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賈環重生復仇記_分節閱讀_59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之重生、新選組的紫羅蘭【NPH】、別讀博,會脫單、鎖滄浪、他破空而來、結婚之后我終于吃飽了、在杭州遇見了你、落魄小少爺被前男友纏上了、系統快穿之達成成就、[綜]我又成為了女神or男神
“先生說的什么話,你貧寒出身,能走到這一步,若不是驚才絕艷,學識超群,怎么可能實現,想來下一次會試,那是必定能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學生還等著將來沾你的光呢?!?/br> 好話誰不喜歡聽,衛夫子也是一樣,聽著這話,笑的很是歡快。 “借你吉言了?!?/br> ☆、第103章 賈訓在京城真的就只呆了一個月,或者說還不到一個月,因為在最后一天他就收拾了東西匆匆的回去了,緣由很簡單,家里讓人帶了消息來,他媳婦又一次有了身孕。對于賈訓來說,這才是如今他最歡喜的事兒。在經歷過生死,經歷過骨rou分離之痛之后,他對于這一世的每一個孩子都充滿了期待。 不單單是他自己的孩子,就是興哥兒的孩子,魚娘的孩子也一樣寶貝的不行,如今的賈家人丁真的是多了不少了,不說魚娘這嫁出去的姑奶奶,為賈家添了兩個外孫,就是他自家興哥兒這里,就有了一個兒子一個閨女,而他,也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如今這新傳來的消息,他真心希望那是個女兒,讓他也享受一下兒女雙全的幸福。 至于京城賈家的一切?如今他已經放下了,真的是放下了,在近距離的旁觀了近一個月之后,什么都看明白了,想明白了,如今的賈家真的不再是他記憶中的樣子,賈赦雖然仍舊是老紈绔一個,可是卻是世人都知道的純孝之人,雖無什么大作為,可侍母至孝,待兄弟寬容,對族人也大方,在外頭的名聲已經好了很多,這個時代畢竟是以孝治國的年代,講究的就是孝子無大惡,所以即使他有時候總會干出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混賬事兒來,卻能被人寬容的對待。這讓整個賈家,不,或者說整個榮府在外的名聲都好了不少。 至于賈璉,這有了正緊的差事的男人和總是管著瑣事兒,像是個家中管事一般的男人肯定是有大區別的,現在的賈璉少了幾分脂粉氣,倒是多了幾分精干,甚至因為他自己在戶部當差的緣故,勸著賈赦,很是還上了一部分國庫欠銀,雖然數量不過是一半,雖然都是偷著還的,可是畢竟是還了,又沒有了那修建園子的風頭,一來二去的,賈訓有理由相信,最起碼在收攏國庫的那一關上,賈家是不用太過擔心了。 至于寧府?小輩人,混賬羔子,可偏偏賈珍和賈赦關系很是不錯,所以即使混賬了些,卻好歹也算是聽勸,跟著抄了奴才,收拾了家里的蛀蟲后,也一并還上了好些欠賬,他們家人丁更少,花銷也少,作為族長,家業卻絕對不少的,所以欠賬的款項其實比榮府還小些,用抄奴才家得來的銀錢還上了將近一半欠款之后,這所欠的銀兩算起來竟是比榮國府還少些。至于那什么秦可卿的事兒?因為沒有了宮里的壓力,沒有了王夫人的暗手,雖然這里頭齷蹉依然不少,可到底沒有逼死人的事兒發生,左不過是賈蓉姨娘多了兩個,更加胡鬧了些罷了,一床大被遮百丑,好歹外頭的人知道的不多。這些個賈訓自是也沒有功夫去理,人家自己本家的老爺們都不干涉,他管那么多干嘛? 賈璉有正緊事兒,忙里忙外的,和賈珍走動的少了,這尤氏兩姐妹自是沾不上了,這倒是也少了不少的是非,至于這兩姐妹在寧國府要怎么折騰,那都是尤氏該頭疼的事兒,想來她也不是個什么手段都沒有的,自有處置的法子在。 沒有了風言風語的賈府,其實在整個京城的大環境下是分外的不顯眼,也相對比較安靜的,沒有了仗勢欺人的族人,也沒有了那些煊煊赫赫的下人,低調的讓人不經意間已經忽視了這么一個家族,只是在偶爾的時候,拿出祖宗的名頭來,不至于讓人欺負了去。 