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臺伯爵閣下_分節閱讀_55
其實,倫敦才是夏爾這趟旅行預先設定的地點。因為維克托的關系,還有他之前和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打交道的基礎,他很榮幸地獲得了參觀皇家學會的資格。 如果說利物浦和曼徹斯特是開胃小菜,倫敦皇家學會才是大餐—— 一個科學家和一個熟練工,帶來的效益能是一個數量級的嗎? 但當然,前者比后者更不容易打動,夏爾也明白。所以他也沒想太多,只求給對方先留下一個好印象。 維克托推薦給夏爾認識的人,正是會長約瑟夫·班克斯爵士。 班克斯是個自然科學家,年輕時曾經環游世界。雖然他現在已經七八十歲,但精神依舊不錯。對怎么和夏爾這樣的外國年輕人打交道,也沒什么國籍方面的偏見。在他看來,年輕人對科學有熱情是好事,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科學的未來發展。 夏爾禮貌謙遜,本來就很招老人喜歡。班克斯又容易打交道,兩人很快就熟悉起來。這一來二去,夏爾很快就成為了皇家學會的???,參觀的范圍已經從植物園擴大到了化學館之類。雖然暫時看不到利益,但某種意義上,絕對受益匪淺。但阿爾豐斯對這種提不起興趣,夏爾只能打發他繼續去工廠參觀。 這一天,班克斯爵士給夏爾介紹了一位新的紳士,漢弗里·戴維。他是一位無機化學家,發現了許多種化學元素。 夏爾不認識戴維,但他至少聽說過那些化學元素。所以這次見面還算賓主盡歡,戴維不必花太多時間解釋他的實驗內容,而且他強烈希望夏爾以后常來他的實驗室—— 理由很簡單。在化學元素周期表還沒弄出來的現在,夏爾非常能理解戴維的工作!畢竟未來的常識在這時是分分鐘得諾貝爾獎的節奏??!不過這只有他自己能理解,因為諾貝爾獎現在還沒設立。 戴維身體不特別好,夏爾并沒有逗留很久。從實驗室出來以后,班克斯爵士繼續告訴他:“前些年,戴維的實驗出了事故,濺到了眼睛。在那之后,他就雇了一個年輕人來當他的實驗助手?!?/br> 夏爾點頭?;瘜W實驗什么的,很多時候都很危險,實在不容易。 這時候,前頭走廊轉出來一個年輕人。從他們身邊經過時,那人主動向班克斯鞠躬,才走過去。 “這就是戴維的助手,”班克斯見夏爾多看了一眼,就介紹了一句,“他叫法拉第?!?/br> 夏爾原先只是被對方身上白大褂的諸多污跡吸引住了(根本不可能洗掉的那種),聞言,抬起的腿定在半空?!暗鹊?,”他回過頭,直盯著很快消失在走廊那頭的背影看,“你說他叫什么?” “邁克爾,邁克爾·法拉第?!卑嗫怂咕羰坑行├Щ?。這個化學助手有什么問題嗎? 第43章 把名字和人對上號的夏爾過于激動,差點就直接尾隨法拉第回實驗室去了。不過他好歹管住了自己的腳,裝作鎮定地繼續問:“我瞧他的打扮,工作似乎很辛苦?” 換做是別人,班克斯爵士還真不一定能注意到。但法拉第已經在戴維手下工作了六年,從一個沒受什么教育的鐵匠之子到做出能發表論文的研究成果,不可謂不勵志。而且,班克斯年事已高,在皇家學會會長這一職上也干不長了;下一任會長,呼聲最高的就是戴維,他當然熟悉。 所以班克斯對此很有話說。在兩個人走出穹頂建筑的過程里,他竹筒倒豆子般地把他知道的都告訴給了夏爾:從法拉第的窮苦出身,到法拉第的宗教信仰,再到法拉第在實驗上的完美表現。 夏爾一邊聽一邊點頭,但內心已經要興奮地吶喊了—— 教科書上的法拉第!年輕的,活生生的! 這時候,我們就不得不解釋一下,夏爾的反應為什么這么大——原因別無其他,就是因為他本科念的是機械。畢業以后,他進了一家國際重工企業做技術員,一路從車間主任做到了亞洲區的CEO,期間進修了個EMBA學位。因為他工作能力強,升遷很快,以至于這時候也就三十來歲。 這陣勢,成為霸道總裁指日可待…… 等等,畫風不對呀!應該這么說:事業如此得意,妥妥兒一個人生贏家有木有! 好吧,重點歪了,掰回來。作為一個機械專業的畢業生,法拉第的大名簡直如雷貫耳——只要學過電磁學必修課,不認識法拉第才有鬼好嗎?電磁現象,磁光效應,電荷守恒定律,麥克斯韋方程組…… 好吧又扯遠了。這事其實就一個重點,就是—— 大名鼎鼎的法拉第,現在居然還在做化學實驗助理!求趕緊研究電磁學,求趕緊發明發電機??!沒電的生活,簡、直、令、人、崩、潰! 說實話,讓夏爾說出發電機的原理就是分分鐘的事情。如果有必要,他還能畫出各種發動機圖紙,從雙缸的到四缸的,帶活塞的或者用杠桿的,都沒問題。 只不過,知道原理和能做出來是兩碼事,試驗成功和工業化又是兩碼事了。夏爾覺得,如果他潛心研究,大概也能做出個什么來;但他最擅長的并不是這個,投入產出比實在不合適——如果他一開始就獻身于科學事業,沒做好自家的葡萄酒生意也沒弄掉洛甘和蘇歇,現在葛朗臺家就瀕臨破產了吧?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夏爾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他本來就不是科研方向的,當然不會考慮自己上,而是考慮其他誰能上。 然后現在,一個最合適的人選蹦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