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蓬萊殿里燒著四個炭爐,暖得如同春夏一般。 或許比夏天還熱。 楊佑進門后脫掉了大麾,額頭上悶出了晶瑩的汗水。 “見過太子?!?/br> 殿里的人齊刷刷地下跪行禮。 楊庭一病,楊佑就是這皇宮里的天。 楊佑粗略地掃了一眼,宮女、太醫、后宮中品階高的妃子和皇子們都來了。 楊佑點頭往里走,“免禮平身?!?/br> “謝太子殿下!” 人群自發地分成了兩撥,給楊佑讓路。楊佑一直走到了龍床前面,宮女拉開厚重的黃色簾帳。 楊庭睡在榻上,枕著高高的瓷枕,有些灰暗的臉上透著不自然的蒼白潮紅,呼吸緩慢。 太醫恭敬道:“陛下喝了藥,已經睡了?!?/br> 楊佑點頭坐在床邊,問道:“父皇病情可有好轉?可查出什么病因了?” 太醫拱手,“回太子殿下。三日前,陛下在宮里摔了一跤,此后右側手腳肢體麻木,口舌歪斜。陛下素來又五志過極,心火暴甚。故臣以為陛下乃氣血逆亂的卒中之癥。須用鎮肝熄風湯輔以針灸慢慢調理?!?/br> 楊佑耐心地聽完太醫的敘述,“以太醫看,父皇的病需要多久才好?!?/br> “這……”太醫目光躲閃地說,“這老臣也不知,但只要慢慢調養,總會好的?!?/br> 楊佑也知道,許多病癥都是盡人事而待天命,也不再盤問御醫。他在楊庭旁邊坐了會,楊庭沉睡不醒,他還有政事要處理,便先退下了。 今天在宮里守著皇帝的是三皇子的母妃良妃。 良妃在生下三皇子之后曾懷有一個孩子,后來流產了。她本來身體就不太好,又因為流產傷得狠了,經常纏綿病榻,不問后宮諸事,也鮮少出來走動。 楊佑小時候住的青玉小筑便是在名義上歸良妃管轄,但楊佑從小到大見她的次數都屈指可數,良妃深居簡出可見一般。 饒是如此,她還是撐著病體前來照看皇帝,楊佑覺得良妃的臉色倒是比楊庭的臉色更差。 他禮貌地問候了良妃幾句,叮囑她不要因為皇帝的病而過度cao勞。 良妃淡淡地點頭,身上帶著強烈的冷香。 楊休見到楊佑離開,找了個機會遛出大殿,跟在楊佑身后。 “你來了?”楊佑并不意外,剛在在里面,楊休就對他使了個眼色。 楊佑放慢了步伐,楊休跟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低聲說道:“三哥最近一直衣不解帶地照看著父皇,太子殿下怎么看?” “我總不能攔著他不做孝順兒子吧?”楊佑笑道,他輕輕拂袖,“他想演父慈子孝就讓他演吧,你幫我盯緊一些便好?!?/br> “最近他那邊也沒什么動作,”楊休皺眉,“我不放心,總覺得他還有后招。殿下雖然在朝中掌握重權,可仍有不少朝官傾向三哥,狄飛的兵權也一直沒交出來,這幾年他在民間也經營出了不少名聲,恐怕并不好對付?!?/br> 楊佑停下來想了想,最后低聲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看我與他誰先露出馬腳?!?/br> 楊休跟著他到了開闊處,遠遠見到一頂步輦,里面坐著華服婦人。 “武惠妃?!睏钚莸?,“從武宜之被抓之后,她為了避嫌一直稱病,如今聽到陛下病重,也要過來看看了?!?/br> “對了,”楊休突然問道,“武宜之怎么樣了?” 楊佑看著武惠妃的步輦逐漸遠去,“還在我府上,找個機會,我會讓他消失的?!?/br> “你要留他一命?”楊休嗤笑道:“還真是你的作風?!?/br> 楊佑笑而不語。 天上下起了小雪。 楊佑冒著雪走到了政事堂,三省官員都在這里商議朝政。河南道雪災嚴重,商洛正和劉頗商議著賑災事宜。 商洛看了看輿圖,嘆道:“苦寒至此,唯恐突厥南下擄掠?!?/br> 右驍衛將軍郭虔哼了一聲,“若是廣武王在,何愁邊患!” 劉慧正在擬寫文書,當即變了臉色,拍案而起,“你說什么?” 楊佑拉住他的肩膀,“坐下?!?/br> 劉慧鐵青著臉盯著郭虔,郭虔也不甘示弱地回瞪,雙拳捏緊,關節咯嘣作響。 劉頗看了眼沒說話。 楊佑把劉慧按下坐著,笑著和郭虔說,“四哥英勇,我是知道的。眼下最重要的是整飭邊防,以防突厥偷襲,郭將軍你說是嗎?” 郭虔鼻孔朝天,一肚子火氣,面色不善地說:“若非廣武王被殺……” “郭將軍!”楊佑正色道,“廣武王以謀反罪論處。他守衛西北,是保民,可他也將西北變成一人之地,擁兵自重,南下攻打京城,他死得并不冤枉?!?/br> “太子殿下西南三軍,又何嘗不是擁兵自重?率軍進京,與謀反有何意?結黨大臣以逼迫皇帝,是太子可以做的事嗎?殿下敢說,西南不是你一人之地?” “郭虔!”商洛忙呵止他,這話實在是過重了。 一時間,整個政事堂都安靜了下來,目光全部集中在楊佑身上。 劉慧氣憤地替楊佑辯解道:“殿下在西南親政愛民,平定匪患,率軍回京,那也是接到了圣上的密旨……” “我敢說,”楊佑看著郭虔,眼中光明磊落,“我為何不敢。