史老太太已經是沒了牙的老虎,王氏,人連死沒死都沒人關注了,二房住在東院,頗有些茍延殘喘的樣子,如此一來,還能有什么事兒? 就是賈訓自己,如今似乎對于王夫人都沒有了多少的心結,他就是在這個女人手上死了一回,那又怎么樣?和生不如死比起來,他這死而復生倒是有些驚喜連連的感覺了。 更不用說,脫離了那個家,脫離了庶出的身份,即使只是個寒門士子,也絕對是天高任鳥飛的開闊,掙脫了牢籠一般的自由。 說一句不好聽的,即使勛貴的家底再豐厚,即使人脈關系再不平凡,他一個庶子,又能有什么好處?就是家里人對他再好,他再出息又能如何?庶子的身份就已經注定了他沒有出路。能科考?能執掌家業?能讓他一步步往上爬?嫡庶之爭在他一出生就刻在了骨子里,看看六老太爺就知道庶子是怎么樣的悲哀了。即使他再出息,庶子不能壓在嫡子的頭上這一條就注定了,只要賈寶玉一天不科考出息,他就沒有出息的份,即使賈寶玉上進了,連帶著他也能跟著科考了,可是最多到舉人,家中就不可能在讓他往上走了。 賈代善是什么身份?即使這樣的尊貴出息,不也容不得六老太爺考上舉人以上的功名嗎?只能在族學教書,連謀個官職都沒有,這待遇是何等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他在讀書之后,更是無意中知道了一個天大的驚聞,那就是因為賈政的名字,他當時即使再出息,哪怕是成了狀元,只要有言官上奏,那么他就只能辭官,因為子不言父名,是不能論政的,這一條別說是他,就是賈寶玉,賈珠也是一樣。就是賈蘭,未來只怕也艱難的很,除非他從武,武人不講究這個,倒是不影響前程?;蛟S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在取名字的時候,賈家的祖宗們居然一個都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所謂人算不如天算,賈訓自覺自己歷經生死,這才看明白了這一點,往日他有多怨恨,如今就有多嘲諷,王夫人籌謀數十年,心機手段,用的都趕得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了,可最終什么都沒有得到,不管是上一輩子,還是這一輩子,一生謀劃落空,想來就是正常人,也會一下子被抽去了精氣神,更不用說如今這關在家廟的棄婦了,所以賈訓已經不再關心王夫人了,即使她有本事活著,有本事出來又能如何?一切已經成為了定局,一個名聲盡毀的婦人,活著只是給丈夫,兒女,娘家帶來羞辱,這樣的她出來了只怕連自欺欺人都不能了,除了死,在沒有別的路,既然這樣,他還需要擔心什么?計較什么? 有這樣的功夫,他該多想的是如今的家,那些家人,那些孩子們。 “怎么趕的這樣急?不過是送了個消息,你做正緊事兒要緊,又不差這么一天兩天的?!?/br> 從京城過來,第一站自然是縣城,而到了縣城,自然是要去劉家的,好歹他這個舅舅還算是盡心,在京城沒有白呆,給外甥們帶了禮物,不能不送到。只是沒想到,這一進門,外甥們軟軟香香的擁抱,親熱還沒有享受到,倒是先吃了魚娘一頓的數落。 賈訓張頭四處看了看,除了那兩個剛看到他就歡喜的沖過來,抱著他大腿大喊的外甥,和魚娘,居然沒有看到旁人。 “大姐,怎么就你們娘三在?姐夫呢?親家伯伯呢?“ “出門了,去了洪典史家,聽你姐夫說似乎是洪家老太爺回來了?!?/br> 恩?賈訓一愣,那不是流放三千里嘛,這就回來了?京城可沒有聽說有什么大赦的事兒???難不成是有什么不對? 或許是他這驚訝的表情太明顯,就是魚娘都看了出來,一邊拍打他身上的灰塵,一邊扯著兩個孩子,不讓他們胡鬧,嘴上帶著幾分歡喜的解釋起來。 “說是在流放地立了什么功勞,然后就有當地的大官幫著上了折子,給翻了案,說他是被牽連的,這個我也說不清,反正就是回來了,聽說還是按照五品致仕的規矩給的體面。