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番外:生前身后名(2)
楊佑突然覺得這個教授看起來很眼熟,但又不知道他年邁的臉龐中到底有什么讓他覺得熟悉的東西。 或許只是單純地對說自己好話的人有所好感。 他原本以為自己會變成如商紂一般的暴君,沒想到居然還有人愿意去挖掘他在歷史中真正的面容。 主持人點點頭,往前傾身問道: “我聽說齊教授一家三代都是研究齊國歷史的,可謂是家學淵源,您能給大家講述一下您家的故事嗎?究竟是為什么,祖孫三代都選擇了齊國歷史這個研究方向呢?難道是對齊國情有獨鐘?” 齊教授推了推臉上的眼鏡,笑起來的眼角有許多慈祥的細紋,“主持人說得很對,我們一家確實對齊國情有獨鐘。我家的族譜是從齊國末年傳下來的,上面記載了什么呢,就說啊,我家的祖先是齊貞帝的貼身宮女,從小一起跟著齊貞帝長大,兩人感情很好?!?/br> “那么后來齊貞帝擔心宮女叛變,就派了一個衛兵去監視她家,結果沒過幾個月,齊貞帝就忘了這個衛兵的存在,也不下命令,也不找他要消息。齊貞帝當時給這個衛兵許多錢,那么這個衛兵就在宮女家附近買了幾塊地生活下來。后來咱們都知道,齊貞帝在投降劉恒之前啊,把宮里的東西都分發給宮人,讓他們自己逃走,于是我們家的這位祖奶奶也逃了出來,后來就和這個衛兵結婚生子,生下來的孩子就以齊國為姓,我們這個家族就是這樣來的?!?/br> 主持人露出驚嘆的表情鼓掌,“齊教授家里原來也有一個傳奇故事?!?/br> “是的,”齊教授點頭,“齊貞帝對這個宮女特別照顧,出宮的時候給了她很多錢和寶貝,這個宮女后來不幸早逝,留下的遺言就是讓我們家族替齊貞帝守墓,那么為了紀念齊貞帝,也為了實現這位祖奶奶的遺言,后來我們家的祖先就找到了當時的貞帝墓,一直住在附近,一直到蒙古人南下,實在沒有辦法,就跟著民眾南遷,從那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他陵墓的消息了。我們家自古以來都會供奉齊貞帝的牌位,現在我家里還有一個齊貞帝楊佑的牌位。所以我認為這一次齊貞帝陵寢的發現,可以說對我個人而言,有點像命運的輪回,就是我的祖先以守墓的方式守護這個家族的恩人,我自己本人也是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文物和這段歷史?!?/br> 瑞芳啊…… 楊佑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和瑞芳重逢,他看著齊教授蒼老的雙眼,忽然知道了熟悉感從何而來。 那雙眼睛,曾經在無數個夜晚注視著自己,提醒他要穿衣服,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它屬于一個曾經忠于楊佑的美麗女子。 楊佑可以讓劉恒發誓不殺百姓,不殺大臣,因為即便從最功利的角度而不是道德層面來考察,這些人對劉恒而言至少有很大的用處。 可是那些在宣政殿紫宸殿里伺候他的宮人,對劉恒而言可有可無,特別是瑞芳,作為楊佑的貼身宮女,還有十分忠誠的個性。 劉恒不會任由這些對和楊佑關系匪淺的宮人留在自己眼皮底下,掖庭生變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所以楊佑才會提前解散了宮人,把宮中能拿出去用而不被認出身份的財物都送給了他們。 只是想讓他們在亂世里能保全性命。 楊佑恍惚地想著,已經多久沒有見過瑞芳了。 千年萬年,久到世上不再有皇帝,久到世上不再有宮女,久到兩個靈魂都有了各自的歸路,他們再也不能重逢。 他對瑞芳的最后印象,還是他投降劉恒的前一天晚上,瑞芳苦苦哀求不愿意離開,最后楊佑只能用幫他守墓這樣拙劣的借口送人離開 。 那只是一個離開的借口,卻沒想到成了一個家族的命運。他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在歷史深處,依然有人堅守著承諾,哪怕諾言的雙方都已經化作了黃土,這份信念也依舊傳承了下來。 他忽然很想對這個女孩說一聲謝謝。 隨著齊貞帝墓xue的開挖,齊貞帝楊佑很快就成為了熱點歷史人物,影視界嗅到了風聲,也動了拍攝的心思。 有個年輕導演找到了敖宸,想讓他來演楊佑的角色。 