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個時辰后,孤舟飄蕩在山水之間,楚歌領著他們進入了一間破廟,里面有提前準備好的吃食和醫藥。 聽楚歌的話,這里竟然已經到了洛州和修陽的交界處。 昨日霄寧帶著蔣凌先上岸,不料遇到了伏兵,霄寧奮勇之下殺出重圍,帶著蔣凌跳入江中,這才得以逃脫,他和楊遇春是傷得最重的。 蔣凌懂些醫藥,當即撐著病體給兩人包扎。 楊佑在一旁打下手,審慎地觀察著破廟的環境。 劃船的時候,他注意到,楚歌的船夫又聾又啞,與人交流全靠手勢。 楚歌怎么會來,一個妓女又如何知道他們的行程,為何會提前做好一切準備? 重重疑惑籠罩著楊佑,礙于楚歌和卓信鴻的關系,他并沒有當面問出來。 楚歌與船夫告辭后,和卓信鴻一起進入了破廟。她從食籃中拿出燒餅遞給卓信鴻。 卓信鴻沒有接,只是一個勁地看她,冷冷地問道:“你怎么在這里?” 楚歌嘆了口氣,“你們出發的那天晚上,惠妃娘娘的內侄武聰都尉到清苑做客,嫣如去伺候的,她聽到武聰和一個男人說你們肯定到不了西南,還說自己已經替皇子殿下準備好了守喪的一切事宜。嫣如覺得不太對,就來告訴了我?!?/br> 果然和楊佑猜想的一樣。 武聰曾是武將出身,后來被皇帝調到京城,他手段也是夠高明,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拉攏了楊庭的人,楊庭還沒發現。 不過楚歌也是膽大,她想通知卓信鴻,卻苦于不能離開清苑,便跑到徐開霽那里求徐開霽幫她贖身歸還良籍。徐開霽聽聞此事后立刻派人前來追趕楊佑一行,楚歌被戶籍的事情絆住了兩三天才離京南下。她從徐開霽那里得知了楊佑的出行路線,推算著時間抄小路追人,她知道在洛州肯定是趕不上了,便準備先到修陽等著。 誰料昨夜風雨急催,她乘坐的民船不得不靠岸,停在洛水畔的小碼頭。按理來說,狂風驟雨,是不會有人出行的,可就是昨晚,洛州士兵突然出現,封住了碼頭,開始一艘船一艘船地搜人,一整夜都沒有離去。 楚歌旁敲側擊也沒問出來是什么緣由,只知道他們要找幾個人。 楊佑坐的官船是特供的,楚歌等了許久也沒看到官船從江面經過。 雖然這些事情都是零零碎碎,但她仍然從其中拼湊出了某些關鍵的因素,假設楊佑真的被人針對,那么他們一定設法逃了出來,否則不會有人派兵封鎖江岸,洛水江岸綿長,中心更是有許多小島蘆洲,如果士兵還沒撤走,就說明他們一直沒有找到楊佑一行。 那么他們最有可能躲在哪里? 楚歌趁著夜色悄悄溜出了碼頭,騎馬沿江走了一段,找了一艘民船,沿江尋找楊佑一行的蹤跡,她并不敢聲張,只能通過歌聲來示意。 卓信鴻仍然有所懷疑,雖然他也不愿意這樣想,但必須把一切可疑因素都剃除,他道:“時間倉促,你又如何在這里準備醫藥吃食?” 楚歌知道他的顧慮,直言道:“洛水沿岸游俠山匪頗多,山間常有他們落腳歇息的地方,這些地方都會備有出行的一應東西?!?/br> “那你怎么會知道?”她這樣一說,卓信鴻更是懷疑了。 楚歌輕輕一笑,“我爹曾是洛水漕運長官,我好歹也在洛水邊生活了一二十年,這些東西都是知道了的。你還有什么要問的嗎?” 卓信鴻接過餅,開始大口大口吃起來,一夜逃亡,又在蘆葦蕩吹了冷風,他也是餓極了。 楚歌過來幫霄寧包扎傷口,霄寧身上的傷雖然多,看著嚇人,好在都沒有傷到要害,只是血流得多了,臉色蒼白。 楊遇春可是實打實地挨了好幾刀,蔣凌和楊佑一開始還擔心他傷勢過重,誰知他昨晚睡了一會,今早比楊佑還精神,就像是山間的野草,短短時間內就能恢復生機。 霄寧笑著拍了拍楊遇春的肩膀,“到底是年輕,底子好?!?/br> 楊遇春嘿嘿一笑。 霄寧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傳說中的楚歌姑娘,乍一看,也是肌膚勝雪,顧盼生輝的人物,美貌的人他師弟可見多了,楚姑娘又是哪里能讓卓信鴻魂牽夢縈? 