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書迷正在閱讀:民間怪談之蒲牢[GL]、小矮子與白雪王子、[綜英美]分手后他們都去拯救世界了、帝國將軍的婚禮[星際] 完結+番外、致深愛的林路先生[娛樂圈]、[紅樓]黛玉重生之無悔、[紅樓]賈蕓逆襲有道、加大火力,一鍵出殯、反正我也死不了[快穿]、退訂
而貨棧旁的漁船上,一個黑影蹲在船頭,將這場打斗收入眼中,在燈火逐漸亮起,敕使從客棧中匆忙出來之際,黑影雙膝下沉,隨后直射水中,水花微濺,動靜和一條大魚差不多。 入水之后,他往上游躥去,泅出去數十丈,爬上一個小土坡,走向林子里一間破屋。 他速度極快,三兩步就進了屋中,換上一身干凈短褐,取出一根鉛槧,在紙上寫下“失敗”二字,又加上“人盡皆知,等候命令”八個字,收起鉛槧,蓋上“武德司”印章,將紙卷成小小一卷,塞入竹筒,從屋中角落籠子里抓出一只鴿子,將竹筒綁在信鴿上,走到門口,托飛出去。 黑暗中傳來“咕咕”兩聲,信鴿往京都方向而去,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八月初一早朝過后,武德司武德使黃義仁進宮面圣,皇帝遣退內侍,獨自在殿中見黃義仁。 黃義仁撩袍跪地,稟明皇帝刺殺莫家兄妹失敗一事。 皇帝聽完后,劈頭斥道:“無能!” 黃義仁不敢辯駁,低聲道:“臣再加派人手,一定在入京前了結此事?!?/br> 皇帝咬牙切齒:“已經人盡皆知,還如何了結?這一次縣丞能結個糊涂案,若是再敗,以什么去搪塞?有人三番兩次刺殺堅守邊關的將軍,天下人都要起疑!朕早囑咐你,事要做的隱秘——蠢貨!” 黃義仁道:“等她入京,臣親自動手,保證萬無一失?!?/br> 皇帝一把將手中串珠狠狠甩到他臉上,怒不可遏:“愚不可及!天底下沒有萬無一失的事!她進了京,就是忠臣良將,你敢在天子腳下,對朕的忠臣動手,就是死罪,朕也保不了你! 他看著黃義仁的頭頂,失望至極:“等她進了京,朕要知道她的一言一行,再有差錯,你也別來見朕!滾!” 黃義仁羞愧而走,皇帝坐在案前,胸口急切起伏,眼前直冒金星,抖著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慢慢靜下心來。 錯失良機。 他早已經知道,莫家兄妹二人相依為命,壘砌一道高墻,隔絕任何想要窺探的目光。 只有殺一個,留一個,才能讓他們在滿懷希望,以為可以贏下一局時,碾碎他們的心,讓他們徹底崩潰、一敗涂地,從而設法套出十州之財。 莫家不能留,十州之財亦要收回,國朝才能再度平穩。 他所做的一切,并非為了私心,而是為國爭利。 既然武德司不可用,等莫聆風進了京都,再行動作。 坐了半晌,他咳嗽一聲,喊到:“張愿林?!?/br> 守在門外的張供奉立刻推門而入,聽候吩咐。 “叫太子和魏王來,商議迎接歸德將軍入京一事?!?/br> “是?!?/br> 八月十四,莫聆風到達京都城外,敕使帶著莫聆風親隨名冊先行入城,待皇帝閱過之后,宣召歸德將軍十五日辰時入城,太子率文武百官親迎。 京都中為迎接歸德將軍一行,已經準備多時,卯時起,太子便筆挺立在攆架外,冠冕堂皇,十一珠旒冕,赤黃青白黑五色玉石輝映,袞服三光照臨,熠熠生輝,望之令人生畏。 魏王與文武百官立于他身后,亦是堂皇冠冕,紋絲不動。 太子等的久了,雙腿麻木,便在內侍攙扶下,登上城樓,眺望遠處。 他瞇起兩只眼睛,目光透過玉簾,先望見城樓下情形,登時兩眼被金光一刺,身不由己閉上眼睛,眨出一點眼淚。 太刺眼了。 城樓下,千余禁軍甲胄映日,槍出如林,挑出金光點點,護城河縠紋起伏,金鱗片片,數種光輝交雜,投于城墻之上,斑駁耀目。 一旁內侍替太子擦去眼角水漬,太子睜開眼睛,將目光移至文武百官身上。 滿目都是朱紫顏色,寬袍廣袖迎著秋風微動,各個都有端莊沉靜之姿。 他再看魏王,暗道寬州軍權未曾收入陛下囊中,此次大戰過后,軍中既有莫家勢力,又有皇帝勢力,兩股交加,互相博弈,寬州堡寨,是軍權大政的同時,也成了燙手山芋。 此時伸手,必有燒手之患。 他是宗室首嗣,明授寶冊的皇太子,陛下縱然驅魏王以掣肘于他,但他始終是天意所屬,自幼受王道教養,比起魏王,更加從容。 魏王要攪合進寬州的時局中,而他只需靜待時機,伺機而動。 看過魏王,他目光忽然一動,看向朝臣中站立的鄔瑾。 第280章 來了 鄔瑾與周遭翰林學士一樣,都是緋袍,但太子在眾多文官中,一眼就能看到他。 此人年輕俊秀,通身才氣,本應是神采飛揚之態,但卻有蒼然古意,似靜默高山,托著嵐煙輕輕,又似水波不興的湖面,藏著洶涌暗流。 如此人物,在朝為官,既能摸透陛下心意,又能為百姓出頭,圓滑而不失手段,實在是個人物。 既然是個人物,那么必定能勘破陛下用意,他日宗族勢微,國朝事平,就是良弓藏之時,鄔瑾為何不未雨綢繆,替自己謀劃一條出路? 太子在驕陽之下,目光灼灼,若有所思,其實很想將鄔瑾收為己用。 身為東宮,與陛下只剩下權利之爭——為君者,忌諱太子手段凌厲,朋黨滿朝,便要抬出其他兒子來制衡,為東宮者,要坐穩儲君的位置,便要有自己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