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
“那是太子君的座駕嗎?” “好像是,聽聞太子君和西廠大都督的座駕都是那種會跑的鐵疙瘩?!?/br> “太子君殿下…” “救命啊太子君殿下…” 越野車離開城門不久,堆積在外面的難民就猜到了他們的身份,大家密密麻麻的跪在地上,沖著官道上飛馳的車子磕頭謝恩,甚至是求救,不過車子并沒有停下來,不是他們心狠,而是現在停下來的話,不但不能按時準備好貨物,還會被難民淹沒,萬一有人趁亂做點什么,倒霉的就是他們了,特別封繼夜還懷著身孕。 “看你那表情,不會真在琢磨著幫他們吧?” 借著后視鏡看到他沉思的表情,葉君珩沒好氣的翻翻白眼,他這是好人當上癮了? “京城外面總共有多少難民?” 沒有回答弟弟,封繼夜轉頭望著殷煥陽,后者一怔,隨即沉聲道:“大概數萬人,最近每天死亡率都在百人以上,孫閣老他們怕尸體堆積久了會爆發瘟疫,建議皇帝從皇城軍中抽出一千人協助京兆府每日清點尸體并掩埋,國庫也撥了賑災銀下去,令人每日在各個城門外布施一頓米粥,據我所知,全國各地都是如此應對災情的?!?/br> 照理說他這個太子每天都該上朝議政,但由于他剛從邊關回來,還在休息之中,太子的冊封大典也沒有舉行,他就懶得去朝上看皇帝那張臭臉了,不過該知道的事情他基本都知道。 “一天就一頓米粥?” 能養活人嗎?難怪會凍死餓死那么多人了,再這樣下去,恐怕真要爆發瘟疫了,據他所知,古代一旦爆發瘟疫,基本都是團滅的,沒幾個人能幸免于難。 “這也不能怪朝廷,最近這幾年不止蠻夷,附近國家都在頻頻sao擾,明夏連年征戰,本就不夠富裕,加上今年全國各地大部份地區都顆粒無收,各地存糧早已捉襟見肘,現在是拿著錢都買不到東西,何況國庫根本就沒錢?” 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想法,殷煥陽無奈的搖搖頭,他沒說的是,前期由于皇貴君等人的私心,肆意煽動百姓,導致有權有錢的人大量屯糧,現在市面上流通的糧食少得可憐,價格更是貴得離譜,朝廷撥那點兒錢,無疑就是杯水車薪,前不久三位閣老還帶頭拒絕了這一年的年俸,把那些錢全部拿去買糧了。 “嗯…” 封繼夜摸著下巴想了想,突然道:“明明,掉頭去大皇子府?!?/br> “???” 為啥要去大皇子府? 疑惑的不止是他,還有殷煥陽。 “煥陽,我們送你回大皇子府,你用最快的速度去找孫閣老他們進宮,讓皇帝將布施的事情交給你全權處理,我有糧食,要多少有多少,這是你建立功績的大好機會,咱們不能錯過,也不能讓給任何人,記住,只接手布施的事情,不能連賑災也一起接了?!?/br> 封繼夜的解釋緊跟著響起,他們必須要為未來考慮,只有掌握足夠的實力,擁有震懾百官和百姓的能力,將來他們才能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不必受到臣權或百姓的牽制。 “這…” “這什么這?不用這了,就這么決定,明明掉頭!” 沒有給他說完的機會,封繼夜徑自做了決定,不管什么時代,災難來臨的時候,倒霉的都是百姓,他沒有普度蒼生的慈悲之心,但他不愿意看到災情演變成最糟糕的結果,同時這又能裝逼,并讓自家夫君做功績,何樂而不為? 