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書迷正在閱讀:學霸和花瓶女星互穿后、穿越后我高考還是落榜了、萬人迷學渣努力考清華、今天也沒變成玩偶呢、溺愛予你、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寶、強寵霸愛,冷少求放過、穿越之表姑娘難為宜家、霸總的小可愛、沙雕渣攻今天又渣了我
韓承業提高了一點兒聲音:“皇上!經過了諸王之亂的血腥戰事,好不容易才有今日之局面,皇上,香國求和,情勢轉好,正是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恢復民生之時,皇上!” 皇帝的聲音也高了起來:“你們也知道這是恢復民生之時?那吏治不清明,權貴特權不制約,任他們挖墻腳,搜刮民脂民膏,無論如何朕努力,即便天下大治,還不是民生凋敝,肥了蠹蟲?” 眾人都大吃一驚?;实鄣腔詠?,一直忙于外戰,在朝政上插手不多,基本都交給了他們臣下處理。誰知道皇上心中竟藏著這樣的志向。歷代革新之主,常秉承著極好的想法,卻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朝臣們甚至不怕皇帝平庸,就怕皇帝主意多。 陳賢照心中沉甸甸的,皇上見識如此明白,他身為老師,既喜又憂。他此時若再不直言,更待何時。陳賢照抬頭道:“皇上,大熙皇朝享國已久,各種勢力犬牙交錯,若想推行皇上之策,不動刀兵,絕無可能!” 皇帝略微驚訝地看著陳賢照,他雖是文人,可語意鏗鏘,話語中藏著銳利殺伐。韓承業皺著眉頭看著陳賢照,他沉著嗓子道:“皇上,丞相所言甚是,臣非畏戰,只是諸王之亂,死傷慘重。大熙又與香國鏖戰多年,臣真不想看朝中再起內爭,血流成河了?!?/br> 時楚茗本來看他們都反對他,心情極差??墒强此麄兌宋某继釕?,武將言和,他那冷峻的氣息卻稍緩了?!爸T位都是老成謀國之士,心系百姓,我大熙有諸位,才能挽救先帝之時的糜爛局面,有今日之景?!?/br> 眾人沒料到一貫不茍言笑的冷面皇帝,在這激烈爭執之時,忽然溫言體恤。眾臣心中都一陣熱流涌動,俯身道:“臣等不敢居功自傲,大熙安定,皆仰賴皇上英明?!?/br> 時楚茗輕聲一笑道:“怪不得我父皇說坐上那個位子,就別想再對別人說真心話,也別想著聽到真心話了?!?/br> 眾人皆十分吃驚,他們的皇帝日漸深沉,眾人皆不敢以昔日少年待之?;噬线@是覺得不滿意他們的恭敬疏離么?可是君臣有別的規矩,傳承至今,自有其道理。 時楚茗沉沉道:“愛卿們,一邊贊朕英明,一邊又竭力反對朕的舉措。這是何故?朕到底是英明還是昏聵,朕自己也糊涂了?!?/br> 眾人皆垂首,伴君如伴虎,皇帝現在越來越難討好了。 卻聽皇帝道:“看看蘭慈古寺的遭遇!看看朕十日之間,遭受了多少次刺殺!若愛卿們想換一位皇帝,你們就繼續想著如何能繼續修修補補吧!若病入四肢,不壯士斷腕,等到病入膏肓,那就大家一起死了!眾愛卿,當務之急,是先馳援蘭慈!” 莫雷和韓承業大驚,他們見皇帝來此,還以為皇帝打算跟著大家要撤出蘭慈了。沒想到他居然打著回援的主意。 “皇上,此事我們早已經議定,只管交給赤龍衛?;噬先缃裰貍谏?,不可再冒險了!”韓承業和莫雷齊聲道。寧三等也在雨中跪倒:“末將愿往,特此請命!” 皇帝看了一眼洞口,眼中現出一絲柔情眷戀。他來此一是為了確定通路是否可行,二是要親自安頓水梅疏。他來的很對,若來晚了,水梅疏定然受了委屈。如今該交待的都交待了,他再無牽掛。 皇帝一揮手道:“寧三,來此地的赤龍衛有多少人?” 寧三看了一眼莫雷,不知道皇上為何越過首領問他,但是他不得不答:“共百人。蘭慈寺中還有五百人,皆是精銳?!?/br> 皇帝點頭道:“好,我們走!” 莫雷韓承業陳賢照皆大驚,一起跪在了皇帝面前,濺起一片水花:“皇上三思!”陳賢照更是急切道:“皇上,萬民需要皇帝,水姑娘更需要皇上!皇上莫要沖動!” 皇帝面上和緩了些,他道:“你們起來吧。朕從前比這傷重多了,還不是包扎一下就繼續上陣?如今乃是關鍵時刻,豈能就此退縮?!?/br> 陳賢照等到此真的后悔了,若不是他們要跟破天教議和,找蘭慈寺存真大師做中人,也不會讓破天教瞅準了機會,假意投誠,卻圍攻蘭慈,造成此時的危局。 陳賢照眸中戾氣一閃道:“皇上,您要改革,您可知革新一事,牽一發而動全身,若無得力人手,善政就要變成惡政!皇上既然有此雄心,更要保重自己才對!” 韓承業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陰沉,陳賢照這是何意,他難道要改主意?這個叛徒!文臣真是不可信! 皇帝也聽出了老師在轉變立場,他不由心中快意,輕笑著大聲道:“多謝老師良言!此行并無兇險,必勝!” “楚茗,你要回蘭慈救人?”此時,卻聽身后的山洞傳出一聲驚呼。時楚茗沒想到水梅疏會出來,也沒想到她會聽到自己這句話。跟著她的遙香苦著臉,少夫人身上有傷,她們不敢強拉硬拽。遙香舉著傘,趕忙輕聲勸慰道:“少夫人,爺們兒的事兒,我們就不必管了?!?/br> 水梅疏卻透過瓢潑大雨凝望著他。她眼神不佳,又兼雨霧彌漫,她看不清他的神情??蛇@些天來,他在百花村養傷,懶散之間一直透著一股郁氣,而此時的楚茗卻微微抬著頭,身姿挺拔意氣風發。原來這才是他。如此光彩奪目令人心折。 卻見時楚茗朝她走了過來,他從遙香手中取過傘,舉得高一些,將兩人都遮在傘下,又冷冷一掃眾人。眾人立刻明白,皆向后退去,留兩人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