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娘娘您要是不努力點,陛下這有限的幾日,可就沒您的份了。 想到這里,陳嬤嬤莫名的憂傷,唉,今日又是昭儀娘娘沒有侍寢成功的一天,還是在見到了陛下的大好機會之下。 阿俏和余娘子目送著無限感慨的陳嬤嬤出了門,對視了一眼,相視一笑。 等到阿俏卸下釵環,余娘娘幫她梳理長發時,忍不住也笑著湊趣說了一句:“娘娘不必著急,日子還長著呢?!?/br> 旁邊的翡翠聽了這話不敢笑出聲來,趕緊背過身去,肩膀卻一聳一聳的。 阿俏無語的撲倒在柔軟的大床上,恨不得大吼幾聲,本宮不著急啊,真的不著急,本宮一個人睡很舒服,不想將床分出去一半。為什么好好的尋人大計,就被誤解成這樣呢? 又尋回了一點從前的記憶,阿俏還以為自己能夢到一些提示,結果竟然一夜無夢到天亮,讓她不知該喜還是該愁了。 第二日還是早朝時間,竟然就有女官來靈秀宮報到了。因為太后娘娘定了規矩,以后眾妃子只有初一十五去請安,所以這一日,阿俏已經上完了兩堂課,這消息才隨著昨日那雪夜望夫的故事一起傳到各宮中,連太后都收到了消息。 “胡鬧,皇上這是做什么?既然將人弄進宮里,就要一視而仁,怎么還當養孩子一般?” 宇文素云嘆道:“姑母,表哥這是心里的執念過不去呢,您就隨他的意吧,左右葉meimei年紀還小呢,等陛下日后釋懷了,自然就好了?!?/br> 太后被自家兒子折騰的很無語,轉頭就吩咐人送了一套上好的筆墨紙硯到靈秀宮,宇文貴妃緊隨其后,麗嬪也不甘落后。 再然后,聽說葉娘娘就去御書房求見陛下了,結果泰安帝已經去了麗嬪宮中,總算昭儀娘娘沒有犯糊涂追到儲秀宮去。 因為這件事,各位妃嬪小主這一日過的也算熱鬧。 隨著新入宮的來了,原本宮里那幾位老實的跟鵪鶉似的,井水不犯河水的幾位老人,竟然也開始串起門來。 楚選侍賴在康選侍這里,游說了一下午了。 “要我說呀,咱們都是好學之人,陛下就應該都給一個機會。像我這種沒有所長的也就算了,康jiejie你那一手字畫可是拿得出手的,可不能就這么埋沒了。要我說,jiejie就是太老實無爭了,先前咱們隨著陛下剛進宮的時候,皇上可是時不時的就會來jiejie宮里坐上一坐的,jiejie那時候要是主動些,如今哪還用住在這冬冷夏熱的偏殿呀?但凡jiejie有那位一半的心思,如今也早就升了位份了?!?/br> 楚選侍這話說的倒是情真意切的,一邊說一邊還咬牙切齒的望著儲秀宮的方向。 她心里恨呀,宮宴那晚,自己怎么就因為她們這些先帝送的不招皇上待見,就膽小退縮了呢?若是那日自己先于那個馮常在一步攔了御輦,今日也不用在這費心攛掇這個沒用的出頭了。 楚選侍所說倒也屬實,當年泰安帝初登基那會,對于康選侍這個通房,還是顧念幾分舊情的,時不時的會到她這里來坐坐,哪怕只是閑話幾句,也夠超脫于眾人的了。 可惜這位是一個木訥不愛說話的,久而久之的,泰安帝便不來了。 “小主,奴婢覺得楚小主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自從麗嬪娘娘上位,陛下總算不再獨寵一人,開始翻牌子了,您何不爭上一爭呢?要不然,咱們還要在這偏殿之中熬到什么時候呀?” 第52章 康選侍放下了手中的繡活, 看了看自己的兩個貼身宮女,正色道:“這兩年, 連累你們跟著我一起受苦了。若是日后有了更好的出路, 你們只管自奔前程就好,不必顧念舊主?!?/br> 兩人聽了, 都大吃一驚,說話的那個嚇的趕緊跪了下去認錯。 “小主息怒, 奴婢一心為主, 絕無背主投奔他人之意。奴婢也不過是替小主擔心罷了,如今宮中妃子少, 宮室有余位, 咱們尚能在這偏殿住著, 若是他日, 再有官家女入宮,依照位份,小主可是就……?!?/br> 康選侍看著她沉默了好一會兒, 這才親自起身將她扶了起來:“你不必如此,我剛才所說,也是一片真心。本小主是什么性子,這兩年你也清楚了, 我只求安穩度日, 怕是不會有什么大好前程的,若是你有所求,倒不如另尋明主, 若是也想安穩度日,咱們就繼續作伴?!?/br> 眼見這叫宓兒的宮女出去了,從王府跟著康選侍一起入宮的杏兒望著呆呆出神的主子,一臉的擔憂。自從這批新人入宮,自家小主就十分不對勁了,時而歡喜時而憂心忡忡的。 想起剛才那楚選侍的話,康選侍心中暗自冷笑不已。在這宮中生活了兩年,這些人竟然還沒有看明白那個男人的冷心冷情,竟然還枉想著能飛上枝頭得到那個男人的寵愛。 殊不知,她們不過是因為與那位貴人有那么一丁點的相似之處,或者有著那么一分兩分的關聯,這才能夠平安的留了下來,在這宮中平靜度日。 她轉頭環顧四周,她這東偏殿可要比那楚選侍的西偏殿強上不知道多少了,當初泰安帝發了話,她有幸搬入這里,心中不知道多么歡喜。當時這宮中的幾位小主,誰不羨慕嫉妒的紅了眼。 要不是泰安帝的人護著她一二,因為這搬家的事,那善妒的宇文貴妃能生生把她撕成碎片。 而她心中清醒的很,無論是她一個小小的通房丫鬟,竟然能從晉江王府入京城,還被封了位份的事,還是初入宮時泰安帝的另眼相看,后來宇文貴妃敲打刁難眾人時,萬大總管的那一分照應,都不過是因為那位貴人在王府時對她的幾次相護,還有她與那位貴人不為人知的那一份小小的“友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