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6
書迷正在閱讀:無關風月(gl含bl)、躍過人生迷茫的日子、赤霄、我被兵馬俑追的那兩年[穿書]、白月光和狐貍精gl、[重修版]朝定暮許、竹馬相厭ABO、喜歡你很久了[重生]、重生成學神的黑月光、BE線上掙扎求生(快穿)
冬母的病情不嚴重,而且她的身體狀態還算不錯,但介于做過闌尾炎的手術,醫生建議恢復半個月左右,再安排手術。 這段時間,冬青都在家。 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包攬全家家務,讓mama歇著。 但是冬母心里還是不太好受,因為她,女兒辭職了。 “媽,您別擔心,來年我去江城找工作,離得也近,周末我坐兩個小時高鐵就回來了,照看您也方便?!?/br> 冬青這樣說,算是從另類角度安慰了mama。 但是建筑行業的寒冬剛剛過去,江城的競爭力顯然不如北上廣深,她也忐忑能不能找到收入附和她預期的工作。 失業沒有收入的她,除了做家務,唯一堅持做下去的,就是公眾號更新了。 恰好正是她幾年來的堅持專注,給她帶來了意外轉機。 某建筑培訓機構私信了冬青的郵箱,問她是否有意到機構做兼職講師,教授手繪或軟件應用。 工作時間靈活,只有寒暑假,如今大學寒假在即,如同雨后春筍的培訓班正要一茬一茬地冒出來。 如果她接受,可以就近分配到江城分校區,回家也方便;在此做一兩個月的兼職,掙一些錢補貼家用,并沒有什么損失。 冬青和mama在餐桌上說起了這件事,冬母表示,只要是正規工作,她一向都是支持孩子發展事業的。 冬青聽到mama這樣的話,忍俊不禁起來,把筷子擱在碗沿,“媽,您這話什么意思?當然是正規工作??!” 冬母給她加菜,“mama的意思,就是你別被網上的信息騙了,女孩子在外行事要謹慎?!?/br> “媽,這個機構是正規的,我讀書時之前就聽說過了?!彼⑽⒁恍?,又寬慰著,“在江城,我還有大學同學可以照應呢,倪一鴻您記得吧?” 看到女兒已經能如此游刃有余地處理這些事情,冬母不得不承認年紀大了。 “好,那你盡管去就是了?!?/br> 1月中旬,住在相鄰城市的二姨來到x市陪護冬母,冬青放心登上了去江城的列車。 沒想到這一去,又開始了一段全新的征程。 今年夏天馮落落在書店打趣她適合做一個“勵志講師”,一語成箴,冬青的路越走越歪……漸漸偏離設計主流,走上了非主流圈錢行業的大頭——建筑教育(實際上是,忽悠)。 回到這個她讀了五年書的城市,這種撲面而來的親切感不亞于從北京回到老家。 火車站是最市井世俗的場所,多少旅客游人迎來送往,還有熱情心細的的哥cao著南方口音的普通話攬客,在不起眼處,還有一群帶著摩托頭盔謀求生路的摩的、麻木。 冬青呼吸了一口這里不那么清新,甚至有些粗濁之氣,那種身在江湖之中的豪邁油然而生。 仿佛是回到了主場,她沒有在北京那么大壓力,雖然是來求生路,卻感覺輕松不少。 李曉光打了電話過來,問她是否已到,冬青直接與對方約好了見面的地點,恨不得盡快把入職都辦理妥當。 李曉光,就是卓藝設計的江城校區校長。 冬青在附近商圈的星巴克見到了這個男人,年紀看上去三十上下,長相普通,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發際線已經有輕微的后移,他穿著一件墨綠色的夾克短襖,領口還露出來了半截磨毛格子衫。他的打扮亦很普通,典型工科男的模樣。 李曉光眼中閃過了一絲驚艷,他沒有想到冬青這個女孩子這么年輕,且清純而美好。 “你好,冬小姐?!崩顣怨饴氏葤伋鲩蠙熘?,“沒想到你這么優秀,這么年輕有為呀?!?/br> 冬青知道他只是客套話,“李校長您才是?!?/br> 實力如何,還是要作品集說話。冬青把自己畢業時的電子版作品集調在平板上,給他過目,另外還補充了這半年她在兩個工作室工作的經歷和成果。 她的作品集出乎意料,李曉光滿意,他隨和道:“叫我一聲李哥就行了,什么校長不校長的?!?/br> 原來,所謂的卓藝設計整個江城校區只有六七個員工,一個校長,兩個文員,剩下的三個是講師,加上冬青,湊到了七個人。 冬青恍惚之中,好像突然看懂了行業內幕……宣傳中高大上的建筑培訓班,本質也就是一個小型連鎖,跟某xin東方這一類老牌培訓完全沒得比。 下午,冬青跟著李曉光到了培訓學校,與卓藝其他幾位講師們互相認識,大家都是二十出頭設計行業的畢業生,有過一定單位實習經歷,最終受不了設計行業的苦,才轉行來做培訓。 講師隊伍兩男兩女,冬青和另一個女生合租學校附近的一所公寓,就這么江城安頓下來了。 那個女生的本科比冬青好,經過一天短暫的相處,冬青亦看得出她有隱隱的優越感,但只是短暫合租一個月,應該能夠相安無事。 “怎么樣,冬青?” “新工作挺好的?!倍嘧谛∧咀狼皽蕚涿魈煺n程備課。 他們開啟了視頻,隔著屏幕,就像從前一樣面對著面一樣。 出租屋老舊,頭頂的燈管發出昏黃的光芒,時不時還會閃爍一兩下,從屏幕里,陳嘉樹看著她乖巧溫順的模樣,心生憐愛。 