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臺伯爵閣下_分節閱讀_32
葛朗臺負責坑隊友,他負責撿漏就好! 有比這更容易、更劃算的事情嗎?保守估計,除去他伯父,索繆今年應該有差不多三千桶酒的收成。一桶便宜五十法郎,三千桶就是十五萬法郎!扣除他送出去的、滿打滿算不超過一萬法郎的禮物,就是天上白白掉下來十四萬法郎! 花不了錢就掙不了錢,夏爾一直堅信這點。在六個城市里,有葛朗臺在的索繆,他居然是最放心的。至于其他城市嘛…… 夏爾吹干紙上的墨水,仔細地裝好,再在信封上蓋一個火漆印。這一串動作不慌不忙,賞心悅目。 買家想低價收,賣家想高價出,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等到十月,他再送一份大禮,不是更好更合適嗎? 在等火漆徹底凝固的時間里,夏爾在心里把事情從頭到尾過了一遍,最后微微一笑。他慣常笑容可掬,但這個笑卻更接近維克托對他的印象—— 想以貌取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而在忙過半個月之后,維克托把他能為他的委托人所做的一切都做完了,準備啟程回巴黎。塞繆爾還有些事情要做,又必須掩飾他的代理人身份,只說自己還有點時間,可以繼續度假。 照理來說,以維克托這樣的身份,勒梅爾夫人合該為他舉辦一次聚會——類似巴黎的社交晚會,目的在于把維克托介紹給自己的本地親友認識,擴大社交圈子。但一來維克托不喜歡這樣,二來勒梅爾夫人也是初來乍到,所以這件事就沒人提起。 但維克托現在要離開了,作為主人,勒梅爾夫人必須表示熱情的挽留??紤]到維克托的脾氣,她聰明地只請了當地幾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高端又私密,還顯得更有檔次。 作為一個合格的陪客,夏爾也在應邀之列。他有意在波爾多長期發展,理論上該注重打點和這些人的關系;但現在時機不對,所以他應酬時表現正常,看不出有任何值得特別注意的地方。 宴席就設在古堡前脊背般起伏的草地上,一邊還有個波光粼粼的小湖。接近傍晚時分,夕陽斜照,景色別提有多美;微風輕撫,帶來一股成熟的卡本妮蘇維翁和梅洛混雜的醉人甜香。幾位客人很快就被勾走了心神,然后就發現,這是因為勒梅爾夫人特意準備了今年的新酒。 “她可真體貼,是不是?”夏爾隔著十幾步的距離看著桌邊圍著的人,并不著急上前。 他聲音刻意壓低,包括塞繆爾在內的其他人注意力又都在酒上,所以只有幾步之外的維克托聽到了這句話。 但老實說,這話也就維克托能聽出里頭的雙關義,因為他們倆已經對勒梅爾夫人之前扮演了一個牽紅線的角色心照不宣。 鑒于勒梅爾夫人在這件事里傾向于他,維克托不認為夏爾欣賞這種行為。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夏爾會輕易討厭勒梅爾夫人——要知道,對于巴黎城里更麻煩的那位太太,夏爾都還沒拿出確實的處理手段呢! 所以維克托只不以為意地回答:“她的體貼,正如你的絕情?!毕肱浪驳哪心信畯膩頉]少過,像夏爾一樣真·不屑一顧的,簡直見所未見!不過,也正因為挑戰性,他才對戳穿夏爾的計劃樂此不疲。 夏爾簡直要給維克托那張嘴跪了。明明他才是被煩的那個,怎么從這人嘴里說出來,他就一秒變負心漢了呢?在這種事上爭執只會越描越黑,他果斷轉移了話題:“與其考慮這個,還不如想想你在巴黎的事務?!毖酝庵?,事情肯定堆成山了。 “你的語氣聽起來可不太對?!本S克托馬上指出這點——這就是幸災樂禍嘛!敢這么對他說話的也就只有夏爾了吧,國王陛下都不會這么直白呢!“不管怎么說,我會期待圣誕節之前見到你。但在那之前,我一定會先聽到些別的消息,對不對?” 依舊沒人注意他們這頭,所以夏爾沒忍住惡狠狠地白了他一眼?!澳阌种?!”不得瑟智商會死? 沒料到慣常有禮貌的夏爾會這么做,維克托還愣了一下。等反應過來,他嘴角也跟著翹了起來—— 第一步攻略計劃成功! 第29章 維克托一走,夏爾的波爾多日常生活又恢復成和之前一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還不用擔心有個人在你苦心積慮地埋下、或者準備一個伏筆后就立刻挑明。 維克托的存在,簡直就是為了謀殺他低調賺錢的快感,有木有? 夏爾吐槽了幾句,就把這件事放到一邊,繼續他的悠閑日子。在旁人看來,這位巴黎來的小少爺喜歡喝喝酒騎騎馬打打獵,雖然游手好閑,但考慮到他是在巴黎這樣的浮華水晶房里長大的花骨朵兒,沒沾染上多少唯利是圖、捧高踩低的習氣已經很好了。瞧瞧,驛站隔三差五就有給這位少爺送信的,他爹都不放心他呢! 我們得說,紀堯姆在這件事里完全躺槍,膝蓋都碎了。雖然他是很關心自家兒子沒錯,但真的還不至于每天寄一封信來關心。那些寄給夏爾的信件其實大都是葛朗臺家的手下,定時匯報各地葡萄酒浮動的市場價以及收購進度,以便隨時做出符合市場的新決定。 一開始,買賣雙方都很有耐心。買東西的要貨比三家,賣東西的也想找個金主。按往年的情況估計,九月份上市的新酒約莫只占全年產量的五分之一,離慣常的收購季節結束還有接近兩個月,大家當然都不急。 夏爾也按兵不動。他只讓南特和昂熱的人多接觸幾個葡萄園主,摸摸他們的態度,再旁敲側擊地打聽一下產量和質量,但絕不松口。至于其他四個城市,他早就不動聲色地獲取了足夠多的消息。 等到十月中旬,正常成熟的葡萄也釀成酒,可以出窖了。理論上來說,這正是交易的高峰期,因為理論上,買賣雙方都已經摸清了大致形勢。雙方各自出個價,然后再互相討價還價;集市上、碼頭邊,一群大老爺們和斗雞似的爭得臉紅脖子粗,簡直再稀松平常不過。 只是今年情況比較特殊。討價還價自然是必備曲目,但許多葡萄園主心里都多打了一個小算盤。 葡萄酒批發商有很多種——為了省點中介費用的內地小零售商,乘船從歐洲其他地方來的外國商人,以及本國的大批發商等。在這些人里,收的量最大、最好抬價的無疑是本國的軍隊特供商:因為不愁銷路也不愁出價,運輸時所要冒的風險也比外國商人小得多。 在夏爾之前、為奧爾良公爵的軍隊提供給葡萄酒的那位,也從盧瓦爾河谷地區地區進酒。因為放眼全法國,盧瓦爾河谷地區具有明顯的地理優勢——那里是離巴黎最近的葡萄酒產區,運費最省。有不少葡萄園主都在前任手里嘗過好處,覺得這成功可以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