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名士萬花_分節閱讀_58
書迷正在閱讀:情深逢時[GL]、大偵探,你媳婦又在吃醋![GL]、女主是個腦補帝[穿書GL]、公爵小姐(西幻?。危小「撸龋?/a>、紅樓之白魔法神賈珠、生生不息、叔、腿借抱一下 完結+番外、保護少爺的最高準則、小羽性交日記、[綜]忽悠救世主的正確姿勢
戲志才搖搖羽扇,兵不血刃便能制敵才是上上之策,現在還不是真正開始打的時候,最多,大軍壓境給他們制造一點心理壓力,將兵力放到打袁術上,簡直是浪費。 “先生,若是不打,有辦法要回先父昔日兵馬嗎?”一聽戲志才說不打,孫策有些穩不住了,無論如何,他都要將父親當初的人馬要回來。 “伯符,以傳國玉璽換兵馬,你能做到嗎?”戲志才看著孫策,說出了玉璽這個必要的條件,玉璽換兵馬,多劃算。 其實吧,這傳國玉璽還真不是什么好東西,古今有多少人栽在了這東西身上,所以,還是哪兒來的還哪兒去吧! 然而,聽完戲志才的話,孫策直接板著臉拒絕了,“不行,策絕對不會將玉璽交給袁術那廝!” 先前沒見到袁術回信的時候,孫策對他還是還是尊稱,現如今竟是沒有一點恭敬之意,直接喊了他的名字,由此可見,孫策這回真氣的不輕。 他不是舍不得一個玉璽,當年,他父親孫堅因為玉璽而亡,只這一件事情,他對這東西他就沒有什么好感,現在若是能用這晦氣的東西將父親舊部換回,他自然沒什么話說,但是,這人絕對不能是袁術。 現在的袁術在孫策眼中,簡直就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人,少年人本就脾氣大,先前對袁術有多推崇,現在對他就有多厭惡,情緒來的直接而強烈。 戲志才笑著對孫策搖搖頭,他所謂的以玉璽換兵馬并不是孫策想象中的那個換法,交給袁術,那也要袁術有這個命去要才行??! “伯符錯了,玉璽并非送與袁術,而且送到長安?!?/br> 長安,如今天子所在之地,即便近幾年歷經磨難,那也是天子住所,大漢都城,玉璽送往長安,這意思就顯而易見了。 上面一直沒什么動靜的呂布聽到戲志才這么說,面上顯出了些興趣,送去長安?這是要給小皇帝了! 對于玉璽這東西,呂布還真沒什么興趣,在這時候出去闖蕩,并不是你拿個玉璽人家就能當你是皇帝,拿著也是沒什么用,還不如扔回去,好歹能換點東西。 戲志才正是知道呂布的心思,因此才如此放心的直接提出來用玉璽換的法子,若是呂布對玉璽感興趣,那可就要換一種方法了,不過,若是呂布真的對玉璽感興趣,他最先做的就不是留下玉璽,而是趕緊打消呂布的念頭了。 不過,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現在皇帝的作用比之太平盛世,那威嚴錯的可不只一點半點,反正要是小皇帝現在在徐州,呂布做不到伺候祖宗一樣伺候他。 呂布對小皇帝沒有什么尊崇之心,那起家比他早得多的袁術更是沒有了,既然這樣,玉璽送到長安有用嗎? “先生的意思?” 幾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戲志才,想聽聽這軍中內政一把手是怎么想的,總不能一去找小皇帝袁術就這么將人還回來了吧! 戲志才站起身來,掃了一圈還沒想明白的武將,然后淡定至極的開始解釋,“以傳國玉璽換一份圣旨,讓袁術將孫堅將軍舊部還歸伯符!” “小皇帝的圣旨?有什么用?” 上座的呂布嗤笑一聲,不是他看不起小皇帝,而是現在的小皇帝實在沒有什么地方能讓人看得上。 要是圣旨有用的話,當初小皇帝也不會被董卓牽著鼻子走了,想當初,所有的圣旨都是要太師董卓過目之后才能發出去,跟在董卓身邊那么長時間,對圣旨,他一點感覺都沒有。 