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泰安帝聽了,當時沒有多說什么。到了傍晚,圣旨和賞賜就到了葉家,來宣旨的還是太監總管萬大福的小徒弟萬小喜。 吃過晚飯,府上的女眷都聚在老夫人的屋子里,商量如何過中秋節的事情。 二夫人賀氏第一個提議:“娘,今年晴姐兒也回府過節了,咱們一家人可算是團圓了,這可是天大的喜事,您老可得多出點銀子,讓我們好好熱鬧熱鬧,慶祝慶祝?!?/br> 老夫人笑罵了她幾句,轉身卻吩咐大夫人道:“明兒就叫人上門來,給你們妯娌三個還有幾位姑娘選料子做衣裳,首飾和胭脂水粉也一個人選上兩套,當天的宴席都撿最好的來,再請一個唱戲的班子,咱們好好熱鬧熱鬧,銀子都從我的私庫出?!?/br> 聽了這話,三位姑娘都圍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語的湊趣,逗的老夫人笑個不停。 只有阿俏,乖巧的坐在位置上,含笑看著這一幕。這里的一切,對她來說還是太陌生了,除了袁氏和葉堅,她現在也只有面對老夫人時,才能自然而然的表現出親昵來。 就在這時,老管家匆匆來報,說是宮里來人了,指明要四小姐出去接旨呢,說是皇上有賞賜。不管大家心中如何疑惑震驚,接旨是不能耽擱的。 萬小喜宣讀完圣旨和賞賜單子,立刻快步上前幾步,親自攙扶起了葉老夫人,笑的一臉殷勤:“陛下聽聞府上四小姐病愈歸來,特命奴才過來,代陛下向您二位表示恭賀呢?!?/br> 那圣旨上將阿俏好一頓夸,除了慣例的一些東西,還額外賞賜了一堆適合小姑娘穿戴賞玩的東西,幾個箱子最上面,還擺了幾只色彩斑斕的大風箏。 這份體貼的心意,連葉相都受了感動。當年那個叛逆的無數次想偷溜出京的小子,終于懂事了,有了一點為君的樣子。 宮里的人一走,三位姑娘便將阿俏圍在中間,齊齊向她道喜。阿俏一一謝過,借機拉起了jiejie葉芷媛的手,帶著幾個jiejie一起去參觀那些御賜之物。 小姑娘一邊看,一邊心中感嘆:“陛下真是一個好皇帝,大方的會送禮物的好皇帝。只是,今年京城流行放風箏嗎?” 最讓阿俏高興的還是圣旨上那些夸贊她的話,雖然明知道這不過是一種官方說辭,阿俏還是有一種被她喜歡的皇帝陛下親口夸贊了的感覺。 袁氏看了看那幾個箱子,向老夫人請示:“娘,您看這些賞賜?” 老夫人笑道:“既然是陛下賞給晴姐兒的東西,等晴姐兒的院子收拾好了,就讓人抬過去吧?!?/br> 阿俏很是認真的上前道:“祖母,不行的,陛下又不認識晴姐兒,這些東西都是祖父辛苦當差掙來的,要交給祖父處置才行?!?/br> 葉老相爺被小孫女這話逗的哈哈大笑,笑過之后正色道:“陛下金口玉言,既然說是賞賜給晴姐兒的,東西自然要歸晴姐兒處置?!?/br> 阿俏看了看袁氏,見她含笑點頭,這才謝過了葉相和老夫人,又問道:“那這些東西,晴姐兒都可以處置嗎?可以送人嗎?” “有些東西是可以的,有些卻是不能的,要放入庫房中,派專人好好保管?!?/br> 阿俏聽了,悄悄扯了扯袁氏的袖子,小聲說道:“求大伯母教我,我想分一些給家中的長輩和兄弟姐妹?!?/br> 葉老夫人和袁氏對視一眼,都極為驚喜。因為知道這個孩子沒有了過去的記憶,又見她嬌憨懵懂,她們這兩日一直情不自禁的拿她當一個病人甚至是一個未開智不能照顧自己的孩童對待,如今她能說出這樣通透的話來,實在出乎她們的意料??磥?,是她們想茬了,這孩子的情況,并不是她們想像中那樣子。 袁氏應下了,就讓人將東西先抬到了她的院子里,準備等晴姐兒的院子收拾妥當了,再給她搬過去。 當天晚上,太后派人來請泰安帝過去一起用膳,宇文貴妃假裝不經意的提了一句:“臣妾聽聞,陛下親自下旨賞了一個小姑娘?若不是這事,臣妾還一直以為,葉相爺只有三個孫女呢?” 太后嗔怪的看了娘家侄女一眼,卻沒有出言阻止。 泰安帝放下了筷子,看向太后娘娘,笑著道:“原來母后和表妹已經知道這件事了?朕也是下了旨之后才想起不妥之處來,正想和母后商量,請您和表妹也賞一賞那小姑娘,替朕描補描補呢?!?/br> 泰安帝將事情一說,太后立刻點頭應下了:“這事陛下做的對,咱們既然知道了,怎么也要表示一下才好,哀家明日就下旨。 貴妃娘娘宇文素云也不好意思的道:“那臣妾也賞一份吧?!?/br> 太后聽了,笑的不行,笑話起自家侄女來:“你看看,你看看,這醋吃的莫名其妙不說,荷包還要大出血,虧不虧?” 宇文素云滿面嬌羞,垂頭不語,成功替自家小姑娘賺到便宜的泰安帝也微笑不語,心中十分滿意。 第8章 隔天,阿俏剛在袁氏的指導下將賞賜中的布料、胭脂水粉、筆墨硯臺分了出去,太后和貴妃的賞賜就又到了。 因為這接連三道賞賜,多年不曾露面的葉家四小姐再次被人們憶起,她病愈歸家的消息也傳了開來。京城準備設宴的小姑娘們,準備宴請的名單上都悄悄的多了葉芷晴這個名字。 宮里,下了早朝的泰安帝得知小姑娘果然按他的設想,將賞賜的一部份分了出去,先是欣慰,接著又覺得不是滋味了,借故把幾個辦事不力的大臣罵的狗血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