了,“這么大了,連置辦嫁妝都不懂?!?/br> 第2章 新的機會 魯滿堂不高興了,“盼兒才多大,你怎么就說到嫁妝上去了呢!” “我們家日子不困難,盼兒參加勞動后的工分都留給她辦嫁妝有什么不對的?將來再加上彩禮錢,都給她帶著?!蓖ǔH思也粫岬媒o女兒這么多,可王巧針不想虧待盼兒。 “我不是說你要給盼辦嫁妝不對,我是說她還小,離嫁人還早呢!” “不小了,虛歲十七,盼兒生日又大,十六周歲都過了?!蓖跚舍樉驼f:“要不是盼兒一直上學,早就定親了?!?/br> 十六七歲是到了定親的時候,而且還有一些已經結婚了。雖然《婚姻法》規定女方要滿十八周歲結婚,但先辦了酒席,到了年紀再領證的還挺多??墒囚敐M堂不知怎么,就是不高興,“你這是急著要把盼兒嫁出去?我一直覺得盼兒還是孩子呢?!?/br> “舍不得嫁人難道留在家里?”王巧針噗地笑了,“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 魯滿堂第一次意識到盼兒長大了,就要嫁人了,竟嘆了一聲氣,“生下來才那么一點點兒,一轉眼就十六七了?!?/br> 王巧針這時已經將鍋里的蒸餃端了上來,看丈夫的神色就笑了,用手肘推了推他,“今天陳隊長媳婦又跟我提起她家的大兒子,我覺得還不差?!?/br> 陳隊長名叫陳福,原來是紅旗九隊的副隊長,自己的副手,后來魯滿堂調到公社任副書記后他就是隊長了——這個人魯滿堂還是認可的,在紅旗九隊也算是拔尖的了,脾氣差了些,可特別肯干,在生產隊里威信也特別高,而且他的大兒子建軍的確是不錯的小伙子,相貌堂堂,懂事能干,參軍兩年就在部隊里入了黨,著實挑不出什么毛病,也正能配得上盼兒,當爹的只得說:“無怪你今天突然就想到了嫁妝?!?/br> 王巧針就笑了,“我心里其實愿意,可也沒立即答應,俗話說得好,低頭娶媳婦,抬頭嫁閨女,陳建軍是好小伙兒,我們盼兒更是好姑娘呢?!?/br> 魯滿堂心里的別扭此時消散了許多,明白媳婦兒說得不錯,便點了點頭。 王巧針重新接回了剛剛的思路,“我要給盼兒辦一份厚厚的嫁妝,將來過日子有什么難處,能救急呢。就比如我們,要是沒有我的嫁妝,那時候怎么能熬過來……”忽見盼兒帶著弟弟meimei們回來了,就轉向孩子們說:“趕緊吃飯吧,你姐做的薺菜雞蛋蒸餃好吃著呢!” 雖然家里的日子在九隊要算是撥尖的,但是雞蛋依舊是難得的好東西,而春天才生發出來的薺菜正鮮,玉米面皮里又加了些很貴的白面,幾個孩子歡呼一聲趕緊洗手上炕吃飯。 魯盼兒又給每人盛了一碗大米粥,自從九隊有了水田,每年家里都能分到些大米,今天熬了粥,配著蒸餃,一家人都吃得香噴噴。 這時楊瑾走了進來,笑著打招呼,“正吃飯呢?!彼烙嬛敿乙呀洺赃^了飯才過來的,不想還是早了。 “插完秧又去看了看水渠,回來就晚了點兒,”魯滿堂說著便熱情地招手,“楊老師,一起吃點兒!盼兒包的薺菜餡蒸餃味兒還不錯!” “我在知青點兒吃過晚飯了?!睏铊獢[擺手,“你們先吃,我等一會兒?!?/br> 王巧針和盼兒娘倆兒才不聽他的反對,早起身拿碗筷,裝了一碗餃子和一碗稻米粥放在桌上,“楊老師也一起吃點兒吧?!?/br> 農家日子都不富裕,但是來了客人卻都特別熱情,趕上了飯時一定要讓飯的,楊瑾本不想吃,可那薺菜雞蛋餡蒸餃的香氣一直往他的鼻子里鉆,且他亦知道魯家不比別人家,糧食充足,便笑著接過筷子吃了兩個薺菜餡餃子,“味道可真好,我們知青點也包過幾次,就是差多了?!?/br> “你們能包出餃子就已經不易了,哪像我們家盼兒四五歲上就會做飯了呢,”王巧針就笑,“楊老師再吃幾個!” 楊瑾說什么也不肯再吃了,堅決地搖著頭,“我已經吃撐了?!濒敿胰兆与m然比別人家好,但也不過好上一點點兒而已,這薺菜雞蛋餡的餃子總歸是少見的東西,未必能包太多,自己不好多吃的。 一時魯家吃好了飯,盼兒端了碗去廚房洗,王巧針抹了桌子,沏了茶送來,“這是老魯前些天去縣里開會帶回來的茶,楊老師嘗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