就是家里其他人,一個個也去了原本的賤籍,還恢復了功名,如今洪典史可是又成了秀才了,還恩賜了個舉人的身份。如此一來將來指不定還能當上知縣什么的呢。這樣的大喜事兒,公公自然是要上門賀喜的,順帶也拜見一下老太爺,給他請個安,好歹這也是咱們縣里出去的官員,這回來了就是鄉宦,身份可不一般呢?!?/br> 聽到這些,賈訓心中就是一驚,忍不住將這兩世的時間參照著往深了想,不斷的琢磨了起來,說起來這似乎早了些,離著當年清理京城勛貴可還有好幾年呢,怎么如今這么早就開始了行動? 這流放地立功什么的,確實不好說,可能有,可能是有人幫扶,可這能翻案,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被王家壓下去的人,雖然不是官復原職,重新審理,可是讓他能按照原來的品級致仕,這對于朝堂來說,就是個不大不小的信號,就是他這個從沒有經歷過政治斗爭的人都知道,這是王家開始弱勢的一個跡象,旁人會不知道?難不成王家因為他的提醒和揭發,所以要提早出事兒了? ☆、第104章 就是王家開始衰弱了又如何?這和賈訓又有什么關系?別忘了那可是王夫人的娘家,王夫人之所以在賈家能一手遮天,能壓在大房頭上,何嘗不是借用了王家的勢?王家倒霉,對于賈訓來說才是最好的,只是可惜了,他如今已經不是那種什么都不懂的人了,很清楚的知道,也正是因為王家在這個時候就開始轉入了衰弱,所以很可能在對付他們家的時候,未必是像他上一輩子知道的那樣,直接給王家的頂梁柱一個服錯藥的理由,讓王家瞬間崩塌,在整個大局沒能徹底盤活的情況下,作為皇帝試探臣下的一個棋子,很有可能讓王家有被其他有姻親關系的勛貴世家們聯手保下。 或許在王氏名聲開始沉淪的如今,加上各個世家都能尋出來的錯處,會讓王家從此退出頂尖權貴的圈子,甚至有可能連王子騰那個能耐人都有可能被罷官貶職,可也因為這樣,很有可能這王家反而會因禍得福,保下王子騰的一條命。對于那個家中紈绔無數,唯有王子騰一人頂用的家里,只要王子騰沒有垮掉,王家也就不能算是徹底沒有了希望。就王子騰的決斷本事,或許還會來個壯士斷腕什么的,拋卻家財,保住闔家性命之類的手段。若是這樣,這王家還真是免去了家破人亡,闔家敗落的結局了。 這個可能讓賈訓很有些不快。從王夫人的手段就能知道這王家人是怎么樣的無法無天,這樣一個不把人命放在眼里的人家,若是真的能躲過這一次死劫,那真是讓他感覺蒼天無眼,可惜這些事兒他就是再怎么想,也沒用,沒人可說,也沒人理解,倒是這會兒發呆讓魚娘狠狠的在他身上拍打了一下。 “發什么呆呢,趕緊的吃點飯就回去吧,大哥在學里忙的很,小三又要讀書,大嫂要帶孩子,這會兒子家里娘就是有事兒要吩咐個人都找不到,你回去了,好歹也能搭把手?!?/br> 說起家里的人手問題,賈訓倒是也有一個主意要和魚娘商量一下。 “說起這個,大姐,我想著是不是給家里買兩個人,或是直接買一家子,老的幫著看門趕車,收拾后院牲口棚子什么的,結實的成年人,婦人能做飯,男丁能幫著咱們家四處查看田地,或是做點重活,孩子若是年歲可以,正好給大哥當個小廝跑腿,或是在娘身邊伺候。娘年紀大了,咱們都有自己的事兒忙乎,就是大嫂平日里也事兒多的很,一個人那幾個孩子也看顧不過來?!?/br> 他這一說,魚娘立馬就點頭了,一臉贊同: “我也是這么想的,你看看我家,公公身邊就有個長隨跟著,你姐夫也有伴當,家里廚娘,門房,車夫,一樣不缺,這才幾個主子,就有五六個人伺候著了,就這樣公公還說,咱們家是最不像是個官宦人家的,其他平級的幾家人家里,就是最不濟的也有近十個下人,就是洪老爺子回家后,這家里如今也立馬添上了五六個伺候的,洪典史還一個勁的說委屈了自家老爹,說是辱沒了身份。咱們家又不是缺銀子,確實沒的讓娘一把年紀了還cao勞著辛苦過活,家里如今你們兄弟都是有功名的人了,出門做客什么的,有個人跟著,也像樣不是?!?