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所有人都以為我開創了修真、我被騙婚了?。?!、戀一世的愛、穿進年代文里的女軍醫、打野總想gank我[電競]、暴君搶來的公主失憶后、當天道親閨女重生成捉鬼大師后、夫人笑靨美如畫(重生)、他治病的時候很撩我[快穿]、與你千般好
年年看到這么多哥哥,很是高興,年齡小的對年齡大的孩子天生就有一種追隨,很喜歡跟著大的孩子。 世敏已經完全可以跟著他了,世禎和世駿還小,還不適合跟著他學習,但幾個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夠好,專注度不夠,容易出錯,沈陵在這段時間就糾正他們的學習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也許你們覺得如今寫錯一個字沒什么,你們不是不會,但這就表明你們不認真。如果上了考場,一個錯字意味著什么,修改需要時間,涂抹影響卷容。平時不細致,別指望上了考場細致?!鄙蛄暌荒槆烂C地看著下面三個孩子。 平日里沈陵對他們很好,導致世禎和世駿以為沈陵很好說話,今天沈陵就打他們手心了。 世敏側頭看了一眼兩個挨訓的弟弟,心里默哀,來的時候就說了小叔很嚴厲的,這兩小子這幾天看小叔這么好說話,還覺得他在瞎說,現在知道厲害了吧。 世敏出生的時候,沈陵還只是童生,在家的時間多,世敏和沈陵相處最多,也最清楚沈陵對學業是什么態度,所以來這兒學習,他無比清楚將會面臨什么。 他們在淮南府待了幾日,沈全和方氏跟著他們一起回建康府走親訪友,幾個孩子一輛馬車,上了車世禎便道:“可算是回去了,我再也不說小叔比夫子好了,小叔比夫子嚴多了?!?/br> 世敏找了個舒服的位置,打了個哈欠:“早和你們說了,你們非不信?!?/br> 世駿感覺自己的手還隱隱作痛,看著外面的淮南府,心生膽怯,還是趕緊回去吧,“大哥,你小時候也是這么被小叔打的嗎?” “沒有,小叔不怎么打我?!笔烂艨吹絻蓚€小的羨慕的眼神,補充了一句,“都是讓我爹打的?!?/br> 世禎、世駿:...... 如果換作他們的爹,可真不是打手心這么簡單。 世禎感嘆道:“小叔可真厲害,四書五經張口就來,第幾頁第幾頁都能告訴我們?!?/br> 世敏道:“那是因為你們沒見過小叔讀書的時候,爹和二叔三叔不是經常說嗎,小叔讀書的時候天沒亮就起來了,沒法看書就背書,寒冬酷暑,勤學不輟。你們看三叔在教導我們的時候,自己還在寫東西。爹娘罵我們也不是沒道理......” 世敏不禁想到自己小的時候,印象有些朦朧,但他記得比較深刻的就是小叔教他讀書的時候,他不怎么專心地在旁邊念書,小叔卻能夠心無雜念地寫自己的文章。 小時候小叔對他很好,比起下面的弟弟meimei,他和小叔的接觸最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如今大了回想起來,才覺得小叔真的很了不起,不是停留在大人口頭上的。 過年期間,除了放煙火的時候發生了幾次小火災,的確沒什么大事情,沈陵也給自己放了個長假,在家中陪陪妻兒,和程先生聊聊各地的風土人情。 程先生嫌回去一躺麻煩,過年就沒回去,本來沈陵都打算年前讓先生跟著商隊早些回去。程先生覺得八月才來的,來來回回麻煩。 沈陵在家許久未做木活,手都有些生疏,過年的時候給年年做了一套木餐具,雕了他喜歡的小魚,勺子筷子和小木碗,其實古人不喜歡木碗,因為只有和尚才會用木碗化緣。