第165章 太子vs皇帝 封繼夜突然決定插手災情,夫夫倆分頭行動,一個按照原計劃出城前往海岸邊,一個則找到內閣三位閣老和大臣,邀請他們一起進宮面圣,時隔幾日再見到皇帝,他的面容憔悴了很多,人也顯得更蒼老了,不過見到身穿太子蟒袍的殷煥陽,憤怒的情緒壓都壓不住,不管他是不是被皇貴君耍了,殷煥陽夫夫倆逼迫他都是不爭的事實,身為皇帝,他覺得自己的尊嚴和威儀遭受了從未有過的碾壓。 “太子君身體不適,你不陪著他,跑到宮里來干什么?” 沒等他開口,皇帝率先發難,不過他也不是蠢的,故意拿封繼夜作為擋箭牌,畢竟在場還有那么多內閣大臣,他可不能再給他們罵他的借口了,這兩日的朝堂上,時有大臣影射他是昏君,到現在宮門口都還有大批學子靜坐抗議。 即便是如此,以三位閣老為首的內閣大臣還是不贊同的看了他一眼,太子主動放棄休息,參與議政,難道作為皇帝的他不應該高興?他們可沒蠢到以為他是真關心太子君,他擺明了是不想見到太子,不想讓他參與朝政,還賊心不死! “兒臣請旨替曾經的內閣大學士封易恒翻案,作為交換條件,兒臣愿接手給京城難民布施之事,保證每日最少供應他們兩頓稀粥,國庫無需增加賑災款項?!?/br> 他不想看到殷煥陽,殷煥陽又怎么可能愿意面對他? 封繼夜只讓他接手布施之事,并未要求他跟皇帝談條件,但他想為他做點什么,封易恒的案件是皇帝親自拍板定案的,要翻案也必須得皇帝首肯,以他們現在的狀況,若不借此提出,就算他們掌握了充分的證據,皇帝也不見得會允許他們翻案。 “什么?” 不止是皇帝,被通知前來且并未告知是何事的內閣大臣全都忍不住瞪大雙眼,他說的是真的?在不增加賑災款的情況下多給難民供應一餐? “你哪來的糧食?” 回過神,皇帝緊迫追問,據他所知,嘯凌軍是不缺糧草,但他目前的大皇子府應該沒有儲備足夠多的糧食才對。 “父皇可還記得,數月前,潼陽縣鄉紳曾捐贈的大批糧食?” 抬首對上他的視線,殷煥陽從容淡定,清冷依舊。 “這事老夫有印象,他們捐贈的糧食不少,皇上你當時還賜予了帶頭的褚家一塊大善之家的牌匾,太子殿下可是認識這些人?” 搶在皇帝之前,孫閣老撫著胡須說道,其余大臣紛紛點頭,的確有這件事,雖說富戶捐贈不再少數,但數目那么龐大的,僅有潼陽縣一家。 “本宮的確認識他們?!?/br> 轉頭環視一圈,殷煥陽接著說道:“嚴格說起來,他們會突然捐贈那么多的糧食,也是內人繼夜的功勞,當初朝廷派遣到云州的欽差得知潼陽縣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并未受災,竟生出洗劫整個縣內所有鄉紳地主的主意,逼得他們叫苦連天,而潼陽縣最大農商褚老爺的嫡次子褚天浪正是繼夜的好友,他無意中跟繼夜提起這事兒,繼夜就建議他們與其把糧食拿給一個把他們往死里逼的狗官做業績,不如暗中集合所有鄉紳,盡最大可能籌集足夠多的糧食,前往云州找知州主動提出捐贈國庫,只要知州肯出面,有朝廷的庇護,欽差就不敢隨便動他們了?!?/br> “當時巡查云州的欽差是誰?” 皇帝聽到這里臉都黑了,用屁股想也知道,封繼夜在百官心目中的地位無疑又神圣了幾分,而他這個派遣欽差出巡的皇帝,可不就又昏庸了幾分? “…” 抬眼看看他,孫閣老眸光微閃:“當時朝廷給每個州都派遣了欽差,老臣一時間記不住,請皇上容臣回去查閱一番,明日再做匯報?!?