霄寧道:“楚姑娘,小生凈明道霄寧?!?/br> 楚歌抬起頭來看他一眼,溫柔地回道:“原來是卓公子的師兄,有禮了?!?/br> 別說,她笑起來真是挺好看的,如三月春花一般,溫柔動人。 “楚姑娘的父親既然是漕運長官,又為何會到京城……”霄寧沒有把話說實。 楊佑默默坐在楊遇春身旁,聽著他們的交談,觀察著每一個人的言語神態。 楚歌對她的身世并沒有過多的悲怨,平靜地說道:“我爹因為貪污被抓,流放嶺南,在途中病故。我們小門小戶,人丁稀少,父親死后,母親與祖父相繼去世,又被山匪劫掠,我家就沒了。后來輾轉被賣到了清苑,這才在京城住下來?!?/br> 寥寥幾句,一家的悲歡離合就這樣淡然地帶過。 霄寧也意識到自己提了一個不合時宜的話題。 卓信鴻驚訝地說:“你從未和我說過?!?/br> “說這些有什么意思呢?”楚歌笑道,“都是過去的事情了?!?/br> 她對著霄寧說道:“道長,我不姓楚,楚歌只是個花名罷了?!?/br> 霄寧趕緊道歉,“倒是我對不住姑娘了?!?/br> 楚歌搖頭,“無妨?!?/br> 她幫幾個男人料理完基本事宜之后,就走到了破廟外,有意識地給他們幾人留下了交談的空間。 楊遇春拿起一個餅遞給楊佑,楊佑咬了一口,又干又澀,不是精細的白面,也不知道是什么粗面夾了東西,苦澀中帶著濃厚的咸味,還夾著些許細碎的泥沙。 楊佑在口中嚼了兩下,差點沒吐出來,他看其他人都在吃,也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恢復精力。 有得吃是最重要的。 楊遇春見他食不下咽,遞過來一壺水,楊佑就著水勉強咽下小半塊餅,再多也吃不下了。 楊遇春將他剩下的餅都吃了,小聲說道:“苦著王爺了?!?/br> “沒事?!睏钣有χf。 目前的形式,他們先要知道洛州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究竟有哪些人參與了對楊佑的刺殺,還要知道沿岸城市的封鎖是否存在。 都需要有人下山探取情報。 楊佑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卓信鴻和蔣凌兩個基本沒帶傷的人當即表示愿意去山下走一趟。 楊佑看了看他們,慢慢搖頭,斟酌著說道:“卓兄,如果可以,我想能不能拜托楚歌姑娘……” “不行!”卓信鴻立刻拒絕。 楚歌能跑來找他們已經是冒著天大的風險了,一介女流,只是念著卓信鴻的舊情,不該卷入他們的事,楊佑也不好再說。 楚歌卻是聽到了自己的名字,走進來說道:“什么事情叫我?是不是要下山看看情況?” 她非常聰明,對局勢也十分敏感。 楊佑覺得自己似乎猜到了她的身份。 “我去吧?!?/br> 她一點猶豫都沒有。 卓信鴻怒了,他站起來將楚歌拉到一邊,“你?你知不知道這事情有多危險,事關皇子,動輒滅口,別人可不會給你傳遞消息的機會,你一個弱女子,去干什么?” “去給你們看看情況啊,無非是軍隊撤沒撤,有沒有抓人之類的事情,不會有危險的?!背鑼@些東西可謂是輕車熟路。 卓信鴻卻無論如何也不松口。 楚歌與他爭辯到后來,也失去了耐心,指著卓信鴻的鼻子斥道:“你們一個個cao著京城口音,還有個說河北話的,細皮嫩rou,一看就是官家公子。一進城就能被人看出來,別說進城了,恐怕在半路上就能被人抓了?!?/br> “那你也不能去?!?/br> “你憑什么不讓我去?我想去哪就去哪!” “總之就是不許去!” “我現在贖身了!”楚歌從懷中掏出一張紙拍在卓信鴻臉上,“你管不了我!” “你?。?!”卓信鴻臉紅脖子粗。 霄寧從食籃中摸出一把炒豆,遞給楊佑:“邊吃邊看?!?/br> 楊遇春接過炒豆,兩手翻轉,吹走豆殼和多余的鹽粒,盛在手中示意楊佑吃。 