沈陵特地做得扁平一點,不像那種碗,不然沈全和方氏看到了肯定不讓年年用。 但這個年紀的孩子用瓷碗跟碎碗機似的,木碗輕便,他掉地上也沒事。 文以苓也受到啟發,畫了幾個童趣的圖案,到時候可以印在瓷碗上,等開了年讓人去打造。 年年收到這一套小餐具果然自己吃飯更有勁了,每頓都要自己吃,就是不知道這熱情能持續多久。 在地方給他送年禮的更多了,他平日里不怎么收禮,也不愛辦宴會,過年大家就有正當的理由給他送禮了。 想做一個清廉的官還是很難的,你不收吧,他們以為你對他們有意見,或是想要和他們作對。古往今來風氣就是如此,水至清則無魚。其實收禮不收禮是無所謂的,只要上面不想搞你,你就相安無事。若上面看你不爽,怎么都能給你找出個罪名來。 過了年初,沈陵就開始進入工作狀態了,他給自己列了一個工作計劃,古人對地方治理大都覺得有事情再治理,除了危機性命以及國家秩序的事情。 他不能觸及別人的利益,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沈陵還是希望盡可能有所作為。 他列了一個規劃,從水利、農業、經濟考慮一下今年可以做些什么,水利方面,淮河每年都需要加固,一個不留心很可能會決堤,一旦淮河決堤,別說官途,人生也就到這兒了。歷史上淮河決堤的次數不少,尤其是雨季。 所以沈陵把它放在首位,除了加固,最好就是疏通,現在下水挖淤泥肯定沒有這個條件,淮河也有幾條支流,引流是目前最好的方法。馬上春汛就要來了,雖然這幾年淮河還算挺乖的,但誰知道今年上游是個什么情況。 也還好如今的淮河還有入???,后世的淮河入??谥饾u淤積了,沒有了入???,洪災可能更嚴重。但如今淮河中下游地區,還是洪災重點區域。 淮南這個地方和建康府一樣,城市排水不暢,雨季很容易被淹。 沈陵把水利工程放在首位,其次再是農業、經濟,淮南這邊農業發達,水稻小麥都能種,沈陵也很想搞一年三熟的雜交水稻,奈何他不是學農業的,只知道那叫雜交水稻,什么和什么雜交,他也不得而知,也就盼著他有生之年能夠研究得出。 要想富,還是先修路,淮南府和各個縣的路他都覺得不是很暢通,也虧得有條河。若是進出都是山路十八彎的地方,注定是會窮的,平原地區永遠是比山區富饒的。 他只列了幾條,一年能把自己想的做到三條已經很不錯了,但如果上面不審批的情況下,大部分都實現不了。每年的賦稅地方只留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上繳國庫的。要做什么,都必須向朝廷申請。 想想沈陵也不禁苦笑,連做點事實,也是四處受限制,許多時候也真不是有些官員不想做,而是根本做不成。 年底他收到嚴清輝的信,他那邊的當地官紳、世家、商人相互勾結,他向知府撤換官員,知府根本不管,完全是逼他和他們同謀,如今也不知道他那邊怎么樣了。 元宵前,金大人也回來了。 * “大人,怎么今日找下官?”王繒朝宋奇行禮。 宋奇笑著指了指對面的位置,道:“不必多禮,請你喝杯茶?!?/br> 王繒端起茶,抿了口茶,道:“好茶?!?/br> 王繒心里頭敞亮,宋奇肯定是有事情找他,心里頭也在猜測究竟是何事。 兩個人就著茶聊了一會兒。 宋奇才道:“你可認識淮南府通判沈孝原?” 阿陵?宋奇怎么會突然問起阿陵,王繒不知他想問什么,謹慎道:“他同我那侄女婿是好友,大人怎么突然問起他?” 