/br> 聞言,在場不少人都朝他看了過去,包括皇帝,大臣們都是了然的,也暗嘆孫閣老不容易,而皇帝卻是滿眼的懷疑,暗搓搓的猜測那個欽差是不是孫家的人,亦或者是他的門生。 “吳謹,你去翻閱卷宗,朕馬上就要知道?!?/br> 難得逮到能夠打壓孫閣老氣焰的機會,皇帝又怎么可能放過? 可吳謹回來稟報,當時派遣到云州的欽差乃是清江侯庶女婆家的兄弟時,皇帝的臉色難看到了極致,啪的一聲拍案而起:“給朕拘了他!” 皇帝的咆哮響徹整個御書房,原本是想借此打壓一下孫閣老,沒想到卻反過來打了自己的臉,還是啪啪作響的那種,皇帝恨得想要屠了整個清江侯府! “是?!?/br> 吳謹躬身出去吩咐了,殷煥陽眼底快速滑過一抹嘲諷,清清淡淡的聲音再次響起:“兒臣說出潼陽縣捐贈糧食之事,并非炫耀繼夜的功勞,而是想提醒父皇和諸位大臣,既然潼陽縣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并未受災,云州和其他處于相同或類似環境下的縣府呢?說不定他們也沒有受災,或者災情沒有那么嚴重,朝廷可以找出這些縣府,委任信得過的人為欽差,前往當地考察,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購買當地鄉紳地主家的存糧,若是國庫錢財不夠,朝廷也可以適時地減免一些他們未來幾年的賦稅,只要我們的誠意夠,百姓應該會愿意幫忙國家渡過災難的,不過對于派遣出去的欽差,本宮希望你們能讓他清楚,現在是朝廷在求他們救更多的百姓,而非我們施舍給他們救人的機會?!?/br> 跟封繼夜分開后,他仔細的想過了,他們最多只能救京城的難民,如果能利用朝廷的力量,全國的難民說不定都有救了,但這需要皇帝和內閣商議準許,他只是提議,他們愿不愿意是他們的事情。 “太子殿下所言有理,潼陽縣應該不是特例,在此之前,我們的目光都放在災情上,從未想過未受災地區,臣覺得可以朝這方面努力一下?!?/br> 稍作沉默之后,江閣老認同的點點頭,其余內閣官員也相繼認可,現在國庫空虛,災情嚴重,這的確是目前唯一能行得通的辦法。 “此事交由內閣商議,盡快擬定方案?!?/br> 皇帝也難得的沒有再針對殷煥陽,很快做出了決定,外界質疑他的聲浪越來越大,他也需要盡快平復災情挽回聲譽,一個不得民心的皇帝,注定是不可能穩坐皇位的,當了二十幾年皇帝,對于這一點他還是有清晰認識的。 “臣遵旨?!?/br> 作為內閣首輔,孫閣老站起來躬身接下命令,皇帝點點頭,視線再次轉到殷煥陽身上:“你的意思是,潼陽縣會供應你糧食?” 他們已經捐贈了大量的糧食,怎么可能還有存糧?要知道,僅京城外就有數萬災民,哪怕每日供應兩頓稀粥,所消耗的糧食數量也是不可小覷的。 “是,也不是?!?