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售貨員大姐利落地把票開好,夾在頭頂的繩子上,連夾子帶票滑行過去。 沒多大會兒,溫梨就買好了。她也沒有收起來,而是直接就戴在了手腕上。 一連串的動作看得售貨員大姐羨慕不已,誰家買了新東西不是先寶貝似的放起來一段時間再用啊,要不就回去再戴,可溫梨直接戴在手腕上了,這一定是個不差錢的。 把買的東西收拾好,站在供銷社門口,等了一會還是沒見何曉文過來,著急之時,一個同村的大嬸看到溫梨,大老遠的就喊了一聲,走到溫梨旁邊,告訴她何曉文碰到同學了,跟同學去玩了,讓溫梨不要等她了。 溫梨道過謝,拒絕了對方一起逛的邀請,表示自己要一個人逛逛。 大嬸囑咐她別忘了回去的時間,就離開了。 溫梨走到一個小胡同,查看了下附近沒有人,把東西放進空間,自己背著空的斜挎包,提著蓋著塊布的編織籃子往廢品收購廠去。 來到七零年代,怎么能不去逛逛廢品收購站呢。到了地方,溫梨跟看門的大爺說自己要找一些廢紙糊窗戶,燒鍋引火,也沒引起看門大爺的注意。 看到溫梨穿的衣服和說話的樣子,就能知道是下鄉的知青,也就只有這些知青才會買紙燒火,一般鄉下人摟些樹葉子就夠用了。 收購站房間里的物品擺放的亂七八糟的,大概是還沒有進行分類,這個年代的人都節儉,能再利用的都回收了,連缺胳膊少腿的桌椅都沒放過,也就廢舊書籍比較多,這個時代的書有很多都不允許看,學校里的書有的被鎖起來了,亂七八糟的堆在一個破倉房里,有的直接被那些激進的孩子拿出去燒了。 溫梨找了半天,只找到一些外國文學小說的翻譯版,翻開看了看,是經典版本,就是封皮被破壞了,內容沒什么損壞,勉強可以看。除此之外,還找到兩幅畫,即使溫梨不懂畫,也能看到這幅畫很好,很喜歡。 溫梨不敢直接拿出去,就翻手把它藏進了空間。 四處望了望,有些心虛,畢竟從來沒做過這種事情。 哪怕剛開始得到空間,溫梨也沒有想過去利用空間的隱秘性去偷拿別人的東西,只是把它當成一個存儲倉庫用,像只倉鼠一樣,一點一點的往里面存東西。她也不敢天南海北的跑去原產地收購,怕被盯上,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聰明人,更何況在那個空間小說盛行的時代。 翻翻找找了好大會兒,溫梨才找到一些相對比較完整的字畫。誰說廢品收購站里堆著好多古董寶貝的,哪個時代都不缺聰明人,也不缺愿意冒險的人,珍貴的東西早就在抄出來之際被人偷偷運出去了,哪能輪得到現在。 挑挑揀揀,找了半天才找出來一些初中課本,一些廢舊報紙,還有一個木制的盒子,盒子上的鐵皮被拆掉了,只留下幾個釘子孔,表面上也被沾了不少的污跡。 溫梨一開始是沒打算要這個盒子的,但是想到自己的空間里存的都是以前順手買的帶有雕花復古紋的精致的箱子,竹編花紋的小籃子,硬紙板的卡通化妝箱,這些都不能拿出來,唯一能拿出來的,就是買的紀念版杯子了。 其實那根本不算買的杯子,充其量算是酒瓶。 有些商家為了噱頭把七零年代的陶瓷杯子做成酒瓶,在里面裝上酒水,打著懷舊的名頭在賣酒。 不止東西不能用,就算用,溫梨也沒有足夠的名頭拿出來。怎么說都是住宿舍的,四個人一個房間,有點風吹草動的根本瞞不過去。 有些東西要使用是需要過一下明路,有些即使過了明路也不能用。 溫梨跟看門大爺道過謝,拎著一摞紙離開了。 嗚嗚,太嚇人了,幸好沒看出來。長這么大都沒偷拿過東西。 還好自己多給了點東西,既是補償又是封口費。 等溫梨走后,看門大爺把溫梨偷塞給他的東西打開,摸出來一張糧票。當即把票又塞了進去,四處看了看,發現沒人注意,就再次拿出來仔細檢查。 娘哎,真是糧票! 跟同事說了一聲,讓幫忙代會兒班,就急匆匆的回了家。 溫梨把一些小的不易被察覺的物品放進空間,把大的比較顯眼的物品拎在手上去集合地點等車。 走到一個小巷子,眼睛的余光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咦?她在這干嘛呢? 溫梨想了想,還是決定去看看。 劉玉梅身上的違和感太重了,別人沒察覺,不代表溫梨沒感覺,畢竟她是個被各種腦洞熏陶過的小說迷呢。 隨手把編織籃子扔進空間,躡手躡腳的跟了上去,七拐八拐,成功地把自己拐暈了,不過幸好沒跟丟。 拐過一條街,溫梨看著前邊的一個個簡陋的小攤子和四處走動的人,大概明白了,原來機緣巧合之下來到黑市了。 因為國家實行計劃經濟,不允許私營經濟的存在,全部由國家制定標準,這也導致了東西不夠用,但是物價不算高的局面。有些家里有剩余的,就偷偷拿到黑市來交易。 看著劉玉梅走進一個小胡同,溫梨沒再跟,轉身找了個角落。 溫梨摸出來自己很久沒用過的化妝品,把五官的形貌改了改,不一會兒,一個滿臉皺紋的瘦小女人就從旁邊的巷子走出來了。 頭上包著一塊大大的灰布,只漏出來一雙眼睛,眼尾有些淺淺的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