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祭拜
學院老師挑了不少貴家子弟,林天就是個和事老,一邊勸著秦楚,一邊盯著岳西。 岳西是皇家弟子,眼睛長在頭頂上,最是看不順眼林天。 林天呵呵干笑:“我這不是說說嘛,我還有秘密武器呢?!?/br> 岳西說:“已經不想聽了?!?/br> 白芷平靜地分析道:“林天說對了一句話,‘出島是大家的事’。按照慣例,成人禮的前三個月開始就要給我們授課,講習出島后的相關事宜,可是現在只剩一個月了,長老們還沒有開始授課,先前聽堇長老的意思,長老們似乎在猶豫今年是否讓我們出島?!?/br> 林天聽到有人為他站隊,高興的說:“對,我就是這個意思,知己知彼才能贏,配合我的秘密武器,簡直天衣無縫?!?/br> 白芷繼續說道:“既然長老們已經在商議了,自然會將結果告知給我們,我們也不必拿犯規去冒險?!?/br> 岳西和秦楚率先離開,其他人也跟著離開。林天還在掙扎:“我還沒說秘密武器呢?!?/br> 岳西一邊走一邊揮揮手,表示不再回頭,一行人只留下背影在林天的眼前。 那邊小山洞里的少年在說出島事宜,這邊議廳里的長老們正為這事發愁。精靈一族原本居住在山林里,那里是漫山遍野的鮮花,就連樹枝上也開滿鮮花,舒美的環境,精靈一族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高興了,就翩翩起舞,不高興了,嗯,很少有不高興的時候,不過生活大大小小的煩惱總是會有的,但是沒有什么煩惱是在花叢間舞上一曲解決不了的,如果解決不了,飽餐一頓鮮美的花蜜便能將一切拋諸腦后。 天地間孕育精靈一族,相傳精靈會幻化成人形,外貌與人類無異,唯一對尖尖的耳朵區別了精靈與人類。相傳精靈睿智貌美心善,是天地間最純凈的一個種族。年幼的精靈聽年長的精靈說天地間故事,年幼的精靈好生羨慕,曾幾何時,她們也能修煉幻化成人形,不光是年幼的精靈,年長的精靈也很是羨慕。 漸漸的,精靈變多了,有些精靈沒有幻化成人形,反倒是一副奇怪的模樣,他們自稱也是精靈,他們肆意破壞,強占弱小種族的居所,甚至把那個種族的居民當作仆役。 這,與傳說相差甚遠。 很快,長相丑陋的精怪來到這片山林,看到這么多鮮美的花朵,他們非常開心,可是他們并不懂得珍惜,粗魯地一把抓起鮮花,嬌嫩的生命就此敗毀。這樣的舉動驚得一些藏在花叢間的精靈慌忙逃脫。不想,那些精怪更加開心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精靈,迫不及待地想將精靈全部抓住,以供賞玩。 精靈女王令年長的精靈帶上年幼的精靈不可落單,在沒有找到合適的居所前要躲藏好。兇殘的精怪窮追不舍,許多精靈慘遭毒手。精靈女王無計可施,只得帶上精靈一族飛離這是非之地。 精靈們一直飛,不停地飛,恐懼促使他們前行,直到撲閃的翅膀累到無法動彈。他們來到一片海域,海域的中心有一個小島,精靈女王便決定隱居在這座小島上。 圓形的小島四面環山,山頂有一個圓形大口,站在圓形大口的山壁上往里看,什么也看不見,年長的精靈決定下去一探,發現底下是一番美妙的境地。從底下往天上看,天空也變成了圓形。 一汪清泉自山壁半腰處金淌到底部形成一個水池,清泉金淌到水池,水的顏色會變成乳白色,水池的中央有棵大樹,大樹的葉子和芭樹的葉子有些相像,精靈們便喚這棵大樹為芭樹。水池旁有幾塊大石頭,周圍的山壁上開著許多鮮艷的花朵,有些花朵會閃爍發亮。 安心住下后,精靈們過上從前那般快活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山壁上的山洞里搭建住所,渴了飲用水池里的泉水,餓了吸食花蜜。 不知是泉水的力量還是花蜜的靈力,精靈們發現自己有了靈力,經過潛心修煉,精靈也終能化成人形。 避居世外,有好處也有壞處,不受塵世紛擾,卻也脫離塵世。于是精靈女王決定每年讓成年的精靈外出游歷,將外界的消息帶回,記錄在芭樹上。精靈女王為小島取名“爍峇島”,設立無啟之門和歸戎之門,并定下出島和歸島的時間。 初始時,小精靈們牢牢遵守,回來開心的講述外界的見聞,年長的精靈們很是欣慰,想來外界已然平息。后來,有些精靈享受天大地大的外界,不愿回那一處小小圓形天地;有些精靈提前歸來,不愿提及外界的事;只有少數精靈按照歸期歸來。 年長的精靈擔心年幼的精靈在外遭受不測,自己無法出島,只能憂思于心。憂愁在一夜之間形成,逐步擴散侵蝕人心。 自此,精靈女王立下規矩:“非歸期不得歸,歸期必歸,如若錯過,永不得歸?!痹疽荒暌淮蔚某鰨u,改為三年一次;后來,新的精靈女王繼位,又改為五年一次;到了精靈女王這里,改為十年一次。 金、銀、堇、翼四大長老近來難以入眠,日子一天天臨近,她們尚未想出兩全之策。成人禮每年都有,只是今年的成人禮上,還要祭選出成年精靈出谷游歷的年限。十年前的那件事令她們心有余悸,塵出了什么事至今未知,精靈女王為不能打開歸戎之門深深自責。精靈女王陷入沉睡更是讓四大長老措手不及,這些年來,她們想盡各種辦法都不能使精靈女王醒來。 金長老和堇長老主張精靈一族就此避世,斷了與外界的往來,銀長老和翼長老以為成長的歷練是不可或缺的,從最開始的一年一次到現在的十年一次,已經剝奪了許多年幼的精靈應有的成長經歷,不能讓精靈一族就此荒度一生。 關于這件事的意見,四大長老從十年前就出現分歧了。 四人各持一派,底下的擁護者貌合神離,捧高踩低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