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商帝你弟,誰重?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生前是個體面人[穿書]、她不在云端[GL]、翡冷翠淑女(年下)、東方不敗之八風渡、蘇遍修真界 完結+番外、黑執事同人之暗夜沉淪、[紅樓+空間]落春、三線影后[GL]、我的世界我的王、[歷史]四爺的小廚娘
商澤憶回府就摒棄了左右。 李照清的身份現在是秘密,雖然王小明名言商帝已經知曉,他仍不會讓其他人看見。 若是被人知曉,待商帝被刺那一日,他就是千夫所指,民心所逆,無論商帝是否活著,他的太子之位都只能到頭。 其中最壞結果是商帝仍活著,以商帝在商國的威嚴,即使是太子參與刺殺商帝,最終他被民心所棄,丟了民心的他將不是商國未來最好的選擇,那時以商帝的性格,失去價值的他只有死一途。 常斯正在兵部報道,而許清印或許此時已經帶血騎趕往南方,親近心腹不在身邊,反倒好辦事多,不用借故調開,不然兩人時常跟隨自己,總有可能會見到李照清。 兩人相比,許清印好處理些,本就是商帝暗樁,雖不知道了解多少事情,但即使被發覺了也無關緊要,沒有商帝的命令他是絕計不敢向外傳。 現在他與商帝,已經是各自心思,兩人都心知肚明,成了不被其他人所見的明面上的爭斗。 反倒是常斯,雖然是自己親信,平時也盡是放蕩與不羈,但他是商國人,沒有哪個商國人不對商帝抱有敬畏,若他知道自己與商帝正在爭斗,不一定會站著商澤睿這邊,在沒有確定的把握,他不敢賭常斯的忠誠。 現在來看,商帝對于商國的狂熱,以及太子對未來商國的價值,反而是商澤睿不至于瞬間被擊倒,有資格與商帝一爭的籌碼。 商澤睿佩服商帝的胸襟,反而更激起他要擊敗商帝的心。 商帝的胸襟建立在價值之上,就像個錙銖必較的商人,任何事情對于他都只會用價值衡量,商澤睿的價值是商國的未來,而商澤憶的價值,就是為了商帝的局,攪起大陸風雨。 商帝不敗,商澤憶的結果必死。 此時他急切需要問清李照清所知曉的一切,商澤睿在空蕩蕩的殿內呼喚幾聲,聲音傳蕩,就在回頭瞬間,李照清已經站在了殿內。 此前殿里是沒有人的。 商澤睿對李照清的修為有過估量,但圣司已經很久未出手,更何況他以小道修成羅天劍陣,與以往早已經不同,商澤睿雖知他能為通天,但也無法確定李照清能為有多深。 只是方才驚鴻出現,商澤睿對比金樓第一劍夏東來,以他非習武之身,也能看出兩者相差極大,已是天下第十的夏東來比起李照清,只怕李照清連衣袖都摸不到。 這隨意所現之修為,更平添了商澤睿對刺殺商帝的信心。 “太子有何事?”李照清詢問。 這是商澤睿第二次見李照清,第一次見他是在夜宴上,那時覺得他是劍一般的男子,即使未出鞘,也是鋒芒露得可怕。 現在再次看到,又覺得他平靜得如同湖水,粼粼波光遮蓋住了他周身劍芒,竟是再察覺不到。 不諳武道的商澤睿大致能知道,這大概就是武道大成該有的境界,返璞歸真又撲朔迷離,一現一藏都在呼吸之間,沒有半點不自然。 對于已經小道成絕陣的圣司,商澤睿內心有尊敬,即使兩人國籍立場不同,也無法阻止商澤睿對他的贊賞,齊國葬劍府圣司一百二十八任,李照清驚才艷艷絕對是其中鰲頭。 所以與李照清說話,商澤睿比與林子期客氣些:“想確認下圣司是否在府內,現已確認,還有困惑需要請教圣司?!?/br> 李照清笑意清淡,即使他已四十,仍有公子如玉之感。李照清,二十年前也曾風流了江湖,天下白衣長劍縱馬都是學他,雖是老去,也能讓人傾目。 他笑,讓人自然生出好感,眼睛如有劍光,直刺人心,他問道:“太子是否想問吾有關源頭與商帝之秘?” 這正是商澤睿尋他的主要目的,由李照清提起,他自然點頭,同時也奇道:“圣司是如何知道我想法,莫非羅天劍陣練到至極有讀心之能?” 李照清哈哈一笑,解釋道:“非吾有讀心之能,只不過是太子要殺乃父,此舉有違常理。吾雖不才,卻正好看懂天命,知商帝與源頭有了瓜葛,又有之前與灰市之主一談旁證,自然猜到太子欲殺商帝是因為源頭?!?/br> 商澤?;腥淮笪?,又說:“說來慚愧,晚輩不知源頭為何,要殺父皇不過逼不得已。父皇有一大局,將我四皇弟投入江湖做魚餌,我雖不知道大局為何,卻也知曉若到最后,我四皇弟必定要喪命。為救四皇弟,不得已要殺掉父皇?!?/br> “晚輩知道圣司知曉商帝之謀劃與源頭之謎,為了四皇弟之性命,還望圣司能告知!” 商澤睿一輯及地。 李照清奇道:“難道太子眼里商帝之重及不上你那四皇弟?!?/br> “若吾知曉不假,你那四皇弟是有名的紈绔,與國無益,而商帝是商國之頂梁,一身系商國之安危?!?/br> “誰輕誰重,以太子如此聰慧應當懂得取舍才是?!?/br> 與這位劍心通明的前輩對話,商澤睿言語不敢藏事,實事求是道:“圣司所說雖有理,但人之輕重,又怎么是外物能衡量?!?/br> “四皇弟雖與國無用,但與我是最重要之人,他之輕重,他人我不管,在我這是重中之重?!?/br> “比起商帝還重?”李照清不禁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