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楚見辭還沒回答,陸戰便搶話道:“那是我小師叔大方,再說鐘姑娘也不是那般小氣的女子,若沒有鐘姑娘在后方給咱們調度物資有你那么多戰功嗎?恐怕打兩下就讓人家一窩端了。你還說這話是不是欠揍?” 沈夕被他錘了一下頭,又看陸戰使眼色才突然想到,若不是新皇突然昏了頭,楚見辭這會早就抱得美人歸了,不至于像他們這些單身漢一樣,恨不得整日出去打仗發泄精力。 是了,后方的魯源城被起義軍偷襲時,秦王大部隊正帶兵圍剿困守在棲龍灣的西南王遺部,這是一片非常廣袤的叢林,其中水道遍布,若用火攻不僅很快會被撲滅,甚至會因為風向緣故燒到自己。 幾次強攻發現除了nongnong的毒瘴外,還有蛇蟲鼠蟻、沼澤陷阱以及活躍在四處的敵軍,哪里都是威脅,難怪歷史上除了西南諸族主動出降,極少有人攻入腹地甚至打敗西南諸族的,基于這些歷史和現實的教訓,秦王不能讓兵卒白白送死。 人手匱乏的情況下,楚見辭留下三個錦囊給秦王,并主動提出帶五千人前往,秦王只對上楚見辭眼睛一秒,就被燃燒在其中的熊熊戰意所說服。 一路走來,他相信楚見辭絕對不會做出一個莽撞的決定。 原來楚見辭通過情報網了解到魯源城之所以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人圍困,就是因為這些起義軍正是打仗時從城里出逃的豪紳拉起的隊伍,所以城里百姓多少都是這些起義軍的耳目甚至幫手。 楚見辭研究了地形后決定帶人支援,同時下命令讓守軍佯敗再撤出城里與他匯合,守軍大將本來是決定死守,接到命令后勃然大怒,等他平息怒火后,謀士給他指出隨命令附帶的地圖上那兩點標記,他看完徹底服氣。 一處是糧道,一處是水道。 往常出于防止外敵屠城的情況,守軍只要是有骨氣的都會守到最后一刻,但此次情況特殊,敵軍入城只有優待百姓的可能,他們便能放心撤軍,然后來個反圍剿。 年好過春難過,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截斷糧道,城里的起義軍與百姓時日一長便會產生動亂。 魯源城地勢高,是一處群山包圍的谷底,較之城外最底部的大河地勢又要高出不少,若是截斷高處的水道,干枯的水塘和水井沒有水源補充,水位便會一降再降,或許最終與大河齊平。 而截斷部分水位持續升高則有決堤灌城的威脅。 只要敵軍入城,后續的一切便安排的明明白白,他們除了繳械投降,沒有別的可能性。而秦王便可不費吹灰之力獲得一支被訓練過的兵卒與大批鐵器。 后續發展果然如他所料,魯源城本就水源稀缺,糧食產量不高,在春季完全依賴外面州府運來的糧食,楚見辭一直控制著城內的情況,若是情勢嚴峻即將發展到易子而食,那么他會悄悄安排城里留下的內應運些糧食進城救濟。 與此同時,楚見辭也安排了說客勸降,內焦外困之下,城里的守軍不到一個月就舉起了白旗,城里城外竟無一人傷亡。魯源城的守將官復原職之日特意擺酒宴請楚見辭,還要將自己心愛的女兒嫁給他,楚見辭連番推辭之下,只得和這個一把年紀的漢子結拜兄弟才得以解脫。 敵軍的頭兒孟鎧也是個有本事的,悍不畏死又熟知西南地勢,對于山地戰很有幾分心得,魯源城的守將當初也曾出城和他打過幾場,各有勝負,但兩方裝備與兵力上明顯守將這邊占優勢,也從側面看出此人確實很有幾分實力。 于是楚見辭收攏了這支兵卒后反手就給他寫了舉薦信,舉薦他去秦王手下當個前鋒百夫長,驍勇善戰的將領在這里最易拿到上升的戰功,孟鎧沒覺得楚見辭是打算讓他去送死,反倒激動得不行。 此后幾次后方出事,楚見辭都主動請纓,安排好前方的謀劃后安心讓秦王與其他將領們自己拿主意,自己快樂帶兵打仗,有過幾次血戰后他用兵越來越刁鉆兇猛,即便是身經百戰的葉家軍看他帶兵的打法都忍不住生出怯意,心道幸好此人是秦王帳下,而非新皇走狗。 北方皇城。 新皇早朝后開始查看最新的戰報,眉頭一皺卻又瞬時舒展,眼里有驚訝也有對自己算無遺策的感嘆:“棲龍灣竟真被他拿下了!再過半個月,朕的皇弟就該班師回朝了吧?讓你們準備好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老太監彎腰行禮,道:“回稟皇上,東西都在,人也好好關在天牢了?!?/br> 新皇給自己倒了碗酒一飲而盡,大笑道:“人證物證俱在,你說,到時候我那個皇弟發現自己白忙一場是個什么樣子?哈哈哈哈!” 第五十一章 六月十五, 秦王大軍結束大半年的南征北戰,督軍一路換快馬自北方帶來命令, 命秦王班師回朝參加新皇壽誕。 幾乎是明擺著的鴻門宴,秦王明面上應下,說是要清點物資, 等半個月動身,沒想到帶著圣旨的督軍卻立刻變了臉色,“王爺,皇上壽誕已近, 若此時再不動身恐怕誤了時間, 到時候下官身份低微,擔了這行事不利的罪過也就罷了,王爺剛剛喜得愛子不久, 還未見過一面, 沒必要為了區區小事擔上抗旨的罪名??!” 秦王眉頭一皺, 這位督軍他也認識,正巧就是沈夕那位繼母的堂兄弟,因為扯著裙帶關系又會溜須拍馬,便慢慢爬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