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時嶼是一個遇事喜歡深想的人,可不像京城百姓那么單純,也比他們知道的多。時嶼覺得金羽衛就是一個朝廷打算滲入江湖的組織,不然無法解釋赤陽派現在的情況。 這事讓時嶼覺得有些棘手,青虹幫只是江湖上一個普通門派,就算幫主青左是一流武者,時嶼也不覺得青虹幫能有朝廷剛正面的資格。 時嶼深思之下,決定去找青虹幫交好的朝中大臣胡祥,打聽打聽到底什么情況。 沒想到胡祥對金羽衛絲毫不了解,據胡祥所知,金羽衛的組建沒有朝中內閣的批復。 胡祥知道了金羽衛對青虹幫的威脅之后,當場寫了一封奏折上訴朝廷,奏折里都是對金羽衛未來會如何威脅國體的危險言論。胡祥每年都能從青虹幫收到大筆錢財,現在有人要斷他的財路,他當然不會干看著。 皇帝看到這封奏折,心里已經給胡祥記了一筆。金羽衛是怎么回事,沒人比他更清楚,金羽衛每個月都會通過竇庚上書通報,詳列金羽衛的現狀及未來打算。 而且皇帝已經悄悄安排人進了金羽衛,有關金羽衛的大事小情都會事無巨細的上報,在清楚這些的情況下,再一看胡祥的奏折,就知道胡祥這人屁股朝哪邊了。 要不是皇帝顧忌殺了胡祥影響不好,就憑這封奏折,他就會要了胡祥的腦袋。 可胡祥并不知道皇帝的想法,他等不及奏折的批復下來,于早朝上再次彈劾了金羽衛一次。請求皇帝立刻發布圣旨解散金羽衛,并處置帶領金羽衛在外作惡的統領林清。 朝中大臣一聽胡祥的說法,就都能猜個大概,這是皇帝通過金羽衛對江湖中人下手了啊。 不想皇帝再惹怒江湖中人的大臣,或者有利益牽扯的大臣,全部齊齊出來彈劾林清。也不說別的,只說一句林清掌握著這樣一股勢力,等金羽衛徹底壯大,就是比整個江湖對朝廷的威脅更大的存在。 皇帝看著底下跪著的一眾大臣,只感覺內心發寒。 這些人,連了解都不愿意去了解一下,聽出了金羽衛對江湖的威脅,就要馬上把金羽衛掐死在萌芽中,如何不讓人發寒呢? 右丞相馬永年此時站了出來:“陛下,這些人其心可誅,事情都沒有了解清楚,就當朝逼迫陛下處置朝廷專職人員,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天下是他們在做主呢?!?/br> 皇帝借著馬永年的話大發雷霆,把下面跪著的一眾大臣都罵了個遍。之后揮袖離開,并沒有就金羽衛的事發表任何意見。 竇庚等散朝后匆匆朝內閣而去,求見皇帝,上交了一封林清之前寫好的請有習武資質的勛貴子弟入駐金羽衛的上疏。 說來也巧,這封奏疏竇庚今天才收到,還沒來得及上報朝廷,就出現了林清被當朝彈劾的事。 皇帝看了這封奏疏大喜,他雖然不覺得金羽衛會脫離他的掌控,但也確實沒有以后制衡金羽衛的手段。 而這封奏疏卻是林清親自把制衡手段送到了皇帝手中,由此可以看出林清沒有絲毫不忠于朝廷的想法,如此忠臣良將,皇帝如何不喜? 不提皇帝這邊的想法,且說林清,溫樓對林清的這封上疏不是很明白。 “權力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好嗎?為什么要自己把束縛的繩索主動交出來?”溫樓疑惑問道。 “呵,我若是只要權力,當初就不會選擇借朝廷的名義行事。我要的只是達到我肅清江湖的目的,我想要這個社會擁有穩定的秩序,金羽衛的權力太大,將來沒有了我的束縛,就會失控的?!?/br> 林清仔細向溫樓解釋了自己的想法,溫樓現在是金羽衛的最高武力,林清希望他能夠準確了解到自己對金羽衛的態度,和自己站在同一邊。 第102章 我只是炮灰 溫樓獨來獨往慣了, 不是很能理解林清的想法, 在他看來把自己的把柄交到別人手里, 就相當于自己把利劍交到別人手中并對著自己。 林清能理解溫樓的想法,反問道:“你難道覺得以我的能力,會被區區一群紈绔子弟轄制到嗎?”外人所以為的能夠轄制他的手段, 也是他想讓別人這樣以為才會出現的情況。 溫樓這才釋然,以他這段時間對林清夫婦兩人的了解, 絲毫不覺得這兩人會輕易被別人所cao控。 朝堂中眾大臣彈劾林清的事, 被竇庚下朝回衙后第一時間告知了林清。 林清問竇庚要了一份那些彈劾他的大臣的名單, 并私下備了一份禮物感謝馬永年在早朝上變著法子維護他的舉動。 當初林清殺了孫梁,為馬永年小兒子的死報了仇,馬家當時除了通緝令上本來的賞金沒有對林清有任何多余的表示, 現在看來馬家還是記了林清的那份人情的。 馬家收到林清的禮物, 沒有拒絕。林清知道這是馬家暗中表示愿意與林清繼續深交的表現,若是不愿意,只需要拒絕禮物表示欠林清的人情已還清, 兩家之后就會再無瓜葛了。 林清收到了竇庚給的名單, 對照著手上的各種情報,一一備案記錄, 溫樓在旁邊幫忙。 知道了林清被彈劾的事,溫樓對林清之前上疏的行為才真正感到認可, 覺得林清這是提前把危機化于無形之中, 實乃智慧之舉。 就在林清忙于公務中時, 林震帶著林家一大家子人終于到了京城。 林震不知道林清現在的住處, 林清把附有現在住處的書信托人送回家時,林震已經帶著林家人出發了。送信人撲了個空,林震對此絲毫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