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先帝幼子汾陽王
宣綠華回到臨華院,屋子里已經燒起了炭盆,謝貴嬪賞的那些銀霜炭,她是舍不得用的,只讓云燕把這盒炭好生收著,至于自己屋里,只能燒黑炭。 這黑炭燒久了,煙熏火燎,從她開始,到云燕小林子都上了火,嗓子直冒煙,倒是雪蘭剛來,沒什么病癥。 本來云燕想去求太醫院要些祛火藥,被宣綠華阻止了。私下求藥,又要花錢又要欠人情,再說太醫院打發他們這些人的,只怕也未必是什么好藥,還是罷了。 前些日子,她在太液池邊走過的時候,發現有不少蘆草根,還有些秋日里開敗的菊花,干枯萎縮的山楂果,這些都是祛火的良藥,不如采了來,熬些涼茶。 一聽說要去太液池邊采藥,云燕、雪蘭和小林子都歡呼起來,鬧著都要去,宣綠華想想還是帶著云燕和小林子,云燕熟悉宮中之事,小林子還能干些重活,雪蘭就在屋里留守了。 雪蘭一聽不讓自己去,馬上難過起來,摳著衣角,可憐巴巴地不敢說話。 “你瞧你瘦的,在家養養,對了,你去準備好風爐和冰糖,回來我們熬些涼茶,午膳給你加個rou!”宣綠華笑道。 雪蘭一下子就高興起來了,說起吃,她的勁頭最大。 今日算是冬日里難得的暖陽,太液池邊波光粼粼,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讓人有點昏昏欲睡。三人分工,云燕和小林子一致把最輕省的采菊花的活兒給了宣綠華,小林子負責挖茅草根,云燕則去找些掛在枝頭的干山楂。 秋日的菊花都種在千步廊兩邊,千步廊則繞著太液池,蜿蜒而行,站在廊中,湖風微微,銀光閃閃,曬著太陽,真是心曠神怡。 宣綠華提著籃子,邊采菊花邊賞景,心情大好,不知不覺,已經采了滿滿一籃子。前方長廊拐彎處有一個涼亭,翩然立于水上,亭中有個小四輪車,坐著一個小小少年,背對著宣綠華,瞧著湖景,一動不動。 宣綠華覺得好奇,便走了過去一瞧,原來是個五六歲的少年,眉清目秀,只是極瘦弱,腳踏大紅羊皮小靴,頭戴赤金鑲寶冠,身子裹在一個暗紅龍紋羽緞白狐貍皮的鶴氅之中,雪白的狐貍毛將他的小臉遮了一半,越發顯得瘦小了。 那少年瞧了宣綠華一眼,便起身行禮,只是剛站著,就開始咳嗽,禁不住裹緊了鶴氅。 宣綠華看這孩子真是病弱極了,趕緊把他扶回四輪車里。這個四輪車倒是有趣,后面兩個大輪子架起了座椅,前面兩個小輪子墊著腳踏,還有扶手和搖把,簡直是個小輪椅。只是這四輪車是紫檀木所制,鋪著毛茸茸的黑貂皮坐墊,華貴之極。 眼看這個少年如此養尊處優,定然是身份高貴,只是宣綠華不認得他,難道是明日里參加冬至節的勛貴子弟?但未經傳召,外男不得擅入后宮啊。 宣綠華看這孩子的手有些紅,便握在自己手里,這才發現,這雙小手凍得冰涼。她趕緊幫他揉了揉手,哈了口熱氣,用自己的體溫來暖和他的小手。 少年感激地笑了笑:“多謝,請問這位jiejie是?” 宣綠華道:“不必言謝,我是臨華院的宣寶林?!?/br> 少年驚訝地看了她一眼,點點頭:“原來如此?!?/br> “你怎么一個人在這里吹風啊,怪冷的,你沒帶伺候的人嗎?”宣綠華問道。 “我讓他們走開了,他們太呱噪,總是管東管西,這也不許,那也不許,我覺得討厭!” 宣綠華笑出了聲:“你還挺有主見,以后記得帶個手爐,這里風景很好,曬曬太陽倒是不錯的?!?/br> “你采這么多干菊花做什么?”少年問道。 宣綠華便說了煮茶去火的法子,少年眼睛瞪圓了,很新奇,顯然,這些養尊處優的貴家子弟可沒想過這一草一木都是好東西。 “我也想喝你說的涼茶,可是嬤嬤和太醫們都不讓我喝!”少年黯然道。 “你體質虛弱,不能喝這個,倒是可以喝些溫補的茶水,我也會做,不費功夫,但是很好喝哦!”宣綠華摸著他的手,只覺得這孩子的胳膊瘦的好像小貓爪子,全是骨頭,沒有rou,不禁覺得心疼。 “那你能煮給我喝嗎?”少年問道。 “當然可以!”宣綠華笑著說,“可我都不知道你住在哪里,還有你是誰,怎么給你送去呢?” “奴才參見汾陽王!”身后傳來了小林子的聲音。 宣綠華一回頭,這小林子跪著,誠惶誠恐。宣綠華這才明白,原來這個少年是汾陽王,只是她不記得這個名號,也不知道他的來歷。 不遠處,匆匆過來了幾個嬤嬤和太監,見到宣綠華,急忙行禮問好,轉頭對汾陽王說道:“王爺,咱們該回去了,風吹久了,你身子吃不消,太后會怪罪的?!?/br> 汾陽王點點頭,要起身給宣綠華行禮告別,卻被宣綠華給按在了四輪車里:“不必拘禮了,王爺趕緊回去吧?!?/br> “那你記得煮好了花茶給我喝啊,我住長樂宮,多謝寶林?!狈陉柾跣α诵?,露出了兩個小酒窩,這孩子笑起來倒是很甜,很招人喜歡。 汾陽王在一眾仆傭的簇擁下走遠了,云燕也趕了過來,看到這個情形,她和小林子都拍了拍胸口,連聲說道:“嚇死了,怎么碰到這個小祖宗了,真是怪了?!?/br> 宣綠華很納悶,怎么這個汾陽王很可怕嗎? 小林子和云燕相視一笑,云燕道:“汾陽王不可怕,可是太后可就厲害了,奴才可以給寶林說些過去的事?!?/br> 汾陽王今年九歲,是先帝和太后的幼子。據說太后生汾陽王的時候,才懷胎八月,卻因為太后已然三十四歲,身子又不大好,不足月,胎像就不穩了,不得已,太醫采取了催生的冒險之法。 一眾太醫拼盡全力,總算讓太后生下了汾陽王,聽說這個孩子簡直像個小老鼠,身形弱小,連哭都哭不出來。 在太后“保住皇子否則殉葬”的威脅下,太醫們使出渾身解數,這個孩子終于長大了,只是到底是先天不足,皇子從小就多病,動不動就發熱,一病起來,闔宮不安,雞飛狗跳。 可即便如此,太后依舊視若珍寶,六歲時,她就逼著先帝冊封幼子為汾陽王。汾陽王體弱多病,原本皇子都要養在百福宮的,只是太后堅持,便一直隨著太后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