現在想憑著一份圣旨就想讓袁術交出幾千兵馬還有幾員大將,開玩笑的吧! 顯而易見,整個議事廳中的武將都是這么個想法,戲先生這是搞錯了吧! 一直在旁邊沒有說話的郭嘉一眼看過去,對這些人實在不抱什么希望了,搖搖頭站出來,郭嘉開始一點點解釋。 武將的腦子,果然還是不適合這些彎彎繞繞。 “主公切莫小看人言的威力,若不想被天下文人罵死,袁術這回必須得還!” “為何?”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惫慰戳艘谎蹍尾?,接著說,“況且,不是還有主公在嗎?內有圣旨要他歸還,外有主公虎視眈眈,是聰明人就知道到底該怎么做!” 而且,就算袁術不聰明,他身邊總有能看清形勢的人存在吧,若是這樣都看不出來,他也白當了這一方諸侯。 現在由不得袁術使性子了,畢竟,呂布那兇名在外養的膘壯的兵馬在外面虎視眈眈的看著,而卻他卻剛經過一場戰事,兵疲馬勞的,怎么看怎么不是呂布的對手,這要再打起來,結果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 而且,現在除了徐州荊州揚州一帶,其他地方幾乎都是處于一種缺糧的狀態,尤其是軍隊,更是到了強行從百姓手中強糧食的地步。 軍隊戰斗力比不上,糧食供應也比不上,他拿什么和人家比?“四世三公”的名頭嗎?能當飯吃嗎? 郭嘉這么一解釋,所有人都聽明白了,所以到最后,還是要靠武力威懾,不過是換了一個更為名正言順的法子。 打著皇帝的名義帶兵出去,出了問題也怪不到他們頭上,這個主意好,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戲志才與郭奉孝,這比他們直接帶兵上門打強多了。 “先生好主意,我們可以在他們家門口守著,什么時候將伯符的人馬還回來,什么時候退兵?!?/br> 張遼雙眼亮晶晶的看著呂布,就差點說讓他帶兵去了,這么好一個出去的機會,放過實在是太可惜了! 呂布深有同感的點點頭,表示這是個好主意,他手下的兵可很長時間沒出去過,一個個綠了,當然,他也想出去。 “將軍……” 孫策看著呂布,就等著老大最后的決策,去吧去吧,然后我們一起打的袁術哭爹喊娘,看他還敢不敢搶別人東西。 忽略下面兩雙閃亮的眼睛,呂布又坐了回去。 “奉孝先生所言極是,若伯符肯拿玉璽去換,那接下來,便由不得袁術了!” 懶洋洋的抬了眼睛,呂布身上的殺伐氣息絲毫沒有收斂,若是現在將他放到戰場上,毫不意外這人能立即殺的敵人人仰馬翻。 三個眼睛放光的人齊齊的看向戲志才和郭嘉,都想著最好讓自己出去,不過,呂布也知道他能出去的可能性極小,畢竟不是什么大事,以他的身份去實在掉價。 最后,戲志才和郭嘉統一了一下,建議直接讓孫策帶著玉璽去長安,然后,帶著圣旨和張遼帶著的兵馬一起出發找袁術。 一個傳國玉璽,自然不能只換一份圣旨,好歹,孫策身上也要有個官當當,而這個官,還是讓小皇帝去封吧! 對于孫策,只讓他在帳下當個武將實在太可惜,人才嗎,總要充分利用,不是嗎?而且,江東那么大一片地方可還沒有著落呢! 幾人說完袁術的事情,呂布敲敲桌子看著戲志才,“先生,陶謙在外敗壞布名聲,該當如何?” 聽呂布這么說,郭嘉一愣,當即想接一句就你那名聲還要別人去敗壞?別逗了! 還好,還記著呂布如今是他的老大,郭嘉好歹還有點顧忌沒有直接說出來,只是目光古怪的看著戲志才。 先生,這事兒……您來說! 作者有話要說: 郭小嘉(嫌棄):就你那名聲,不用別人敗壞,那本身就壞的不能再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