/br> 收回看著他的雙眼,殷煥陽微微垂眸:“此事依然是內人繼夜的功勞,他在潼陽縣的時候就機緣巧合的認識了一批海外商人,此次進京,雖有葉都督照拂,他也不想連生計問題都仰賴他,逐決定在京城開一家海外國家常見的鋪子,類似于明夏的雜貨鋪,售賣的東西則全部來自海外,為了讓百姓都能過個好年,他決定明日無論如何也要開業,哪怕虧本也要以低價賣給百姓需要的東西,正好今日他從海外商人那里訂購的貨物也將到來,本宮和葉都督不放心他一個人去海岸碼頭接貨,決定陪他一同前往,當看到城外堆積如山的難民時,繼夜心生不忍,決定將此次進購的大批糧食交予朝廷賑災,不過他認識的官員不多,不知道誰是清官誰是貪官,怕這批救命的糧食會被人貪污,這才要求本宮親自接手,帶領嘯凌軍主持布施?!?/br> 一番話說得合情合理,既解釋了糧食的來源,又炫耀了媳婦兒,不動聲色的吹捧了一波,讓人挑不出半點的毛病來。 “真的?那他能在海外商人那里買到多少糧食?價格如何?是否能介紹那些商人給朝廷認識?由朝廷派人接洽采購糧食?” 思及葉君珩的座駕,皇帝一點都沒有懷疑,當即激動的追問,若是真能與海外商人搭上關系,哪怕砸鍋賣鐵,他也要盡力購買糧食,盡快讓百姓渡過難關。 “那幾個海外商人兒臣見過,他們第一次來到明夏的時候,因為什么都不懂又語言不通才會流落潼陽縣,封大學士學識淵博,曾在府中收集大量書籍,繼夜因為身體不好常年居于府中,正好學了那一國的語言,所以繼夜對他們算是有救命之恩,即便是如此,他們賣給繼夜的糧食價格也不低,一斗米三十個銅板,父皇你確定有那么多銀子大量采購?” 這當然是他胡亂瞎掰的,正常情況下,一斗米最多也就三四個銅板,但目前京城已經漲到一斗米一吊錢還供不應求的地步了,三十個銅板一斗對朝廷來說也是極為龐大的負擔,說白了,海外商人不過是他們杜撰出來的,他就是為了打消皇帝的異想天開。 “當真?那封…太子君又哪來的那么多錢購買大批糧食?” 皇帝微瞇雙眼,明擺著不相信他說的,覺得他很有可能是想把功勞牢牢的攥在自己手中,越過他這個皇帝攬盡天下民心。 “所以兒臣先前的回答才會是既不依靠潼陽縣,也需要他們的幫助,繼夜目前購買的糧食加上朝廷撥下來的賑災款繼續追加糧食訂購,只要熬到冬小麥和春稻收獲,我們就不必再依賴海外商人了,潼陽縣褚老爺的嫡次子褚天浪目前就在京城,兒臣晚點回去就準備跟他商議,請他親自或派人回去跟褚老爺商量,明年盡可能的提供我們糧食,不管是小麥稻谷還是紅薯,只要是能填飽肚子的東西,盡量都以我們的需求為優先,如此,父皇還有疑惑嗎?” 再次抬首,殷煥陽表情清冷,言辭激烈,絲毫沒有任何退縮之意,眼見他們父子倆又快正面杠上了,孫閣老站起來抱拳道:“皇上,太子君要求必須由太子和嘯凌軍負責布施也情有可原,就太子君目前的能力而言,他必然已經竭盡全力了,而他的要求不過是父親翻案,老臣以為,太子君愛民如子,孝感動天,封大人能教出如此嫡子,必然也不會是逆謀叛國之人,應該為他翻案,洗刷冤屈?!?/br> “臣附議!” “臣等附議!” 在他的提議下,剩下的兩位閣老帶領其余的內閣大臣一同附議,只是為封易恒翻案就能讓難民多吃一頓,盡量減少死亡,而且人太子夫夫還沒有要求追加賑災款,不管怎么看這筆買賣都是劃算的,當然他們也知道,皇帝是忌憚太子,怕他們在民間的呼聲越來越高,可現在是擔心那些的時候嗎?而且對他們而言,太子夫夫愛民如子無疑是大大的好事,他們才不管皇帝怎么想呢。 “準!” 憋著一口氣,皇帝黑著臉硬生生逼迫自己吐出一個字,他又何嘗不知道此事于朝廷和難民而言都是好事?