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皇后禁足
太后厲聲道:“上官氏,你大膽!哀家因為你是皇后,是兒媳,多年來對你和上官家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你信不信,哀家隨時能公布你家犯下的那些罪孽,滅你滿門!” 皇后反擊道:“我上官家做事問心無愧,不懼他人誣陷栽贓,上官家一旦有事,必然會把其他豪門大族的那些丑事公之于眾,且看誰先身敗名裂!” 太后氣得渾身發抖,卻無可奈何。說起來,上官家族的確有這個本事,不但瑯玡王氏不敢與上官家翻臉,只怕皇族也未必能將上官家這個百年豪門連根拔起。 二人爭執的聲音,尖銳無比,甚至連正殿之外的人也都聽見了。人人膽戰心驚,甚至都不敢咳嗽,唯恐太極城里三個主子的爭執,會殃及自身。 皇上原本靜靜聽著太后的推測,一言不發,可是,聽到二人的爭執從后宮嬪妃中毒,竟然延伸到了兩大豪族之爭,他不能再保持沉默了。 “宣家遭到縱火,以及宣倫遇刺之事,朕查過,兇手是朕的松鶴衛一員,而兇器來自于上官府,這如何解釋?” 皇上這話,既是在問太后,也是在問皇后。 皇后道:“自然是宣綠華發現了某些人的秘密,那人就先是陷害她,把陳貴人中毒之事栽到了她的頭上,妄圖置她于死地,所以,靜安宮里先帝的玉貴嬪中毒而死??墒切G華逃過一劫,于是,那人就把目標轉移到了宣家宣大人身上?!?/br> 太后質問道:“那么兇器又該如何解釋呢?” 皇后說道:“至于所謂的兇器,恕臣妾直言,要想從上官府得到一件兵器,并不難,兇手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嫁禍上官家。如此縝密的殺人案,卻會留下這么明顯的線索,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嗎?” 太后冷笑:“既然你這么說,為什么不可以換個思路來想,也許宣綠華和宣家遇事,是否是真兇利用了宣綠華后,覺得她知道的太多,便殺人滅口。因為她的目標太大,這么做,人們反而不敢相信了!皇后,你說是嗎?” 皇上在來之前,其實已然把目標鎖定在了皇后身上,可是如此一番爭執之后,他覺得,此事似乎并沒有表面看起來的那么簡單,正因為所有的證據都鮮明地指向了皇后,太過明顯,反而顯得不可信了。 太后看到了皇上的猶豫,這一切都在她的預料之中,她準備了自己的殺手锏。 “皇帝,哀家有件事需要跟你說一下。其實,哀家身為太后,不愿過問朝政,可是,朝中的有些人,狼子野心,哀家不得不說了?!?/br> 皇上和皇后都靜下來,太后這么說,必然是一件大事了。 “景山侯前些日子發現,皇帝松鶴衛的將領,與上官家的門客在京城的一個樂坊之中密會,不知在說些什么。景山侯覺得此事不妥,便追查下去,他發現,那個將領在京中置了一所一場豪華的宅院,而那個宅院,便曾是上官家管家在外的一所私宅?;实?,哀家覺得,你要好好查查松鶴衛的底細了!” 皇上和皇后的臉色頓時都變了。 皇后知道,太后若是這么說,定然是找到了確鑿的證據,如果查實,那父親的麻煩可就大了。 至于皇上,更是心驚rou跳。如果太后所說屬實,那么自己苦心孤詣,籌建親兵,結果一開始就已經被權臣染指,自己這個皇帝,簡直成了權臣手中的棋子。 “此事,皇后可知道?”皇上的聲音冰冷得好像刀鋒一般。 “回稟皇上,臣妾不知!”皇后答道。 “查!馬上查!為了皇后的清譽,此事與趙貴人、陳貴人中毒之事一起查。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皇后就不必費心了,留在仙居宮靜養,不得外出。后宮諸事,交與……”皇上說著,瞧了太后一眼。 太后心中一動,如果此時此刻,能名正言順地再次執掌后宮,那就太好了。 誰知皇上 卻說到:“后宮諸事,交與貴妃掌管,謝貴嬪協理!” 皇后面如死灰,卻不能辯駁,只能說到:“臣妾遵旨!” 太后心里真是喜憂參半,皇后倒了,沒想到,卻憑空冒出貴妃,罷了,貴妃畢竟不是正妻,名不正則言不順,行事也會多有掣肘,太后有把握徹底掌控后宮。 皇后被禁足的消息很快傳遍前朝后宮,不但眾嬪妃震動,就連京城里,也是滿城風雨。 有人說皇后作惡多端,害死了眾多嬪妃和皇嗣,皇上顧及皇家顏面,才沒有賜死,但皇后之廢,也是遲早的。 有人說皇后其實并沒有那么歹毒,只不過是身不由己,都是上官家暗中指使,皇后也是沒法子,不得已而為之。 又有人說,皇后和上官家都是冤枉的,宮中有人陷害皇后,并且那人很可能就是接管后宮的貴妃和王家。 當然,也有一種聲音,說后宮里頭,其實是太后在掌控一切,皇后和貴妃,不過都只是一顆棋子而已。 眾說紛紜,上官熙和王懷勇皆是嚴令自己的家人和仆傭,一律不許議論這些事。他們知道,此時此刻,就在風口浪尖之上,每一步,都是刀鋒上行走,稍有不慎,便會帶來滔天大禍。 但是上官熙也知道,自己的女兒斷不會做出那些事,他身居高位二十余載,什么風浪沒有見過,有人想要將上官家連根拔起,他也準備好了,上官家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一旦出手,也能讓皇上和太后被民意的巨浪掀翻。所以,他不但要自保,還能把皇上和太后打到痛!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上官熙斷不會拼得如此兩敗俱傷。 京城里和皇宮中,此刻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誰都知道,接下來,只怕會有一場驚天動地的巨變,甚至已經有些京中巨富開始悄悄地逃離京城,搬到了京郊別院里躲避風頭,待時而動。 宣綠華自然也能感受到氣氛的緊張,如今,就連守門侍衛和送飯的太監,都嚴肅起來,不聲不響,辦完差事就躲著,唯恐出一點聲,麻煩就會找上門來。 但還有人不怕眼前的危險,依然來到靜安宮,探望宣綠華,這人,便是謝貴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