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論女主的戰逗力_分節閱讀_232
書迷正在閱讀:他超兇的!、既然如此喜歡我、[綜]奇妙都市日常、我送外賣竟也能紅[娛樂圈] 完結+番外、一起投胎我卻成了豬 完結+番外、我帶過的宿主都退役了[快穿]、葛朗臺伯爵閣下、渣渣們跪求我原諒[快穿]、若生、就是喜歡你
【哪里哪里?不過我們舉手之勞而已,而且那和尚也是我們的第一代主人教出來的,我們兄弟給她點提點,也在情理之中啊,兄弟?!?/br> 【說的不錯,兄弟?!?/br> 剎那間,她仿佛被拖入了另一個空間。 寶華遍地,香風陣陣,是福壽近乎永無止境的欲界天! 當中,有一僧獨坐,口中梵音頌唱。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 夏元熙聽得他祝禱的經文,只覺得一陣恍惚,體內有一個意識超脫了她,仿佛站在三十三天的最高處向下俯視,無悲無喜看下面的本我嬉笑怒罵一樣。 “是身如浮云,須夷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 這就是無名僧另一部秘錄嗎? 原來是口耳相授,所以才會沒有經卷流傳。 “此經何名?”她聽見自己問道。 “滅十方冥經。滅為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之義也,習此經者,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極之果德?!崩仙従忛_口道,他每說一句話,周圍的天花寶樹花開花落,一枯一榮,似乎在昭示著宇宙亙古不變的真理。 “貧僧當年還是一介魔頭時,曾偶遇龍象尊者,屢戰屢敗于尊者手下。最后一次時,他提出賭約,要貧僧輸了就做他仆人,為尊者提勞役三百年?!?/br> “那時貧僧一腔血氣,只覺得被凡人侮辱,五內俱焚,勢要將尊者挫骨揚灰才能消心頭之恨,于是應承下來?!?/br> “結果貧僧果然再度慘敗于尊者之手,原以為這三百年定然渡過得無比艱難,沒想到尊者卻并未折辱貧僧,只是將貧僧囚禁于洗心潭下,讓貧僧參悟此經?!?/br> “第一日,貧僧就將此經翻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只覺得意義也尋常,料想并不如何困難?!?/br> “前十日,貧僧精讀之下,竟然一無所獲,于是愈加專心參悟?!?/br> “三月后,貧僧越看越是不得其解?!?/br> “十年過去,依舊沒有頭緒,貧僧心中怨憤惱怒如蛇噬骨,不僅懷疑是否尊涉故意設計,誘貧僧修行出岔子。?!?/br> “一甲子后,貧僧焚毀經文,立志再不去想它,只等刑滿釋放那天?!?/br> “于是貧僧就在潭底閑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當最后一年秋至之時,貧僧見岸邊一株海棠落紅輕撫水面,突然有所明悟,于是不顧期滿可恢復自由身,卻是一門心思在潭底參悟打坐,最終悟得其中真意?!?/br> “只是原書已毀,故而貧僧在夢幻泡影中留下一絲神念,以待來人?!?/br> 聽了他的話,夏元熙奇怪道:“為什么這么多年過去了,偏偏選中我?” “貧僧本欲將經卷傳授給夢幻泡影參悟精熟之人,施主固然成就頗深,但在歷代研習者中也不算是翹楚?!?/br> “所以為什么是我?” “飛劍,施主的兩口飛劍與我有緣?!?/br> ☆、288|鏡城幻三昧(二十一) 【施主,此寶與我教有緣?!窟@句話可是和申公豹的【道友請留步】,以及陸壓的【寶貝請轉身】同列洪荒三大殺氣,一本中此咒者,輕的破財遭災,重者身死道消,端的是毒辣無比。 夏元熙聽得如此毒咒,不由得心中一驚,把太華雷音劍遮掩的嚴嚴實實:“并不,我覺得它和大師緣分相當淺薄……” 那老和尚只是笑笑:“象牙聞雷生花。想不到龍象尊者成就佛體之時,脫落的一對長牙,竟然會選擇了施主?!?/br> “龍象尊者?”夏元熙小聲驚呼。 龍象尊者乃是三萬年前異類出身,最終成就佛果的一位釋教高僧,說來與夏元熙也有些淵源。