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挨老夫[娛樂圈]_分節閱讀_304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炮灰逢春記、堂前燕、北宮 (高H)、再一次沉淪(1V1 H)、跟著山神打打怪、秦園、女明星私下的生活(高Hrou文)、金風玉露(1v1高甜重口H)、姐夫寵+番外、被霸總當戀人養以后 完結+番外
楊籬亦步亦趨地跟在周龍身后,一邊端著笑容,一邊在心里想,當年鄭老師在香港這邊工作的時候是不是也和現在的他一樣?不過也許那個時候鄭老師還沒有他這么好的條件吧。 因為跟在周龍身邊,前輩大佬們都對楊籬釋放出了善意,楊籬也很乖巧地在邊上做些雜活,不懂就問,也不多話,存在感有些稀薄,卻讓人覺得相處起來很舒服。 一位歌壇天后多看了楊籬幾眼,悄悄地和好友談了一句:“現在的年輕人比起當年的我們來,真是落落大方多了?!?/br> 按照常理來說,現場這么多的前輩,楊籬幾乎是唯一的一個年輕內地藝人,要么就容易緊張,要么就容易鋒芒畢露,像楊籬這么端得住不卑不亢的,倒是意外地讓人覺得心喜。 在娛樂圈混了這么多年,大家的眼光都毒得很。 楊籬的演技怎么樣他們這一時半會兒的是看不出來,不過就沖著這份沉穩已經足夠讓他們高看幾分了。 娛樂圈里浮浮沉沉,這些前輩藝人年輕時候誰不是紅透半邊天?當初比他們更紅的也有,但未必還能在這個年紀和他們一起出來爬山。穩得住,才能在娛樂圈里走得更加長遠。 就這一點來說,楊籬表現得比李季陽可強太多了。 李季陽也曾經參加過這樣的“運動”,可惜他表現得就有些差勁。對前輩們不怎么看得起,偏偏偽裝功夫還不到家,以為送了幾件禮物就可以通吃了。 可笑。 如今站在這里的人,誰的身家還薄了? “畢竟是周哥帶來的人。如果楊籬不行,哪怕鄭無束說再多好話,周哥也未必會拉他一把?!?/br> 他們這種私人的活動也不是想來就能來的,幾乎都是需要人引薦的。來了第一次也未必能來第二次,若是不想讓你來,你連一點風聲都收不到! “楊籬現在看著還行,以后就不知道怎么樣了,說到底這是楊籬和李季陽之間的事情,這種渾水,我們不用去蹚?!?/br> 事實上,他們作壁上觀,就是站在楊籬這邊了。 若是李季陽稍微靠譜一點,他們也不會積累這么多的怨氣。 李家興盛的時候,他們勉強還能忍得住,如今李家眼看著日薄西山,他們不去踩一腳已經是涵養功夫到家,又怎么還會去幫他們? 香港最不缺的就是富豪,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我明白?!碧旌笠灿X得好友說得有理,“李家最近權力更迭,似乎有幾家子公司也要被并購。之前李家的老太跟著人一起炒樓,結果中了套,虧損不是一般地多,又動了人家的餅,也是焦頭爛額的,現在啊,四處在找什么泰國馬來西亞的大師做法要打小人……” “噗,怎么,他們之前供奉的那個道長不行了?” “之前供奉的那個去了大陸某個富豪那里改風水,掮客功夫做得不夠隱秘,已經被抓了?!?/br> 都說他們這邊迷信,迷信的也的確大有人在,不過也有不少人打著“迷信”的名號做其他事情的。 現在的香港娛樂圈相對來說已經干凈許多了,放在二三十年前,那才叫一個黑?,F在在娛樂圈里混得不好了,最多被人踩到底趕出去,放在以前,就真正是要命了。 楊籬察覺到不少人的視線都在自己身上,但還是半點怯意都沒有露。 鄭老師也和他反復強調過,在這些老狐貍一樣的前輩藝人面前,只要謙虛謹慎就行了,不用費心討好,也不用太過卑微。 就是有些累。 媽的,這個山也太高了,太難爬了! 楊籬是這里面最年輕的,結果爬山的時候反而掉到了第三梯隊,出的汗比喝的水還要多。倒是這些前輩一個個老當益壯,越爬越有勁兒! 事后,楊籬知道這些前輩幾乎個個都有運動員獎牌的時候,差點沒有將牙給咬碎。 楊籬跟著周龍一起去爬山的消息自然也傳到了李季陽的耳朵里。 李季陽是典型的濃眉大眼帥哥長相,氣質偏向風流不羈,帶著一股“壞男人”式的魅力。 這樣的氣質加上身家,讓李季陽從出道開始就吸引了無數女粉絲。比起其他藝人的“優質”,李季陽這種人設反而更容易受到年輕粉絲們的追捧。 李季陽本人也學了西方的那些明星的做派,飆車、換女朋友是一個比一個勤,完全將娛樂圈當成了自己的獵艷場。有時候上節目也經常會暴露出看不起人不謙虛之類的真面目,卻被洗白成是“真性情”“西方思想就是這么開放”之類的。 剛出道的時候,李季陽還很年輕,加上香港這一畝三分地的,大家都給他家大伯面子,忍忍也就過去了。后來香港這邊不夠他玩的,又順勢跟著資本一起跑到大陸去,很是風光了一陣子。 只是私底下,大家對李季陽都不怎么看好,卻也沒有人當面指出來當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惡人。 曾經有一次,李家那邊也打了電話給周龍,希望讓周龍拉李季陽一把,被周龍直接拒絕了。周龍和別的藝人不一樣,地位穩得不行,香港內陸臺灣都吃得開,李家也不能硬來。 不過周龍的拒絕也被李季陽暗暗記在心里就是了。 當初周龍拒絕提拔李季陽,一度也被人解讀為不愿意讓李季陽來搶鄭無束的風頭。李季陽也在一段時間內偷偷派人打壓過鄭無束的風頭,鄭無束沒有在香港這邊久待,很快就回去了,而周龍也沒有再提拔過誰,這才讓李季陽消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