楊佑揪起炒豆,往嘴里丟了一顆,放得有點久了,豆子有些潮,不過還是比餅的滋味好。 咔嚓咔嚓,嚼豆子的聲音淹沒在卓信鴻和楚歌的爭吵中。 卓信鴻拿起契紙認真看了看,“就算你贖身了,你也是我的女人,這件事情太過危險了,萬一你被發現,有可能被滅口。我不允許你冒險?!?/br> 楚歌完全不為所動,“沒合戶籍沒有三書六禮,我算你哪門子的人,你又不是我爹,你管不了我。我今天就是得去?!?/br> 她說著就要出門去。 卓信鴻趕緊拉住她的手,“回來!你偷偷跟來的事情我還沒和你算賬呢!我不是留了錢讓你在京城好好呆著嗎?徐師兄自會處理事宜,你跟來就是添亂?!?/br> 楚歌甩開他的手,冷哼道:“別人能有我熟悉洛水嗎?” “那你也不能隨便出京,這一路不知道多少明槍暗箭,西南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好好的人為什么要來受苦?你橫豎不過是為了我,我又不是什么長情的人,今日就把話說開了。我不帶你出門,就是覺得女人拖累,你別以為我是對你有情義?!?/br> 楚歌與他相處久了,豈會不知卓信鴻刀子嘴豆腐心,表面看著是個硬朗的人,實際內心軟弱多情,若是平時她撒撒嬌,流兩滴眼淚,卓信鴻就得反過來哄著她。 但她既然決定贖身來追,自己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從前的楚歌只是清苑里的一朵花,一只金絲雀,可以向主人撒嬌耍賴,現在的楚歌必須要和卓信鴻一起承擔風雨。 這是她給自己的要求,從踏出京城的那一刻起,她不能再是卓信鴻的物品,而是他的同伴,能夠與他站在同一高度的人。 楚歌跺腳吼道:“你以為你有幾斤幾兩?你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我又不是為你來的,自作多情!” “好!”霄寧鼓掌,“說的對!楚歌姑娘,今日方知你實乃女中豪杰!” 卓信鴻的臉都黑了。 楚歌道:“我是為了王爺來的,若不是為了王爺,我哪犯得著餐風飲露,風塵仆仆地追人?” 楊佑:…… 你們吵架也別禍水東引啊。 說來說去,最后卓信鴻還是拗不過楚歌。 其實他們都知道楚歌是最好的人選,楊佑也就順著楚歌的意思,讓她去看看情況。 卓信鴻嘆著氣,自己在門外蹲著。 楊遇春生起一堆火,將眾人的衣服烤干。 火光溫暖地搖曳,楊佑看著橙黃色的火焰,困倦地打了個呵欠。 折騰了一晚,幾乎沒怎么睡,一直提心吊膽。 楊遇春連著脫下兩件衣服,鋪在地上,露出赤裸精壯的胸膛,對著楊佑說:“王爺,先睡一覺吧?!?/br> 反正也要等到楚歌的消息。 楊佑倒在衣服上,昏昏沉沉地睡去。 咕嚕咕嚕,咕嚕咕?!?/br> 他聽見了水泡的聲音。 視線昏黑,他被水流的力量推來推去,始終找不到依靠,一個個黑影在水中潛伏著,手中的白刃在水下發出刺眼的光澤。一只手伸過來,掐住了他的脖子,將他不斷往水下拉去。 眼前越來越黑,水溫冰涼,讓人麻木。他眼角余光看見明晃晃的刀子正落下,往自己的胸口扎去! 不!不,我不要死!我不要死?。?! 楊佑猛地打了個寒噤。 “王爺!”楊遇春抱著他的頭,拍了拍他的臉頰。 楊佑眨了眨眼,感覺四肢都脫離了控制,需要費好大的力氣才能理清腦海中混亂的思緒。 楊遇春松了一口氣,蔣凌過來探了脈,“許是驚嚇過度了,昨日死戰兇險異常,王爺能撐著帶我們出來,如今輕松了,恐怕各種情緒都上來了?!?/br> 楊佑滿頭虛汗,疲憊地閉上眼睛,手不自覺地放在胸前,隔著衣服摸著龍鱗,那薄涼的觸感讓他安心。 楊遇春看他脖子上有根紅線,便伸手去碰了碰,楊佑如臨大敵一般往后縮,躲開他的手,游離的目光立刻集中,盯著楊遇春。 楊遇春尷尬地收回手。 楊佑回神,擦了擦頭上汗水,問道:“怎么了?” “你做噩夢哩!”楊遇春往火中添了柴,坐到他身邊。 