西南大小官吏,均由科舉選拔,朝廷任命。兵馬將領,沒有一處不是朝廷規范之內?!?/br> 郭虔道:“西南將領唯太子之命是從,西南百姓,只知太子之賢,殿下又該作何解釋?” 劉慧掙脫了楊佑的壓制,站起身來激動地說,“將領聽太子的命令,是因為太子手中有兵符。百姓知太子賢名,自然是因為太子施行仁政。施行仁政之人,不管是太子還是別人,都會在百姓心中留下名聲。對于能夠安定民生的官員,百姓有著很強的辨識能力。難道郭虔將軍連民心都要懷疑嗎?” 郭虔說不過他們,只得放下拳頭走到角落里坐著。 郭虔此人軍功一般,是受了祖蔭授官。林家和廣武***大戰后,十四衛府軍幾乎損毀殆盡,軍官空出來不少,朝中又無將可用,商洛為了籠絡人心,拉了一批勛貴子弟。 郭虔就是其中之一,看樣子,比起楊佑,他更偏向廣武王。 不過楊佑并不打算懲罰他,郭虔能直說自己的意見,要么是個性太直,要么是沒長腦子。 可惜啊,廣武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楊佑記下郭虔的名字,準備看看他帶兵到底怎樣,如果不會帶兵,就得把他拉去別的地方。 楊佑情愿給他一個閑職,也不想他尸位素餐。 朝中還有多少像他這樣的人,靠著蔭蔽占著位子不干事? 楊佑覺得,最好連閑職都別給了,管他祖蔭還是父蔭,沒有真本事就得把位置讓給有真本事的人。 然而這個設想實在是牽連甚廣,楊佑現在還不能輕舉妄動。 楊佑看著輿圖,上面用紅筆勾畫了廣武王修建的各個城池要塞。 他想了片刻,說道:“以往突厥都是秋收之后便來搶掠。大戰也多在秋冬之際開打。如今入冬已久,塞外還沒有消息,要么是他們迫于廣武王的威名不敢南下,要么是物資充沛,足以度過冬天?;蛘咚麄冋跍蕚涔ゴ蛭鞅?。諸位覺得哪一種可能性更大?” 徐開霽道:“我朝物產豐盈若此,今冬尚要調遣米糧抵御大雪,塞外苦寒,臣以為突厥不可能有足夠的物資度過冬天。之所以遲遲不動手,恐怕是畏懼廣武王威名。算算時間,就算再遲,廣武王身死的消息也該傳到突厥了。只怕他們以為廣武王一死,我朝再無人可敵,馬上就要揮兵南下?!?/br> “你說得在理,”楊佑道,他踱步沉思,最后道:“從西南三軍抽調精銳五萬,以南兵補北兵。廖襄有沒有折子上來?” 劉慧翻出廖襄的奏折,遞給楊佑。 廖襄一到西北,便先將所有的防線和情況都摸了一遍,商洛派過去的文官水平都不錯,很快就將西北亂政撥冗澄清。 眼下看來,西北不敢說如楊仕在時一般固若金湯,但也能看出防守堅固。 楊佑只猶豫了片刻,“讓楊遇春去,他能守住?!?/br> 商洛也同意了他的安排,“可要給楊將軍一個合適的官職?不若讓他做隴西節度使……” “不,”楊佑深知節度使的可怕之處,軍政一體,后患無窮。能對付一個劉武已經算他走運了,眼下節度使能少一個就少一個,“封他為并州大都督兼檢校左衛大將軍,總兵以討突厥?!?/br> 商洛點頭,徐開霽便下筆寫好任命,三省蓋章之后交給楊佑,楊佑落筆朱批,蓋上太子監國的印章,這邊算是敲定了。 劉慧道:“楊將軍擅長攻城,又沒在西北打過仗,能行嗎?” 楊佑心里也打鼓,到底還是信楊遇春多些,“若有可靠老將,也留意著上報給我?!?/br> 如此又商議了許多時候,楊佑才拖著勞累的身體回了王府。 敖宸拿了一盒鴿子蛋大小的珍珠,在楊佑床上彈著。 楊佑扭了扭酸痛的脖子,“你從哪里找來的珍珠?” 敖宸將珍珠收好裝在盒子里,楊佑一看盒子便笑了,那是楊庭的私藏。 敖宸一定是去翻了皇宮內庫。 敖宸將珍珠放到一邊,站起來從后面摟著楊佑,“皇帝老兒可真有錢?!?/br> 楊佑笑了笑。 敖宸摸著他的臉道:“不過馬上就是你的了?!?/br> 楊佑嘴邊的笑容落下幾分,看著窗外沉沉的天色問道:“父皇他,能撐過冬天嗎?” 敖宸吻著他的后腦,不解地問道:“怎么,你舍不得?” 楊佑抿著嘴,閉上眼睛點了點頭,“說不為所動,肯定是假的?!?/br> 敖宸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說到:“冬去春來,新舊交替,天道恒常?!?/br> 楊佑反手摸著他的臉,涼得如同冰雪一般,近在咫尺的人間生死讓他的心里生出了無可言喻的惆悵落寞,他的聲音輕得像窗外飄飛的雪花。 “敖宸,我是說,等我當上皇帝了我就放你自由,但你能不能先陪著我,然后再回天上?” 敖宸看著他的側臉,喉結動了動,蒙住楊佑的眼睛:“好,我說過的,我看著你死?!?/br> 敖宸覺得,估計等楊佑死了,他的日子也差不多了。說不定還能學著凡人一樣,把楊佑的尸體放在他身邊,一人一龍一起腐爛。 他忍不住想著,如果自己死了,湖泊和神廟能存在多久? 下一個闖進來的人又是誰? 遺憾的是,以后再找到湖泊的人,就見不到真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