當年怖畏明王自戕而死的戮魔匕,就是龍象尊者早年隨身之法器,不過龍象尊者后來領悟到以殺度人之法如抽刀斷水,最終斷盡除魔之我執,滅絕三界諸煩惱,出離生死流轉,及身成佛,成就了菩提金身。 但龍象尊者當年以大威德金剛怒目之相,護衛正法所用的法器至寶也就留在了這個世界,戮魔匕就是其中之一,想不到后來他的龍象神獸之軀,竟然能以這種方式化為夏元熙的助力,一飲一啄,莫非天命? “尊者當年言道,他雖然超脫此界,但仍有一絲因果未了解,想來應是著落在施主身上了?!?/br> 原來如此,看樣子是龍象尊者于無名僧有恩,現在這老和尚就要代尊者了結因果,所以會把滅十方冥經傳授與她。 “這書多久才能學會?我現在比較趕時間……” “因人而異?!?/br> “也就是說我這樣機智的可造之材,一定會很快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嗎?”夏元熙歪頭問道。 “呵呵?!睙o名僧笑得慈眉善目。 “呵呵什么意思?” “三界之內,無論凈土還是地獄,皆唯心所化,因念而生,貧僧所做的,只是在渡船快啟程之時,站在岸邊喚一聲,施主究竟愿不愿意上船,關鍵還在施主自己身上?!?/br> 看來還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啊……夏元熙于是收斂心神,專心致志聽無名僧講經。 不得不說,無名僧完全是個差勁之極的老師,講的都是他當年如何如何領悟此經……然而問題在于,他當時被關在一處潭底的囚牢中,只能抬頭通過透明的水晶天花板,看一看穿透潭水照射進來的淡淡天光,數一下今天落了多少枯葉和花瓣,游過多少條鯉魚,真的是無聊到蛋疼。 他講述的內容也真實再現了期間的無趣,夏元熙上輩子聽高數課都沒這么困倦過,但她仍然強打精神努力弄明白他說的每一個字。 可是沒聽多久,無名僧手里的木魚錘突然不輕不重敲了她一下。 “萬事皆幻,萬物皆空,何必拘泥于相?當在似聽非聽之間,取似懂非懂之意,以半夢半醒之心,方能悟得其中真意?!?/br> 切……還有老師主動要求學生走神的…… 夏元熙摸摸頭,于是如蒙大赦,迅速開始走神。 佛門與道門的區別在哪里? 夏元熙師承昆侖,自然對道門的中心主旨并不陌生,而她所習的其他功法卻有好幾部出自佛門,算的上魔道佛三修。如果用這問題問她,她可能會提出千千萬萬條差異,這些差異也正是她需要領悟的東西,事實上大道殊途同歸,最終無論佛道,修到最深處,必然是兼容并蓄,渾然一體了。 但如果用這個問題考驗任何一個剛入門的修士,只要勤勉好學之人,大約都能答得上來,而且百分之八十是這么說的。 “天道無常,道門弟子便將不道之心損去,使自己日趨于天道,掌握一切萬物存在的規則奧秘,與永恒的天道同在,以得長生久視;佛門弟子知其無常,故而一切萬物生死流轉,如空華虛幻,最終歸于塵土,所以萬物為空,最終回歸真如本性,得證菩提?!?/br> 確實,在大多數人看來,道門總是積極去抓住天地間那一絲規律,認為世間有??裳?;而佛門卻覺得無常無我,萬物無時無刻不在經歷成住壞空的生死輪回,所以追求眼前的事物并無意義。 以前她從未思考,但現在,這兩條路的分歧點擺在了她面前。 究竟她究竟要走哪條道路? 此時,她進入一種玄之又玄的境界。 殿堂、丹爐、尸體、蘆葦、雹子、傷痕、懸崖、波浪、電鈕、騎兵…… 一系列雜亂無章的詞組像是亂碼一般在她腦海中爆炸,這都是深藏在她靈魂、幾世積攢下來的信息量,瞬間就將她的意識沖刷成一片白板。 無常?還是有常? 世間無一片樹葉相同,正如昆侖之瓊花,每一百年景色雖然驚人地相似,但再無一年能百分百重現昔日之景。 就連現在的她,真的是一開始那個她嗎? 人由生到死,體內的細胞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出生于死亡的輪回,現在的她和一年前的她,大概全身上下再無一處相同。 然而,這只是茫茫宇宙間的滄海一粟。 第一次的,她因為這個世界的廣大與未知感覺到顫栗。仿佛有一雙沒有感情的眼睛在看著她,由生到死,永不間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