/br> 這明顯就是有了比較,讓魚娘心中暗暗的有了幾分攀比的心思,好在她畢竟是窮日子過過來的,這即使心里覺得想要掙臉,卻也沒有想著打腫臉充胖子的事兒,反而是勸著賈訓說道: “今兒你既然說起了這個,我也說說我的想頭,這城里旁的不多,人卻是多的,西街口有個土地廟,那里有三個小乞兒,不是一家子人,卻難得很是和睦,兩個十歲男娃,一個九歲的女娃,來歷都是清白的,是下頭村子上那次被人強買了土地的人家的孩子,爹媽不是病死了,就是因為不想賣地,讓人下了個套子抓到了牢里,族里害怕得罪了那些有勢力的不敢照顧,他們又不想被人牙子賣的天南地北的再見不到爹媽,這才在這破廟棲身,靠著周邊人家善心活著。你也不用直接買了去,只要讓你姐夫去說,就說是雇了去做活計,簽個活契,逢年過節的,讓公公給個方便讓他們能去牢里見見親人,他們必定是肯的。咱們家也算是做了善事,免得他們在這土地廟饑一餐飽一餐的可憐。這樣一來,你和大哥身邊小廝就有了,還不用擔心不用心。丫頭跟著娘,不但能做些活計,還能陪著娘說說話,幫著做些針線。有了這三個,你再去買人,還能少花點錢,像是你說的,買上一家子人,也只要一家三口的就成,男的當個車夫雜役,婦人做個廚娘灑掃,孩子若是小子正好給小三當個書童,不就都齊全了!“ 你還別說,這還是真是個不錯的主意,不但是行了善事,還省了銀錢,這魚娘如今越發的會過日子了。 “這法子好,既然身世清白,又是你們知道的,那等姐夫回來就麻煩他走上一遭吧,對了,那些乞兒里頭年歲小的,若是還有,再帶上幾個,給你侄兒們身邊也放個人,就像是你說的,權當行善了,給他們一條活路,那些個四五歲的孩子,就是不好,又能不好到哪兒去,多半都是沒法子為了活下去才不得不變得刁鉆的,若是能好好的,誰愿意一天到晚受人白眼呢?!?/br> 他這話倒是實話,這乞丐窩里,什么人最多?不是年紀老的,就是年歲小的,因為這些人就是賣也沒什么人牙子要,老的怕有什么病癥,小的怕早夭,就是活了,也要白養活好幾年,只有六七歲到十三四歲上下的才是那些人牙子最喜歡的。因為這個年紀的人在各個大宅門中買的最是多,他們最容易出手。 這一點賈訓倒是比魚娘知道的還多些,因為上一輩子賈家買人的時候就是如此,年歲最小的從來沒有小過六歲的,因為再小就不好教導規矩了,大的也沒有超過十二歲的,因為再大就有了小心思,不容易安心。也是因為這樣,這一次在說起這乞兒的時候,賈訓動了善心,有心多為家中積點德,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一輩子他親身經歷過神奇的轉世投胎之后,深信這一點。 聽他這樣說,魚娘雖有些不怎么情愿,感覺這似乎有些浪費,可想了想還是點了點頭。 “好吧,讓你姐夫幫你好生打聽了就是,這樣歲數的孩子,干不了活計,只有白吃飯的,就是陪著侄兒們,又能做些什么?不過是一處玩鬧罷了,也不知道你這到底要做什么,實在是浪費的很,不過那些孩子也確實可憐,算了,若是真有好的,那我也發一次瘋,也要兩個吧,你外甥們也能熱鬧些?!?/br> “大姐,咱們不缺那一口吃的,這些孩子,只要給飯吃,給衣服穿,說好了,十歲前不給工錢,也花不了多少錢。反過來倒是我們的得到的更多些,我們行的是善事,做的是為祖宗,為孩子積德的事兒,對咱們家名聲也好,再一個這些孩子吃著咱們家的飯長大,就是將來有出息了,出去了,難道還能不記著咱們家的情分恩德?將來說不得什么時候,就能讓孩子們得到福報的。這些個可不是幾個錢就能換來的東西?!?/br> 賈訓這么一說,魚娘也動心了,確實往日只想著白養著不是自家人的人,有些不愿意,可反過來想想實際上付出的確實不多,更不用說這些孩子真在家里了,也不可能真的什么事兒都不干,說不得還能派上大用處呢,不說別的,過上幾年,自家孩子讀書了,這跟著的書童什么的,不就不用在另外買人了嘛,養了幾年的孩子,還能讓人放心用,不用cao心不知道秉性,帶壞了自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