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書迷正在閱讀:所有人都以為我開創了修真、我被騙婚了?。?!、戀一世的愛、穿進年代文里的女軍醫、打野總想gank我[電競]、暴君搶來的公主失憶后、當天道親閨女重生成捉鬼大師后、夫人笑靨美如畫(重生)、他治病的時候很撩我[快穿]、與你千般好
頭一天賣,方氏不敢多做,就嘗試著做個十來份,按著沈陵說的一早先掛出個木牌,一碗粗米飯加梅菜扣rou加青菜,十八文。 鋪子里也放了一張桌子,看著沒那么空了。 早上賣燒餅的時候不就都看到了,雖然貴了一點,但還是有不少人問了。比較吸引人的還是著梅菜扣rou,加了rou,這十八文就不是那么貴了,而且糙米飯當飽,如果吃包子餅子,下午很容易餓。 這個定價也是方氏盤算了很久的,她就按照自家的菜來燒,可這飯啊,就是人家的更香,她這梅菜扣rou一燒,香氣傳出去,不餓都饞。 菜先燒好,然后和米飯一起放鍋子里熱著,有客人了就直接拿碗盛一碗飯,撈一勺梅菜扣rou,夾點青菜,比做燒餅還省力,她給規定好分量,一碗飯里能有兩塊rou,一肥的一瘦的,多澆點汁水,里面會有碎rou,菜多一點沒什么,再送一勺下飯的酸菜心。 “方娘子,您這兒還賣飯了呢!量多不,多少飯???”壯漢粗著嗓子說道。 方氏一邊比劃,笑著說:“大,肯定得大啊,這么大的碗,保管給你裝滿?!?/br> “來一碗!” “好嘞,三妞,一碗飯!” 三妞給裝好,然后放鋪子和后頭連著的門口,方氏端出去,可不是多了,慢慢的一大碗,rou汁澆在上面,那塊肥肥的紅燒rou還冒著熱氣!菜都快溢出來了。 壯漢上來便來一口,稱贊道:“方娘子實在啊,這梅菜扣rou入味,我原就好你們這口梅菜扣rou燒餅!” 本想著要買燒餅的人咽了咽口水,心里頭計算著,還是忍不住,道:“方娘子,也給我來一碗!” “我也嘗嘗?!?/br> 不一會兒,這十來碗飯就賣光了,下面的客人就輪不到了,方氏說:“明日我多做些,今兒個頭一回,沒敢多做?!?/br> 方氏就是怕沒人吃,沒敢多做,但今兒個把自己午飯都給搭進去賣了,可不是安了心,傍晚立即找了個熟人捎個信回家,讓崔氏和大郎明天就來,今天她手忙腳亂的,又要攤餅子,還要顧著飯、收碗,三妞在里頭忙,下午才有空做做家務。 還不忘讓他們多帶點菜和糧食來,以后這做快食,粗糧細糧都得要。 沈全的茶樓關得早,下午那會兒子過去了,就沒什么人來喝茶了,一般天透黃,就關門了,接沈陵回家,就順道去鋪子里幫方氏收拾。 方氏喜氣洋洋地和他們說今兒個快食賣的很好,快食還是沈陵提出來的,方氏和沈全覺得這名字取得好,可不就是快食。 “他爹,得再擺一張桌子,一張桌子不夠用?!?/br> “那得去買了,來不及做了?!鄙蛉?。 他們這張桌子原本是他們吃飯用的。 沈陵看了看這鋪子的格局,若是放八仙桌反而占位置,來這兒吃飯的肯定不是幾個人一邊吃一邊聊,或許有也不多,用不著擺八仙桌。 沈全看他若有所思,小臉兒上變幻莫測,又覺好笑,一把把他給抱起來,嚇得沈陵叫了一聲:“爹!” 方氏嗔怪:“你嚇唬鐵娃做什么!” 沈全嘿嘿一笑:“這不看他又在想什么主意了,和爹說說?!?/br> 沈陵被這個抱資弄得有些羞恥,扭著屁股說:“放我下來我再說?!?/br> 沈全差異:“還真有呢?” 說話間手一松,沈陵就順著他滑了下來,神氣地哼了一聲,走到墻邊上,道:“爹,咱不用八仙桌,八仙桌又重又占地兒,咱就打一張長長的木板桌,放在墻邊,這兩邊墻,中間著八仙桌不動,靠著墻就可以坐十幾個人?!?/br> 八仙桌比較重,木料扎實,木板桌就省力多了,找幾個厚實一點的木板,釘幾下就成,就是不牢固,但古人重傳承,家里的八仙桌都是要用好幾代人的。 沈全一想也是,再來一個八仙桌又擠,放店里買好的桌子也是心疼,不如就做個木板桌,還便宜一些。 他量了長度,帶沈陵一道去找這附近的木匠,說明了來意,木匠聞言笑著說:“這還不容易,別說幾日了,我今天就給你們做出來,上個漆,明天你們來拿,木板架子有什么好磨功夫的?!?/br> 說罷,木匠就讓他的徒弟找了幾塊木板,量好之后幾個人一起割,把面給打磨光滑,釘起來,一張桌子就成型了,說穩定其實也挺穩的,用著吃飯又不是放重物,足夠了。 