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李世民的感悟
長安,張燈結彩。 今天是李世民御駕親征回來的時間。 長安西城門之外,塵土飛揚,一支蒸汽鋼鐵軍隊呼嘯著過來。 “陛下到!” 早已等候的儀仗隊看到這一幕,頓時高呼一聲。 嗚! 長安城的喇叭發出了長鳴,歡迎著征戰軍隊的回歸。 “恭迎陛下大勝歸來!” “恭迎陛下大勝歸來!” ...... 自發相聚在城門的民眾在高呼,蒸汽鋼鐵軍隊在城門外停下,李世民下車,對著迎接的隊伍點頭但并沒有邁步上前。 “先送將士回家!” 李世民讓開身形,沉聲喝道。 車隊分開,幾十輛黑色掛著白花的車子緩緩向城門駛去。 白色的花,白色的蒸汽,黑色的車身,瞬間讓原本興高采烈的氣氛沉默了。 “送將士回家!” “送將士回家!” ...... 一名名士兵將士從蒸汽車下來,在放聲高呼,少部分人更是眼眶發紅。 “行禮!” 城門處,儀仗隊的負責人瞬間反應過來,示意大家放下手中的樂器,沉默地鞠躬。 戰爭哪有不死人,無論是仙神之間的戰爭還是普通人的戰爭,大唐在數年間統一人族,背后是數萬,數十萬甚至百萬將士的犧牲和死亡。 在一片肅靜的氣氛中,運送著犧牲將士個人身份銘牌的車子緩緩進入長安城。 在車子的身后,是走路跟隨的李世民和萬千士兵將士。 “這就是人族?這位人皇真為了已經死去的士兵放棄掉這本該屬于他的無上榮耀,帝王不是無情嗎?” 長安城,云霄等人看著跟一個普通士兵般跟在靈車后面緩緩走進長安城的李世民,神情充滿了疑惑。 人族統一,帝王御駕親征歸來,這本該屬于一位帝王的無上榮耀,然而李世民卻硬生生把一場喜慶的恭迎大禮演變成喪禮。 “帝王無情,人有情,這榮耀不單屬于他,更屬于這些將士?!?/br> 陳諾還算滿意的點點頭。 一將終成萬古枯,眾人只看到了將軍的榮譽,可誰曾看到榮譽背后的億萬枯骨。 李世民能做到這一點,這確實出乎了他的意料。 “先生,莫非這就是帝王的作秀?” 年齡較小保持著少女心性的瓊霄湊過來詢問。 “作秀也好,不是作秀也罷,這重要嗎?” 陳諾搖頭。 作不作秀這不重要,重要是有這一份心,并且還做出來了。 人都是健忘,更會下意識去忘記不好的事情。 要是沒有這一場的儀式,那除了犧牲將士的親屬在悲痛,其他人根本不會想起在人族統一背后付出的代價有多么大,和平統一的到來又是來的多么不容易。 現在有了這一場儀式,那等于把戰爭背后,把人族統一付出的血與痛擺在了明面,讓人們去謹記。 只有明白了戰爭的代價,那人才會更珍惜和平統一的寶貴,才會更珍惜眼前的生活。 至于這過程李世民是不是在作秀,這根本就不重要。 “國師?!?/br> 陳諾在自己的院子里等待了沒多久,回來的李世民就親自找上門。 看到李世民上門,云霄等人也是識趣地退下。 “坐,這次御駕親征感覺怎么樣?” 陳諾拉過一張椅子,待李世民坐下,詢問。 相比較幾年前,李世民臉上明顯帶了一絲倦容,不過眼神卻是更加明亮。 “感覺并不好?!?/br> 李世民臉色沉重地搖頭,沉默了幾秒,接著道:“太慘了,戰爭的代價太大了。 世民以為曾經我經歷的戰爭,經歷的事情已經夠慘烈了。 但和這國與國之間百萬軍團的戰爭相比,我才發現我之前的經歷那就像是小兒戲。 國師,我對你之前提起的君主立憲制挺感興趣,方便詳細跟世民詳細說一遍嗎?” “哦?” 陳諾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問道:“你可知道這個制度意味了什么?” “保留君王制卻又限制皇權,把權利交還給群眾和人民?!?