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路依依帶著孩子,和路卿卿一塊擠。 喬聿一開始沒有著急,想著遠遠的看幾眼就好,后來看路卿卿興致很好,干脆就護著她和幾個孩子,跟著擠。 等到了最前排的時候,眼前豁然開朗。 一群人穿著喜慶的衣裳,看樣子是綢子的料子,紅色的,衣服上繡著龍鳳呈祥。 腰間是一條鮮紅的綢帶,系了個扣,長長的飄帶被握在兩只手上,伴隨著鑼鼓點,有節奏地擺動。 第333章 得此一人足矣 最前面是扭秧歌的隊伍,男女兩排并列而行,穿著都是相同的,臉上化著夸張的妝容。 隊伍旁邊是鼓樂隊,有吹喇叭的,敲鑼鼓的,敲銅箔的。 尤其是那兩面大鼓,放在鼓架上,敲鼓的人雙臂揮動,鼓聲震動人心,聽得人心神振奮。 秧歌隊的前方有一個類似指揮的人,雙臂高高抬起,按照他的指示,兩只隊伍不停變換著隊形,很是漂亮。 秧歌隊的后方,是高蹺隊,服裝和秧歌隊差不多,頭上系著彩色的絲巾,手里也揚著綢帶。 唯一不同的是,高蹺隊的人,每個人腳底下都踩著一米多高的高蹺,顯得鶴立雞群,特別顯眼。 路卿卿仔細看了看那個高蹺,就是用木棍制作的,不是很粗,由于支撐著人身體的重量,踩在土地上留下一個個淺淺的小坑。 至于腳踩著的地方,就看不清了,估計是綁在腳上的。 秧歌隊高蹺隊的表演非常熱鬧,伴隨著歡快的音樂,讓人不由自主地開心。 看了那么一會,路卿卿記著回城的事呢,也沒有太沉迷,一拽身旁喬聿的衣袖,“走吧?!?/br> 喬聿笑了笑,“不著急?!?/br> 人太多,鑼鼓太響,不靠近根本聽不清楚,所以兩個人是湊到一塊說的。 等喬聿答完,才發現兩個人的距離太近了點,連對方臉上的毛孔都看得一清二楚,不由得臉上有些燥熱。 路卿卿也有點害羞,但是沒有太躲閃,而是仰著通紅的小臉抬頭看他。 喬聿劍眉微挑,眼角眉梢藏了一抹寵溺,眼神兒也盯住她的。 這一刻,好像那響徹云霄的鑼鼓點都消失了一樣,只看到面前的人,還有那漆黑的眼眸里,倒映出的,自己的模樣。 這感覺實在是微妙至極。喬聿以前從來沒有這樣去看一個姑娘。一個是禮貌使然,一個是沒有什么心思去看。 此時此刻,他只覺得自己的呼吸變得很輕,很柔,生怕太沉重了會破壞這種感覺。 腦中忽然響起這么一句話:此生得此一人,陪你看日月更替,四季輪回,陪你一起度過每一個日夜,足矣! 他不想去猜測她的身世,既然現在彼此喜歡,那么就抓住她,不放手,綁在自己心里,一輩子,夠了。 他的眸子那么亮,仿佛藏了滿天星光,路卿卿總算知道,劍眉星目的星目是什么意思了。 若說剛剛來到這里的時候,她是本著待一天算一天的態度,努力去維持歷史,不要因為自己發生變化。 那么現在,她想為自己,為現在的家人朋友,為他,做些什么。起碼要好好的生活,擺出一個更主動的生活態度,這樣才不會辜負了愛自己的人。 就算有一天,會離開,甚至死去,至少也是沒有遺憾的。不過離開的機會是非常渺茫的。 從一開始的不擇手段想離開,到后來的認清事實,路卿卿也做了完全的準備。 既然命運讓她來到這里,并且生活下去,那就好好的珍惜吧! 兩人之間這種微妙的感應,被一陣突如其來的聲音給驚擾了。鑼鼓點突然發生了變化,氛圍更進了一波高丨潮。 第334章 坐馬車 路卿卿扭頭一看,“呀”了一聲,“你快看??!” 喬聿也扭頭看去。說真的,這種民間的秧歌隊,他也是頭一次見到,有點新奇。 原來是秧歌隊里出來了新花樣。 一只船出現在隊伍前方,仔細一看,船不大,紅色的船上系著不少紅綠綢子,特別鮮艷。 這只小船只是船的造型,頭尾翹起,船上還有頂棚,有幔帳。在船的中央,有一個中年女人,扶著船兩邊的沿,兩只腿則在船底露出來,支撐著這只船。 伴隨著鑼鼓,這船有節奏地搖擺,前進,后退。船頭船尾還跟著兩個人,牽引著船的方向。 路卿卿沒見過這東西,不過以前聽老人們提起過,這應該就是扭秧歌節目里,有名的旱船表演吧! 旱就是陸地的意思,旱船,就是在陸地上行走的船,雖然結構簡單,不過對于農村人來說,已經很好看了。 拜年扭秧歌,不僅僅是熱鬧,也豐富了農民們的業余生活??上У氖菚r間有限,每年也只是冬季才有。 因為冬季是農閑的時候,老百姓有時間出來看熱鬧。 拜年的隊伍每走過一個村莊,就會吸引整個村的人出來,效果和放電影是一樣的。 人們也會追隨著秧歌隊的腳步,踏遍附近的十里八村,樂此不疲。 氣氛達到了頂峰,鑼鼓的節奏加快了,人們的情緒也越來越高漲。 路卿卿告知了旁邊的楊秀英和路依依,然后拽了拽喬聿,兩人擠出人群。 路國強沒有進人群里看熱鬧,但是此刻整個曬谷場已經人滿為患,不僅僅是小滿村的人,附近村子的人也都過來看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