宋奇笑了笑:“于他來說,是好事。你看看這幾份公文?!?/br> 下人從旁邊遞上來,王繒好奇不已,宋奇都說是好事了,難不成阿陵做了什么讓宋奇對他另眼相看,王繒看了那幾份公文,樣式統一,有表格的表格規制統一,王繒一眼就明白了,這肯定是沈陵做的。 宋奇說道:“這是淮南府遞上來的,圣上很滿意,不說圣上,我瞧著也很舒坦,一目了然?;茨细际墙y一這樣的規制,是沈孝原想出來的?!?/br> 王繒心中也為阿陵高興,他就知道,心中糾結了一下,道:“實不相瞞,當初下官獻上來的表格,也是他想出來的。下官和他的淵源還頗有一些......” 王繒和他說起了那一段蘇州府的緣分,想想當初為了得到他指點不得不耍些小心機的少年,果然是金子都會發光的。 宋奇驚嘆道:“這么說來,他少年時就有這般奇思,那也不足為奇了?!?/br> 不過宋奇也納悶,他在中樞院的時候名不見經傳,宋奇還是在下人的提點下才想起有這么一號人物,好似繪表的確不錯。 王繒感慨道:“阿陵委實難得,不似一般農家子,下官當初也是生了惜才之心,本想結兩姓之好,奈何被文家搶占了先機?!?/br> 如今想想,也是懊悔。 宋奇問道:“我怎么記得,令愛嫁得是兵部侍郎之孫?” “下官還有一幼女,養于夫人膝下?!蓖蹩曃⒂?。 宋奇笑了笑,人之常情,誰不想女婿個個是助力。 王繒道:“大人可是想拉攏.......” 宋奇搖了搖頭:“這個關口,不要輕舉妄動,他是個好苗子,本官記住了?!?/br> 王繒想了想沈陵的性子,也作罷,阿陵到底還不夠圓滑。 宋奇看著那幾份文書,道:“淮南府這一套,本官想搬至京城,而后推向各地?!?/br> 第109章 109 元宵節,整個府城都張燈結彩, 大家還沒從新年的喜悅里出來, 又迎來了元宵。 這種時候一般府城都會人滿為患,沈陵讓巡邏隊加強治安管理, 根據經驗, 有這種大型的聚集性節日很容易會有混亂,古代的街道特別狹窄,寬一點的勉強兩輛馬車,一旦混亂, 很容易有踩踏。 另外這樣的日子,也是拐子最喜歡的。沈陵也是做父親的, 如何舍得,每年官府都會收到孩子被拐的報案, 但能被抓到的寥寥無幾。 沈陵增派了護衛隊, 當日進出城都必須好好檢查,主要的街道口派人值守, 控制好人流量,人流多的時候, 不讓進只讓出, 設定好街道的進出順序,從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這樣更有秩序。 這樣雖然麻煩了一點, 但保證大家的安全。 元宵節當天, 沈陵和文以苓也帶年年去看燈會了, 視察下面的工作,丫鬟小廝都帶足了,丫鬟小廝們都是接受過訓練的,帶了這么多人還被拐走的事情到底還是少見的,更多的是和家里人走散了,被拐子一騙就被拐走了。 年年頭一回看到這么熱鬧的場景,目不轉睛,文以苓看得好笑,刮了刮他的小鼻子。 沈陵抱著他,他小嘴兒張著,滿眼都是新奇,看著別的小朋友拿著燈籠,他也眼饞了:“爹,爹!年年要?!?/br> 沈陵摸了摸他的頭,道:“只能選一個,你自己看好要哪個?” 年年現在大概都是聽得懂的,熠熠生輝的眼睛望著街道兩旁的燈和來來往往行人手里的,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但他知道爹說一個,就只能一個。 如果沈全和方氏在,年年肯定就要耍賴,但在沈陵面前,他就會遵守規矩。小孩子也是會看人下菜碟的,沈陵從來不會理會他的哭鬧,久而久之,他也就知道這一招對沈陵沒用。 