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書迷正在閱讀:【博君一肖】他們已經結婚了、隱后、女配不造作[快穿]、穿成年代文女主閨蜜、盛世寵妃,傾國女帝、零女配她不想奮斗穿書、狄大人的追妻日常、夫君太撩人了怎么辦、對不起,我又上火了、我有無敵復制系統
孫曦感嘆道“其實這般也好,和秦家的婚事退了后,不管meimei找了誰,怕都要和秦家放在一起比較,以后meimei成了王妃,也算是出了口氣?!?/br> 楚瑤咬了咬唇說道“jiejie不怪我,沒有告訴你們就好?!?/br> 孫曦反而笑了起來“這有什么怪你的,難道你要見人就說,和燕王認識嗎?” 孫嘉和孫曦看的明白,自家祖母是知道的,可見楚瑤并沒有瞞著,而且這樣的事情,確實不好與他們開口,這才是他們兄妹沒有怪楚瑤的原因,只是要是直白說出來,反而容易傷了感情。 孫老夫人說道“真要怪就去怪你們祖父,瑤丫頭早就與我們說了,是你們祖父不讓告訴你們的?!?/br> 孫曦雙手一攤,故意笑道“我可不敢?!?/br> 孫嘉也是笑了下,說道“這般也好?!?/br> 就是不知道以后秦家會不會后悔,不過到時候后悔也是晚了。 顧言景是算著時辰回宮的,他在京城有王府,只是宣王放心不下這個兒子,一直留他住在宮中,直言等成親了再讓他住王府。 在顧言景去給皇后請安的時候,宣帝正好在皇后宮中,兩人明顯都在等著他。 顧言景神色沉默了下,行禮后就默默地站在一旁。 宣帝讓顧言景坐下,說道“這是去哪里了?” 顧言景說道“秦家去孫家賠禮道歉,我給孫家送了點荊條?!?/br> 皇后像是有些頭疼,揉了揉眉心說道“你的意思是,你知道秦家要去孫府賠罪,然后你給孫府送了荊條,讓他們給秦家?” 顧言景嗯了一聲,神色冷淡像是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 皇后捂著心口,實在沒忍住,說道“你這個小混蛋啊?!?/br> 宣帝也是哭笑不得,說道“然后呢?” 顧言景提起這個,明顯有些不高興“秦家沒誠意,見到荊條扭頭就走?!?/br> 皇后捏了一顆果子去砸顧言景,說道“你還不滿了?” 顧言景伸手接住果子放到了一邊“對?!?/br> 皇后捂著額頭說道“陛下,你快罵他,秦大人再怎么說也是朝廷重臣,這孩子……這孩子簡直胡鬧?!?/br> 一句話,就已經把顧言景給洗脫干凈了,就算以后有人以這件事來攻擊顧言景,在宣帝看來就是自家兒子胡鬧而已。 宣帝果然被逗笑了,說道“好好好,我來罵他,景兒你這般……下回換個方式?” 顧言景雖然還是面無表情,卻讓宣帝看出了他的委屈,說道“秦家不對,要不是孫老夫人不允許,我就讓李誠去直接把荊條給他們綁上了?!?/br> 皇后氣極反笑,說道“你還挺后悔的?” “父皇說的,負荊請罪?!鳖櫻跃爸皇强粗?,指控道“當時還是父皇教我寫的?!?/br> 宣帝避開了皇后的視線,顧言景的啟蒙先生確實是他,而且這孩子很聰明,讓宣帝教著很有成就感,更何況顧言景身體弱,每日也不能太累,只學一兩個時辰,哪怕是當皇帝后,這點時間宣帝也是能抽出來的。 所以顧言景雖然有先生,更多的時候跟著宣帝學習。 宣帝說道“這也沒有錯,梓潼其實想想,主要我們的景兒是好孩子,知道報恩,自然是看不慣秦家那樣的人品?!?/br> 皇后詫異地看著宣帝,簡直要氣壞了,說道“陛下,你、你就寵著他!他萬一下次見到秦大人,直接去冷嘲熱諷了怎么辦?讓人看了,還不得說他不尊重朝中重臣?” 顧言景看向宣帝“父皇幫我罵他們?!?/br> 皇后抓著橘子就要砸顧言景。 宣帝趕緊阻止說道“我們就這一個兒子,不寵著他寵著誰?而且你砸了也沒有用,他這脾氣先帝在的時候也沒改過,更何況現在呢?” 第67章 他身后有煙花燦爛_ 次日朝堂上,就有言官上諫,孫家以荊條辱秦大人,這是對朝廷命官的不尊重。 宣帝心中不悅,他知道這件事孫家是為了自己兒子背鍋,可是又不能直接說出來。 孫老爺子倒是沒有辯解,很有一種任你隨意,我自安生的意味在里面。 秦堅只覺得不妥,他也是經歷了先帝時候動蕩的人,這言官看似在為他打抱不平,卻是把他架在火上去烤,當年他落難,孫家一直明著暗著幫著他,這是宣帝都知道的事情,他趕緊出列說道“臣有事要奏?!?/br> 宣帝看了秦堅一眼,他已經讓人去打探關于秦家、俞家的所有事情了,昨夜已經收集到一些,更多的還要去晉城打探,需要一些時間,可是光那些看到的,他就對秦家心中不滿“可?!?/br> 秦堅還不知道宣帝的想法,更不知道他們兩家的親事,因為燕王的參與,宣帝已經開始調查和關注了,說道“昨日之事,都是誤會,而且也是拙荊有錯在先?!?/br> 言官神色有些難看,說道“誤會?若是誤會,秦大人會臉色難看攜秦夫人直接上馬車離開?而且有錯的話,又錯在何處?” 秦堅臉上露出愧疚,說道“這就是我們兩家的私事,孫尚書一家對我有幫助,拙荊所做之事,理應負荊請罪?!?/br> 朝堂上的人也沒有傻子,秦堅這話說的看似在幫孫家解釋,更多的卻是在為自己辯白,說是秦夫人做錯事情,可若真的只是這樣,就顯得孫家太過選張跋扈了,后宅之事卻牽扯到官員身上。 孫尚書看了眼秦堅,說道“回陛下的話,確有荊條之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