這錢掙得容易,自然也就便宜,沈全另外要了幾個板凳。 第二日一早,崔氏和大郎就大包小包地站在家門口了,知道她是早上生意,真的是天還沒亮就過來的,這個時辰可沒牛車,完全靠雙腳走過來的,可把方氏沈陵嚇了一跳。 “娘,大郎,你們咋這么早?”方氏趕緊開門讓兩人進來。 如今晝夜溫差大,天還沒亮還是有點冷的。 崔氏喘著氣,這路還是走得夠嗆,她和大郎四更天就起來了,道:“你這早上生意,我們不得早點來?!?/br> 方氏一拍腦門:“怪我,沒說清楚,你們不用來這么早,主要啊是中午的那陣子忙不過來,我給你們泡杯水?!?/br> “捎個信也說不清,早點來也能搭把手?!?/br> 沈陵聽見是他奶,就進屋里頭去泡水了,端著兩個茶缸子出來了:“娘,我泡好了?!?/br> “鐵娃起這么早?” 方氏笑著說:“他每天這個時辰就要起來背書了,咱到里頭去?!?/br> 崔氏愛憐地摸了摸沈陵的頭:“咱鐵娃真乖,他爹還睡著呢,以后肯定能出息?!?/br> 大郎心想,原來讀書這么辛苦,剛到五更天就得起,看著小堂弟也有幾分敬佩了。 他們帶了一堆糧食新鮮菜還有雞蛋、腌菜,沈陵想著他們是怎么扛過來的,還是靠走的。 他們過來,動靜不小,三妞和沈全也起來了。 方氏叫他們來之前也安排好了,崔氏和三妞睡,大郎和沈陵睡,屋子剛好夠,方氏讓大郎再睡一覺,大早上用不著那么多人。 大郎進城前,被父母叮囑過要勤快一點,直說不困,看著活就想做。 沈陵到了時間就要去私塾,齊家的馬車會一道來帶他,齊子俊每天都是睡不飽,睡眼朦朧的。 沈陵掐他:“俊哥兒,醒一醒,今天夫子說要抽背?!?/br> 齊子俊委屈地說:“陵哥,我控制不住?!?/br> 沈陵:…… 沈陵對車里的隨從說道:“以后你們家少爺起床后,拖著他跑個半柱香,他便能清醒一點了?!?/br> 他這樣子指定是不行的,半路就讓馬車放他們下來,沈陵拖著他跑到張宅,俊哥兒才勉強清醒一點。 進了私塾,大家都在念書,張秀才規矩嚴格,不許他們在私塾里隨意交談,除非是書本的內容。 沈陵把筆墨紙硯擺好位置,也拿出書來,溫習他昨天記得筆記,如今他們在學《千字文》,沈陵已經悄悄把千字文學完,并且寫過幾遍了,他告訴自己基礎得打好,不能小看這千字文,每天依舊認認真真地做好筆記。 他讀高中的時候,高一還沒分班,他理科成績很不錯,不能說討厭文科,歷史他還挺喜歡的,就不愛政治這些要背的,語文也沒那么充沛的感情。班里有個女孩子,剛進來是班級第三十名,很后面了,但她就憑著一股毅力,聽什么課都記筆記,很認真,每個知識點都要求弄懂,后來成了班里前五,分科的時候文科第三。 也算是學校里的先進范本,她做演講的時候就說,她不是個聰明人,那笨人就用笨方法,她什么都記下來,看看自己哪里不會,不會就去問。 他以前從不曾記過滿堂筆記,他只記重點,對于理科來說,這就夠了。而如今,每節課他都在奮筆疾書記夫子講得重點,這是他從不曾有過的,可人生依舊站在了一個夠低的起點,他也就是那只笨鳥。 張秀才對他的刻苦都看在眼里,每回考核他都能拿個甲等,交上來的作業也很用心,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很難得了。 張秀才進來就能看得出幾個孩子都是什么狀態,有心不在焉背書的,有背著背著游神了看到他才回過神的。 幾個孩子都臨危坐正,背書的聲音漸漸小了下來。 張秀才問道:“昨日講的可都有溫習?” “有~”孩子們拖長了調。 張秀才點點頭:“那為師就開始了?!?/br> 第一抽的是張伯禮,背誦的內容對答如流,但昨日張秀才講的卻記得沒那么清楚,張秀才倒也沒說什么,只說讓他以后聽講仔細些。 第二個是去年下半年入學的孩子,學習速度很慢,被他們后來來的都趕上了,他磕磕絆絆地背完了張秀才讓背誦的內容,但問他前面學的是何意的時候,倒能答得準確。因為背的不好,被張秀才打了兩個板子。 第三個就是齊子俊了,背書的時候磕磕絆絆,直接卡住了,張秀才很是生氣,覺得他不用功,抽了五個板子,齊子俊面紅耳赤地坐下來。 沈陵是最后一個,不管是背的還是課上講的,都很順暢,張秀才一邊聽一邊摸著胡子,看得出來是很滿意,讓他坐下后,道:“以后抽背,得是沈陵這般流利?!?