楊佑頭疼無比,耳邊傳來尖銳的鳴叫聲,應該是有些發熱,他坐得離火近了些,霄寧得空在廟里翻了翻,翻出了一些藏在角落里的衣服,都是些粗布麻衣,尋常農家的打扮。 霄寧將衣服給楊佑蓋上,楊遇春摸了摸楊佑的頭,又摸摸自己的頭,“有點燙,睡會吧,等那個,什么歌姑娘回來了再找地方?!?/br> 說完楊遇春將衣服緊了緊,楊佑一閉上眼就,耳邊就開始冒出氣泡的聲音,只好一動不動地盯著火光。 其他人都用衣服蓋著安靜地休息了,楊遇春一個人看著火順便放哨,他時不時摸著楊佑的額頭,看楊佑神色懨懨,關心道:“睡吧,俺守著?!?/br> 楊佑搖頭,坐起來和他并肩,“睡不著?!?/br> 楊遇春捏了捏自己的拳頭,暗暗道:“只要俺還在,不會有下次了?!?/br> 楊佑知道他在表忠心,沒說話,只是笑笑,側著坐過來,將背靠在楊遇春身上,抬頭看著積滿灰塵的破廟。 不知為何,此時此景讓他覺得熟悉。 那是小時候,楊佑偷了廚房的紅薯,揣在兜里帶到了敖宸的地方。 就先叫那里困龍池吧。 敖宸心血來潮,要教他武功,楊佑蹲馬步沒幾下就喊累,死活不練了,敖宸只好放棄。沒過一會,敖宸又說他應該鍛煉身體,提著他到湖邊要他冬泳。 楊佑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他提溜著后領丟進了湖里,在冷水中撲騰了半天,好在他在錢塘弄潮的本事沒丟,沒被敖宸淹死。 敖宸在岸邊看著他哈哈大笑,每次楊佑游到岸邊,他都把楊佑提著丟回去。 楊佑一度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想殺掉自己。 敖宸笑夠了,親自下水把他撈了上來。 兩人在松林里撿了很多柴火,在神廟里燃起來烤紅薯。 敖宸把他扒得光溜溜,衣服放在火邊烤干。 他則穿著敖宸用奇異材料織成的外袍,靠在敖宸身邊,聽著噼里啪啦的火聲。 敖宸過一小段時間就會問楊佑,紅薯烤好了沒。 楊佑被他玩了一天,實在是不想回答他,躺在敖宸的大腿上看著頭頂的小破廟。 下面都打掃干凈了,房梁上還積著灰,楊佑爬不上去,敖宸又不會打掃,便讓它臟著,反正眼不見心不煩。 敖宸伸手過來摸摸他的額頭,“我還記得,我見到楊爍的第一面,他也在烤紅薯。他好像是被敵人追殺,帶著殘兵躲在山中,我循著云氣而來,正好撞上了他?!?/br> 他難得講起自己的故事,楊佑便認真聽著。 敖宸卻不再說話了。 “沒了?”楊佑問。 “沒了?!?/br> “怎么就沒了呢?”楊佑不解,這種歷史性的會面,難道不是應該久久鐫刻在記憶之中嗎? 敖宸輕輕地笑,或許又不是笑,楊佑從中讀到了很多復雜的涵義,小時候的他不懂,現在的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回想起敖宸的神態和語氣。 只記得敖宸說:“大概就是一個愣頭青和另一個愣頭青講述自己的豪情壯志,兩個人一拍即合吧。過了那么多年,誰還記得呢?也沒什么好記的?!?/br> 那些風霜雪雨的苦楚,把酒言歡的暢快,縱橫天下的豪情,海晏河清的壯志,早就成了故紙堆中的一堆塵煙,風一吹就散了。 與任何人而言,都沒有了價值。 敖宸明白得晚,楊爍明白得早而已。 楊佑品不出敖宸的蕭瑟,這時候卻頗有些感觸,大約有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心態。 說不上是不是他自己的牽強附會。 如今前路凄迷,他卻還要走下去,一時也有些躊躇。 楊遇春的光著上身,肌膚透著干燥的溫暖,楊佑半瞇著眼睛漫不經心地問道:“牛啊,除了我遇刺的那兩回,你殺過人嗎?” 他本是想問,楊遇春何以在當時迅速地反應,并毫不猶豫地拔刀,而且絲毫沒有任何噩夢和消極的情緒纏身。 “殺過?!睏钣龃捍鸬?。 楊佑卻吃了一驚。 “從前春耕爭水,各寨爭礦,潑皮打架,傷到哪里都是常有的事情,就算不殺人,手上重了也是要命的。以前村子里遭匪,俺下手重了些,留下了三條狗命,族老替俺遮掩了。后來和潑皮打架,手里也沒輕沒重,不知道死人沒。昨天那些人也是,不知道刀上有沒有留下幾條命?!?/br> 他的河北口音讓楊佑覺得好笑,“殺人是什么感覺?” 楊遇春的胳膊僵了一下,“沒感覺,比殺豬還輕松?!?/br> 這又是什么比喻? “雞砍了頭也會蹦跶幾下,豬被捅了脖子放血也還有力氣掙扎,可是人一刀下去,不死也是半條命。太輕松了?!?/br> 楊佑仔細品味著他的質樸而無情的話語,忍不住笑了出來,“殺人只是一刀的事情,可是一個人要長大成人,卻要耗費若干的時間和精力?!?/br> 楊遇春低頭看著腳邊的刀,“老道士說,正因為救人比殺人難得多,所以手中的刀不要輕易揮動。俺的刀,是用來替王爺守護天下的?!?/br> 楊佑沒想到陸善見還會教楊遇春這些東西,只是這話此刻聽起來卻有些大逆不道了。 “這些話別跟其他人說?!?/br> 楊遇春點頭。 兩人又聊了些楊遇春小時候的趣事,都是些田間地頭的瑣事,不然就是無盡的流浪。 楊遇春是棄嬰,從小吃百家飯,在原來的村子待到十三歲,已經是個小牛了,本來已經同一戶人家定了親,當倒插門,卻不料那小姑娘在路上被土匪劫走了。他奮起之下殺了三個土匪,保住了未婚妻,卻讓村子遭到土匪的嫉恨。 河北官場腐敗已久,官匪勾結,百姓為了生活,家族中多多少少和土匪有著聯系,有的地方甚至是土匪在維持日常秩序,執行法度。 可笑至極。 他們村的族老和匪頭子關系好,做主請匪頭子吃了頓飯,土匪有錯在先,便沒有再找村里的麻煩,只是楊遇春卻再也不能留在家鄉了。未婚妻一家給他收拾了包袱,他就開始了流浪。 苦力、纖夫、打手……他不識字,只能賣苦力,又是個牛脾氣,別人來找他麻煩,他也要找回去,一來二去,竟沒有在一個地方待久過,幾乎在河北府全境流竄。 好不容易在一個富戶家當上了長工,又遇上天災,河北全境缺衣少食,富戶家里染上了瘟疫,下人們搶了錢糧都跑了,他守著富戶一家人咽了氣,也沒錢請先生算陰宅,只好隨便找個地方把人埋了,隨手栽了幾棵樹,然后就順著人流南下往京城走。 進了京城,他才知道人間繁華,可惜再繁華也沒有他的份,他們是雕欄玉砌下的螻蟻,是達官貴人們門前的棄灰。 直到他遇到楊佑。 楊遇春一邊說著,一邊也回想著自己的人生。 小時候苦,村里的老人常常說,只要熬過去就好了。 在河北流浪的時候,在京城挨餓絕望的時候,他唯一的念頭就是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肯定有好日子過。 可是好日子到底在哪里,他也不知道。 只有那一個微弱的縹緲的期望像一根線一樣吊著他的命,只要松一下,他就得玩完。 慶幸的是,他等到了。 “進了王府,才知道什么是好日子哩?!?/br> 楊佑聽著他的話,眼眶有些濕潤,“一個膠東王,只能救一個楊遇春??墒翘煜碌臈钣龃汉沃骨f萬啊……” 楊遇春拿著木棍捅了捅火堆,側頭看著楊佑,“王爺,俺聽老道士說,你是要當皇上的人?!?/br> 他話中的真摯讓楊佑無法逃避這個問題,“如果我說是呢?” 楊佑停了會,認真道:“我想讓天下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不是因為某個王爺的善心施舍,我希望每個人靠著自己的雙手就能過上好日子?!?/br> 楊遇春笑了笑,他不知道如何評價楊佑的夢想,只是隱隱有些興奮,他握了握拳,問出了自己關心的話題,“那俺以后能當將軍嗎?戴著大雞尾巴毛的那種?” 楊佑失笑,“戴著戴著,別說雞尾巴毛了,孔雀尾巴毛都給你戴一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