可他就是不想看到殷煥陽夫夫收獲民心,他們在民間的呼聲越高,無疑就越打他的臉,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是不愿意立殷煥陽為太子的。 “多謝父皇!” “圣上英明!” 殷煥陽不是十分真誠的抱拳躬身,百官倒是很開心的齊聲稱贊,但他們此時的稱贊基本跟打皇帝的臉沒有區別,還是打得啪啪作響的那種。 第166章 積分耗盡,十艘貨船 將殷煥陽送回大皇子府后,封繼夜兄弟倆駕車再次出城趕往海岸邊,雖然沒有特別封鎖海岸線,由于天氣寒冷,海風刺骨,又馬上要過年了,放眼整個海岸線,別說人,鬼影子都看不到一個,這無疑是大大方便了封繼夜,不過兄弟倆也沒有大意,謹慎的確定了周遭真的沒有人的蹤跡后,封繼夜才拿出十艘大貨船并排在海岸線上,兄弟倆一個用特制的鎖鏈將十艘大貨船連在一起,一個施展輕功奔走于各個貨船之間,快速給它們補貨,將它們塞得滿滿當當。 為了運輸方便,封繼夜還花五百積分兌換了兩輛箱型大貨車,并且裝滿了貨物,如此折騰一番,他原本接近六千的積分幾乎耗盡,不過當他看到每次數量雖然不多,但一直在迅速回升的積分時,也沒覺得有多rou疼,經過求雨之事后,他由衷的覺得,用積分換積分,增長的速度才會更快。 “駕!” 兄弟倆弄好沒多久,馬蹄聲由遠而近,房驍凌親自率領車隊前來,當他們看到海岸線上排列整齊的船只,以及上面密密麻麻堆放的貨物時,莫不瞪大雙眼,那些貨物到底都是什么?太子君也太厲害了吧?簡直就跟真正的神子一樣。 “末將參見太子君!” 震驚歸震驚,該有的禮數還是不能少了,房驍凌跳下馬車畢恭畢敬的躬身抱拳,沒多會兒,當百余輛馬車全部整齊的??吭诤0毒€上后,士兵們不約而同的單膝跪地:“參見太子君,千歲千歲千千歲?!?/br> “平身!” 夾雜著內力的聲音不高不低,卻傳遍了整個海岸線。 “多謝太子君!” 士兵們齊聲道謝,封繼夜微笑著轉向房驍凌:“這里十艘大船,右邊五艘裝載的都是大米面粉和紅薯等糧食,太子已經進宮面圣,請求將每日給難民布施的事情交給他和嘯凌軍來辦,皇帝只要不是腦袋被門擠了,應該都會答應,房將軍,麻煩你先吩咐士兵們將物資搬到馬車上去,留個可以做主的人給我,再回去調集軍隊立即接管各個城門外的布施點,待會兒我會讓他們將糧食直接送到布施點去,若是有難民詢問什么,你就讓士兵大膽的告訴他們,我和太子不惜傾家蕩產,從海外商人那里買來了大批糧食,明日起,由嘯凌軍主持,每日布施兩頓,每頓除了白米紅薯粥,還會額外多一個饃饃,同時你們還可以在難民中挑選一批會做飯的婦人小坤,讓他們幫忙熬粥做饃饃,切記叮囑士兵不可妄為,每一個士兵都來自百姓,我希望你們戰時是王者之師,災難當前,亦是百姓的守護神?!?/br> 好的計謀也許好的貫徹者,封繼夜相信嘯凌軍的軍紀,但他還是忍不住多叮囑了兩句,畢竟古代的士兵跟未來世界華夏國的士兵不同,他們很少會參與布施這種賑災行動,因為在大部份人的眼中,那都是朝廷的事情,與軍人無關。 “是,太子君放心,末將必然不辱使命!” 若說以前房驍凌是因為他是殷煥陽選擇的人才尊敬他,那現在他就是打從心底里尊重他了,他從未見過任何一個小坤如此心系天下百姓,即便是與他們并肩作戰多年的穆世子。 “開始卸貨吧,再耽擱下去天就要黑了?!?/br>