/br> 李世民深呼吸幾下,輕聲道:“世民這御駕親征的幾年,親眼目睹了大型戰爭的慘烈,我看著我的一個個侍衛倒下,看著一位位將士倒下, 慘叫聲,呼喊聲,痛苦聲,恐懼聲,絕望聲,眼前全是殘肢斷臂,血液匯聚成溪流在流淌,天上的禿鷹在鳴叫盤旋,它們都在等待著戰爭結束下來飽餐一頓。 因為戰時緊急,犧牲的戰士連火化都來不及,大家只能收集他們的身份銘牌隨意的就地掩埋。 世民知道,當我們離開了,那一群群禿鷲就會沖下來,用爪子挖開掩埋的泥土,啃食著將士們的身軀,吞噬著他們的血rou。 他們為大唐付出了鮮血,為人族統一付出了生命,最后卻連火化或者入土為安都做不到,身軀被挖出來,血rou被禿鷲被食腐動物啃食。 說實話,要不是國師你說度過天地破滅劫難的方舟,必須要傾盡整個人族的力量才能在大破滅之前研究和打造出來。 那世民愿意用經濟侵蝕的方法,用文化同化的方式,更緩慢卻又更溫和的統一人族。 這幾年世民一直在想,是什么導致了戰爭的出現?又是什么導致了人族的分裂?我想很多,最后想明白了五點?!?/br> “哦,那五點?” 陳諾眼中閃過一絲興趣。 雖然之前和李世民的接觸,他沒有掩飾無意中透露了很多現代文明的理念,但他并沒有怎么實際教導過李世民行為處事,教他怎么治國。 “教育、欲望、人權、需求、上升渠道?!?/br> 李世民沉默了幾秒,還是說出來:“教育普及不夠,當遇到需求得不到滿足,人們不會用更文明的方式去爭取,他們只會使用最原始的暴力。 欲望,人都有欲望,不管什么時候人族都不缺野心家。 要是民眾教育普及跟上,懂事情明事理,那野心家想要煽動民意情緒的可能性就更小。 人權,保證民眾的人身安全。 高管甚至我這個帝王,那都不得隨意侵犯也沒有權利侵犯其他人的人身權利,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充滿安全感的過度。 需求,大家都會追求更好的生活,或名或權或錢或情,我們要盡量滿足民眾的需求,需求得到滿足了。 那自然不會有造反分裂之心,那就不會有戰爭。 發展空間,這是給下層普通民眾能上升,能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渠道。 或科舉,或參軍,或經商,或藝術、或技術、或學識等。 有了上升渠道,努力可以得到回報,那民眾自然會擁有幸福感不會造反分裂。 世民自認為我可以做到勤勉君王,大唐下一任君王也可以做到勤勉,但離家之后子孫是否還能做到,世民不敢保證。 每每想起隋朝末期天下皆反,楊家十八代親族被滅絕的情形,有朝一日也會發生在大唐,會發生在李家身上,世民就感到心顫。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也為了大唐能萬世傳承,人族能永世統一不再有內部的血腥戰爭,世民決定有生之年還是要做些什么。 世民想了很多,想來想去最后發現只有國師曾經說過的君主立憲制能實現這一些。 君主立憲,既能保證李家的權益,又能保證民眾的權利,,它或許不是完美,但世間本身就沒有完美?!?/br> 陳諾沉默,看著一臉真誠的李世民,感嘆:“陛下之智,已經超脫了這方天地?!?/br> “謝國師的夸獎,沒有國師,那就沒有世民的今天,更不會有大唐的今天,也不會有人族的今天,國師之謀那才是超脫了天地?!?/br> 李世民搖頭,站起身對陳諾躬身行了一個禮。 “還望國師成全世民之意,成全萬民之愿,傳授世民更先進的文明社會制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