/br> 瞬間四個人都哀怨地看著沈陵,沈陵坐如針氈,夫子啊,您這是引戰??! 作者有話要說: 早安~有個問題:大家看到本書的封面是白底黑字的那張還是晉江自動的那種?我斥重金給本書做了封面,發現網頁上好像不顯示(好氣),但app上又有,想知道大家看到的是什么樣的? 感謝在20200104 09:00:06~20200105 09:00: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8314659 2瓶;懶王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015 夫子講了一點新課,然后就讓他們自己吃透。 沈陵把今天的筆記給整理好,一抬頭就看到幾雙眼睛齊刷刷地看著他,可把沈陵嚇了一跳。 “你們?怎么了?” 張伯禮哀怨地說:“陵哥,你說呢~” 齊子俊坐沈陵旁邊,他可不嫉妒陵哥,維護道:“沒辦法,誰讓陵哥用功呢,陵哥每回都是甲等?!?/br> “俊哥兒,這你就不懂,原本吧夫子可能對我們的標準沒有那么嚴格,可有了陵哥,夫子心里頭的標準都提高了?!绷硗鈨蓚€人唉聲嘆氣。 齊子俊沒話講了。 張伯禮伸長了脖子看沈陵寫的,好奇道:“陵哥,你每天為什么記這么多東西?” 沈陵大大方方把本子拿出來,給他們看:“這是夫子上課說的一些內容,博聞強記,除了子文的注釋,夫子還會講一些延伸內容,我也一道記下來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咀不厭?!?/br> 他字雖然還不是很好看,但自己寫的東西自己能看到就行了,也能鍛煉自己摒棄簡體字。 他們這個班是啟蒙班,大部分都還是低齡兒童,放在現代也就是幼兒園或者小學一二年級,渾然不知事,全然不當回事,只有張伯禮記下了。 “陵哥兒,你平時都怎么背書的,我總是記不住?!?/br> 沈陵也覺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干巴巴地記的確有些困難,完全就是死記硬背,他略略思索:“我會聯想一些意思,大概地猜一猜詞句大意,這樣背下來會省力一點,比如說……” 沈陵給他們做了一個示范,他們嘗試了一下這個方法,好像是比干巴巴地背書容易多了。 已經聊了一會兒,張伯禮說趕緊看書吧,大家才紛紛回到書本上。 下午的時候,張秀才就發現他們背書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一點,倒也沒多想,以為是在私塾里認真一些,難得夸贊兩句。 下午放學,沈陵就聽聞家里今天生意很好,晚上還有人過來買快食,唯一不好的就是店里位子太少,一直坐不下,只能端著飯碗坐板凳上,晚上的時候,木匠把幾張桌子給抬過來了,漆干了以后,桌子光亮得很。擺在墻邊上,右側的墻可以擺兩張,正中間的墻可以擺一張,一張桌子坐三人,一下子位置就多了。 崔氏和大郎頭一回見識到原來做買賣真這么賺錢,崔氏的手藝很好,今天做了道時令菜,飽受好評,如今的制約反而是家里的灶臺不夠用,兩個鍋子,一個鍋子要做飯,只有一個鍋子炒菜,菜倒是可以沒了再炒,畢竟快,就是這飯做起來慢。 出來吃的都是大男人,飯量大,崔氏和方氏商量著在院子里的墻邊上搭個簡易的灶子,就燒一燒飯。 有了大郎和崔氏,家里頭熱鬧了很多,三妞和方氏也輕松了。 傍晚吃好飯,沈全帶大郎、崔氏在城里逛逛,熟悉一下周圍,認識認識鄰里,說實在的,搬到這兒之后太忙了,都還沒空和鄰居熟悉熟悉。 沈陵在屋里頭練字,張秀才布置的功課早做完了,他這手字得好好練練,他去書店看過了,如果他以后字寫得好,就可以給書局抄書了,他倒時候準備本空白的本子,自己也抄一本,買書真是太貴了。 練完字,他就開始看《說文解字》和《字詞注釋》,都屬于古代詞典,但他覺得字詞注釋更有趣一些,編者還加入了一些關于字詞的典故出處。 大郎從外頭回來,小心翼翼地開一個門縫,看鐵娃還在認真地學習,不忍打擾,正準備悄悄退去,沈陵已經發現了他,笑著道:“大哥,你怎么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