冬青也是第一次看到陳嘉樹穿白大褂的模樣。 一件深灰色的薄羊絨衫,外面套著寬大的白大褂,他身量高大,肩膀寬闊,撐著這白大褂,再帶著那副眼鏡,頗有幾分禁欲學者的味道。 恍然之間,她發覺才,年少時喜歡的男孩,已經成長為一個穩重、成熟男人,他的臉龐也褪去少年時期多余的rou,他的下頜,他的眉骨,他硬挺的鼻梁,沒有一處不是精雕細琢出來的。 陳嘉樹輕輕一推鼻梁上的眼鏡,說他正在研究所,今晚要整理好大學五年成績績點、簡歷等。 他……應該快出國了。 她陡然生了細微不可見的悵然。 “加油,家柯?!?/br> 加油,冬青。 她也默默地為自己打氣,無論她身在何處,都要繼續奮力向前。 長夜漫漫,她負案長久,為金錢,為生活而努力著;而他低頭做著實驗,時不時走動,整理資料,等待不久將來的一次人生履歷的跳躍。 …… 次日,冬青開始工作。 卓藝設計的教室在某商圈寫字樓上,一共有三間二十來平的辦公套間,兩間為教室,一間為辦公和資料倉庫。 冬青主要負責軟件教學班,一共有二三十個學生擠在狹小擁擠的教室中,人均面積還不足一平米,一張張充滿期待與渴望的臉正對著她,冬青第一次感受到為人師表、傳授分享知識,是何其崇高的行為。 第一堂的概述課,她從構圖與色彩原理講起,她援引了不少世界名畫的構圖比例以及從中吸取的色塊色盤,冷與暖,明與暗,還有實與虛,背景與主體當如何處理,她都做出了生動的解釋。 說著說著,冬青還講起了題外話的故事,比如街頭混混卡拉瓦喬怎么街頭斗毆,從暴力和喋血中汲取題材靈感,還有充滿溫情的魯本斯與兩任妻子的愛情故事。 滿座的學生年級跟她相差不多,他們大多都是理工科出身,對藝術家的故事很是陌生,但二十左右正是愛聽故事的年紀,冬青也沒想到第一堂課隨口將來的小故事,能激起同學們的求知熱情。 坐在第一排的大二男學生問著:“冬老師,你是藝術生出身嗎?” 冬青低下頭來,拔了電腦電源,披肩長發順著光面的棉服下滑,“不是的,我也是理工科出身?!?/br> 她攏了攏發絲,又解釋道:“你們什么時候上外建史呀?學到這里,老師都會或多或少講一些,而我比較喜歡聽故事,下去之后補了不少人物傳記。其實這也算趣味性學習的一種,當你們試著去了解藝術家的人生軌跡,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們表達的理念,以及在那個時代特殊的創新意義?!?/br> 她亦鼓勵著大家趁年輕,多讀一些書,無論如何是什么樣的書,讀進去,都是自己的閱歷與見識。 課間了,這男同學還拉著冬青:“冬老師,那你有沒有推薦的?” “有的,我下次給你們列一個書籍和電影的清單,感興趣你們都可以去看一看?!彼⑽⒁恍?。 …… 冬青講課得越來越游刃有余。 她沒想到自己竟然出奇了適應這樣的生活,雖然早上八點就要到班查收作業,然后開始上課,但是晚上九點下班后,再也沒有那么繁重的工作量壓在身上。 比起呆在事務所,不知輕松多少。 空余的時間,她可以連線mama,聊一聊家常,或者繼續發掘好書、好電影一看。 晚上,冬青默默算著她在這半個月大概的收入。 現在市場上語言培訓已經成熟,而專業知識培訓一直掌握在少數機構手里。越是緊俏,越是壟斷行業,學費抬得越高。 馬馬虎虎一算,如果年后她繼續回來上年后教學班,兩輪加起來約莫有近8000的收入了。雖然不及在事務所,但在江城回家方便,且工作壓力小了很多,這個工作并不算虧本買賣。 一想到這,冬青又認真投入到備課中去了。 “媽,您最近感覺怎么樣?”結束備課,冬青打通家中電話。 冬母在那頭:“家里一切都好,你爸已經回來了,他照顧著我呢,青青你在江城怎么樣?什么時候回家過年?” 母親的連環追問讓她心里暖暖的,“臘月二十七,我們臘月二十六結課,當天的票沒買到,第二天立馬就回?!?/br> 冬母心里也備受安慰。 這一年,女兒遭受的起起落落太多??佳袕驮嚤凰?,好容易在北京立住腳跟,現又輾轉回到江城在培訓機構代課。 作為普通人的父母,沒能給女兒帶來資源和機會,一切全靠她一個人在外拼搏,今天的結果,在冬母看來已經很不錯了。 “青青,別忙到太晚,早點休息?!倍笢芈暥?。 冬青回道:“知道了,媽,您也早點休息?!?/br> 很快她就可以回家了,冬青伸了個懶腰。 微信彈框里有陳嘉樹的消息。 陳嘉樹:定下來了,我臘月二十八出發。 冬青一怔,輕松的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他們似乎疏于聯絡快一個星期了。 他真的要走了? 會不會下一次聯系,兩個人隔著大半天的時差,隔著汪洋大海,不可觸及。 她心里的苦澀說不清,道不明。 冬青第一次捧著手機,蔥指緊握,目光凝滯掃了眼面空蕩蕩的輸入框,有些無措。 半晌,她勉強扯了扯唇,故作輕松地回著:是嗎!不能送你了,加油家柯,等你回來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