他說敖宸是現在的演員中,少數幾個年輕又有王霸之氣的人,而且史書上也確實記載,齊貞帝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 敖宸把這消息和楊佑說了,楊佑哭笑不得。 “那你接嗎?”楊佑趴在敖宸的腿上問道。 敖宸摸了摸他的鼻子,拿過一邊的劇本說道:“等我先看看,上次不就有人找我拍末代皇帝嗎,劇本寫得爛死了?!?/br> 敖宸一晚上都在看劇本,楊佑知道,看樣子這個劇本應該寫得不錯,熬到半夜他先去睡覺了。 第二天早上敖宸忐忑不安地過來,問楊佑能不能讓他去演。 楊佑把劇本拿來看了看,發現這個編劇寫得確實不錯,雖然和史實有不少出入,但人物特點基本上是抓住了。 “那就去唄,我也想看看拍出來是什么效果?!?/br> 電視劇播出的那天,敖宸在跑宣傳,天帝特意召集在凡神仙一起跑到楊佑家去看。 片頭曲結束,出現的是陰沉的天空,一個穿著水紅色冬衣的宮女扶著一個身材高大,卻略顯瘦弱的青年走在茫茫的雪海之間。 青年的肌膚比雪更白,他對著宮女說:“我同你講個故事吧,一個皇帝的故事?!?/br> 霎那間,楊佑突然看見了一個女人的剪影,她帶著最后的溫情,推開了冷宮的房門,寒風吹來,她盈盈地笑著,拂去肩上的風雪。 齊貞帝的陵墓發掘工作進展很快,楊佑的墓里隨葬的財物并不多,但每一件都是精心挑選過的。 最引人注意的是大量的書籍、信件,還有許多楊佑生前頒布的圣旨,其次就他當時隨身的物件,還有許多生活用具。 讓人意外的是這些東西保存十分完好,可以說里面的一切文物,都成為了歷史最真實的見證,由此也引發了一波用齊貞帝墓出土的文物來驗證史書的浪潮。 齊貞帝的墓xue并沒有其他皇陵那樣規模廣大,楊佑生前下令不要大興土木,后來凌朝建立,更是不能讓這位皇帝的墓葬用上大的規模。 考古學家都以為齊貞帝的墓只有那么多的東西,直到他們發現了隨葬坑。 隨葬坑里,以商洛為首,楊休、楊倫、楊玄、劉慧、陸善見、楊赤心、卓信鴻、徐開霽、蔣凌……史書上能找到的楊佑的舊臣,那怕如徐開霽、蔣凌這樣在凌朝擔任高官的臣子,基本都隨葬了皇陵。 這些人中,有在齊一朝死去的商洛等人,都是死后立刻送進了皇陵,還有人在史書上沒有記載結局,如他的兩個弟弟楊休、楊倫,甚至連當時的罪犯,因為反對劉恒而被五馬分尸的西南大將楊赤心都人收斂好尸體葬入了皇陵。 這其中更多的人都是在凌朝死去的,楊佑其實并未享有臣子隨葬的資格,這些舊臣,基本都只有一副簡單的棺槨和一些下葬必備的簡單物品,除了劉慧以外都穿著齊國的朝服。 在齊貞帝墓xue發掘之前,考古界曾發掘過晉王劉慧的墓xue,發現里面是空棺,史學界還因此猜測,晉王可能是被弟弟劉恒殘忍處死,所以沒有尸體。 而現在,劉慧的棺槨好好地停放在齊貞帝的隨葬坑中。 齊貞帝的主墓實在是過于寒酸,但他的隨葬坑中,卻密密麻麻地陳列著那些歷史上輕易攪動風云的人物。 沒有人知道,這些重臣為何要舍棄死后華麗的陵寢,情愿留下奢華的空棺,用一副樸素簡陋的棺槨,也要把自己的身軀和一個失敗的皇帝葬在一起。 或許,成王敗寇,并不是歷史唯一的準則。 前幾年北海將軍楊遇春的墓xue中,主墓室里放著楊遇春和他夫人齊國郡主楊箏的兩副棺槨,男主人北海將軍的棺槨里,同樣空無一物,只有一個凌朝北海將軍楊遇春的金印亮明身份。 學界把尋找北海將軍的希望放到了齊貞帝的陵墓中,然而遺憾的是,隨葬坑里并沒有楊遇春。 但他們在主墓室里發現了兩具棺槨,一具要高些,一具要低一些,在沒開館之前,史學家一直以為那是楊佑和他的愛妃。 可是史書上對楊佑的后宮完全沒有記載,反而是很多野史對楊佑和楊遇春之間的關系津津樂道。 正史上的記載也是如此,齊貞帝在宮中病重,楊遇春見舊主凄慘,心有不忍,請旨于高祖,接楊佑出宮養病。 那具神秘的棺槨,會是北海將軍嗎? 帶著疑問,研究人員打開了棺槨。 時間太久,尸體早已腐爛消失,只有一些不易損毀的物品保留了下來。 放在高處的那具棺槨里有膠東王、景王的金印,基本可以確定是齊貞帝,而那具放在低處的棺槨,只有一副鎧甲,一枚寫著齊國天策將軍楊遇春的金印。 鎧甲中有一枚護心鏡,背面刻著一句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 現代番外就到此結束了,楊佑和老龍的故事大概也就走到這里啦,后面是楊箏兄妹、暮云、蓮華、帶著一點牛的番外,有可能是結局,有可能是他們之前的故事,看我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