年年看到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手里拿著兔子燈籠,他指著那個燈籠激動得不行。 沈陵看了看攤位,找到了一樣的燈籠,直接買了下來。 那小攤販笑著問道:“老爺怎么不猜個燈謎?” 沈陵笑著搖搖頭,他們這都是小本生意,要是他這一猜還得了,買下來之后讓下人抱著年年玩,他問道:“你們擺攤子都擺到幾時?” 小攤販兩首交叉插袖子里,有些驚奇這瞧著就貴氣的老爺竟這么接地氣,趕忙回道:“什么時候沒人了就走了,今年官府管的嚴,街上沒以前那么擠了,估計今天能早一點?!?/br> “生意沒影響吧?” 小攤販受寵若驚:“沒,人照樣多,官府這樣管一下,能過來的人更多了?!?/br> 沈陵笑著點點頭,帶著文以苓和孩子走了,徒留那小攤販還有些回不過神來。 隔壁攤子的人一邊吆喝著,抽個空問道:“剛才那大老爺怎么和你說了這么久?都說了什么???” 小攤販撓了撓頭,他也不曉得都說了些啥,很快有了新的客人,小攤販立即拋之腦后。 今年元宵節得益于良好的管理,沒有發生大的意外,有一對拐子也被抓住了,當街被大眾打得頭破血流,在淮南府算得上一件大事,拐子可是被人深惡痛絕的,官府把人抓了起來,審問看看以前是不是還拐過別的孩子。 一時間官府備受贊譽。 金大人也稱贊沈陵的舉措:“這樣做雖廢了些人力,卻是卓有成效,這事情辦得漂亮?!?/br> 沈陵還自掏腰包,獎勵了一番下面的巡鋪和護衛。 元宵節過后,沈全和方氏從建康府回來了,帶回了兩車的年禮,都是親朋好友送來的。兩人也算回家過了一回年,精神頭都很不一樣。 不過建康府雖好,但沒有他們的寶貝孫子,兩個人還是放心不下這邊。 沈陵一直和文以苓說,他們這個年紀最擔心的就是不被需要,不被需要就意味著沒有存在價值,尤其如今他們沒有事情做。所以有時候適當地裝傻,假裝什么都不會,依賴依賴他們,才能讓他們覺得更有價值。 這也容易,文以苓可就舒坦了,婆婆是個愛cao心的,有些事情她就假裝笨一點,方氏會包攬過去。 因此沈全和方氏一直覺得兒子兒媳沒有他們就會亂套,走之前還很擔憂。 * 淮河又到了每年的治理期,每年春季開始就要加固堤岸,不然夏季暴雨容易決堤。 他和金大人商議今年用多少的徭役,太平年間,大家都是會盡量少征徭役的,尤其如今春播,不能影響地里的活。 沈陵便和金大人提了他的設想:“......堵不如疏,若是河床年復一年地高,總有一日會撐不住。不若加大支流,支流下面還有支流,支流連通瓦埠湖?;茨细私艿仂`,比起其他臨淮河的府城,我們淮南府不易發水災,與瓦埠湖不無關系。大人您看江南多湖泊,發大水也有湖泊蓄著,干旱時節,也有湖泊撐著。我們不若加強支流,引流至各個村鎮,一是方便百姓用水,其次也是利于農業灌溉......” 金大人沉默了半晌,道:“孝原啊,你知道的,馬上就是春播了,這徭役都必須省著來,若是徭役太過厚重,下面民生哀怨,誰都知道這事情功在千秋,可孝原,你悄悄有多少人這樣做呢,千秋之后我們又在哪里呢?” 他馬上要致仕了,只想安穩地全身而退。沈陵是年輕人,還有一腔熱血,到底還是太過年輕,想得太過當然了,可他不是。 其實來之前,程先生從他的仕途考慮,也并不建議他如此勞煩,一般來說,三年一個任期,這件事情只會便宜后任者,對他完全沒什么好處。 但沈陵也并不完全是為了政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