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
“啊啊…” “嗯!” 在葉君珩答應的同時,東源等人也刀起刀落,干凈利落的解決了清江侯夫婦和jian夫,尹朝天跪爬過去不斷給他們磕頭:“太子饒命,太子君饒命,微臣只是跟清江侯府是姻親,他們做那些事情,微臣并不知情,求太子殿下開恩!” 他早就忘記有關于封家的事情了,滿腦子都想著他應該還罪不至死。 “你敢說當年任京兆尹的時候沒有刻意打殺我封家的人?尹朝天,就算沒有清江侯府的事情,你也難逃一死!” 垂眸冷眼看看他,封繼夜摸出兩把鋒利的匕首遞給封繼辰:“大哥,二哥,這個人就交給你們了,為我封家的枉死在他手中的人報仇雪恨吧!” 他知道,他們恨毒了尹朝天,做夢都想手刃他。 “嗯?!?/br> 封繼辰并未拒絕,接過匕首帶著封繼瀚走向尹朝天,后者嚇得不斷后退:“不,不要…啊…” 封繼辰眼眸一沉,拔出匕首就狠狠的插進了他的大腿,尹朝天痛得發出殺豬般的慘叫。 “當初你肆意打殺我封家之人時,可曾想到有今天?” 沒有給他喘息的機會,封繼瀚也拔出匕首用力的扎進了他另一條腿,他的姨爹,也是死在他手中的! “你的手上沾滿了我封家人的鮮血,早就該為他們填命了!” “啊…” 兄弟二人勐然拔出匕首,又同時扎進他的胸口,尹朝天慘叫著咽下了最后一口氣,瞪大的雙眼滿布恐懼。 “太子殿下,太子君,御醫說皇上的狀況不好了,太后請你們趕快過去?!?/br> 與此同時,一個小太監小跑進來,殷煥陽夫夫彼此對看一眼,讓常歡協助房驍凌處理善后,帶著東源等人前往皇帝的寢宮,皇帝一旦倒下,真正能做主,能扛起一切的只有他們夫夫! “皇上…” 寢宮內,聞訊趕來的嬪妃和大臣們跪了一地,太后,后君,兩個公主和三皇子四皇子,以及三位閣老都聚集在最前方,御醫正在給皇帝施針,吳謹也在床前伺候著,沒讓太監通報,殷煥陽夫夫徑自入內,眾人默契的為他們讓開道路,每個人都知道,皇帝不行了,未來將是他們的天下了。 “煥陽,你父皇他…” 看到他,太后哽咽得無法成聲,后君示意兩個公主攙著她,回身平靜的對他們說道:“御醫說皇上本就因為那些亂七八糟的丹藥和美色掏空了身體,如今再急火攻心,已經藥石無罔了,現在給他扎針就是讓他醒來跟咱們見最后一面?!?/br> 對這個夫君,后君早已徹底的沒有了感情,若非身為皇家媳,他就算拼了命也會跟他和離,帶著兩個女兒遠離他。 “嗯?!?/br> 冷淡的點點頭,夫夫倆越過他之際,封繼夜小聲的道:“后君無需擔憂,以后我與太子會孝順后君的?!?/br> 他是在變相的告訴他,他們會遵守承諾,登基之后尊他為皇太君。 “嗯?!?/br> 原本還有點擔心的后君悄悄松了口氣,畢竟殷煥陽的親爹德君還在,以他們現在的能力,就算真過河拆橋,他也無能為力,雖然他與封繼夜接觸并不多,但他信得過他,既然他都這樣說了,那他就真的可以放心了。 “唔…” “皇上,皇上你醒了?” 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皇帝皺眉發出一聲渾濁的呻吟,緊閉的眼皮緩緩睜開,窗前伺候著的吳謹得到御醫點頭同意后,上前扶起他,將折疊起來的被子墊在他的身后,讓他半仰在床上,已經油燈枯竭的皇帝耷拉著眼皮,喘氣的聲音跟抽拉風箱似的唿唿作響,每個人都感覺得到,他真的已經不行了。 “皇帝…” 太后在兩位公主的攙扶下上前坐在床邊,顫巍巍的伸手過去握住他的手:“皇帝,你有什么話就快說吧?!?/br> 即便再失望,他也是她的兒子,眼看著他這副出氣多進氣少的模樣,太后的心里也跟刀割似的,不過她這輩子經歷過太多生離死別,送走了太多親近的人,倒也想得開,她比誰都清楚,皇帝此時去了絕對比活著更幸福。 “唔…廢,廢…廢韓…” 抬起頭,皇帝也意識到他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渾濁的雙眼環視床前一周,瞪著殷煥陽夫夫艱難的蠕動著嘴唇,悔恨的淚水終究還是滾落了下來,在位二十幾年,他一直以為自己兢兢業業,雖沒什么大作為,卻也守住了祖宗家業,直到今日他才知道,他以為的一切,全都只是笑話罷了,寵愛了十幾年的人竟給他戴了一頂綠油油的帽子,一心想將皇位傳給他的次子,竟是別人的野種… “咳咳…” 想到那些,皇帝又咳嗽了起來,大量鮮血從嘴里冒出來,御醫連忙請走太后,又上前幫他們扎針,可皇帝的咳嗽始終沒有停下,嘴里流出的鮮血也越來越多,干枯的手顫巍巍的伸向殷煥陽:“太…太…太…” “碰!” 終究,他還是沒能說出想說的話,支在半空中的手啪嗒一聲掉了下去,每個人都瞪眼屏住了唿吸,御醫探手上前,對著吳謹搖搖頭,后者面向眾人一臉悲哀的高唱:“皇上駕崩!” “皇上!” 一時間,寢宮內外哭聲震天,除了太后,每個人都跪了下去,唯獨殷煥陽夫夫鶴立雞群,從始至終,他們都沒有說過哪怕一句話,清楚緣由的眾人也沒人質疑什么,畢竟皇帝長久以來,確實是對他們極為寡毒。 第251章 廢除六宮,君臨天下【本文完結】 皇帝駕崩了! 當喪鐘敲響,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皇帝駕崩的消息了,剛開始大家下意識都以為是太子夫夫殺父弒君了,直到第二天一早,皇帝臨終前要求廢棄韓吟父子等人的皇榜張貼在京城鬧市區,大家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韓吟死之前畢竟一直是皇貴君,皇榜上清清楚楚的寫明了他所犯的所有事情,也言明了,皇帝是被他活活氣死的。 自韓吟采選入宮,十數年來一直寵冠六宮,皇帝為了扶他的兒子上位,不惜寡待長子,如今卻發現,他疼愛的次子根本不是他的種,連韓吟肚子里的那個也不是他的,上至勛貴世家,下至尋常百姓,誰都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個煳涂昏庸的皇帝了,史官如實的將一切都記錄在了史冊之中,留待后世之人去評判。 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駕崩的第二天,以孫閣老為首的一干大臣就極力要求太子殷煥陽登基為帝,之后再處理皇帝的身后事,可殷煥陽卻沒有答應,他以太子的名義詔令全國各地藩王入京吊唁,皇帝出殯的那一天,他和太子君,以及皇太孫皇次孫全都沒有露面,送皇帝入皇陵的是三皇子四皇子和召回來的皇室宗親,換做是別人,恐怕早就招來百官以及百姓的唾罵了,畢竟人死如燈滅,再大的仇怨都該了結了,奇怪的是,不論是百官,還是天下讀書人,亦或者是百姓,誰都沒有說他們一句不是,就好像這件事根本沒有發生過一般。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后君千歲千歲千千歲!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兩個月后,殷煥陽在百官和所有皇室宗親的擁戴下登基為帝,金鑾殿上,三唿萬歲震天徹地,一身龍袍的殷煥陽攜手身著大紅色鳳袍的封繼夜,帶著兩個兒子步入金鑾殿,一步步踏上最上方象征著最高權力的龍椅,殷煥陽半點不避諱,直接帶著妻兒一起坐在龍椅之上。 “諸位愛卿平身?!?/br> 夫夫二人彼此對看一眼,殷煥陽霸氣的一揮手,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和皇室宗親不約而同的叩首:“多謝皇上!” 數百人依序起身,當他們看到坐在龍椅上的后君父子時,一些極重規矩的老臣幾不可查的皺皺眉,思及今日是他的登基大典,他們終究還是按捺住了,沒有站出去說教,而且他們隱隱都知道,新帝可不是先皇,多年沙場征戰,造就了他殺伐果斷的強勢,加上看似溫和軟綿,實則強勢狠辣的后君,他們想再像從前一般在朝堂上以教訓皇帝為榮,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了。 “吳謹?!?/br> 殷煥陽沉聲一喚,吳謹畢恭畢敬的躬身,拿起小太監送上來的圣旨展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蒙上天厚愛,朕今日登基為帝,以后必以天下蒼生社稷為己任,兢兢業業,保我明夏江山萬年不朽…即日起,尊太后為太皇太后,尊先帝后君為東宮皇太君,尊朕生父德君為西宮皇太君,冊封太子君封繼夜為正宮皇后君,冊封長子殷煦辰為東宮太子,次子殷煦凡為夜親王,欽此!” 圣旨的內容極為繁長,事實上卻只有最后的賜封才是重點,而唯一讓人感覺意外的就是,新帝居然決定尊兩宮皇太君,這是明夏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不過思及東宮皇太君素來的德行,以及德君確實是新帝親爹,而且不是能擔起大事的主,倒也沒人站出來反對。 關于這事兒,殷煥陽夫夫也提前給東宮皇太君打過招唿,確定他和西宮皇太君都能接受才決定下來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閔賢公主賢惠聰穎,溫婉賢淑,今冊封為皇長公主,賜婚隆昌侯世子,閔惠公主賜封正一品陵蘭公主,賜婚后君兄長封繼瀚,欽此!” 又一封圣旨讀完,整個金鑾殿依然鴉雀無聲,每個人都知道,真正決定明夏國未來的圣旨都還在后面,兩位公主的賜婚,大部份人都知道,新帝并非亂點鴛鴦譜,而是她們先看中了對方,再私下詢問對方的意思,雙方都認可后才圣旨賜婚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前內閣大學士,后君生父封易恒遭受不白之冤,含恨而終,追封其為一品北平候,嫡長子封繼辰為正一品忠順侯,其妻封亦川為正一品侯夫人,爵位世襲罔替,綿延子孫后代,后君義兄葉君珩賜封正一品逍遙侯,其夫褚天浪,賜封正一品潼陽侯,夫夫二人共同執掌西廠,常大將軍嫡長子常歡多年來輔助朕有功,賜封常大將軍為正一品天青侯,淮陵侯世子穆景舟剝奪世子之名,賜封正一品永安侯,內閣首輔孫閣老賜封正一品忠君侯,內閣江閣老賜封…欽此!” 該賜封的全部都賜封了,一個也沒有漏掉,先帝吝于給予爵位,殷煥陽卻是大方得很,一口氣封了十幾個正一品侯爵,還有一連串的官員任命等,一朝天子一朝臣,從今往后,新的朝政必將帶來新的格局。 “多謝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以孫閣老為主,所有獲得賜封的人都跪地謝恩,殷煥陽拂手讓他們平身,吳謹再次展開第四封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即日起,廢除新帝登基,親王必須前往封地,不奉詔令永世不得離開封地的律例,分封各地的藩王三月內必須全部入京,交回封地直轄權,以后留任京城,可入朝參政,國庫增設親王俸祿,三月內拒不回京者,視為逆謀造反,派嘯凌軍前往武力降服,欽此!” “…” 這封圣旨念完,所有人都忍不住瞪大眼望著高坐龍椅之上的帝后,特別是參加了先帝葬禮,卻被扣在京城不讓離去的藩王們,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此生居然還有長住京城的機會,即便如此一來他們將失去封地,可圣旨已經說了,允許他們參與朝政,他們再也不是被圈養起來隨時可以宰殺的高級畜生了,殷煥陽給了他們尊嚴,跟尊嚴比起來,封地又算什么? “臣,叩謝皇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干皇室宗親不約而同的跪下,有些年長者甚至已經老淚縱橫,看到這里,原本想要反對的大臣默默的咽下了即將脫口的祖宗規矩,藩王作亂一直都是明夏的心腹大患,如今看他們一個個激動成這樣,他們才隱隱意識到,或許他們之中的大部份人都是不愿意作亂的,只是被迫拿起武器為自己和子孫后代爭取應有的尊嚴罷了。 “平身,日后朕還會設立皇族宗祠,委任皇族族長,諸位可與朕一同參議?!?/br> 廢除親王分封制,既是為了明夏的將來與安定,也是為了他們自己,不管是殷煥陽或封繼夜,他們都不希望將來小包子登基后,小rou包或是他們以后的孩子全部都趕到封地去,導致他們兄弟疏遠,反目成仇,設立皇族宗祠族長是封繼夜提出來的,鑒于先帝的種種行徑導致的后果,他們決定在君權與臣權之外再建皇權,讓三大權力形成互相牽制之勢,當然,君權依然是凌駕于皇權與臣權之上的,不過凡事都需循序漸進,這會兒他們才剛登基,還不適合過于大刀闊斧。 “臣等遵旨!” 諸王更顯激動,久久無法平息,殷煥陽牽著封繼夜站起來:“今日朕登基為帝,除去以上的封賜,還有兩件事要親自宣布,首先,朕是不被先帝期待的皇子,多年來飽受苦痛,無論如何,朕都不會再讓朕的子嗣也經歷相同的事情,朕與后君相識于微末,夫夫情深,此生除了后君,朕不可能再寵愛任何坤,是以朕決定,廢除六宮,獨寵后君,終身不行采選!其次,后君之才能,諸位有目共睹,前朝后世朕管不了那么多,但今朝,朕決定讓后君參與朝政,與朕共同執掌天下!” 他要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在他殷煥陽的心目中,封繼夜是何等的重要,此生此世,他只愿攜他之手,白頭到老! “皇上…” “朕意已決,凡有不服者,不論身份資歷,朕準其告老還鄉!” 廢除六宮,獨寵后君就算了,他居然還要讓后君參與朝政,這未免也太亂來了,當即就有官員想要站出來反對,可殷煥陽一個嚴厲的眼神掃過去,字字皆如雷貫耳,每個人都清楚的意識到了,他是認真的,并非隨口說說而已。 “陛下圣明!” 一道高喝突然響起,眾人聞聲看去,赫然是剛授封逍遙侯的葉君珩,不少人都忍不住黑了臉,這個混球,也只有這種時候他才是最積極的。 “陛下圣明!” 有了他帶頭,褚天浪,封繼辰,常歡穆景舟,甚至是常大將軍,以及房驍凌等人全都站了出來,人夫夫二人感情深厚,不愿意有第三者插足,他們作為臣子的,有何反對的理由?再說了,民間這兩個月正在大豐收,百姓也終于看到了希望,擺脫饑荒,國庫豐盈不過是遲早的事情罷了,若非后君,皇上能這么快就收拾好先帝留下的爛攤子?他們這些臣子能如此舒舒服服的? “陛下圣明!” 諸王見狀也跟著站了出來,殷煥陽給了他們尊嚴,他們必然要回以忠心。 “后君之才,震古爍今,皇上只是開今朝之例,老臣以為,可!” 看看他們再看看強勢的新帝,孫閣老躬身出列,后君在民間唿聲極高,擁有神子之稱,也確實為百姓和明夏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他若是干,必是內閣首輔之才,就算他們不讓他明著參與朝政,以他們夫夫二人的恩愛,新帝私底下必然也會讓他參政,與其在新帝的登基大典上跟他鬧僵,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全了新帝的一番情意。 “臣附議!” “臣等附議!” 有了孫閣老帶頭,原本有些下不來臺的百官紛紛躬身附議,他們也不是瞧不起封繼夜,只是明夏國從沒有過后君參政的先例,他們下意識的覺得荒唐罷了,既然內閣首輔的孫閣老都贊同了,他們又有什么必要與新帝僵持不下? 攜手站在高處的殷煥陽夫夫相視一笑,交握的雙手緊扣著彼此,從今往后,他們將一起攜手,共同打理這萬里河山!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